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27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新授教学活动
1.欣赏民间装饰虎的形象(课件)并思考:这些作品带来了哪些美感?
小结:陕西是我国著名的泥塑之乡,挂虎是一件泥塑工艺品,外形乖巧可爱,色彩艳丽,花纹丰富,是虎头装品种的精品之作,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2.小组探究:以陕西挂虎为例,找一找,艺术作品中的虎头与真实的虎头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小组讨论,派代表总结发言。然后请学生观察他们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红、黄、绿——艳丽、对比强烈。
小结学生发言:艺术家经过艺术的概括、夸张、变形的手法,在加上富有寓意的花纹和色彩,就把凶猛的老虎变成了乖巧可爱的富有吉祥寓意的装饰虎。成为了民间艺术中的精品。
3.欣赏步骤图:请一名同学到前边虎头的完整流程:对折剪:虎头、五官、花纹
4.师生共同演示步骤;教师讲解其中的技法和注意事项。
一剪:外形五官花纹;二摆:摆位置;三粘贴:从最底层向上分层次粘贴;要注意五官对称有创意,色彩鲜艳有对比。
5.欣赏课件中优秀的学生作品,吸取被人的长处,然后设计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虎头装饰。
【设计意图】在课程的一开始欣赏民间装饰虎的形象,引导学生感悟装饰虎点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组合作环节,一方面通过观察对比找不同,探究夸张、概括、变形、装饰手法,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能够开阔视野,了解虎头的多种表现形式,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第162题
从文体的角度分析上述文本。(8 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记叙了鹿在池边欣赏自己的美丽鹿角,同时抱怨细长的腿。接着写到狮子扑来了,长长的鹿腿跑得很快,挽救了鹿的生命。课文情节紧凑,语言优美,品位文章的同时领悟其中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短处而否定长处。
第163题
如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请设定教学难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思路。(12 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学难点:
①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②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突破思路:
①请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②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③想想文中写了关于鹿角的什么故事?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情?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④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老师总结:一开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堪的腿,当狮子扑来时,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死里逃生,而美丽的角却险些丧了命。从此,鹿改变了自己对角和腿的看法。
第164题
设计一个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鹿的心情变化的教学片段。(2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一、创设情景,质疑引入
上课之初, 多媒体展示狮子与鹿的图片,提问:它们之前发生了什么故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引出课题。
二、初读故事,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再次基础上学生默读课文后填空,概括故事大意。
2: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讲述故事内容。
问题:本文讲了关于鹿角的什么故事?什么事情改变了小鹿对自己角的看法?
3.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点拨,激励性评价。
4.师生共同讨论: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
明确:太细、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5.提问:当危险来临的时候,鹿又怎么想的呢?
要求:重点理解文中描写鹿遇到危险的句子。
6.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介绍下你最喜欢的动物,说明理由。
五、小结作业,巩固延伸
1.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2.想一想,生活中,你会像小鹿一样吗?为什么?
第165题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发展,其价值取向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参考答案:A
解析:
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题干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天赋力量和才能,属于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第166题
“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能够阻断代际传递,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生态功能
D.人口功能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育经济功能是教育系统对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题干中,治贫先治愚这一理念,体现了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167题
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儿童有效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是( )。
A.遗传素质
B.学习训练
C.指导学习
D.成熟程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第168题
三(2)班的一些学生只要作业稍微难一点就望而却步 ,还有一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对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加强学生( )。
A.情绪情感的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的教育
D.思维品质的培养
参考答案:B
解析: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题干中,学生遇难退缩,教师应加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第169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 ①学会生存 ②学会认知 ③学会做事 ④学会创造 ⑤学会共同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解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第170题
班主任的影响力除表现职权影响力外,更重要的表现力为(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人格影响力
D.知识影响力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故本题选C。
第171题
眼保健操是预防小学生近视的一种保健方法,包括( )。 ①挤按睛明穴 ②搡按四百穴 ③揉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 ④按涌泉穴 ⑤按揉风池穴 ⑥闭目干洗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小学儿童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常用的预防近视的保健方法有眼保健操和眼部肌肉锻炼操。眼保健操的基本内容包括:挤按睛明穴、揉按四白穴、揉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揉按风池穴、闭目干洗脸。故本题选B。
第172题
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讲授一边板书, 同时留意学生反应,这种品质属于( )。
A.注意广度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稳定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转移、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故本题选C。
第173题
小军因喜欢班主任王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和她组织的各种活动。。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泛化
B.强化
C.分化
D.消退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刺激分化是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小军因为喜欢王老师,也喜欢她上的课和她组织的活动,对相似的刺激产生了相同的反应。故本题选A。
第174题
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静的学生也往往会参与其中。这种行为是( )。
A.服从
B.模仿
C.从众
D.顺从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心理。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从众,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有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静的学生也会跟着参与,符合从众的概念。故本题选C。
第175题
小勇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
A.内部稳定归因
B.外部稳定归因
C.内部、不稳定归因
D.外部、不稳定归因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韦纳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题干中小勇将成绩不好归因于自己不够聪明,即自身能力,根据归因理论,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故本题选A。
第176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
A.全体学生
B.有行为障碍学生
C.学业成绩差的学生
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全体性原则,即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全校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绝大多数直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故本题选A。
第177题
因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而被为"现代课程理论开拓者”的学者是( )。
A.杜威
B.博比特
C.查特斯
D.泰勒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博比特的地位。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著作,他也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开拓者”。故本题选B。
第178题
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应考虑( )。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D.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应考虑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是传统教育派的主张;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是现代教育派的主张。故本题选C。
第179题
老师建立了记录学生学习成就,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续表现,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档案袋,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属于(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即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题干中老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对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也是为教师、家长能够客观认识、评价学生提供相对完整和真实的信息资料,属于过程性评价。故本题选C。
第180题
赵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中》时, 播放了北方漫天大雪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下雪场景,他运用的教学手段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模象直观。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其中,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题干中赵老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下雪场景运用的即为模象直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