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981题
对于上述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 )。
A.应当受理
B.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
C.不予受理
D.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参考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期。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问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申请时效期间,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将不受理仲裁申请。案例中李明已超过申请有效时间,对不符合规定的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并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向申请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所以CD正确。AB为干扰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D。
第982题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应当从( )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劳动者认为
B.人民法院认定
C.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D.用人单位承认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时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注意一种特殊情形,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一年仲裁时效限制。
第983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断的是( )。
A.当事人能够证明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无法申请仲裁
B.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C.一方当事人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D.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E.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尚未确定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B项正确;
(2)一方当事人通过有关部门投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权利救济的,C项正确;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D项正确。
AE项属于仲裁时效中止的情形。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
【思路点拨】注意区分仲裁时效中止和仲裁时效中断。
仲裁时效中止:因不可抗力,或者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其他正常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法定1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仲裁时效中止的情形均为客观原因造成,想去仲裁但是却去不了;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均为主观原因造成,当事人的一系列行为。
第984题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 )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向申请人出具受理或不予受理通知书。
A.5
B.10
C.15
D.20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所以A正确。BCD项为干扰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注意其他选项时间记忆。
在两种情形下,仲裁裁决不是终局裁决:
(1)一是劳动者对以上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二是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以上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第985题
王某因追索工资与所在公司发生争议,遂向某法律工作者咨询。该法律工作者的下列观点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王某应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
B.如王某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如王某追索工资的金额未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金额,则对该争议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D.王某为解决争议既可以与公司协商,也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还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E.如王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交纳仲裁费用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核劳动争议仲裁相关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相关规定为:①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 ②申请人可以选择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中的任何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AE错误;
劳动者对以上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项正确;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属于终局裁决,C项正确;
劳动者为解决争议既可以与公司协商,也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还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D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
第986题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从( )起计算。
A.劳动关系终止之日
B.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
C.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C项正确。
ABD项均为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987题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中,仲裁员若( ),则应当回避。
A.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B.接受代理人请客送礼
C.促使争议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D.私自会见当事人
E.是仲裁委员会主任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仲裁员应当回避的情形。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
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A项正确;
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BD项正确。
CE是正常仲裁的情形,不属于应当回避的。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
第988题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属于仲裁时效中断情形的是( )。
A.无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
B.因不可抗力,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
C.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尚未确定,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
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的,C项正确;
一方当事人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权利救济的;
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
ABD项均属于仲裁时效中止的情形,不符合题意。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注意区分记忆仲裁时效中断与仲裁时效中止的情形。
仲裁时效中止:因不可抗力,或者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法定1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仲裁时效中止的情形均为客观原因造成,想去仲裁但是却去不了;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均为主观原因造成,当事人的一系列行为。
第989题
在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劳动合同履行地管辖中,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但如果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的,则( )为用人单位所在地。
A.劳动合同履行地
B.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
C.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主管部门所在地
D.出资人户口所在地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仲裁管辖。
在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劳动合同履行地管辖中,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但如果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的,则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C项正确;
与劳动合同履行地(A)、劳动实际工作场所(B)、出资人户口所在地(D)均无关。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提示】涉及到法律规定的知识严格按照规定内容选择。
第990题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当事人的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
B.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后,对承受劳动权利义务的单位不明确的,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
C.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只有劳务派遣单位作为当事人
D.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当事人权利与义务。
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的,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所以A正确;
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后,对承受劳动权利义务的单位不明确的,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所以B正确;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所以C错误;
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所以D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991题
在诉讼活动中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当由( )作为当事人。
A.分立前的用人单位代理人
B.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
C.分立前的用人单位法人
D.分立后的所有单位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相关内容。
在诉讼活动中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当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作为当事人。所以B正确,ACD为干扰项,教材中未体现,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劳动争议当事人一般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但存在以下特殊情形:
1.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
2.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的,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后,对承受劳动权利义务的单位不明确的,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
3.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以及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歇业,不能承担相关责任的,依法将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④劳动者与个人承包经营者发生争议,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应当将发包的组织和个人承包经营者作为当事人。
第992题
劳动争议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包括( )。
A.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有权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B.有权选择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也有权拒绝调解而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在调解、仲裁和诉讼程序中,有权要求有关调解、仲裁和审判人员回避
D.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仲裁申请时,有权要求其作出说明
E.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同意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调解书送达之前不能反悔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当事人享有的权利。
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劳动争议当事人享有以下权利:
(1)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有权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有权选择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也有权拒绝调解而直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劳动者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4)在调解、仲裁和诉讼程序中,有权要求有关调解、仲裁和审判人员回避。
(5)有权委托律师或其他人代理参加仲裁或诉讼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职工或已死亡的职工,其法定代理人或由有关机关指定的代理人,有权参加仲裁或诉讼活动。
(6)当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仲裁申请时,有权要求其作出说明。
(7)有权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与另一方自行和解。
(8)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同意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调解书送达之前有权反悔。
(9)劳动者对仲裁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仲裁裁决书或判决书等。
所以A、B、C、D项对应上述权利,正确。E项对应第(8)条,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同意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调解书送达之前有权反悔。故E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第993题
下列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的有( )。
A.有权拒绝调解而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在调解、仲裁程序中,有权要求有关调解、仲裁人员回避
C.有权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与另一方自行和解
D.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调解达成协议后、调解书送达之前有权反悔
E.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仲裁申请时,无权要求其作出说明。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的有:
(1) 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有权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 有权选择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也有权拒绝调解而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在调解,仲裁和诉讼程序中,有权要求有关调解、仲裁和审判人员回避。
(3) 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仲裁申请时,有权要求其作出说明。
(4) 有权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与另一方自行和解。
(5)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同意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调解书送达之前有权反悔。
ABCD正确,E错误,应为有权要求其作出说明。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第994题
不符合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义务的是()
A.在法定时效期限内及时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B.按时参加仲裁和诉讼活动,遵守仲裁庭和法律的纪律
C.按规定缴纳诉讼费
D.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调解书,仲裁裁决书和判决书,可以暂缓执行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义务。
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履行以下义务:
(1)通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程序自愿达成协议后,应当自觉履行协议。
(2)应在法定时效期间内及时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3)申请仲裁应以书面形式,被申请人应自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10日内提交答书和有关证据。
(4)应按时参加仲裁和诉讼活动,遵守仲裁庭和法庭的纪律。
(5)仲裁程序中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且在调解书送达之后,不应再反悔。
(6)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调解书、仲裁裁决书和判决书,应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
(7)按规定交纳诉讼费。
所以A、B、C项对应上述义务,正确。
D项应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调解书、仲裁裁决书和判决书,应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D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995题
关于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仲裁中举证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发生的争议,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承担举证责任
B.发生劳动争议时,用人单位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没有提供证据的责任
C.与劳动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否则承担不利后果
D.劳动争议仲裁庭不得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证据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用人单位举证责任。
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因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发生的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A错误;
发生劳动争议时,用人单位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负有提供证据的责任。B错误;
与劳动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否则承担不利后果,C正确;
劳动争议仲裁庭需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证据,D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
1.即实行“谁主张,谁举证”,也实行“谁决定,谁举证”。
2.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3.如果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或管理的,应当由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4.开庭过程中,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或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如果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996题
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负举证责任。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
D.劳动监察部门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因用人单位做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997题
仲裁庭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A.诚实信用原则
B.诚实守信原则
C.公正原则
D.就事论事原则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仲裁庭确定举证责任的原则。
仲裁庭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A项正确;
B项表达不准确;
C项应该是公平而不是公正;
D项属于无关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998题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举证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争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因为有必要时可以依法予以收集
B.因工资发放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任
C.在劳动争议仲裁活动中,劳动者没有责任提供证据
D.在劳动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E.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当事人举证责任。
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选项C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E。
【思路点拨】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活动中,既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又实行“谁作决定,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做题时可以按谁主张、谁作决定来判断谁负有举证责任。同时还需要注意,用人单位掌握和管理着劳动者的档案、工资发放、社保等材料,劳动者一般无法取得和提供,因此,凡是属于用人单位掌握或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
第999题
在诉讼活动中,以下确定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
A.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或除名决定
B.用人单位作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
C.劳动者提出的辞职通知
D.关于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
E.用人单位作出的减少劳动报酬决定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诉讼中的用人单位举证责任。
在诉讼活动中,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ABDE正确。
C选项为干扰项,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E。
【思路点拨】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活动中,既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又实行“谁作决定,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做题时可以按谁主张、谁作决定来判断谁负有举证责任。同时还需要注意,用人单位掌握和管理着劳动者的档案、工资发放、社保等材料,劳动者一般无法取得和提供,因此,凡是属于用人单位掌握或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
第1000题
劳动争议诉讼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期限内向()起诉,该部门受理后,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
A.全国总工会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劳动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诉讼概念。
劳动争议诉讼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后,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所以C正确。
ABD项为干扰项,没有接受起诉的权力。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