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技能试题(153题)


第21题

简述人力资源费用控制的程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66

人力资源费用控制的程序:

1.制定控制标准。制定控制标准是实施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 。将控制标准落实到各个项目,在发生实际费用支出时看是否是在既定的标准内完成目标。

3.差异的处理。


第22题

简述员工录用决策策略的分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94

1.多重淘汰式。在多重淘汰式中,每种测试方法都是淘汰性的,应聘者必须在每种测试 中都达到一定水平,方能合格。

2.补偿式。在补偿式中,不同测试的成绩可以互为补充,最后根据应聘者在所有测 试中的总成绩作出录用决策。

3.结合式。 在采用结合式进行录用决策分析时,在全部测试中,有些测试是淘汰性的,有些是可以互为补偿的,应聘者只有通过淘汰性的测试之后,才能参加其他项目的测试,某些项目的测试成绩可以互为补充。


第23题

简述笔试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78-80

笔试的特点

优点:

1.增加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考察信度和效度。

2.可对大规模的应聘者同时进行筛选,花费时间少。

3.对应聘者来说心理压力小,容易发挥正常水平。

4.成绩判定客观。

缺点:不能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工作态度、品德修养以及企业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等。


第24题

简述各种员工招聘渠道的特点 。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69-71

招聘渠道的特点:

内部招募:

优点:1.准确性高。2.适应较快。3.激励性强。4.费用较低。 

缺点:1. 因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工个人原因,可能会在组织中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的影响。2. 容易造成 “近亲繁殖”。3. 有可能出现裙带关系的不良现象。4.采用内部招募的方法,在培训上有时并不经济。5. 采用内部招募的方法,尤其是管理者的内部提拔,有可能产生一种把人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的倾向。容易抑制创新。

外部招募:

1.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

2.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

3.树立形象的作用。

4.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5.进入角色慢。

6.招募成本大。

7.决策风险大。

8.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第25题

简述心理测试的分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90-91

一般地说,心理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人格测试:人格测试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应试者的人格特质。

二、兴趣测试 

三、能力测试:1.普通能力倾向测试。2.特殊职业能力测试。3.心理运动机能测试。

四、情境模拟测试法:1.语言表达能力测试。2.组织能力测试。3.事务处理能力测试。


第26题

简述面试的技巧。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88

一般来说,面试考官应运用一些提问技巧来影响面试的方向和进度。主要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开放式提问

(二)封闭式提问

(三)清单式提问

 (四)假设式提问

(五)重复式提问

(六)确认式提问

(七)举例式提问


第27题

简述面试的基本步骤。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83-84

(一)面试前的准备阶段:本阶段包括确定面试的目的、科学地设计面试问题、选择合适的面试类 型、确定面试的时间和地点等

(二)面试开始阶段:面试时应从应聘者可以预料到的问题开始发问,如工作经历、文化程度 等 ,然后再过渡到其他问题,以消除应聘者的紧张情绪。

(三)正式面试阶段;采用灵活的提问和多样化的形式,交流信息,进一步观察和了解应聘者。

(四)结束面试阶段;在面试结束之前,在面试考官确定问完了所有预计的问题之后,应该给 应聘者一个机会,询问应聘者是否有问题要问,是否有要加以补充或修正错 误之处。

(五)面试评价阶段:面试结束后,应根据面试记录表对应聘人员进行评估。


第28题

简述情景模拟法的分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91

1.语言表达能力测试。侧重于考察语言表达能 力 ,包括演讲能力测试、介绍能力测试、说服能力测试、沟通能力测试等;

2.组织能力测试。侧重于考察协调能力,如会议主持能力测试、部门利益协调 能力测试、团队组建能力测试等;

3.事务处理能力测试 。侧重于考察事务处理 能力,如公文处理能力测试、冲突处理能力测试、行政工作处理能力测试等。


第29题

员工招聘渠道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员工的招聘渠道:内部招募、外部招募。

1.内部招募:

(1)推荐法。

(2)布告法。

(3)档案法。 

2.外部招募:

(1)发布广告。

(2)借助中介。包括: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洽谈会、猎头公司。

(3)校园招聘。

(4)网络招聘。

(5)熟人推荐。 


第30题

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78-80

初步筛选方法:笔试,主要通过测试应聘者基础知识和素质能力,判断该应聘者对招聘岗位的适应性。

筛选简历的方法:1.分析简历结构;2.审察简历的客观内容; 3.判断是否符合岗位技术或经验要求;4.审查简历中的逻辑性; 5.对简历的整体印象

筛选申请表的方法:1.判断应聘者的态度;2.关注与职业相关的问题;3.注明可疑之处。


第31题

简述如何进行员工招聘的评估 。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95

成本效益评估:

1.招聘成本;2.成本效益评估;3.招聘收益成本比 

数量与质量评估:

1.数量评估;2.质量评估 

信度与效度评估:

1.信度评估;2.效度评估。


第32题

简述劳动分工的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107-108

劳动分工内容:劳动分工是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使许多劳动者从事着不同的、但有相互联系的工作。

企业劳动分工有以下几种形式:

1.职能分工。

2.专业(工种)分工。

3.技术分工。 


第33题

简述劳动轮班的组织形式 。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126-128

工作轮班的知识形式很多,企业曾经用过的有两班制、三班制和四班制。

两班制:早、中两班组织生产,员工不上夜班。

三班制:1.间断性三班制(公休日休息,公休日后轮换)。2.连续性三班制(组织轮休)。

多班制:

1.“四八交叉”(24小时4个班,一个班8小时,交叉)。

2.四六工作制(24小时4个班,一个班6小时)。 

3.五班轮休制(员工每工作10天休息两天)


第34题

简述员工配置的方法 。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113

1.以人为标准进行配置。

2.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

3.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 。


第35题

简述劳动分工的原则。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108-109

劳动分工原则:

1.把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

2.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

3.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

4.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

5.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

6.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36题

简述劳动协作的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109

劳动协作要求:

1.尽可能地固定各种协作关系,并在企业管理制度中对协作关系的建 立 、变更、解除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审批权限等内容作出严格的规定。

2.实行经济合同制。协作双方通过签订经济合同,保证协作任务按质、 按量、按期完成。

3.全面加强计划、财务、劳动人事等项管理,借用各种经济杠杆和行 政手段,保证协作关系的实现。


第37题

简述五班四运转的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128

五班四运转:即五班轮休制,它是员工每工作十天轮休两天的轮班制度。以十天为一个循环期,组织五个轮班,实行早、中、夜三班轮流生产,保持设备连续生产不停,并每天安排一个副班,按照白天的正常时间上班,负责完成清洗设备、打扫卫生、维护环境等辅助性、服务性工作任务。


第38题

简述5S活动的内涵 。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120-121

整理:分出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需要的整理,不需要的清理。

整顿:对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

清扫:在进行清洁工作的同时进行自我检查。

清洁:对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的巩固和维持,使之制度化。

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员工的素养,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严格遵守行为规范,而不需要别人督促,不需要领导检查。


第39题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甲、乙、丙、丁四名员工,现有A、B、C三项任务需要完成。在现有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Ⅰ所示。

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配置方法,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的最短时间。

表Ⅰ       四名员工完成3项任务的工时统计表        单位:工时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P145,

1.因员工数目多于任务数目,所以增添一项任务D,各员工完成任务E的时间均为0,详见表Ⅱ。

2.根据表Ⅱ,以各个员工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构造矩阵一。

3.对矩阵一进行行约减,即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得到矩阵二。

4.矩阵二各行各列均有“0”,画“盖0”线。即画最少的线将矩阵二中的“0”全部覆盖住,得到矩阵三。

5.矩阵三的“盖0”线数目等于矩阵的维数。求最优解。

1)先找只含一个“0”的行打“√”

2)将带“√”的“0”所在列中的“0”打“×”

3)重复第(1)(2)步至结束。

其结果如矩阵四所示,即乙员工负责A任务,丙员工负责B任务,丁员工负责C任务。

参照表Ⅰ四个员工完成任务的工时统计表,得出表Ⅲ,

完成任务的最短时间是:8+6+9=23。


第40题

简述劳动环境优化的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材P122-123

1.照明与色彩。工作环境中的采光一般有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种形式。

2.噪声。噪声对人的听觉和其他器官都有严重危害。

3.温度和湿度。工作地要保持正常的温度与湿度。要根据不同的作业性质和不同的季节气候,采取必要的措施。

4.绿化。 厂区绿化是优化劳动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绿化不仅能改善工厂的自然 环境,还能为劳动环境中各种因素的优化起到辅助作用。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