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961题
关于该公司解除劳动后的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甲是孕妇,公司应为其支付经济补偿
B.因为甲是孕妇,公司应为其支付赔偿金
C.公司应当保存已解除的合同文本至少2年备查
D.公司应在2个月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和档案转接手续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合同的解除
上文中的甲不处于孕期,前提错误,AB排除,
C项公司应当保存已解除的合同文本至少2年备查,正确;
D项,公司应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和档案转接手续,选项说2个月内,排除。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962题
如甲以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如需支付经济补偿,则经济补偿按甲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
B.甲只能采取书面形式通知公司
C.甲需提前30天通知公司
D.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合同的解除
因单位未依法为甲缴纳社会保险,需要对甲进行补偿,经济补偿按甲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A正确,D错误;
甲可口头通知也可书面通知,无需提前通知,BC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963题
若甲对该公司的解除行为不服,可以采取的救济途径是()。
A.甲可以请求工会协助其与企业进行协商
B.甲可以直接向相关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甲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甲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参考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
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包括:企业调解委员会(工会)、其他调解组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劳动争议仲裁是必经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规定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的外,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C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
第964题
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是( )。
A.自愿原则和民主说服原则
B.民主说服原则和公平原则
C.民主说服原则和公正原则
D.自愿原则和公正原则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
劳动争议调解应在遵循以下原则:(1)自愿原则。(2)民主说服原则。所以A项正确。
BCD项中出现的公正原则为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为干扰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
合法的原则指的是要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查明事实真相,准确适用法律、公正合法处理劳动争议。贯彻合法的原则还要求,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要合法,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要合法,劳动争议的处理结果要合法,不得损害社会公众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公正的原则指的是要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必须客观、公平、合理的处理劳动争议。公正的原则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必须客观、公平、合理地处理劳动争议,不能偏袒任何一方,更不能徇私舞弊。任何一方在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时、在参加调解、仲裁和诉讼活动时,都享有同等权利,承担的义务也是相同的。
及时的原则是指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当事人要及时申请调解或仲裁,超过法定期限将不予受理。
着重调解的原则是指在查明事实的前提下,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约定,通过说服、劝导等方式,促使争议双方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自愿达成解决劳动争议的协议。实行着重调解的原则,程序简化,有利于争议双方相互理解,也有利于及时,彻底地处理劳动争议。
第965题
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原则的是( )。
A.合法的原则
B.公正的原则
C.着重调解的原则
D.准确的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调解原则。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ABC符合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原则。
D为干扰项,教材中未体现,错误。
本题为选非题。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966题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应当由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
A.调解员
B.劳动争议的协商
C.仲裁委员组织
D.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调解员概念。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调解员依法履行调解职责,需要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的,企业应当予以支持,并按照正常出勤对待。所以A正确。
BCD项均不属于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成员。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967题
下列关于劳动争议协商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延长期限
B.劳动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另一方当事人约见、面谈等方式协商解决
C.协商的期限由当事人书面约定,在约定的期限内没有达成一致的,视为协商不成
D.一方当事人提出协商要求后,另一方当事人只能作出书面回应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的协商。
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延长期限,所以A正确;
劳动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另一方当事人约见、面谈等方式协商解决,B正确;
协商的期限有当事人书面决定,在约定的期限内没有达成一致的,视为协商不成。C正确;
一方当事人提出协商要求后,另一方当事人应当积极作出口头或书面回应。所以D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968题
劳动争议当事人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仅就( )达成的调解协议,双方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共同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A.给付义务
B.保险关系转移
C.人事档案转移
D.工龄确认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
劳动争议当事人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仅就给付义务达成的调解协议,双方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共同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所以A正确,BCD为干扰项,教材中未体现,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969题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等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 )申请支付令。
A.劳动行政部门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劳动监察部门
D.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的调解。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所以D正确,ABC项无此行政职权。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四项费用,属于“救人救命”的费用,因此,这里涉及到该四部分的费用有特殊规定。
第970题
()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调解协议合法有效且不损害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合法利益,在没有新证据出现的情况下,仲裁委员会可以依据调解协议作出仲裁裁决。
A.调解员
B.仲裁委员会
C.法院
D.公安局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调解员属于劳动调解组织,非仲裁委员会成员,A项错误;
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调解协议合法有效且不损害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合法利益,在没有新证据出现的情况下,仲裁委员会可以依据调解协议作出仲裁裁决。B项正确;
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下仅就劳动报酬争议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劳动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处理。所以C项错误;
D项为干扰项,劳动争议不在公安局管辖范围,D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971题
( )是处理劳动争议法定的必经程序。
A.协商程序
B.调解程序
C.仲裁程序
D.诉讼程序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
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仲裁程序是处理劳动争议法定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当事人只有在仲裁委员会裁决后,对裁决不服时,只有符合法定条件的,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法院不予受理。所以C正确。ABD选项为干扰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但拖欠劳动报酬争议的情形可以直接不必进行仲裁,而是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处理,即可以直接起诉,这里需要特别注意。
第972题
()是国家授权依法设立的,代表国家行使仲裁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生效裁决实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处理劳动争议的仲裁机构。
A.调解组织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公安机关
D.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设立的,代表国家行使仲裁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生效裁决实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处理劳动争议的仲裁机构。所以B正确。
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由于调解程序并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决定是否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所以A错误。
CD为政府机构,与题干无关,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973题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 )组成。
A.劳动行政部门
B.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和工会代表两方
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三方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和法律部门代表两方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三方代表组成,体现了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的“三方原则”,同时也决定了仲裁委员会的性质以及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C项正确;
AB表述不全面,D项中法律部门不包含在其中。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974题
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且符合的条件不包括( )。
A.曾任审判员的
B.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C.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5年的
D.律师执业满2年的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仲裁员符合条件。
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曾任审判员的
(2)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3)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5年的;
(4)律师执业满3年的。
所以A、B、C项对应上述条件,正确。
D选项说法错误,律师职业满3年而非2年。本题为选非题。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975题
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费( )。
A.应由用人单位交纳
B.无须交纳
C.应由败诉一方交纳
D.应由提出仲裁申请的一方交纳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所以B正确,ACD项为干扰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仲裁不收费;诉讼案件每件交纳案件受理费10元,一般由原告预交。注意仲裁与诉讼的区分。
第976题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该法还对仲裁申请时效期间补充了规定,包括( )。
A.仲裁时效中断
B.仲裁时效中止
C.劳动报酬争议的仲裁时效
D.仲裁时效终止
E.仲裁时效延续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核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还对仲裁申请时效期间补充三项规定:一是仲裁时效中断。二是仲裁时效中止,三是劳动报酬争议的仲裁时效。ABC项均与概念表述一致,DE未提及,属于干扰选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思路点拨】学习此知识点时,要特别注意“中止”和“中断”的区别。
中止是当事人想去仲裁但各种条件不允许(身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中断是某一方在积极就劳动争议的问题努力作出改变,一直在采取着有利于自己的行动。
第977题
案例中所说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 )组成。
A.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B.职工代表
C.企业方面代表
D.工会代表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国家授权依法设立的,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体现了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的三方原则。所以ACD正确,B为干扰项,应为工会代表,B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D。
第978题
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
A.60日
B.3个月
C.半年
D.1年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申请仲裁时效期间。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计算。超过申请时效期间,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将不受理仲裁申请。(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 所以D正确。
ABC为干扰项,教材中未体现,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979题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仲裁申请时效期间的补充规定,有( )情形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
A.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B.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C.因不可抗力不能在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
D.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
参考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仲裁时效中断。
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的;—方当事人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权利救济的;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所以ABD正确。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其他正常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法定1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与题干无关,C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
第980题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以下( )情形可以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A.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
B.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C.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D.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1)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2)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3)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所以ABC符合上述情形,正确。
D应为法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D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