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61题
小学生在课间玩耍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揉一揉受伤的脚踝
B.抬高受伤的脚踝
C.在受伤处进行热敷
D.给学生吃止痛药
参考答案:B
解析:
脚腕扭伤后首先要检查伤势,揉一揉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排除A;受伤后48小时内进行冰敷,48小时后进行热敷,排除C;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抬高脚,而不是吃止痛药。故本题选B。
第262题
在学习成败归因影响学习动机的诸因素中,激励作用最大的是( )。
A.运气好坏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努力程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韦纳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其中,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努力程度,因为努力程度是唯——个可以控制的因素。故本题选D。
第263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学校、教师、同伴等影响显著。这表明其自我意识发展处于( )。
A.生理自我时期
B.社会自我时期
C.心理自我时期
D.精神自我时期
参考答案:B
解析: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儿童在3岁之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题目描述受学校、教师、同伴等的影响属于社会自我阶段。故本题选B。
第264题
小学生背诵课文时,为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学习程度最好达到( )。
A.200%
B.150%
C.100%
D.50%
参考答案:B
解析:
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的程度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故选B。
第265题
小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路程=速度×时间”这一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辨别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有意义学习的简繁程度讲有意义学习划分为: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题干中的公式涉及到路程、速度和时间三个概念的关系,因此对它的学习属于命题学习。故本题选D。
第266题
教师表扬小明坚持每天背诵20个单词之后,班上更多的同学表现出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这属于( )。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老师表扬小明后,班上的同学表现更好,这是属于替代强化。故本题选B。
第267题
在小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挖掘和利用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资源属于( )。
A.自然资源
B.校内资源
C.社会资源
D.个体资源
参考答案:C
解析:
按照空间分布,课程资源分为校内和校外资源。学校范围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故本题选C。
第268题
倡导经验课程,并主张以主动作业形式实施这种课程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杜威
C.泰勒
D.布鲁纳
参考答案:B
解析:
杜威主张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即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利用儿童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题干关键词“经验课程主动作业”可以判断属于杜威的观点。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A项卢梭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培养公民。C项泰勒是美国课程评价专家。D项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必须使学生学习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式学习。故本题选B。
第269题
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了解了水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进而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状态可以改变。按照三维目标的分类,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认知与实践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答案:A
解析:
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
(1)理解和掌握适应社会进步和个性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初步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
(3)注重综合化的学习,认识到各门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理解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逐步扩大知识范围。题干中学生对水的三种状态及物质状态转变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议即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故本题选A。
第270题
我国现行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边缘课程
D.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B
解析: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如小学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课(3-6年级)都属于综合课程。《道德与法治》是道德领域与法治领域内容的融合,因此是综合课程。故本题选B。
第271题
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张老师展示了大量动物脚印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他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通过题干关键信息“教师展示动物脚印图片”可以判断属于演示法。故本题选C。
第272题
课程实施中,不适合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度的方法是( )。
A.课堂观察
B.活动记录
C.标准化测验
D.课后访谈
参考答案:C
解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考查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情感态度状况及变化,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有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课后访谈等。C项属于适合评价“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方法。故本题选C。
第273题
布置作业时,李老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了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这一做法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中李老师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故本题选D。
第274题
为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同行观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
A.复式教学
B.现场教学
C.个别教学
D.课堂教学
参考答案:B
解析:
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有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其中,现场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利用题干中教师正是采用了现场教学的形式组织学生到路口进行实地观察。故本题选B。
第275题
简述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理论: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由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
(2)教育启示: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为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第276题
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基本步骤。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思路】综合实践活动前:做好相关的活动准备、调研工作,以学生的兴趣及实践性为原则 活动中:做好引导、观察、总结;活动后:总结。
(1)确定活动主题;
(2)指出活动依据(指导思想);
(3)确定活动目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确定活动时间;
(5)确定活动内容;
(6)确定活动过程(分阶段进行);
(7)明确活动要求(切入点:对老师要求、对学生要求、对家长要求)。
第278题
(1)分析小璇与“我”关系疏远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①老师没有建立新型的师生观: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材料中老师看到小璇的手脏,没让小璇帮他拿杯子,小璇心理认为老师嫌弃他,故情绪失落。可以看出该老师没有做到尊师爱生和心理相容。
②该老师没有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材料中该老师嫌弃小璇手脏的细节可以看出该老师没有照顾小璇感受,没有做到尊重小璇人格,并不是真正的爱护学生。
③该老师不善于和学生沟通交往。材料中小璇不再愿意和老师沟通说明小璇已经对老师失望,老师应该找到小璇主动和他谈心,解开他的心结,认真倾听小璇想法,然而该老师并没有这样做。
第279题
(2)结合材料谈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12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第一,建立新型的师生观: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材料中老师看到小璇的手脏,没让小璇帮他拿杯子,小璇心理认为老师嫌弃他,故情绪失落。可以看出该老师没有做到尊师爱生和心理相容。
第二,树立教师威信。a.老师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 b.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c. 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关怀爱护。材料中该老师嫌弃小璇手脏的细节可以看出该老师人格魅力欠缺,并不是真正的爱护学生。
第三,善于和学生交往。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没有顾忌到小璇的心理感受,说明他在师生交往中缺乏交往的技巧。
第四,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材料中小璇不再愿意和老师沟通说明小璇已经对老师失望,这是老师没有发扬教育民主,没有认真倾听小璇意见的结果。
或者从(尊重、平等、沟通交流、学生观、关爱学生的角度阐述都可得分)
第280题
(1)对材料中王老师使用教学媒体的情况进行评析(8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材料中王老师的教学做法是正确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①王老师有效运用了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王老师通过视频呈现出的色、光、音,调动学生的多感官(视觉、听觉)参与,提高学生的观察效果,形成对海底世界的整体感知。
②王老师灵活选用直观方式,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果。王老师主要采用了模象直观。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材料中的教学视频、演示课件都属于该形式。
③王老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王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上黑板画出自己对海洋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④王老师对教学媒体的选择遵循了人身发展的规律及认知发展特点等。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感性为主。王老师正抓住该特点及该学段所体现出的阶段性规律,采用了直观教学为主的形式,进行针对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