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01题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 )终局制 。
A.三审
B.一审
C.二审
D.五审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终局制。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二审终局制,C项正确。
ABD项均为干扰项,根据二审终审制也可以直接选出答案。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002题
《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当事人可以请求()予以强制执行。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局
D.工会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诉讼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强制执行。所以A正确,BCD为干扰项,无强制执行权力,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003题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案件受理费()元。
A.5元
B.10元
C.15元
D.20元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诉讼的诉讼费用。
劳动争议诉讼每件交纳案件受理费10元。所以B正确。ACD为干扰项,费用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诉讼收费10元。
第1004题
关于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事人双方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的同一裁决,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双方当事人为原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被告
B.用人单位以挂靠方式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用人单位和营业执照出借方为当事人
C.劳动者与起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产生的劳动争议诉讼,应当以业主为当事人
D.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共同被告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特殊情形下的诉讼当事人。
A项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被告,说法错误。
用人单位以挂靠方式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用人单位和营业执照出借方为当事人,B项正确。
劳动者与起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产生诉讼的处理:人民法院应当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但应同时注明该字号业主的自然情况,C项错误。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可以列劳动者为第三人,D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05题
劳动争议诉讼中,说法错误的情形是()
A.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B.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C.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案件无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不用告知当事人。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应予受理的情形。
应予以受理情形:
1.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2. 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3. 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4.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按照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1)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确无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仲裁,并将审查意见书面通知该劳动人事争议委员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仍不受理,当事人就该劳动争议事项提起诉讼的,应予受理。
所以ABC项对应上述情形,ABC正确;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案件有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仲裁,并将审查意见书面通知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仍不受理的,当事人就该劳动争议事项提起诉讼的,应予受理。D项错误;
本题为选非题。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006题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处理
A.劳动关系
B.劳务关系
C.司法关系
D.民事关系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审理依据。
(1)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2)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
所以对于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已经没有工作单位,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A错误,B正确。
CD为干扰选项,教材并未涉及,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劳务关系时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两者区别: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
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社会经济关系;劳务关系是经济关系。
3.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4.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劳务关系适用《合同法》。
5.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或其他形式。
A.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B.裁决的事项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或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C.仲裁员仲裁该案时,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D.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E.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终局裁决,劳动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用人单位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核不执行仲裁裁决书、调解书的特殊情形。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 调解书,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有下列情形之一,并经审查核实 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裁定不予执行:
(1)裁决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或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B选项错误。
(2)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6)仲裁员仲裁该案时,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7)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人民法院在不予执行的裁定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收到裁定书之次日起30日内,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终局裁决,劳动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用人单位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DE。
【思路点拨】法律部分内容多而杂,要根据情形理解记忆。此知识点可以理解为:凡是影响裁决公正的情况,均属于裁定不予执行的情况。
第1008题
人民法院在不予执行的裁定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收到裁定书之次日起( )日内,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
A.10
B.15
C.30
D.60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不执行仲裁裁决书、调解书的特殊情形。
人民法院在不予执行的裁定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收到裁定书之次日起30日内,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009题
劳动争议当事人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仅就给付义务达成的调解协议,双方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共同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在地的()申请司法确认。
A.基层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
劳动争议当事人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仅就给付义务达成的调解协议,双方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共同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010题
劳动关系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应承担的责任,称为( )。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经济责任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法律责任形式。
民事责任是指违反劳动法的民事责任,即劳动关系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B项符合题意;
行政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劳动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律规定时,依法应当承担,并由有关行政机关或行为人所在单位以行政制裁方式予以追究的法律责任,A项与题意不符;
刑事责任的主要内容是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进行制裁,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C项与题意不符;
经济责任,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违反经济法义务或经济合同义务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形式包括违约金、赔偿金、罚款、没收和某些行政处分,D项与题意不符。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11题
在劳动领域中,予以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包括( )。
A.违反劳动合同及有关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B.严重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C.侵占国家财产或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D.损害劳动者权利
E.损害用人单位权利
参考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法律责任形式的分类。
在劳动领域中,主要是对那些严重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侵占国家财产或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予以追究刑事责任,BC项符合;
违反劳动合同及有关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权利或损害用人单位权利的需要承担民事责任,ADE属于民事责任,与题意不符。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
【思路点拨】刑事责任是三种劳动法律责任形式中最严重的一种,带有“严重”“重大”等字眼的选项一般为即刑事责任。
第1012题
行为人因违反劳动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律规定时,依法应当承担并由有关行政机关或行为人所在单位以行政制裁方式予以追究的法律责任,称为( )。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经济责任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法律责任形式。
行政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劳动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律规定时,依法应当承担,并由有关行政机关或行为人所在单位以行政制裁方式予以追究的法律责任,A项符合题意;
民事责任是指违反劳动法的民事责任,即劳动关系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B项与题意不符;
刑事责任的主要内容是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进行制裁,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C项与题意不符;
经济责任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违反经济法义务或经济合同义务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形式包括违约金、赔偿金、罚款、没收和某些行政处分,D项与题意不符。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013题
刑事责任只能由( )追究。
A.国家司法机关
B.劳动行政部门
C.公安行政部门
D.工商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法律责任形式。
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刑事责任只能由国家司法机关追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对他人实施,否则也将被追究法律责任。所以A正确。BCD选项为干扰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014题
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赔偿责任
D.领导责任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法律责任形式。
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说法符合题意,ACD均为错误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民事责任是平等主体间因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或当事人所约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责任;刑事责任是因为行为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第1015题
由劳动行政部门、公安行政部门和工商行政部门等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有关单位及其责任人员、劳动者实施的行为制裁,称为( )。
A.行政责任
B.行政处罚
C.刑事责任
D.行政处分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法律责任形式。
违反劳动法的行政处罚是指由劳动行政部门、公安行政部门和工商行政部门等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有关单位及其责任人员、劳动者实施的行为制裁,B项符合题意;
行政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劳动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律规定时,依法应当承担,并由有关行政机关或行为人所在单位以行政制裁方式予以追究的法律责任,A项与题意不符;
刑事责任的主要内容是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进行制裁,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C项与题意不符;
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D项与题意不符。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16题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 )责令改正。
A.工会组织
B.人民法院
C.劳动行政部门
D.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应给予通报批评。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以C正确。
工会来代表劳动者具体行使团结权、集体谈判权、民主参与权以及集体行动权,不具有警告追究责任,A项错误。
只有刑事责任由国家司法机关追究,所以BD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017题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的工资。
A.1.5倍
B.2倍
C.3倍
D.2.5倍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B说法符合题意,ACD均为错误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18题
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违反劳动法律责任的情形,包括()。
A.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身份证
B.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
C.劳动者因参加工会活动而被解除劳动合同
D.用人单位未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E.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未约定试用期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核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
AB属于违法扣押证件的法律责任;
C属于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
D属于侵害女职工及未成年工权益的法律责任;
E选项的情形并不违法,约定试用期不是强制的,用人单位可以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因此E选项错误。
以下情形下是用人单位在试用期中的违法行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第1019题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自用工之日起( )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A.超过1个月不满1年
B.超过2个月不满1年
C.超过3个月不满1年
D.超过半年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A说法符合题意,BCD说法为错误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教材中涉及支付两倍工资的情形包括2个: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第1020题
下列(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A.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B.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以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C.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D.劳动者自行加班的
E.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者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1)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AE正确;
(2)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3)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以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B正确;
(4)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C正确。
劳动者自行加班不属于违反劳动法律,D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E。
【思路点拨】赔偿金与违约金不同,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必须能够证明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只需证明劳动者违反了劳动合同等约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