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1题
调整分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借:应付职工薪酬 3958.82
税金及附加 1 852.94
主营业务成本 1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352.9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605.88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 852.94
第182题
货物销售收入10000元,销项税额1300元,款项已经收到,企业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1300 用综合账务调整法应调整为:
贷:其他应付款 1130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借:其他应付款 11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本年利润、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机器制造厂在委托加工材料时,对往返途中支付的运费20000元没有计入委托加工材料成本,而直接计入了“管理费用”账户,造成当期该机器制造厂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20000元。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此笔账务处理所涉及的会计科目的借方错误,应计入 “生产成本”科目 ,账务调整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50 000
贷:管理费用 50000
如上例为月度结算后发现,调账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50 000
贷:本年利润 50 000
如上例为年度决算后发现,调账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50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00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将鸡肉作为礼品发给职工,应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法如下:
应补缴增值税= 15 000×13% =1950(元)。
应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1950×7%=136.5(元)。
应补缴教育费附加=1950×3% =58.5(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5 000 -7 200 -136.5-58.5=7605(元)。
应补缴企业所得税=7605×25%=1901.25(元)。
正确的账务处理:
①借:应付职工薪酬 169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 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50
②借:主营业务成本 7 200
贷:库存商品一鸡肉 7 200
③借:税金及附加 195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36.5
应交税费一应交教育费附加 58.5
④借:所得税费用 1901.25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企业所得税 1901.25
则调整分录为:
补缴消费税、附加和所得税的分录,企业没有,所以直接补上:
借:税金及附加 195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36.5
应交税费一应交教育费附加 58.5
借:所得税费用 1901.25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企业所得税 1901.25
增值税和主营业务成本的调整本质上前面讲过:
借:主营业务成本 7 200
应付职工薪酬 97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 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50
但要注意题目是以前年度的,所以要把所有的损益类科目替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故最终的答案调整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5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36.5
应交税费一应交教育费附加 58.5
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01.25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企业所得税 1901.2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 200
应付职工薪酬 97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 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50
第186题
A企业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0万元,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80万元,税前扣除的数额是多少?如果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200万元,税前扣除的数额是多少?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如果当年的业务招待费为80万元:
20 000×5‰=100(万元),80×60% =48(万元),100 >48,则能在税前扣除48万元;
(2)如果当年的业务招待费为200万元:
20 000 ×5‰=100(万元),200×60%=120(万元),100 <120,则只能在税前扣除100万元。
第187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期限为10天,2017年7月15日缴纳本月1日至10日的应纳增值税额98000元,写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会计科目的设置。
2017年7月15日缴纳本月1日至10日的应纳增值税应计入”已交税金“科目。
正确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98000
贷:银行存款 98000
【提示】“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从“应交增值税”或“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当月应交未交、多交或预缴的增值税额,以及当月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额;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
转出未交增值税记录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转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销项税额的检查。
纳税人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该生产企业2019年11月应确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226÷3÷(1+13%)×13%=8.67(万元)。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包装物销售的检查。
包装物押金没有逾期,本月不计算缴纳增值税。
因此应纳增值税=[200×1000+20000/(1+13%)]×13%=28 300.88(元)
第190题
简述政府非税收入分类分级管理、分成管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分类分级管理
(1)政府非税收入的分级管理
①在管理体制上明确了非税收入的主管部门是各级财政部门。
②职责权限的划分规定:①按管理权限审批设立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非税收入,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是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部门;②按管理权限审批设立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和监督中央非税收入,指导地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全国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是财政部。(3)在管理要求上提出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和统计报告制度。
③省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制度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
(2)政府非税收入的分类管理
①从严审批管理收费基金,合理控制收费基金规模。
②完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政策,防止国有资源(资产)收入流失。
③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维护国有资本权益。
④加强彩票公益金管理,提高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益。
⑤规范其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确保政府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3.分成管理
政府非税收入实行分成的,要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确认分成比例。
(1)中央与地方分成的政府非税收入,分成比例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规定。
(2)省级与市、县级分成的非税收人,分成比例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其省级财政部门规定。
(3)部门、单位之间分成的非税收入,分成比例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分别报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批准。
第191题
请从分成、收缴、票据、预算管理的角度,阐述你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认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一、政府非税收入的分成管理
政府非税收入实行分成的,要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确认分成比例。
(1)中央与地方分成的政府非税收入,分成比例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规定。
(2)省级与市、县级分成的非税收入,分成比例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其省级财政部门规定。
(3)部门、单位之间分成的非税收入,分成比例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分别报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批准。
二、政府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征收主管机关。
政府非税收入可以由财政部门直接征收,也可以由财政部门委托的部门和单位征收,委托征收所需费用,由财政部门通过预算予以拨付。
三、政府非税收入的票据管理
财政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管理机关。
执收单位征收非税收入时开具的凭证是非税收入通用凭证。
特定执收单位征收特定的非税收入时开具的专用凭证是非税收入专用票据,主要包括罚没票据、政府性基金票据、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国有资产(资源)收入票据等。
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纳入财政票据管理体系,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印制、发放、核销、检查及其他监督管理工作。
执收单位收取政府非税收入,必须严格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分别使用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已开具的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存根,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需要核销的资金往来结算票据,要登记造册,填写《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票据核销申请表》,经财政部票据中心审查核准后,予以销毁。
四、政府非税收入的预算管理
政府非税收入的预算管理是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管理。
首先,按照全口径预算的要求,各级各类政府非税收入均应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分别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其次,在资金管理上,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加强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收益与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的统筹使用。
第192题
简述非税收入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政府非税收入的特点:
1.灵活性
非税收入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收入取得的形式多样化
(2)收入的取得具有时效性
(3)收取的标准具有灵活性
2.不稳定性
政府非税收入的来源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3.非普遍性
政府非税收入只是向需要政府提供准公共服务的对象征收,而不需要政府提供准公共服务的其他公众则不需要缴纳政府非税收入,因而征收不带有普遍性。
4.补偿性
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提供准公共服务取得的收入,带有一定的补偿性。具体而言,
(1)政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通常用于补偿使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所耗费的成本;
(2)罚没收入一般主要应用于补偿外部负效果;
(3)国有资产与资源收益原则上应用于国有资产营运和国有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第193题
简述非税收入与预算外资金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非税收入是按照收入形式对政府收入进行的分类;预算外资金则是对政府收入按照资金管理方式进行的分类;
(2)随着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的深入推进,预算外资金已经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第194题
简述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的范围。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政府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收益、彩票公益金、特许经营收入、中央银行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政府收入的利息收入、其他非税收入。
第195题
简述政府非税收入分级管理的职责权限的划分规定。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按管理权限审批设立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非税收入,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是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部门。
(2)按管理权限审批设立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和监督中央非税收入,指导地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全国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是财政部。
第196题
简述公债发行的原则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公债发行原则主要包括:
(1)景气发行原则:是指发行公债应根据社会经济状况而定,必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稳定市场秩序原则:是指发行公债不应导致证券市场的巨大波动,特别是要维持债券市场价格的稳定。
(3)发行成本最小原则:是指证券的利息支出及其发行费用支出应尽量节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筹集资金的成本。
(4)发行有度原则:公债发行量要适度,既要考虑到财政资金运用的需要,也要考虑到社会、居民的应债能力,即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第197题
简述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优点
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很小,因为发行公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一般不会改变,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公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原则,获取的资金基本是企业和个人闲置不用的资金,将这部分资金暂时集中使用,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缺点
其缺点是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不能绝对化,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还本付息压力又会引致赤字的进一步扩大,最终会导致恶性循环;社会闲置资金有限,国家集中过多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
第198题
简述如何积极防范和化解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提高对防范和化解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的认识。由于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具有涉及面广、潜伏期长、隐蔽性强、风险源多、不易察觉等特点,既不在预算中反映,政府部门又缺乏应有的认识,所以要提高对防范和化解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的认识。
(2)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主要化解方案包括:①规范举债渠道,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拓宽融资渠道,盘活有效资产,化解存量债务;②将政府购买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和中长期财政规划,按照协议约定时间,逐年足额安排预算;③统筹考虑地方债务类型、期限结构、财力水平、可变现资产特别是举债形成的可变现资产、资产变现能力和未来估值等因素,逐笔逐项制定切实可行的债务化解方案;④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加强风险评估,完善预警应急处置机制。
第199题
简述公债市场的功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公债市场为政府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2)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3)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
(4)公债市场还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由于政府债券风险小,投资收益回报稳定,成为投资者青睐的理想对象。
(5)公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公债市场具有顺利实现公债发行和偿还的功能。如前所述,国家可以采取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和公募拍卖方式在公债市场的交易中完成发行和偿还公债的任务。
(6)公债作为金融政策工具,公债市场具有调节社会资金运行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的功能。在公债市场中,公债承销机构和公债认购者以及公债持有者与证券经纪人从事的直接交易,公债持有者和公债认购者从事的间接交易,都是社会资金的再分配过程,最终使资金需要者和公债需要者得到满足,使社会资金的配置趋向合理。若政府直接参与公债交易活动,以一定的价格售出或收回公债,就可以发挥诱导资金流向和活跃证券交易市场的作用。
第200题
简述公债的功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
这个是公债最基本的功能,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有优点也有缺点。
其优点是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很小,因为发行公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一般不会改变,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公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原则,获取的资金基本是企业和个人闲置不用的资金,将这部分资金暂时集中使 用,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缺点是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不能绝对化,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赤字过大, 形成债台高筑,还本付息压力又会引致赤字的进一步扩大,最终会导致恶性循环;社会闲置资金 有限,国家集中过多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
2.筹集建设资金
从公债收入的性质上看,公债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隐含着公债可以是稳定的、长期的收入。
社会资金的运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发行公债有可靠的来源。公债发行遵循自愿认购和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容易为社会接受。
3.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
公债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公债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调节社会的货币流通和资金供求。公债是调节金融市场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