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186题)


第61题

根据右图说明儿童动作发展规律。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第62题

有家长说:“这家幼儿园天天让孩子玩,什么都没教。不教拼音,不教写字,孩子连字都认不了几个。”为什么说该家长的说法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家长没有正确地理解幼儿教育的目的及实施标准,其表述中出现了小学化倾向,是错误的。

(1)从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上看:

①该家长违背了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性的指导思想。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员上要包括幼儿园全体人员、家长及相关成人,而不仅仅是大班教师。家长应主动参与到有效衔接工作当中,做“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与幼儿园相互理解,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幼儿园的行为做法。该家长观念过于陈旧,说法错误。

②该家长违背了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指导思想。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幼儿的入学适应性上,而不是掌握更多的知识。该家长认为幼儿应该学习拼音、会写字,忽略了幼小衔接的实质。

(2)从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来看,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所以,幼儿园教学组织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进行,而不应偏重于智力这一个方面。该家长观念过于陈旧,说法错误。

(3)从实施《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把握的几个方面来看:

①该家长未正确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该家长观念过于陈旧,说法错误。

②该家长未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我们在生活和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该家长观念过于陈旧,说法 错误。

综上所述,该家长观念过于陈旧,未遵循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小学化倾向明显,说法错误。


第63题

李老师组织这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第一方面是解决了毛毛小朋友内心的自卑,性格变得胆小怯懦的问题。

第二方面解决了毛毛小朋友行为表现上变得沉默,还不配合治疗的问题。

      第三方面解决了其他小朋友对弱视问题的认识不足和对毛毛的偏见问题。

 


第64题

李老师的做法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李老师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

第一点李老师面向全体,关爱幼儿,李老师看到班级里的个例毛毛出现问题没有忽视不管,而是能够留心到毛毛的变化并积极帮助他。

第二点李老师通过课程活动积极引导幼儿,提高了大家对于眼睛生病要积极治疗的认识,而非通过强硬的手段批评毛毛,强制他戴眼镜,通过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第三点李老师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通过活动改变了大家对于戴眼镜的认识,从而更好的让其他幼儿接纳毛毛,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第四点幼儿园教育活动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活动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对于幼儿来讲,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学习,但是面对这样广泛的学习内容,幼儿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即使是认知方面的学习,也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被其理解和接受。材料中,李老师根据生活中幼儿的迷茫,组织了集体活动,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生活化特点。


第65题

请从幼儿左右概念发展水平的角度分析,幼儿动作混乱的原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幼儿在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 4岁开始辨别前后; 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才开始能够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方位,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材料中是大班的幼儿仅能以自身辨别左右,方位知觉水平发展不完善,对“左右”概念掌握不准确,王老师在做操的过程中也没有提供镜面示范,所以做操动作混乱。


第66题

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建议如下:

①王老师应该用动作进行镜面示范。由于大班儿童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因此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即“镜面示范”。幼儿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不容易发生混乱。

②王老师可以运用语言结合实物的方式进行动作讲解。当幼儿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和方位词语的时候,幼儿园教师不应该仅用语言让幼儿“伸左胳膊” 或“伸右胳膊”,而应该把左右方位词语与实物结合起来,可以说“伸出写字的右胳膊”,发展幼儿对左右方位的认识。

③王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创设帮助幼儿左右概念发展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教师应用文字、图片、玩具等组织对应的左右区分的教育活动,例如音乐活动或者游戏活动,在幼儿做出正确的方位判断时给予积极的表扬、鼓励,丰富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同时,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如对方位知觉发展较弱的幼儿进行重点培养。


第67题

菊花开了,枫叶红了。幼儿园准备组织大班幼儿去秋游。园里已经联系好车辆。要求各班老师写出自己班的工作计划。

要求:假设你要是大二班的老师,请写出你班的工作计划,包括内容、目的和方法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幼儿园大班秋游工作计划

一、活动目的

1.知道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秋天树木的变化

2.能够独自采集树叶并拍摄秋天的景色,可以与伙伴分工合作完成树木测量任务

3.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喜欢和伙伴共同游戏

二、活动方法

(一)组织形式

集体活动:教师组织所有幼儿共同进行分类游戏

小组活动:幼儿分组进行树木测量,并共同记录策略结果

个别活动:幼儿独自采集公园中自己喜欢的树叶

(二)教学方法

1.测量法:教师组织幼儿用尺子、毛线、软绳等测量树木的粗细以及树叶的大小、长短

2.分类法:教师组织幼儿根据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

3.讲解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儿童讲解树叶变化的原因、帮助幼儿认识秋天不同的花朵

三、活动内容

(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明确家长委员会参与活动的家长名单

2.提醒幼儿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带好口罩与午餐

3.开展过音乐活动《秋天多么美》科学活动《秋天的书》

4.树木测量工具(尺子、软绳、毛线)笔记本、水彩笔、相机

(三)活动过程

1.8:30班级集合,强调安全事项,完成点名工作

2.9 : 00组织本班幼儿带好口罩,排队上车

3.9:00-10:00乘车至XX公园

4.10 : 00-11 : 30开展活动“秋天的树”,组织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树木,并采集不同树木的落叶

5.11 : 30-13 : 00组织幼儿吃午餐

6.13 : 00-15 : 00开展活动”我给树叶找朋友”,组织用自己采集的树叶进行分类游戏

7.15 : 00-16 : 00乘车返回幼儿园

四、活动延伸

将本次活动延伸至家庭回到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将采集的属于制作出树叶拼贴画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第68题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新生入园时,幼儿园要进行(  )。


A.幼儿知识与能力测评

B.幼儿智力测试

C.幼儿家长测评

D.幼儿健康检查

E.


参考答案:D


解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九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注意幼儿口腔卫生,保护幼儿视力。


第69题

幼儿通过塑造角色表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是(   ) 。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智力游戏

D.表演游戏

E.


参考答案:D


解析:

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一样,都是幼儿扮演角色的游戏,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不同的是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是反映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而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的角色是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反映的是幼儿生活印象。游戏的角色情节内容可以由幼儿自由选择创造。


第70题

在科学活动《奇妙的气味》中, 教师准备了分别装有水、食醋、酱油等液体的瓶子, 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幼儿在活动中使用了什么方法? (   )


A.实验

B.参观

C.观察

D.讲述

E.


参考答案:C


解析:

观察法是教幼儿学会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去认识所选定的观察对象,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主要途径。根据“看一看、闻一闻”可知采取的是观察的方法。


第71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课程四要素的是(  )。


A.课程设计

B.课程目标

C.课程组织与实施

D.课程内容

E.


参考答案:A


解析:

幼儿园课程的四要素︰1.幼儿园课程目标。2.幼儿园课程内容。3.幼儿园课程组织实施。4.幼儿园课程评价


第72题

妈妈带3岁的岳岳在外度假。阿姨打来电话问:“你们在哪里玩?"岳岳说:“我们在这里玩。"这反映了岳岳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


A.具体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刻板性

E.


参考答案:C


解析:

自我中心性指的是幼儿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解释认识世界,很难从别人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主要表现在︰不可逆性、拟人性和经验性。题干中岳岳的回复“我们在这里玩”正是思维自我中心性的体现。


第73题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一教育目的提出者是(  )。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宗麟

E.


参考答案:C


解析: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反对埋没人性的、读死书的死教育。在抗战时代,他抱着实验新教育的使命,创建了“活教育”理论。


第74题

保护幼儿听觉器官的正确做法是(  )。


A.导幼儿遇到噪音时捂耳,张嘴

B.经常帮助幼儿掏耳、去耳屎

C.要求幼儿提任鼻翼两侧擤鼻涕

D.常让幼儿用耳机听音乐、故事

E.


参考答案:A


解析:

婴儿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损伤稚嫩的听觉器官,所以当噪声比较大的时候,捂耳或者张开嘴巴均可保护听觉器官。

经常帮助幼儿掏耳、去耳屎,容易引起造成外耳道感染。

捏住鼻翼两侧摈鼻涕容易引起中耳炎。

家长应提醒孩子注意用耳卫生,特别是听MP3等音乐时,连续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第75题

小明搭房子时缺一块长条积木 , 他发现苗苗手里有一块,就直接过去抢。小明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工具性攻击

B.言语性攻击

C.生理性攻击

D.敌意性攻击

E.


参考答案:A


解析:

工具性攻击行为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

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如嘲笑、殴打等。


第76题

毛毛第一次看到骆驼时惊呼道:“快看 ,大马背上长东西了。按皮亚杰的理论。毛毛的反应可以用下列哪个概念解释? (  )


A.平衡

B.同化

C.顺应

D.守恒

E.


参考答案:B


解析: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如儿童原有认知图式认为哺乳动物是胎生的、生活在陆地的,了解到马的成长后知道马是胎生,是哺乳动物,将新信息纳入到原结构就是同化。


第77题

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有权威的人决定的,不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改变,这说明儿童的道德认知处于(  )。


A.习俗阶段

B.他律道德价段

C.前道德阶段

D.自律道德阶段

E.


参考答案:B


解析:

他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第78题

教师应当如何对待不同气质的幼儿?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解析】

①要了解学前儿童的气质持点

②不要轻易对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下结论

③要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不足之处

④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

教师应该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发扬其气质中的长处,培养良好的性格,同时,防止品质的产生。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敢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对黏液质的孩子: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现,谨小慎微。对抑郁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


第79题

体育活动中与活动后,教师分别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幼儿的活动量是否合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解析】

在幼儿进行体格锻炼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面色、精神状态、呼吸、出汗量和儿童对锻炼的反应,如果有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措施或停止锻炼。运动后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食欲、睡眠等状况。

(1)在体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面色、精神状态、呼吸、出汗量和儿童对锻炼的反应。如果面色正常、没有出现先脸颊泛红、精神状态良好,表现出对体育活动很积极,呼吸不急促,相对平稳,身体微微出汗等都属于状态正常的表现,体育活动可继续进行。如出现脸颊泛红严重、呼吸急促、筋疲力尽,对体育活动表示出厌烦的状态,可能是运动量过大,则需要适当终止体育活动。

(2)活动后要观察幼儿的精神,饮食和睡眠。幼儿的精神状态良好,还有精力从事其他活动,饮食正常,睡眠也比较规律则体现出体育活动的运动量适中。如出现精神状态不好,无精打采、浑身乏力,食欲不振,到头昏睡的状态,则体现出幼儿的体育活动中运动量过大,超出了幼儿的身体承受能力,若继续组织体育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幼儿的活动量。


第80题

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解析】

“专业能力”维度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1.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感到温暖和愉悦。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安全、舒适。

2.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有效保护幼儿,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危险情况优先救护幼儿。

3.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提供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游戏条件。充分利用与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空间,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

4.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

5.激励与评价∶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

6.沟通与合作∶教师要具备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如与家长和其他同事等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教育工作等。

7.反思与发展︰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发展;也要善于利用反思来改善自身缺陷,提高工作能力,促进不断进步。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