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高级经济师《人力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库(233题)


第1题

简述工作满意度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多维性和整体性,多维的态度不能用员工在一个维度上的高满意度来抵消其在另一个维度上的低满意度;整体的态度可表达员工对工作总体的满意度,也可表达对工作各个重要方面的满意度;

②稳定性,工作满意度是经过长时间才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工作满意度也是不断变化的,它的下降速度甚至比它的形成还要快

③环境的影响,工作满意度是生活满意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员工工作之余的环境也会间接地影响其对工作的情感


第2题

简述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工作挑战性,工作挑战性和工作满意度呈倒“U”形关系,员工往往喜欢具有挑战的工作,但是挑战性过大,超出员工的能力范围,会造成挫折和失败感,没有挑战性的工作只能使人厌烦,只有挑战适中时,员工会体验到快乐和满足

②公平待遇,报酬、晋升等制度与政策是否公平,会极大地影响员工的满意度

③良好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④合作伙伴与上级,如果直接上级能善于倾听意见,奖励成就,了解、关心下属,同事间能友好共事,融洽相处,员工的满意度则会提升

⑤社会影响,同事、员工所在的团体、员工成长和生活的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这一点对于新员工尤其重要

⑥员工的人格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比如乐观的个体更可能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因为他们能够体验到更多的正性情绪

⑦员工人格与工作的匹配,员工发现自己的能力、特长、风格与工作要求越相符合时,越能够从中体验到快乐,获得满足感


第3题

简述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度调查的步骤。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确定满意度和投入度调查目的;

②获得最高管理层和员工的支持;

③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调查工具;

④实施调查;

⑤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⑥调查结果反馈;

⑦员工和管理者共同制定改进的行动计划,并加以实施。


第4题

简述认知失调恢复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

②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③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

④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样,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⑤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其他选择


第5题

简述弗里德曼对态度定义的成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认知成分: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事实、知识、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会影响认知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态度的外显行为。

态度的三种成分之间关键复杂,但一般情况下三者是协调一致的。态度的情感成分是关键部分,人们平时讲的态度主要指情感成分。一个人不能看到另一个人的情感或认知成分,它们只能靠推断。


第6题

简述员工表达对工作不满的方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辞职(破坏性和积极的)。是指员工选择离开组织。

②提建议(建设性和积极的)。是指员工与上级提出所面临的问题,指出症结所在,提出建设性的改革措施。

③忠诚(建设性和消极的)。是指员工虽然对工作不满,但仍然尽力维护组织的利益和形象,相信组织和管理层

会做出正确的举措。

④忽视(破坏性和消极的)。是指员工消极地听任事态向更糟糕的方向发展,表现出的具体行为包括抱怨、旷工、迟到、怠工、错误率增加等。


第7题

不同承诺类型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不同承诺类型的效果:

(1)情感承诺:通常表现出充足的干劲,表现出高的工作满意度,与上司的评价、晋升机会呈显著正相关; 

(2)继续承诺:随时准备跳槽,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之心,与上司的评价、晋升机会呈显著负相关;

(3)规范承诺:以责任与义务作为行事准则,在应尽的义务方面表现突出。


第8题

工作满意度包括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工作满意度的特点。
1.整体性和多维性:不能用员工在一个维度上的高满意度来抵消其在另一维度上的低满意度。
2.稳定性:一般是经过一段时间才形成的。
3.环境的影响:工作满意度是生活满意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员工工作之余的环境也会间接影响他对工作的情感。


第9题

简述被说服者的因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被说服者的因素包括被说服者的人格、心情、介入程度、自身免疫和个体差异等。

(1)被说服者的人格。有些人能被任何形式和内容的信息所说服;有些人则是任何信息都难以说服,这样的人不具备可说服性。智商与说服关系不大,只是在论点很难时,智商才起作用。自尊心较弱的人由于对自己的不足很敏感,不太相信自己,容易被说服。

(2)被说服者的心情。心情好的人在争论出现时介入较少,不愿意去进行较深人的考虑,容易被说服。

(3)被说服者的介入程度。介入程度越深,态度改变越困难。

(4)被说服者自身免疫。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

(5)被说服者的个体差异。它包括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和年龄。认知需求高的人不容易被说服,自我监控高的人容易被说服,而处在敏感期的青少年更容易被说服。


第10题

简述麦克里兰提出的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哪几方面能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成就和行为,领导者应该有高的成就动机和抱负,对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能够创新并且不断寻求新的信息和机会

(2)服务意识,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使自己适应他人的兴趣和要求,包括有较强的人际理解力。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能够与他人建立起亲密而又牢固的关系,并且可以对他人有较大的影响力。

(3)管理才能。能够为他人创造条件,使他人有成长的机会,包括团队式的领导、与团队的合作、对他人提供指导等。

(4)认知能力。包括分析与抽象性的思维方式、认知深度等

(5)个人效能。包括对自我的控制、自信和工作中的灵活性,并且具有较高的组织承诺。

(6)其他能力。领导者还需要有职业献身精神,有远见,有准确的自我评价,有较强的社会亲和力,注意细节,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第11题

简述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离开具体的情绪表现,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

②情绪的变化受情感的制约,在特定的时候,那些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因为受情感的社会内容的影响而改变它的原始形式。


第12题

如何进行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度调查?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度的含义和重要性
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或情绪体验。工作投入度体现了员工对工作的浸入程度,是个人与工作角色的有机融合,也称敬业度。工作投入度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效力最大。
(2)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度调查的意义
管理层需要掌握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投入度的信息,以便在预防和解决员工问题时,进行正确的决策,所以需要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度调查。①监控满意度和投入度;②改善沟通;③释放情感;④确定培训需要;⑤规划和监控新的方案。
(3)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度调查的步骤
①确定目的;②获得支持;③设计调查工具;④实施调查;⑤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⑥调查结果反馈;⑦员工和管理者共同制定改进的行动计划,并加以实施。


第13题

简述工作投入度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人格特征,如有主动性人格特征的员工,工作投人度水平较高;责任心高的员工,工作投人度水平也较高;

②情绪特征,如有乐观、积极情绪特征的员工,工作投人度水平相对较高。


第14题

简述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奥尔波特提出的人格结构分为枢纽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个层次

①枢纽特质,也叫基本特质,指些渗透于人格以至于影响此人全部活动的特质,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主要情操和优势倾向,只有少数人有这样的特质。

②核心特质,指渗透性差一些,但还是相当概括的有一般意的特性,它是人格的建筑构件。每个人的核心特质有10个。

③次要特质,指不明显,不受人注目,且一致性和一般性较低的人格特质。


第15题

简述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①影响情感承诺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作的挑战性、职业的明确度、目标的明确度、目标难度、管理层对新观点和新思想的接纳程度、同事间的亲密性、组织的可信任度、组织的公平性等。

②影响继续承诺的主要因素包括所掌握技术的应用范围、受教育程度、改行的可能性、福利因素、在本地居住时间的长短、换工作的容易程度等。

③影响规范承诺的主要因素包括组织对规范的要求程度、员工个性特点、所受教育类型等。


第16题

简述消除偏见的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偏见是后天习得的,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通过控制这个过程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教育、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2)平等接触:增加个体之间的平等沟通有利于人们获得新信息,进而改变原有的看法。

(3)对抗刻板印象:将注意力集中到对象的个人特性上,转移或抛弃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可以有效降低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偏见。


第17题

简述团体决策的劣势。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耗费时间。

②团体压力难以克服。这种压力迫使成员屈从多数人的意见。

③由少数人把持决策权。关键人物主持或操纵,无法产生高质量的决策。

④责任模糊。所有的成员对决策结果共同承担责任,而不是确定的成员承担责任。


第18题

简述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过滤作用,信息发出者为迎合接收者需要,故意操纵信息传递,对信息进行筛选与整合。如果组织层级越复杂,过滤作用就越大,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和程度就越大。

②选择性知觉,接收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地位、背景及其他个人特点有选择地去看或听信息。

③语言理解力,对于同样的表达,人们有时并不会产生完全一致的理解,因为不同的人处理语言的能力不同。

④情绪因素,信息中常常会夹杂着一些情绪性内容,它们同信息的本意无关。同样的信息,情绪好和不好时,接收者的感受会不同,反应、处理方式也可能不同。


第19题

简述减少小道消息负面影响的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明确公开进行重要决策的时间表,减少人们的猜测和焦虑。

(2)公开讨论最坏的情况,避免人们自己胡思乱想。

(3)说明保密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遮掩和躲藏。

(4)主动解释说明那些具有神秘色彩或容易引起猜测的决定或行为。

(5)促使小道消息为组织服务。


第20题

简述团体决策的优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集思广益,团体可以带来比个体更多的有关决策或问题的信息和经验;

②多角度考虑问题,有不同经验和偏好的个体可以帮助群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决策环境和问题,增加决策选择余地;

③提高对最终决策的认同感,因为亲身参与讨论和决策过程,个体更容易理解决策背后的基本原理,增加人们对决策认同的可能性;

④降低错误发生率,决策过程中的错误有可能被其它成员及时发现而避免;

⑤增强决策的合法性,团体决策符合民主理念,因决策最终由团体共同参与不带有个人偏见,因而不是独裁的产物。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