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理论知识试题(1136题)


第301题

(   )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协作关系和协作形式


A.作业组

B.管理组

C.执行组

D.操作组


参考答案:A


解析:

P110,作业组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协作关系和协作形式。它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为完成某项工作而相互协作的有关员工组织起来的劳动集体,是企业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第302题

人员配置的原理包括( )。


A.同素异构原理

B.能位对应原理

C.互补增值原理

D.动态适应原理

E.弹性冗余原理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P105-107,人员配置的原理包括要素有用原理、能位对应原理、互补增值原理、动态适应原理、弹性冗余原理。


第303题

( )的工作属于全局性工作,能级最高


A.决策层

B.管理层

C.执行层

D.操作层


参考答案:A


解析:

P106,决策层工作属于全局性工作,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因此决策层的能级最高


第304题

( )是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使许多劳动者从事着不同的、但有相互联系的工作。


A.劳动分工

B.劳动协作

C.技术分工

D.任务分工


参考答案:A


解析:

P107,劳动分工是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使许多劳动者从事着不同的、但有相互联系的工作。


第305题

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工作,一般可分为(   )等多个层级。


A.决策层

B.管理层

C.执行层

D.操作层

E.监督层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P106,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工作,一般可分为四个层级,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第306题

企业内部劳动分工的形式不包括()。


A.职能分工

B.横向分工

C.专业分工

D.技术分工


参考答案:B


解析:

P108,企业内部劳动分工有:1.职能分工;2.专业(工种)分工;3.技术分工。


第307题

劳动分工的三个主要层次不包括()。


A.一般分工

B.个别分工

C.社会分工

D.特殊分工


参考答案:C


解析:

P107,劳动分工有三个主要层次,即一般分工、特珠分工、个别分工。


第308题

劳动分工对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表现在()。


A.表现为工作简化和专门化

B.能不断地改革劳动工具,使劳动工具专门化

C.有利于配备员工,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专长

D.利于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加快生产进度

E.可以经常转换劳动者工作岗位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P107,劳动分工对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劳动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分工一般表现为工作简化和专门化。2.劳动分工能不断地改革劳动工具,使劳动工具专门化。3.有利于配备员工,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专长。4.劳动分工大大扩展了劳动空间,使产品生产过程有更多的劳动者同时参与,因而有利于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加快生产进度。5.劳动分工可以防止劳动者经常转换工作岗位而造成的工时浪费。


第309题

属于企业劳动分工原则的( )。


A.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

B.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

C.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

D.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

E.把准备性工作和实施性工作分开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P108,企业劳动分工原则的: 1.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2.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3.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4.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5.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6.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权影响。


第310题

劳动分工主要包括(  )等多个层次。


A.性别分工

B.一般分工

C.特殊分工

D.个别分工

E.年龄分工


参考答案:BCD


解析:

第四版P132,劳动分工是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使许多劳动者从事着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工作。劳动分工有三个主要层次,即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


第311题

关于工作地组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有利于工人进行生产劳动

B.要增加工作地装备占地面积

C.要为企业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D.要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


参考答案:B


解析:

P112,合理组织工作地应当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应有利于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减少或消除多余、笨重的操作,减少体力消耗,缩短辅助作业时间。2.应有利于发挥工作地装备(如生产设备、工具、防护装置、监控仪表等),以及辅助器具的效能,尽量节约空间,减少占地面积。3.要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使工人有良好的劳动条件与工作环境,防止职业病,避免各种设备或人身事故。4.要为企业的所有人员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使企业员工在健康、舒适、安全的条件下工作。


第312题

5S的活动目标不包括( )。


A.工作变换时,寻找工具、物品的时间为零

B.整顿现场时,不良品为零

C.努力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浪费为零

D.各员工积极工作,彼此间团结友爱,违反纪律为零


参考答案:D


解析:

P122,(三)5S活动的目标。1.工作变换时,寻找工具、物品的时间为零。2.整顿现场时,不良品为零。3.努力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浪费为零。4.缩短生产时间,交货延期为零。5.无泄漏危害,安全整齐,事故为零。6.各员工积极工作,彼此间团结友爱,不良行为为零。


第313题

综合工时工作制不适用于( )。


A.受季节限制的企业中的部分员工。

B.受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中的部分员工。

C.需要连续作业的员工

D.需机动作业的员工


参考答案:D


解析:

P124,综合工时工作制适用于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企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要连续作业的员工;地质、石油及资源勘、建筑、制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中的部分员工。


第314题

非全时工制,一天只工作()小时。


A.4-6

B.3-4

C.3-5

D.3-6


参考答案:A


第315题

灵活的工作时间制度不包括( )。


A.对班制

B.弹性工作制

C.分职制

D.非全时工作制


参考答案:A


解析:

P125-126,灵活的工作时制度,如实行弹性工作制,非全时工制,分职制,在家做工和野外工作大班制等


第316题

工时制度可以分( )。


A.标准工时工作制

B.综合工时工作制

C.不定时工作制

D.工作轮班制

E.非全日制工时


参考答案:ABC


解析:

P124,根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生产经营等不同的特点和条件,工时制度可分为以下三类。1.标准工时工作制。2.综合工时工作制。3.不定时工作制。


第317题

作业组织工作中,合理确定作业组织的规模,一般()人为宜。


A.5~10

B.10~20

C.10~15

D.15~25


参考答案:B


解析:

P111,作业组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合理确定作业组的规模,一般10~20人为宜。


第318题

(  )是一种基于岗位胜任力和人才测评等手段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A.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

B.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

C.三维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D.戈德斯坦组织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四版P163,三维培训需求分析模型是一种基于岗位胜任力和人才测评等手段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第319题

有关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的优势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组织建设需求的基本点

B.它建立在未来需求的基点上

C.它为组织与个人发展准备一个结合点

D.它是培养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的有效手段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四版P162,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的优势在于:1.它建立在未来需求的基点上,使培训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更具战略意义。2.可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目标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有效结合,为组织与个人发展准备一个结合点,这是开发、激励员工以及培养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的有效手段。


第320题

Goldstein模型指出,考虑培训需求的原因或“压力点”应包括(  )。


A.基本技能欠佳

B.工作业绩差

C.新技术应用

D.客户要求

E.高绩效标准和新工作要求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第四版P160,Goldstein模型指出培训需求应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方面着手,综合分析培训的环境及相关因素,考虑培训需求原因或“压力点”,如基本技能欠佳、工作业绩差、新技术应用、客户要求、高绩效标准和新工作要求等,基于环境因素分析以作出正确选择和判断。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