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186题)


第101题

1.菲儿把一颗小石头放进小鱼缸里,小石头很快就沉到了缸底,非要说小石头不想游泳了,想休息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菲儿思维的特点是(  )。


A.直觉性

B.自我中心

C.表面性

D.泛灵论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干中菲儿把无生命的小石头看作是有生命的物体,体现了泛灵论的思想,故本题选D。


第102题

2. 下列不宜作为幼儿科学领域学习方式的是(  )。


A.直接感知

B.实际操作

C.亲身体验

D.概念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 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第103题

3.下列幼儿行为表现中数概念发展最低的是(  )。


A.按数取物

B.按物说数

C.唱数

D.默数


参考答案:C


解析:

幼儿数概念形成经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四个阶段。数概念发展最低的应为口头数数。


第104题

4.有时一名幼儿哭会惹的周围的幼儿跟着一起哭,这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  )。


A.冲动性

B.易感染性

C.外露性

D.不稳定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儿童的情绪非常容易受到周围人情绪的影响,而且儿童情绪的感染与暗示有关,这些现象在小班较为明显。幼儿晚期,孩子情绪的稳定性会逐渐增强,但仍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故本题选B。


第105题

5.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出现最早、变化最缓慢的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参考答案:B


解析:

气质具有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选项中是出现最早、变化最缓慢的。故本题选B。


第106题

6.在学前教育中进行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A.发现学前教育规律,

B.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问题

C.解释学前教育现象

D.构建学前教育理论


参考答案:B


解析:

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问题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合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研究方法,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有实际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是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所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合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故本题选B。


第107题

7.养儿防老,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等所体现的观念属于(  )。


A.工具主义儿童观

B.科学主义儿童观

C.自然主义儿童观

D.人文主义儿童观


参考答案:A


解析:

养儿防老,光宗耀祖,传宗接代这些都是把儿童当做了附属品,社会本位儿童观,又叫做工具主义儿童观。故本题选A。


第108题

8.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略,该老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  )。


A.诊断性评价

B.标准化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略,该老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形成性评价。故本题选D。


第109题

9.缺锌会导致婴幼儿(  )。


A.食欲减退

B.夜盲症

C.佝偻病

D.肌无力


参考答案:A


解析:

婴幼儿发生缺锌的主要原因是膳食中锌摄入不足。婴幼儿锌缺乏的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伤口愈合不良、食欲减退和贫血,还会出现异食癖,故本题选A。


第110题

10.梅梅和芳芳在娃娃家玩,俊俊走过来说我想吃点东西,芳芳说我们正忙呢,俊俊说,我来当爸爸炒点菜吧,芳芳看了看梅梅,说好吧,你来吧,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看下列哪一选项最贴近他的最近发展区?(  )。


A.能够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伴

B.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成功加入游戏小组

C.在4-5名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进行合作性互动

D.能够在角色游戏中讨论装扮的角色行为


参考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以及按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游戏分类。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而题干中俊俊通过主动询问的方式加入到另两名幼儿的游戏中,说明其已经达到“找到喜欢的玩伴”和“使用一定的策略加入小组”的现有水平,在询问中“我来当爸爸炒点菜吧”这一语句表明了俊俊本身已具备角色行为。因此ABD属于现有水平。另外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看,题干中俊俊只是加入了另两位幼儿的游戏中,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分工也没有共同的目标,所以现有水平处于联合游戏,而合作游戏需要幼儿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达到目的。俊俊显然并没有到达这一水平。因此“在角色游戏中进行合作性互动”属于最贴近俊俊的最近发展区。


第111题 11. 经济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发展的关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2)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手段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学前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学前教育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以培养合格的人才来实现的

(2)学前教育还可以直接减轻家庭养育子女的负担,使家长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增加家庭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第112题 12.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出现;对话言语是两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独白言语是一个人独自向听者讲述。幼儿前期最先掌握的是对话言语,随着年龄的增长掌握独白言语。

(2)情境性言语的发展和连贯性言语的产生。


第113题 13.试述科学安排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原则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保教结合性原则。保教结合原则是指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2.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始终将幼儿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3.个别化原则。个别化原则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关注全体幼儿的同时,还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有效方式,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4.一致性原则。幼儿园各个年龄班幼儿生活活动的内容基本相同,要求在逐步提高。从小班到大班,应一致性地、一贯地加以培养,保教人员之间也应相互协调好,要求一致,幼儿园和家庭同样要相互协调,步调一致。


第114题

问题:

(1)请从幼儿身心发展角度,分析小班幼儿上下楼梯的动作发展特点(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小班幼儿上楼梯的时候可以双脚交替上楼梯。小班幼儿下楼梯发展相对上楼梯发展较慢,需要借助外界力量交替上下楼梯。


第115题 (2)分析两名幼儿表现的差异及可能原因(1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两名幼儿的差异:小明上下楼梯能力发展水平比较高。能够双脚交替上下楼梯。甘甘的上下楼梯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上楼梯可以双脚交替,下楼梯需要一步一个台阶。

两人发展水平的不同的原因有:1.可能和家庭的环境有关。父母的抚养方式会影响幼儿的发展。比如有的父母包办代替,就会影响到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2.和教育也可能存在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疏忽对孩子身体协调能力的引导。3.和自身的发展速度以及自身成熟水平有关。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明确表明,成熟是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幼儿上下楼梯的水平和孩子的自身密切相关。


第116题

问题:

幼儿可以从上述活动中获得哪些经验?(12分)?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8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从上述活动幼儿可以获得的经验

(1)幼儿的身体动作会得到发展。能够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例如,题干中幼儿将竹片连成大桥,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对空间知觉,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例如:题干中幼儿在遇到球不能落到竹筒里时,自己想办法解決问题,可以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与人合作能力、协调能力都会发展。例如:题干中的幼儿一起克服困难把竹片连成片。

(4)可以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在游戏中能够让幼儿获得自信心,以及获得愉悦的体验。例如:材料中幼儿克服困难后有利于孩子获得愉悦的体验,以及获得满足感。


第117题

请设计一个教育活动,解决上述问题,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中班社会活动-学会分享

一、活动目标

1.懂得只有学会了与他人分享,才会有更多的朋友,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2.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3.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布偶:小白兔.小黑兔。

2.请幼儿自带一件自己喜欢吃的食品,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来幼儿园。

3、录音《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布偶进行情境表演故事《小白兔与小黑兔 》引导幼儿懂得与同伴分享的道理。

(1)小讨论:为什么小白兔玩得很高兴和很快乐,而小黑兔玩得不开心呢?

(2)小结:遇事应想到别人,不能先顾着自己。好吃的好玩的就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否则你就像小黑兔一样,得不到快乐。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各种食品、玩具,引导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懂得心中有他人才快乐。

(1)启发鼓励幼儿互相分享食品、玩具。

①小朋友你们今天带来了什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食品与玩具。

②大家都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玩的。如果其他小朋友也想吃,也想玩怎么办?

引导幼儿把食品、玩具放在一起,大家一起玩,一起吃。将食品统一摆放在桌子上,布置成食品品尝会,大家一起互相品尝。将玩具放在一起,布置成玩具乐园,大家一起玩,让幼儿体验共同分享的快乐。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刚才吃的食物,并讨论为什么会吃到不同的食物,教育幼儿在生活中我与他人分享、享受更多的快乐。

① 请幼儿说说:刚才自己吃了什么?玩了什么?为什么自己只带来一样食品、一样玩具,都可以吃到这么多好吃的,玩这么多好玩的玩具?你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那些东西呢。

② 小结:小朋友有好吃的好玩的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你会拥有更多的朋友,玩得更高兴,拥有更多的快乐。

(三)活动结束

欣赏音乐《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① 今天我们一起吃了好吃的、玩了好玩的,高兴吗?那么我们一起来唱歌庆祝一下好吗?

② 大家高兴地在《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的音乐伴奏下跳舞。

四、活动延伸

与家长联系,请家长观察幼儿在家的分享互动活动,鼓励幼儿与家人分离快乐。


第118题

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

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

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

D.保育和教育幼儿


参考答案:A


解析:

学前教育的任务:1.为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2.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第119题

幼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参考答案:C


解析: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幼儿幼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说的是注意的稳定性。


第120题

小红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这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  )


A.具体形象性

B.抽象逻辑性

C.直观动作性

D.不可逆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幼儿时期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或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幼儿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说明幼儿能够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