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3)依据中学段学生特点,结合歌曲学习的内容,设计学唱歌曲1-2段的环节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学唱歌曲
1.教室引导学生聆听一遍《小松树》,感受曲调特点,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哼唱曲调。
2.播放歌曲,教师指导唱出2/4拍的旋律特点,让学生跟着拍子拍手律动。
3.教师指导学生视唱歌谱的1-2乐句,找到最高音和最低音,通过科尔文手势快速找到音高位置,吸引学生兴趣。
4.在找到音高之后,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跳跃,唱出轻快、跳跃感觉。
5.在唱会歌谱的基础上加入1-2乐句歌词演唱。
6.歌曲学会后,教师指导学生学做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练习,稍后展示。
7.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的1-2乐句,边唱边表演,尽情舞蹈的欢乐情景。
【教学意图】
这一环节,主要进行教唱学习过程中加入身体律动。首先,学生跟着音乐反复律动,熟悉歌曲,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进行,学生感受这首歌曲是2/4拍,教师引导学生做律动,将教学内容细致化,也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的教育理念。教授过程中,找到歌曲的重点问题是音高问题,以学生喜欢的科尔文手势寻找音高,能够遵循“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最后加入学唱歌词的环节,完整呈现1-2乐句的演唱,带给学生学习的成果成就感,逐渐让学生通过演唱实践,提升音乐兴趣,遵循“强调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生在演唱时可以提升对作品的感受,遵循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