“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点】切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专题】几何综合题.
【分析】(1)连接OM,证明OM∥BE,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明AE⊥BE,进而证明OM⊥AE;
(2)结合已知求出AB,再证明△AOM∽△AB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
【解答】(1)证明:连接OM,则OM=OB
∴∠1=∠2
∵BM平分∠ABC
∴∠1=∠3
∴∠2=∠3
∴OM∥BC
∴∠AMO=∠AEB
在△ABC中,AB=AC,AE是角平分线
∴AE⊥BC
∴∠AEB=90°
∴∠AMO=90°
∴OM⊥AE
∵点M在圆O上,
∴AE与⊙O相切;
(2)解:在△ABC中,AB=AC,AE是角平分线
∴BE=BC,∠ABC=∠C
∵BC=4,cosC=
∴BE=2,cos∠ABC=
在△ABE中,∠AEB=90°
∴AB==6
设⊙O的半径为r,则AO=6﹣r
∵OM∥BC
∴△AOM∽△ABE
∴
∴
解得
∴⊙O的半径为.
【点评】本题是小综合题,考查等腰三角形,平行线,角平分线,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似三角形等知识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专题】优选方案问题.
【分析】(1)由于电视机每台售价4300元,其10%为430元,超过400元,故其补贴额为400元;而洗衣机、冰箱的补贴额度不超过400元,故按照其销售价格的10%计算即可.
(2)根据商场决定购进每种家电不少于30台,即电视机和洗衣机数x≥30台;冰箱100﹣2x≥30台,列出不等式组解答即可.
【解答】解:(1)y=400x+1800×10%x+2400×10%(100﹣2x)=100x+24000
商场所获利润:W=400x+300x+400(100﹣2x)
=﹣100x+40000.
(2)根据题意得,
解得30≤x≤35,
因为x为整数,所以x=30,31,32,33,34,35,因此共有6种进货方案.
对于W=﹣100x+40000,
∵k=﹣100<0,30≤x≤35,
∴当x=30时,W有最大值,
所以当购进30台电视,30台洗衣机,40台电冰箱时商场将获得最大的利润.
因此政府的补贴为y=100×30+24000=27000元.
【点评】此题将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组相结合,以实际问题为载体,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也对同学们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是考试中常见常新的题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专题】综合题.
【分析】(1)设BD于MN交于点H,如图1(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ABH=∠CBH=45°,BA=BC,由于∠MBN=45°,∠ABM=∠CBN,则∠ABM=∠HBM=∠HBN=∠CBN,再证明△ABM≌△CBN得到BM=BN,AM=CN,接着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BH⊥MN,于是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MA=MH,NH=NC,所以有MN=AM+CN;
(2)把△BAM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BCP,如图1(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M=BP,AM=CP,∠MBP=90°,∠BCP=∠A=90°,再证明点P在DC的延长线上,则NC+CP=NP,利用∠MBN=
∠ABC=45°得到∠NBP=45°,接着可证明△BNM≌△BNP,则MN=NP,于是有MN=CP+CN=AM+CN;
【拓展】如图2,由于∠ABC+∠ADC=180°,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得到∠BAD+∠BCD=180°,则∠BAM=∠BCD,根据旋转的定义,可把△BAM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BCQ,则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AM=∠BCQ,BM=BQ,∠MBQ=∠ABC,则∠BCQ=∠BCD,则可判断点Q在CN上得到CN=CQ+MQ=AM+NQ,然后证明△BMN≌△BQN得到MN=QN,则CN=AM+MN.
【解答】(1)解:设BD于MN交于点H,如图1(1),
∵BD为正方形ABCD的正方形,
∴∠ABH=∠CBH=45°,BA=BC,
∵∠MBN=45°,∠ABM=∠CBN,
∴∠ABM=∠HBM=∠HBN=∠CBN,
在△ABM和△CBN中
,
∴△ABM≌△CBN,
∴BM=BN,AM=CN,
而∠HBM=∠HBN,
∴BH⊥MN,
∴MA=MH,NH=NC,
∴AM=MH=HN=NC,
∴MN=AM+CN;
故答案为③;
(2)解:在(1)中线段MN、AM、CN之间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把△BAM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BCP,如图1(2),
∴BM=BP,AM=CP,∠MBP=90°,∠BCP=∠A=90°,
∵∠BCP+∠BCN=180°,
∴点P在DC的延长线上,
∴NC+CP=NP,
∵∠MBN=∠ABC=45°,
∴∠NBP=45°,
在△BNM和△BNP中
,
∴△BNM≌△BNP,
∴MN=NP,
∴MN=CP+CN=AM+CN;
【拓展】解:如图2,∵∠ABC+∠ADC=180°,
∴∠BAD+∠BCD=180°,
而∠BAD+∠BAM=180°,
∴∠BAM=∠BCD,
∵AB=BC,
∴把△BAM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BCQ,
∴∠BAM=∠BCQ,BM=BQ,∠MBQ=∠ABC,
∴∠BCQ=∠BCD,
∴点Q在CN上,
∴CN=CQ+MQ=AM+NQ,
∵∠MBN=∠ABC,
∴∠MBN=MBQ,[来源:Zxxk.Com]
∴∠MBN=∠QBN,
在△BMN和△BQN中[来源:Zxxk.Com]
,
∴△BMN≌△BQN,
∴MN=QN,
∴CN=AM+MN,
即MN=CN﹣AM.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题: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线段相等的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构建全等三角形.
A.﹣5
B.2
C.3
D.5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分析】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后,找出常数项即可.
【解答】解:方程整理得:2x2+3x﹣5=0,
则常数项为﹣5,
故选A.
第25题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找到从几何体的左边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
【解答】解:从几何体的左边看可得直角三角形,
故选:A.
A.
B.
C.
D.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点的坐标.
【分析】画出树状图,然后确定出在第二象限的点的个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
一共有6种情况,在第二象限的点有(﹣1,1)(﹣1,2)共2个,
所以,P==
.
故选B.
第27题
下列关于矩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C.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根据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矩形的性质: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矩形所在平面内任一点到其两对角线端点的距离的平方和相等
4.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任何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
5.对边平行且相等
6.对角线互相平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因为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本选项错误;
B、因为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所以本选项错误;
C、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所以本选项错误;
D、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所以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第28题
小明乘车从广州到北京,行车的平均速度y(km/h)和行车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 )
A.
B.
C.
D.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分析】根据时间x、速度y和路程s之间的关系,在路程不变的条件下,得y=,则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x>0.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y=(x>0),
故y是x的反比例函数.
故选:B.
第29题
如图,小强和小明去测量一座古塔的高度,他们在离古塔60m的A处,用测角仪测得古塔顶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高AD=1.5m,则古塔BE的高为( )
A.(20﹣1.5)m
B.(20+1.5)m
C.31.5m
D.28.5m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分析】作AC⊥BE于点C.则CE=AD,AC=DE.在直角△ABC中选择适当的三角函数求出BC即可得解.
【解答】解:过点A作AC⊥BE于点C.
根据题意有:AC=DE=60,CE=AD=1.5.
∴BC=AC×tan30°=20.
故古塔BE的高为BC+CE=(20+1.5)m.
故选B.
第30题
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2:3,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 )
A.4:9
B.2:3
C.:
D.3:2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解答即可.
【解答】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2:3,
∴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
,
∴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
,
故选:C.
第31题
如图,正方形OABC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D(5,3)在边AB上,以C为中心,把△CDB旋转90°,则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 )
A.(2,10)
B.(﹣2,0)
C.(2,10)或(﹣2,0)
D.(10,2)或(﹣2,0)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分析】分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两种情况讨论解答即可.
【解答】解:∵点D(5,3)在边AB上,
∴BC=5,BD=5﹣3=2,
①若顺时针旋转,则点D′在x轴上,OD′=2,
所以,D′(﹣2,0),
②若逆时针旋转,则点D′到x轴的距离为10,到y轴的距离为2,
所以,D′(2,10),
综上所述,点D′的坐标为(2,10)或(﹣2,0).
故选:C.
第32题
在Rt△ABC中,∠C=90°,BC=3,AB=12,sinA= .
参考答案:1/4
解析: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根据正弦的概念计算即可.
【解答】解:sinA==
,
故答案为:.
第33题
我们知道,平行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当平行光线与投影面 ,这种投影称为正投影.
参考答案:垂直
解析:
【考点】平行投影.
【分析】根据正投影定义解答.
【解答】解:在平行投影中,当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时,这种投影叫正投影,
故答案为:垂直.
第34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b﹣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b的值是 .
参考答案:2
解析:
【考点】根的判别式.
【分析】根据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到根的判别式的值等于0,即可求出b的值.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b2﹣4(b﹣1)=(b﹣2)2=0,
则b的值为2.
故答案为:2
第35题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k<3
解析: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分析】先根据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判断出k﹣3的符号,求出k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3<0,解得k<3.
故答案为:k<3.
第36题
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OE∥DC交BC于点E,若AD=8cm,则OE的长为 cm.
参考答案:4
解析:
【考点】菱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OE是△ABC的中位线,从而求得OE的长.
【解答】解:∵OE∥DC,AO=CO
∴OE是△ABC的中位线
∵AB=AD=8cm
∴OE=4cm.
故答案为4.
第37题
如图,已知△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D在BC边上,DE与AC相交于点F,如果AB=9,BD=3,那么CF的长度为 .
参考答案:2
解析: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利用两对相似三角形,线段成比例:AB:BD=AE:EF,CD:CF=AE:EF,可得CF=2.
【解答】解:如图,∵△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
∴∠B=∠BAC=60°,∠E=∠EAD=60°,
∴∠B=∠E,∠BAD=∠EAF,
∴△ABD∽△AEF,
∴AB:BD=AE:EF.
同理:△CDF∽△EAF,
∴CD:CF=AE:EF,
∴AB:BD=CD:CF,
即9:3=(9﹣3):CF,
∴CF=2.
故答案为:2.
第38题
某小区2012年屋顶绿化面积为2000平方米,计划2014年屋顶绿化面积要达到2880平方米,如果每年屋顶绿化面积的增长率相同,那么这个增长率是 .
参考答案:20%
解析: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如果设人均年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即可列出方程.
【解答】解:设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为:
2000(1+x)2=2880,
(1+x)2=1.44.
1+x=±1.2.
所以x1=0.2,x2=﹣2.2(舍去).
故x=0.2=20%.
即:这个增长率为20%.
故答案是:20%.
第39题
如图,Rt△ABO中,∠AOB=90°,∠ABO=30°,点A在第二象限,点B在第一象限,过点A的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则过点B的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
参考答案:y=3/x
解析: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分析】解直角三角形求得=
,然后过A作AC⊥x轴于点C,过B作BD⊥x轴于点D,可证明△AOC∽△OBD,由点A在y=﹣
上,可求得△AOC的面积,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BOD的面积,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Rt△ABO中,∠AOB=90°,∠ABO=30°,
∴tan30°==
,
如图,过A作AC⊥x轴,过B作BD⊥x轴,垂足分别为C、D,
∵∠AOB=90°,
∴∠BOD+∠AOC=∠DBO+∠BOD,
∴∠DBO=∠AOC,
∴△AOC∽△OBD,
∴=(
)2=(
)2=
,
设A点坐标为(xA,yA),
∵点A在函数y=﹣的图象上,
∴xAyA=k=﹣1,
∴S△AOC=|k|=
,
∴S△OBD=3S△AOC=,
设B点坐标为(xB,yB),
∴xByB=
,
∴xByB=3,
∴过B点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故答案为:y=.
第40题
计算:2cos30°﹣tan45°﹣.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直接把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2×﹣1﹣
=﹣1﹣(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