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题库(1810题)


第1661题

根据《刑法》,关于生产、销售假药罪量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B.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C.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D.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除了不能处以死刑,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假药的刑事责任。其一,假药是行为犯,只要出现造假行为,就可以定性为假药罪。选项A中“足以危害人体健康”是多余的,说法错误。其二,没收财产,只有死亡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才会进行这个附加刑。选项B说法错误。其三,假药罪有死刑,选项D遗漏了死刑。故答案为C。


第1662题

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犯罪行为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假药的刑事责任,生产、销售、使用劣药的刑事责任。

假药罪刑罚有死刑,劣药罪没有死刑。


第1663题

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犯罪行为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假药的刑事责任,生产、销售、使用劣药的刑事责任。

后果特别严重属于劣药的刑事责任认定情形。


第1664题

生产、销售假药,生产、销售金额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酌情从重处罚情形之的,应该认定为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假药的刑事责任,生产、销售、使用劣药的刑事责任。


第1665题

生产、销售假药,生产、销售金额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不具有酌情从重处罚情形之一的,属于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假药的刑事责任,生产、销售、使用劣药的刑事责任。10万~20万是假药量刑的第一个档次。第1题已构成酌情从重处罚,上升一个档次,构成了第二种处罚,故答案为B。而第2题没有构成酌情从重处罚,保持第一种处罚,故答案为A。


第1666题

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生产、销售、提供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并具有酌情从重处罚情形之一的,应该认定为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假劣药的刑事责任。

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的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并具有酌情从重处罚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考点延展】生产、销售、提供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①致人重度残疾以上的;②造成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③造成五人以上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④造成十人以上轻伤的;⑤引发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⑥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的金额五十万元以上的;⑦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的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并具有酌情从重处罚情形之一的;⑧根据生产、销售、提供的时间、数量、假药种类、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等,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的。


第1667题

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生产、销售、提供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不具有酌情从重处罚情形之一的,属于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假劣药的刑事责任。

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生产、销售、提供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

【考点延展】生产、销售、提供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①引发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②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的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③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的金额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酌情从重处罚情形之一的;④根据生产、销售、提供的时间、数量、假药种类、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等,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的。


第1668题

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生产、销售、提供金额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假劣药的刑事责任。

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生产、销售、提供金额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考点延展】生产、销售、提供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①致人重度残疾以上的;②造成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③造成五人以上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④造成十人以上轻伤的;⑤引发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⑥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的金额五十万元以上的;⑦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的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并具有酌情从重处罚情形之一的;⑧根据生产、销售、提供的时间、数量、假药种类、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等,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的。


第1669题

根据《刑法》,下列没有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违法情形是


A.某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药品标签上标注的适应症未经批准

B.某药品批发企业销售保健食品冒充药品的产品

C.某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变质的药品

D.某公立医院执业医师在不知情情况下使用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不符的产品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假药的刑事责任。对于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有偿提供给他人使用,或者为出售而购买、储存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销售”假药。可见,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定性为销售假药罪的前提是看动机,选项D没有违法动机。故答案为D。


第1670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生产、销售假药的刑事案件中,下列情形不属于“酌情从重处罚”的是


A.生产的假药属于疫苗的

B.生产的假药属于注射剂的

C.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销售假药的

D.药品检验机构工作人员销售假药的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假药的刑事责任。选项A属于“生产、销售的假药属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的”(疫苗属于生物制品),需要酌情从重处罚。选项B属于“生产、销售的假药属于注射剂药品、急救药品的”,需要酌情从重处罚。选项C属于“药品使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生产、销售假药的”,需要酌情从重处罚。选项D所涉及的人员是“药品检验机构工作人员”,不涉及酌情从重处罚。故答案为D。


第1671题

根据《药品管理法》,某药品零售企业发现所销售某药品有效期出现下列问题,不定性为劣药的是


A.药品标签上面未标明有效期

B.药品标签上面更改有效期

C.药品标签上面的有效期过期了

D.药品标签上面的有效期快到期了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劣药的界定。近效期药品可以在药店销售,但是要告诉顾客有效期。选项D是合法行为。故答案为D。


第1672题

应该认定为假药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假、劣药的界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①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③变质的药品:④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第1673题

应该认定为劣药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假、劣药的界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劣药:①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②被污染的药品:③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④未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⑤超过有效期的药品;⑥擅自添加防腐剂、辅料的药品;⑦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的药品。


第1674题

甲违规经营的米非司酮片,其药品种类是


A.用于紧急避孕的非处方药

B.具有终止妊娠作用的药品

C.第二类精神药品

D.含兴奋剂药品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零售药店不得经营的药品品种。

米非司酮片属于终止妊娠的药品。


第1675题

根据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购买过期药品的消费者可以请求乙赔付消费者所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赔偿金至少三千元

B.乙销售过期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等药品的行为属于销售劣药

C.乙宣称已向消费者履行告知义务,在消费者仍坚持购买的情况下,销售过期药品不违反有关规定.

D.乙宣称计算机系统更新期间无法开展药品有效期管理,未及时拦截过期药品销售行为不违反有关规定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劣药的界定。

根据劣药的界定,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属于劣药,故乙的行为属于销售劣药行为。


第1676题

针对乙违规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行为,下列检查结论错误的是


A.乙的计算机系统未有效拦截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超数量销售

B.乙配备的执业药师未严格履行处方审核职责

C.乙涉嫌将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流入非法渠道

D.乙未对违规超量售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发起药品追回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销售管理。

教材里面只有药品召回,没有提到药品追回,因此“乙未对违规超量售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发起药品追回”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第1677题

关于甲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未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处购进药品

B.甲未对购进药品严格履行供货方合法性审查

C.甲未履行扫码提供药品追溯信息职责

D.甲宣称购进的阿卡波糖片由合法药品生产企业生产,销售该药品无过错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管理。

药品零售企业在采购药品时,应向上游企业索取相关追溯信息,在药品验收时进行核对,并将核对信息反馈上游企业;在销售药品时,应保存销售记录明细,并及时更新售出药品的状态。故正确答案是“甲未履行扫码提供药品追溯信息职责”。


第1678题

根据《药品管理法》,销售劣药的药品零售药店应该承担的行政责任不包括


A.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

B.并处违法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

C.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D.十年内不受理药品零售药店的经营许可申请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劣药的行政责任。选项D在生产、销售假药时,会对单位进行十年资格罚,但是对于劣药,没有这样的规定。故答案为D。


第1679题

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违法情形是


A.生产、销售的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

B.生产、销售的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

C.生产、销售的中成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

D.生产、销售的中成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劣药的行政责任。其一,生产、销售的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选项A符合题干。其二,“生产、销售的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构成劣药界定项的“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的药品”,按生产、销售劣药处罚。其三,选项C和选项D中的中成药成分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否则为假药,不管对安全性、有效性的影响多大。故答案为A。


第1680题

应处以违法生产的药品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的违法情形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生产、销售、使用假药的行政责任,生产、销售、使用劣药的行政责任。此题本质是语文题,但是需要适应记忆假药的罚款区间是15—30倍,劣药的罚款区间是10—20倍。可见,上限均为下限的2倍,因为只需要记住下限“假为15,劣为10”。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