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题
( )是指通过充实岗位的工作内容,增加岗位技术技能含量,使岗位工作变得多样化。
A.工作满负荷
B.工作扩大化
C.工作丰富化
D.岗位的轮换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四版P35,工作丰富化是指在岗位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充实工作内容,增加岗位的技术和技能的含量,使岗位的工作更加多样化、充实化,消除因从事单调乏味工作而产生的枯燥厌倦情绪,从心理、生理上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
第22题
影响工作岗位的因素有( )。
A.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B.相关的技术状态
C.软环境条件的影响
D.部门对岗位目标的定位
E.企业生产业务系统的决策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第四版P34,影响工作岗位的因素包括:1.相关的技术状态,从事劳动活动所使用的设备工具。2.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的状况。3.服务、加工的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多样性的影响。4.本部门对岗位任务和目标的定位,主管对本岗位工作的分配指派,以及领导行为。5.本岗位不同时段不同经历任职者思想意识、主观判断、个人意志等,对岗位工作任务和目标所产生的反作用。6.企业生产业务系统的决策,对岗位工作目标和活动的定位与调整。7.工业工程师等职能性技术专家对岗位设计。8.软环境条件。
第23题
下列关于岗位设计的方法研究技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流线图记录了生产工艺加工的确切情况
B.流线图分为单柱型和多栏型
C.作业程序图能全面显示出生产过程中原料投入、检验及全部作业的顺序
D.流程图用平面图或立体图来显示产品加工制作的全过程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四版P39-40,作业程序图作业程序图能全面显示出生产过程中原料投入、检验及全部作业的顺序,它记录了工艺加工的确切情况,可为岗位劳动定额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流程图按照表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柱型和多栏型。流线图是用平面图或立体图来显示产品加工制作的全过程。
第24题
岗位工作扩大化的具体方法包括( )
A.延长加工周期
B.增加岗位工作内容
C.岗位工作纵向调整
D.岗位工作连贯设计
E.岗位工作轮换设计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第四版P44-45,岗位工作扩大化的设计中,一种方法是岗位宽度扩大法,另一种是岗位深度扩大法。岗位宽度扩大法包括:1.延长加工周期。2.增加岗位的工作内容。3.包干负责。岗位深度扩大法包括:(1)岗位工作纵向调整。(2)充实岗位工作内容。(3)岗位工作连贯设计。(4)岗位工作轮换设计。(5)岗位工作矩阵设计。
第25题
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中,工业工程的功能具体表现为( )。
A.创新
B.规划
C.评价
D.改进
E.设计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第四版P43,工业工程的基本功能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而对一个企业的总体系统来说,工业工程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四个方面。
第26题
岗位深度扩大法包括( )。
A.岗位工作纵向调整
B.充实岗位工作内容
C.岗位工作连贯设计
D.岗位工作轮换设计
E.岗位工作矩阵设计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P43,岗位深度扩大法主要包括五种具体形式,即岗位工作纵向调整、充实岗位工作内容、岗位工作连贯设计、岗位工作轮换设计及岗位工作矩阵设计。
第27题
企业在分析决策应该归属于哪一管理层次和部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决策的性质
B.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
C.决策的环境
D.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四版P28,企业在分析决策应当放在哪个层次或部门时,要考虑的因素有:1.决策影响的时间。2.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3.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4.决策的性质。
第28题
组织结构变革常招致各方面的抵制和反对,下列选项不属于该表现的是( )
A.生产经营情况恶化
B.工作效率降低
C.要求离职的人员增多
D.市场占有率缩小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四版P29,组织结构变革常招致各方面的抵制和反对,表现为生产经营情况恶化,工作效率下降,要求调职与离职的人数增加,发生争吵与敌对行为,提出各种似是而非的反对变革的理由等。
第29题
企业组织结构需要变革的征兆包括( )。
A.成本增加
B.合理化建议减少
C.指挥不灵
D.市场占有率缩小
E.信息不畅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第四版P28,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主要有以下三点:1.企业经营业绩下降,如市场占有率缩小、产品质量下降、成本增加、顾客意见增多,缺少新产品、新战略等。2.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如决策迟缓、指挥不灵、信息不畅、机构臃肿、管理跨度过大、“扯皮”增多、人事纠纷增加等。3.员工士气低落,不满情绪增加,合理化建议减少,员工的旷工率、病假率、离职率增高等。
第30题
企业组织结构整合的程序包括:①控制阶段;②互动阶段;③拟定目标阶段;④规划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①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四版P30,企业结构整合的过程为:1.拟定目标阶段;2.规划阶段;3.互动阶段;4.控制阶段。
第31题
企业组织结构整合的目的主要在于( )。
A.实现组织间的相互协调
B.实现组织管理的系统化
C.解决部门内部的分工问题
D.解决结构分化时的分散倾向
E.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参考答案:AD
解析:
第四版P29,企业组织结构整合是企业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是一种计划式变革。结构整合主要为了解决结构分解时出现的分散倾向和实现相互间协调的要求。
第32题
组织结构爆破式变革的具体表现有( )。
A.新设一个部门
B.两家企业合并
C.企业组织结构的整合
D.局部改变某个科室的职能
E.从职能制结构改为事业部制结构
参考答案:BE
解析:
第四版P29,组织结构爆破式变革是指短期内完成组织结构的重大的以至根本性变革。如两家企业合并,从职能制结构改为事业部制结构等,这种方式常因考虑不周,造成员工丧失安全感、阻力增大等的后果,必须十分谨慎地使用。
A.它把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属于组织的专业成本中心
C.按地区划分的管理机构属于组织的地区利润中心
D.此种组织适合规模巨大、产品种类较多的企业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四版P6,多维立体组织又称多维组织、立体组织或多维立体矩阵制等,它把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多维立体组织结构综合考虑了产品、地区与职能参谋机构,形成了三类主要的管理组织结构系统:一是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即产品利润中心;二是按职能(如市场研究、生产、调查、财务、人事、质量控制等)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即专业成本中心;三是按地区划分的管理机构,即地区利润中心。它主要应用于跨国公司和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
适合规模巨大、产品种类较多的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为超事业部制。
第34题
有些企业由于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所以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性很强,这类企业比较适合( )
A.矩阵制
B.模拟分权制
C.流程型
D.多维立体组织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四版P7,模拟分权组织也称模拟分权制或模拟分散管理组织。我国一些化学工业企业、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铝业企业及某些原材料工业企业,由于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性很强。因此,不可能把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划分为若干个完全独立的自治单位,即不宜采用髙度分权的事业部制。但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又过于庞大,如果再继续采用高度集权型的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显然难以管好管活,厂长或总经理经常会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在事业部制与直线职能制之间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即模拟分权管理组织结构模式。
第35题
网络型组织与一般流程型组织不同,它是一种( )组织。
A.利润驱动型
B.产品竞争型
C.市场驱动型
D.消费导向型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四版P14,网络型组织与一般流程型组织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1.有更大的灵活性,是一种市场驱动型组织;2.组织结构扁平化;3.流程动态化特征更为明显,能够实现对市场的敏捷响应;4.具有突出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5.工作地点离散化,能够充分利用外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实现成本共担,降低生产成本;6.企业之间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目标而结成的一种短暂的动态联盟;7.企业的核心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拥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8.企业规模小型化趋势更为明显;9.要求有更为完善的网络技术。
第36题
组织设计理论一般可以区分为( )。
A.静态与动态组织设计理论
B.生产与服务组织设计理论
C.一般与特殊组织设计理论
D.近代与现代组织设计理论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四版P2,组织设计理论一般可以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和规章(管理行为规范)。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除了包含上述内容之外,还加进了人的因素,加进了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协调、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等。
第37题
( )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管理系统。
A.矩阵制
B.超事业部制
C.事业部制
D.模拟分权制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四版P5,矩阵制组织结构亦称规划-目标结构、非长期固定性或项目性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形式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管理系统。
第38题
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包括对( )的研究。
A.人的因素与组织结构设计问题
B.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C.组织的协调、信息控制和绩效管理问题
D.组织的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问题
E.规章制度与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问题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第四版P2,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和规章(管理行为规范)。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除了包含上述基本内容之外,还加进了人的因素,加进了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协调、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等。
第39题
企业在确定内部上下级管理权力分工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
A.企业生产技术的特点
B.企业规模的大小
C.各项专业工作的性质
D.人员素质的要求
E.各个单位的管理层级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第四版P3,企业在确定内部上下级管理权力分工时,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有: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生产技术特点,各项专业工作的性质,各单位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要求等。
第40题
根据组织成员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网络型组织可分为( )。
A.内部网络
B.虚拟网络
C.垂直网络
D.市场网络
E.机会网络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第四版P13-14,根据组织成员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网络型组织可分为内部网络、垂直网络、市场网络、机会网络四种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