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568题)


第241题

(2)如何指导高学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众数的概念,能正确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众数,并利用众数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的过程,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乐趣。


第242题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新授过程

创设情境在多媒体出示的五(2)班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比赛。

提问1: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人员身高什么比较合适?

针对问题,组织前后桌四人一组,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讨论结束后找小组代表回答。

预设1:身高1.52米的人数最多参加比赛会比较整齐,可以选身高1.52米的人参加比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1.52在这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称这个数据为众数。

提问2:哪个数据描述该公司员工收入的集中趋势更合适?

预设2:众数比平均数在反映集中趋势上更有代表性。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所以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出发,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还渗透了数学的价值。


第243题

(1)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方法。(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词汇的学习包括音、形、意及其用法搭配等。要结合教材内容,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年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学习单词。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展示词语意思的时候可以通过实物、动作、手势、定义、词汇信息(如近义词、反义词等)、上下文信息、表格、图表、翻译、问答、语义导图、信息填充等方式来进行。如在解释Tuesday周二的时候可以利用表格日历的方式进行展示。

第二、对词汇进行巩固练习也是学习词汇的重要一环,这些方法有:图片法、问答法等。如让学生利用句型进行巩固练习:---What day is it today?

---It’sTuesday.

第三、词语学习测试的方法包括完成句子、完形填空、做垂直和平行的词汇迷宫图、词汇bingo的游戏等。


第244题

(2)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文本,试拟写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Teachingaims

Knowledgeaims

Studentscan know the new words:Tuesday,Wednesday,FridayandSaturday.

Studentscan use the new sentence structures:---What day is it today?---It’s…

Abilityaim

Studentscan talk about different days in a week with others fluently and correctly.

Emotionalaims

Studentswill be more confident in speaking English.

Studentswill enjoy taking part in the classactivitie and be mo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English.


第245题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单词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Step1Warming-up and lead-in

①Greetings.

②Playagame:Whatmakes ten?

Teacherwill show students some numbers with fingers,and at the same time ask students togive a number that could makes ten with the number that teacher gives.

Afterseveral rounds of game, teacher will tell students that today’s lessonisal so aboutnumbers–numbers in a week.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调动课堂轻松活跃的气氛,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

利用数字自然的过渡到本节课的话题。)

Step2Presentation

Teachthe new words by playing the game“LookandGuess”.Students’course timetable will beshown on the screen, in which student s can only see different subjects but cannotsee what day. Encourage students to guess by asking them “What day is it today?”Students may give the Chinese answer. The n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and givesthe English words in the sentence pattern“I tis…”.

Studentsfollow the teacher to read the words for three times to remember the mand

Knowhow topronounce the words“Tuesday,Wednesday,FridayandSaturday”correctly.

The teacherasks some students,“What do you like?”And lead them to answer,“I

like...”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来呈现单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所学单词与其对应动作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单词后,通过跟读的方式来规范发音,加深记忆。与此同时,在对话当中呈现出本节课可用的句型,让学生体会新单词在句子当中的应用,并为接下来操练环节打好基础。)

Step3Practice

1.Game:FingerShow

Numberthe new words according to their Chinese meaning,for example,2 for Tuesday and 3for Wednesday.Ask students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wor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shown by teacher’s finger.

2.Game:Whois missing

Teachererase one or two letter in each word afterasking them to remember their spellingcarefully.Then play abomb game to select students to tell which letter

Is missingand give the correct spelling of the words.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练习,一方面能够巩固学生对新单词的音、形、意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对单词发音的熟练程度,寓教于乐的同时加深学生记忆。)

Step4Production

Makea conversation.Ask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and give each pair a calendar.One

Studentpoint sat the calendar and ask“What day is it today?”and the other will answer “It’s…”

For example:

S1:Whatday is it today?

S2:It’sFriday.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运用了所学的新单词和句型,巩固了新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第246题

(1)简要分析歌曲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歌曲特点:

《小松树》是一首儿童歌曲。C大调,2/4拍。歌曲旋律明快,结构工整。歌曲为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歌曲中将儿童比喻成小松树,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整首乐曲流畅活泼,音乐形象鲜明。


第247题

(2)指导中学段学唱,拟定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歌曲《小松树》,感受健康向上的情绪,体会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

知识与技能:能够结合使用科尔文手势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运用律动、体验的方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第248题

(3)依据中学段学生特点,结合歌曲学习的内容,设计学唱歌曲1-2段的环节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学唱歌曲

1.教室引导学生聆听一遍《小松树》,感受曲调特点,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哼唱曲调。

2.播放歌曲,教师指导唱出2/4拍的旋律特点,让学生跟着拍子拍手律动。

3.教师指导学生视唱歌谱的1-2乐句,找到最高音和最低音,通过科尔文手势快速找到音高位置,吸引学生兴趣。

4.在找到音高之后,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跳跃,唱出轻快、跳跃感觉。

5.在唱会歌谱的基础上加入1-2乐句歌词演唱。

6.歌曲学会后,教师指导学生学做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练习,稍后展示。

7.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的1-2乐句,边唱边表演,尽情舞蹈的欢乐情景。

【教学意图】

这一环节,主要进行教唱学习过程中加入身体律动。首先,学生跟着音乐反复律动,熟悉歌曲,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进行,学生感受这首歌曲是2/4拍,教师引导学生做律动,将教学内容细致化,也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的教育理念。教授过程中,找到歌曲的重点问题是音高问题,以学生喜欢的科尔文手势寻找音高,能够遵循“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最后加入学唱歌词的环节,完整呈现1-2乐句的演唱,带给学生学习的成果成就感,逐渐让学生通过演唱实践,提升音乐兴趣,遵循“强调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生在演唱时可以提升对作品的感受,遵循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第249题

 (1)设计教学重点与难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教学重难点

重点:助跑快而有节奏,起跳有力。

难点: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


第250题

(2)为中年级学生设计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蹲踞式跳远的动作重点,85%学生能正确做出该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增强学生力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用于克服困难,用于挑战的优秀品质。


第251题

(3)根据所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导入环节的教学活动

复习导入: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立定跳远,大家还记得立定跳远分为哪几个阶段吗?对,包括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那大家想一想,蹲踞式跳远与立定跳远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很好!一个是原地的,一个是有助跑的,那两个跳远之间会有怎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蹲踞式跳远。

理由:导入的目的是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利用导入技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尤其是创造出学生学习的良好心理状态和环境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252题

(1)古诗和画的关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中国画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中国古人有“诗画同源”说,有“诗画同体”说,更有“为画者不懂诗不为画家而为画工”说。都是强调诗画间的互通与互借的密切关系。说明了文学素养是艺术家的灵魂。诗人是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画家则是通过色彩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当诗画完美结合才能真正体现“诗情画意”的艺术思想。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悠然自得与绘画中传达出的旷达随意相契合,情景交融。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悠然自得与绘画中传达出的旷达随意相契合,情景交融。


第253题

(2)设计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感受中国文人绘画诗情画意的表达,在领会诗意的基础上,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诗意。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观察、欣赏、实践,体会诗与绘画的关系,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中国绘画情与景交融的艺术魅力,热爱传统文化,做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


第254题

(3)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教学过程:活动一:描述分析

①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吴昌硕《诗意图》,请学生感受画中的描绘了哪些景物?让你联想到哪句诗词?

学生积极参与并踊跃回答,教师总结:画中是绽放的菊花,可以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

②教师通过多媒体请学生一边聆听陶渊明《饮酒》的朗诵,一边再次观察作品,思考为什么这件作品可以完美结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悠然自得与绘画中传达出的旷达随意相契合,情景交融。

③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稼轩词意图》、《杜甫诗意图》及对应故事,请学生进行连线游戏,并说出连线理由。

学生热情参加游戏活动,教师总结:中国文人绘画注重诗情画意的表达,诗画结合,诗情相通,展现绘画艺术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视听交融的教学方法,运用游戏及循序渐进的提问,一步步引导

学生,加强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并且通过直观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中国文人绘画诗情画意的表达。

活动二:示范讲解

教师请学生以中国画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表达。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对水墨的把握,充分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情感进行艺术表现。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并举办“诗情画意”主题展览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深入领会了解中国绘画情与景交融的艺术魅力,为之后的课堂实践打下基础。


第255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中的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故选C。


第256题

2.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

①强制性   ②普遍性  ③公共性  ④选择性  ⑤终身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解析: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公益性。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也就选项③的公共性。

第二,统一性。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也可以理解为普遍性,选②。

第三,义务性。义务性又叫强制性,选①。故选A。


第257题

小学教师经常采用贴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为班级做好事,这种德育方法是(  )。


A.奖惩评价

B.榜样示范

C.情感陶冶

D.实际锻炼


参考答案:A


解析: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学生对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题目中“贴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是一种奖励,故选A。


第258题

从课外活动的内容看,学校举办的法治教育报告会属于(  )。


A.学科活动

B.社会活动

C.主题活动

D.文体活动


参考答案:C


解析:

群众性教育活动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参加这种活动的人数较多,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同时对活跃学校生活,创造某种气氛和一定的声势有很大的作用。主要有集会活动,竞赛活动,参观、访问、游览和调查,文体活动,墙报和黑板报,社会公益劳动和主题系列活动等。法治教育报告会就是属于主题系列活动。A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质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是按学科分类组织活动,排除。B社会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并使其掌握生产劳动基本知识、技能,提高他们的劳动技术素质,排除。D文体活动体育活动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体质,训练运动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可排除。故选C。


第259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讲话中提出了“四有好老师”标准,其主要内容是(  )。

①有理想信念  ②有道德情操  ③有扎实学识  ④有实践能力  ⑤有仁爱之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解析:

四有好老师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故选B。


第260题

教育实验中,控制其它条件,考察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教学方式在这项实验中属于(  )。


A.因变量

B.自变量

C.干扰变量

D.无关变量


参考答案:B


解析:

自变量是最初变动的量,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变动而发生变动的量。教学方式变了,教学效果因为教学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学方式是自变量。故选B。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