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库(1099题)


第1021题

劳动者(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A.同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C.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D.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

E.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竞业限制


参考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者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CDE项正确;

AB属于正常行为,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DE。

【思路点拨】劳动者需要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一般是劳动者违反了与公司的合法约定、公司规章制度或者法律法规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AB选项显然都是合乎规定的,故不是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


第1022题

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     )的罚款。


A.万分之五,1倍以上3倍以下

B.万分之三,1倍以上2倍以下

C.万分之五,2倍以上

D.万分之五,2倍以上5倍以下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用人单位违反《社会保险法》的法律责任。

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023题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应当退回,并处骗取金额()的罚款。


A.1倍以上3倍以下

B.1倍以上2倍以下

C.2倍以上3倍以下

D.2倍以上5倍以下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法律责任。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应当退回,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024题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


A.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

B.无需承担责任

C.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D.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E.由人民检察院责令改正


参考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法律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D。


第1025题

 下列关于社会保险法律责任,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二的滞纳金

B.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或者违规投资运营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责令追回

C.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逾期不改正的,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D.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应当退回,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E.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保险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A错误;

违反法律规定,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或者违规投资运营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责令追回,B正确;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C正确;

社会保险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或者个人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应当退回骗取的金额,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DE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E。


第1026题

下列不是劳动保障监察的属性的是( )。


A.法定性

B.行政性

C.强制性

D.专一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保障监察的含义和属性。

劳动监察的属性包括法定性、行政性、专门性、强制性,ABC项均正确;

D项属于混淆项,注意是专门性而不是专一性。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027题

可以进行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的主体的是( )。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劳动保障监察机构

C.劳动纠纷仲裁委员会

D.职工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保障监察的含义和属性。

劳动监察又称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28题

下列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处罚的方式的是( )。


A.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B.警告

C.没收违法所得

D.行政处分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保障监察的形式和处罚方式。

劳动保障监察处罚的方式有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ABC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行政处分属于行政责任的制裁方式,本题为选非题,做题时要注意审题,避免选择错误。


第1029题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吊销许可证

B.警告

C.罚款

D.拘留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监察处罚方式。

劳动保障监察处罚方式: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 拘留属于行政处罚,D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030题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   )可以委托符合监察执法条件的组织具体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C.省级劳动行政部门

D.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县、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符合监察执法条件的组织具体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B说法符合题意,ACD均为错误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31题

劳动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个工作日。


A.10

B.20

C.30

D.60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劳动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C项正确,D项属于混淆项,AB属于无关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032题

下列关于劳动保障监察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B.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未被发现的期限是自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C.如果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1年内未被劳动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D.如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应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如果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不再查处,A正确,C错误。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未被发现的期限是自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B正确。

如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应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D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033题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如果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 )内未被劳动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A.5年

B.2年

C.1年

D.6个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如果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不再查处,B项正确;ACD项为无关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34题

从争议的性质上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争议属于(  )争议范畴,劳动争议属于(  )争议范畴。


A.行政/民事

B.民事/行政

C.行政/行政

D.民事/民事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特点。

从争议的性质上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争议属于行政争议范畴,劳动争议属于民事争议范畴。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是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险权利、履行劳动和社会保险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劳动争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在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中发生的争议。


第1035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险权利、履行劳动和社会保险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被称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  )。


A.行政诉讼

B.行政争议

C.行政复议

D.行政权力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概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是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险权利、履行劳动和社会保险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行政复议是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

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


第1036题

目前,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解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方式主要包括(  )。


A.行政仲裁

B.待遇复查

C.行政复议

D.行政诉讼

E.行政制裁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解决方式。

目前,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解决劳动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方式主要是待遇复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BCD项均正确;

AE属于无关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

【思路点拨】本题“待遇复查”容易漏选,这里要特别注意。近几年经济师考查越来越细,注意对知识点细节的考查。

教材中只有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讲解,待遇复查只提到了一次,并没有做详细说明,学习时很容易遗漏此点。我们只要知道解决人力资源和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方式除了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还包括待遇复查即可。


第1037题

下列行为中,可以进行行政复议的是(  )。


A.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出的行政处分

B.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行为

C.用人单位或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自己合法权益

D.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争议的范围。

人力资源行政争议范围:可以提出复议申请:

(1)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依法予以关闭、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2)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

(3)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不服的;

(4)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出的行政确认不服的;

(5)认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

(6)认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违法收费或者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7)认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出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社会保险行政争议范围: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或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包括: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定社会保险费、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或者侵害其他社会保险权益的行为的。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有:

(1)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2)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3)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率不服的;

(4)签订服务一些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规定的;

(5)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出先行支付的追偿决定不服或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做出的划拨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出行政诉讼。

综上所述,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A项不能申请;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人力资源争议;

(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行为,B项不能申请;

(4)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调解等行为; 

(5)已就同一事项向其他有权受理的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6)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D项不能申请。


第1038题

 申请工伤认定的用人单位不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    )。


A.应依法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应依法先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判决结果不服再申请行政复议

C.只能申请行政复议,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可依法直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内容。

申请工伤认定的用人单位不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D项正确,ABC项说法均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即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两者没有先后顺序,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直接提起诉讼的,不能再进行行政复议。


第1039题

根据国家有关处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A.未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B.未核定社会保险费

C.未依法调整其社会保险待遇

D.未依法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E.拒绝其查询社会保险缴费记录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保险行政争议范围。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或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包括: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A项)、核定社会保险费(B项)、支付社会保险待遇(C项表述不正确,应是支付而不是调整)、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D项)或者侵害其他社会保险权益的行为的。

拒绝其查询社会保险缴费记录的应当改正,不需要行政复议,E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


第1040题

下列行为中,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是(  )。


A.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B.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出的行政确认不服的

C.用人单位或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自己合法权益

D.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

E.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调解等行为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A项正确;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人力资源争议;

(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行为;

(4)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调解等行为,E项正确;

(5)已就同一事项向其他有权受理的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6)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D项正确。

B属于人力资源行政争议范围,C属于社会保险行政争议范围,可以提出复议申请。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DE。

【思路点拨】1.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本质上不属于行政机构,不能进行行政复议。

2.申请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受理的无法申请行政复议。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