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高级经济师《人力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库(233题)


第201题

请简述事业单位的招聘合同用工制度与企业的劳动合同用工制度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合同订立方面:

(1)合同期限设定。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企业单位:企业单位的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试用期设定。

事业单位: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企业单位:①企业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3)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①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②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③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④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202题

单位与小王之间的劳动合同是否需要变更?如果需要变更劳动合同,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根据案例:小王生病,病后痊愈无法继续从事原有的工作。根据《劳动合同法》,变更劳动合同情形包括:双方协议变更和法定情形变更。法定情形变更包括:

①双方当事人经协商一致;

②订立时依据的法律规定已经修改或废止;

③企业受有关产业政策影响或市场变化决定转产等;

④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⑤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

⑥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调整工作岗位。

所以,单位与小王之间需要进行劳动合同变更。
(2)需要注意:
1)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2)变更劳动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但已经实际履行了口头变更的劳动合同超过 1个月,且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当事人以未采用书面形式为由主张劳动合同变更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203题

单位是否可以解除与小王的劳动合同? 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劳动合同解除一般分为协商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形。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2)所以,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小王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204题

小王是否需要遵守单位提出的竞业限制规定? 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起算,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3)根据案例,小王并不属于该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范围,所以并不适用竞业限制。即使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也因为主体不适格导致其无效。


第205题

简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义务。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劳动者的义务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2)应当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如果从事兼职,不能影响本单位的工作任务。

(3)遵守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特定事项的义务,如约定服务期和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2.用人单位的义务

(1)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2)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3)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206题

职工名册都包含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的职工名册,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


第207题

简述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劳动合同期满的;
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补充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终止);
③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④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⑤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208题

简述劳动合同无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便可以解除的情形。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209题

简述非全日制用工的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2)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3)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4)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
(5)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6)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7)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第210题

简述经济性裁员的条件。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②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③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
④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第211题

劳务派遣单位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劳务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

(2)劳务派遣单位必须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无许可证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3)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也不得出资或合伙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4)劳务派遣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向许可机关申请提出变更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在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手续;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在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做出不予更变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5)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设立新公司的,应当依法重新申请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申请延续行政许可有效期的,应在有效期届满60日前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交3年以来的基本经营情况。


第212题

简述劳动者有哪些过失的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合同。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②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④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⑤因规定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213题

解除劳动合同时,哪些情况下企业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经济补偿的范围

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如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1)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实施裁减人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因劳动合同期满而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6)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

(7)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2.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按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

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根据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1)如果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经济补偿按3倍数额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2)如果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3)如果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则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4)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第214题

简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采取自愿参加的模式。覆盖范围包括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参保人员。
②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第215题

简述基本养老保险金的领取。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体年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2)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抚恤金、丧葬补助金,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放病残津贴。


第216题

简述从失业保险基金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的;
②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③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第217题

简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基金筹资模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1)单位缴费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

(2)个人缴费为本人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全部计入个人帐户;

(3)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基数;低于60%的,按60%计算个人缴费基数。


第218题

社会保险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3)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


第219题

《社会保险法》的立法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带有根本性、管长远的基本方针。

(2)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力与义务相适应。

(4)确立框架,循序渐进。


第220题

简述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从社会保险责任划分的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

(1)国家。对社会保险的运行和实施给予法律和财政上的支持,是社会保险法的特殊主体。

(2)社会保险的管理和经办机构。我国征缴社会保险费的法定机构有两个:①税务机关, 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3)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承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是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缴纳者。

(4)劳动者及其家庭。既是社会保险的受益人,同时劳动者本人又要承担相应的缴费义务。

2.从保险业务划分的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主体: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管理人、监督人。

3.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资金、物,也可以是服务行为。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