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题库(1810题)


第1801题 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情节严重的,处罚部门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违反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备案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法律责任。部门分工是考试重点,一定要重点掌握。


第1802题

关于药品质量侵权法律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药品质量责任是指药品质量上存在缺陷,给受害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药品以外的财产损失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

B.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C.因药品的缺陷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追偿

D.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必须向生产者请求赔偿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药品质量首付责任制与惩罚性赔偿。接到受害人赔偿请求的,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先行赔付后,可以依法追偿。也就是生产者是最后的责任承担人,但是受害人可以向销售者先请求赔偿,这一程序是保护患者的利益。选项D不符合这一逻辑。故答案为D。


第1803题

生产假药、劣药或者明知是假药、劣药仍然销售、使用的,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除请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请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根据《药品管理法》,这属于


A.赔偿首负责任制

B.惩罚性赔偿

C.从重处罚

D.共同犯罪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药品质量首付责任制与惩罚性赔偿。本质上是语文题,通过字面意思的分析寻找题干和选项最接近的意思。故答案为B。


第1804题

根据《药品管理法》,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除请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请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可以提出这种惩罚性赔偿要求的违法情形有


A.生产假药

B.生产劣药

C.明知是假药仍然销售、使用的

D.明知是劣药仍然销售、使用的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考查首付责任制与惩罚性赔偿。对生产假劣药或者明知假劣药仍销售使用的,受害人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


第1805题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给予“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的违法情形不包括


A.从不具备合法资质的供货者购进医疗器械

B.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依照规定建立并执行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C.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业务的经营企业未依照规定建立并执行销售记录制度

D.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未按照规定告知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不符合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管理要求的法律责任。第二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无须建立销售记录制度,第二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才需要建立销售记录制度。


第1806题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情节严重的,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10年内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的违法情形是


A.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的

B.经营未经备案的第一类医疗器械的

C.未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标示要求运输、贮存医疗器械

D.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已经备案的资料不符合要求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备案时提供虚假资料情节严重的,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人,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10年内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其他选项的处罚都是5年内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


第1807题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以“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的违法情形不包括


A.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

B.未经许可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

C.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

D.生产、经营未经备案的第一类医疗器械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未依法实施医疗器械许可的法律责任。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①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②未经生产许可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的:③未经经营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


第1808题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出租化妆品许可证件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原发证部门予以的行政处罚不包括


A.收缴或者吊销,没收违法所得

B.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C.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伪造、变造、出租、出借或者转让化妆品许可证件的法律责任。

题干问的是行政处罚不包括哪一项,很明显刑事责任不属于行政处罚。

【考点延展】伪造、变造、出租、出借或者转让化妆品许可证件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原发证部门予以收缴或者吊销,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809题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情节严重的,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违法情形不包括


A.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委托未取得相应化妆品生产许可的企业生产化妆品的

B.使用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料生产化妆品的

C.使用超过使用期限、废弃、回收的化妆品或者原料生产化妆品的

D.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未依法开展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责任、骗取化妆品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包括以下情形:①上市销售、经营或者进口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②未依照本条例规定设质量安全负责人;③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未对受托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监督;④末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⑤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化妆品。


第1810题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或者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10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或者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的违法情形不包括


A.生产经营或者进口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

B.使用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料、应当注册但未经注册的新原料生产化妆品

C.未经许可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

D.上市销售、经营或者进口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未依法开展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责任。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