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186题)


第41题 婴儿动作发展的正确顺序是( )。


A.翻身→坐→抬头→站→走

B.抬头→翻身→坐→站→走

C.翻身→抬头→坐→站→走

D.抬头→坐→翻身→站→走


参考答案:B


解析:

婴儿动作发展顺序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发展。


第42题 4岁的瑞瑞不小心把小碗里的葡萄干撒在桌子上后,很惊奇地说:“哦,我的葡萄干变多了!”这说明他的思维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守恒”能力或没有形成“守恒”的概念,思维缺乏观念的传递性,因为他们无法认识到物质的某些特征在其表面性质发生某些改变时,其本身并不发生变化。瑞瑞将葡萄干撒在桌子上,认为变多了,说明其思维具有不守恒性。而思维的不守恒是处于前运算阶段。


第43题

简述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积木游戏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常见的游戏。积木游戏的形式松散,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为幼儿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愿意主动参与其中。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

(2)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3)积极促进幼儿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发展,且语言交流能力得到提高,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幼儿能够体会到搭建积木的乐趣,促进幼儿积极情绪的发展。

(5)锻炼幼儿专注力,增强其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个性发展。


第44题

从图1可以看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有什么规律?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神经系统6岁前发育迅速。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从出生到 6岁,神经系统的成熟率变化非常快,说明婴幼儿神经系统在形态和功能以及心理发展的速度都相当迅速。许多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特别是5岁前是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

(2)神经系统的发育速度不均衡。婴幼儿时期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已基本成熟,6岁后趋于平稳发展。


第45题

试述幼儿园教育应“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的理由(12分),并举例说明。(8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2)幼儿园教育应充分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与幼儿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把教育活动同幼儿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起点,让儿童通过直接生活进行学习。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儿童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主张把教育和学习的内容扩大到整个社会和大自然中去。

(3)幼儿的学习不同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是同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联系的。一日生活是幼儿学习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因此,除了集体教学活动以外,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其它环节,如饮食、盥洗、游戏、散步、卫生等都是幼儿的学习活动,也是幼儿的学习内容。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设计、组织、实施幼儿教育时,要把幼儿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的感性经验联系起来,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和谐发展。


第46题

请分析上述儿童概念发展的水平。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就是从掌握概念开始的。从心理学看,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起来并用词来标志的。

(1)幼儿最初掌握的概念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所掌握的实物概念主要是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给物体下定义多属直指型。材料中,丁丁说“我们刚才说的大象、猴子、孔雀、斑马都是动物!”列举的是自已熟悉的动物角色,体现了这一特点。

(2)幼儿对于概念掌握,先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突出的特征,给物体下定义多属列举型。材料中,鹏鹏说“动物有的有腿,有的有翅膀,有的会跑,有的会飞,有的会在水.....即是根据动物的突出特征进行的定义。

(3)幼儿虽然能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但概括的水平不高,概念的内涵不精准。材料中,鹏鹏蓝蓝虽对于动物概念进行阐述概括,但是概括内涵不精准,概括片面,水平较低,概括能力仍需发展。

(4)幼儿概念水平逐渐发展,能够根据物体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以形成实物概念。睿睿说: “我觉得会自己动的,会吃东西的,都是动物。”是根据事物本质进行概括。


第47题

请分析天气记录活动有什么教育价值?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材料中,“天气记录”属于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其教育价值有:

①通过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②通过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③通过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

④通过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

⑤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


第48题

请分开分析上述两种记录方式对幼儿的发展意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的"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有意识的记录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客观的科学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对幼儿形成科学态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中,A教师的做法更清晰的让幼儿知道记录的时间和周期,方便幼儿对于周期内天气变化做到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增强记录意识。

材料中,B教师没有对于幼儿进行限制,能够使记录的方式更加丰富。随着幼儿记录时间的增长,可以使记录的内容日趋细致、深入。


第49题

大班的江老师出差两天,回来以后,孩子们都过告亮亮的状,说亮亮总是搞破坏。亮亮说我不是在搞破坏,我是孙悟空,我在打妖怪。晶晶说,我不是妖怪,我是唐僧,其他孩子也说我不是妖怪,我是玉皇大帝。还有的说我也是孙悟空,我要扮演孙悟空。孩子七嘴八舌,早就忘记了告状这件事。都在讨论自己要扮演什么。

问题:请设计谈话活动,从孙悟空的行为目的和意义开始,将幼儿的破坏性扮演行为引导成为表演性游戏行为。要求写出名字、目的和活动过程。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大班语言领域《我是小主角》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西游记的相关视频,初步了解西游记中主要角色,大致情节内容,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目的和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扮演角色进行角色表演,进一步掌握角色特点和标志动作。

3.情感目标:愿意主动参与活动,乐于与其他幼儿进行活动交流,大胆进行角色表演。

二、活动准备

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玉皇大帝……等角色头饰,扮演装饰衣物,西游记相关视频片段,孙悟空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带领小朋友们做《咕噜咕噜锤》手指谣,设置悬念,引出孙悟空的图片进行活动主题引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请大家看下这是谁?是哪部动画片的角色?

2.教师引导幼儿对孙悟空角色进行讨论,说出孙悟空的标志性动作,语言,请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大家知道孙悟空的标志性动作是什么吗?孙悟空标志性的语言是什么呢?

教师小结: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并进行表扬,进行环节过渡,过渡到正式活动环节。

 (二)活动展开

1.教师播放准备好的《西游记》视频片段,幼儿通过观看初步了解具体内容情节及主要角色特点。

2.教师通过由浅入深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视频片段内容,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目的和意义,让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于主题内容的理解。

(I)教师提出问题,请幼儿进一步深入了解。

师:视频中出现了什么角色?他们都在干什么?

师:视频中的孙悟空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怎么做?

师:你觉得孙悟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幼儿自由表达,教师对于幼儿的回答进行总体总结。

孙悟空打妖怪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保护自己的师傅和朋友,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身边的人和坏人作斗争,不可以欺负、打其他的小朋友哟!如果欺负别的小朋友,我们就像小妖怪一样,会被孙悟空和玉皇大帝惩罚。

3.教师请幼儿扮演视频中《西游记》的人物角色,进行自由的角色表演。

(1)教师请幼儿离开小板凳,组织幼儿排队走到活动室,进行角色表演。

(2)教师展示角色头饰孙悟空、玉皇大帝、妖怪、唐僧、猪八戒,请幼儿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头饰进行扮演。

(3)教师宣布角色游戏开始,在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对于幼儿进行指导。

(4)游戏结束,对于幼儿进行简单点评和夸奖,并让幼儿互相点评表演表现,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师小结:每位小朋友都做出了自己扮演角色的标志性的动作,说出了视频中角色的主要语言,表演的活灵活现,大家都很棒!都是厉害的小演员。

(三)活动结束

1.教师整体夸奖幼儿活动表现,并进行主题的升华。

2.教师播放结束音乐,小朋友们边唱边跳,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活动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教师请幼儿到旁边的美工区城进行西游记故事情境的绘画,促进幼儿创意作画能力的发展。


第50题

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B.马斯洛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参考答案:D


解析: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第51题 幼儿期注意发展的特点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B.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无意注意逐渐发展,有意注意未发现

D.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未出现


参考答案:A


解析:

幼儿期注意发展的特点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第52题 洗手时,东东突然叫了起来: "洗手液溅进眼睛里了!"这时老师首先应该做的是( )。


A.用流动水冲洗眼睛

B.用干净的纸或软布擦眼睛

C.找保健医生

D.开眼皮吹一吹


参考答案:A


解析:

洗手液溅到眼睛里了,先用流动的水将眼睛冲洗干净,再进行后续的一系列工作,如找保健医进一步的检查,所以老师应先进行处理,避免洗手液对眼睛造成的危害。


第53题 幼儿时期占优势的记忆类型是( )。


A.意义记忆

B.形象记忆

C.词语逻辑记忆

D.动作记忆


参考答案:B


解析: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材料。在儿童语言发生之前,其记忆内容只有事物的形象,即只有形象记忆。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第54题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幼儿自我评价特点的是( )。


A.依从性

B.表面性

C.主观情绪性

D.全面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1.学前儿童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到了儿童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丰富逐渐出现客观性。3.受认识水平的影响很大。(1)自我评价比较笼统。(2)局限于外部行为。(3)只有评价没有依据。


第55题 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最应该强调的是( )。


A.画面干净、美观

B.画得和教师的一样

C.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表达

D.画得越像越好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绘画中我们要遵循幼儿的意愿,请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表达,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B和D选项会更加束缚幼儿,不利于想象力的发展。


第56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实施正面教育原则方法的是( )。


A.树立榜样

B.只表扬不批评

C.纠正错误

D.对幼儿的错误不予理睬


参考答案:A


解析:

正面教育是和善而坚定的教育,给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从而引导幼儿做事情的正确做法。


第57题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根本目的是( )。


A.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

B.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

C.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D.完成园长交给的任务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师与家长沟通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从而根据其特点形成教育合力,进行一致性的教育。


第58题 新入园时,如果班里有个幼儿哭了,其他幼儿也会跟着哭。这是( )。


A.情绪的动机作用

B.情绪的信号作用

C.情绪的组织作用

D.情绪的感染作用


参考答案:D


解析:

情绪的易受感染性是指情绪非常容易受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如新入园的孩子哭泣着找妈妈,会引起早已习惯了幼儿园生活的其他孩子都哭起来。所以是情绪的感染作用。


第59题

从生活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原因是(  )。


A.教师容易制作教具

B.便于教师教学

C.符合家长的希望

D.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参考答案:D


解析:

幼儿的学习需要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去学习,从生活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幼儿才能更好的感知知识,更好的学习,所以是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的。


第60题

简述种植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有助于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在植物的活动中幼儿需要栽树,浇水,挖土等力量型的活动,促进其大肌肉动作以及身体力量的发展。

(2)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合作能力的发展,在植树活动中小朋友需要合作完成植树活动,从而更好的培养合作能力。

(3)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植树活动中幼儿学习到了植树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认知的发展。

(4)有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幼儿完成植树活动,会伴随着成就感,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5)有助于幼儿环保意识的提高,通过植树知道保护环境。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