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741题
肾病综合征出现急性肾衰竭时,不恰当的处理为
A.应用袢利尿剂
B.血液透析
C.积极治疗原发病
D.碱化尿液
E.抗生素预防治疗
参考答案:E
解析:
无需抗生素预防治疗。
对袢利尿剂仍有效者应予以较大剂量,以冲刷阻塞的肾小管管型;碱化尿液可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减少管型形成
第1742题
男性,16岁,全身浮肿,尿少,尿蛋白(++++)。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突发右下肢不对称性肿胀伴胀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A.高尿酸血症-痛风
B.动脉栓塞
C.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D.右下肢静脉炎
E.肾性骨病
参考答案:C
解析:
男性,16岁,浮肿,尿蛋白(++++),应用激素治疗中突然出现右下肢疼痛。
本题患者考虑为肾病综合征NS,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尿中丢失大量蛋白,引起低蛋白血症,以致肝脏合成α2球蛋白增加,血液中α2巨球蛋及α2纤溶抑制物增多,而使纤溶处于迟缓状态。同时糖皮质激素也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故本题应选C。
肾病综合征常伴有感染、静脉血栓、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
第1743题
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不包括
A.感染
B.消化道出血
C.血栓及栓塞并发症
D.急性肾衰
E.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参考答案:B
解析:
除了消化道出血,其他都是肾病综合症的并发症,影响患者长期预后,应积极防治。感染——肾综需激素治疗,故免疫力降低;血栓——肾综大量丢失蛋白和水肿的特点,所以血液粘稠度增大导致血栓。急性肾衰——肾综是肾实质受损,继发肾衰;代谢——肾综有高血脂和低蛋白血症并存的特点。
第1744题
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表现是
A.尿蛋白定量>3.5g/d
B.尿颗粒管型
C.血清白蛋白
D.高度水肿
E.高脂血症
参考答案:A
解析: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2.低蛋白血症:白蛋白
第1745题 最可能的诊断为
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C.微小病变肾病
D.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E.膜性肾病
参考答案:D
解析:
病理表现为受累肾小球毛细血管有节段性玻璃样变性,可伴有轻度节段性系膜细胞增生,符合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病理特征。
第1746题 针对该病的治疗,下列哪项不可取
A.降脂治疗
B.抗凝、抗血栓
C.完全缓解者应逐渐撤减糖皮质激素
D.初治激素无效的患者,应予迅速停药
E.适时可采取血浆置换治疗
参考答案:D
解析:
初治激素无效的患者,应当减量至停药,不可迅速停药。
第1747题 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IgA肾病
C.急进性肾炎
D.肾病综合征
E.急性间质性肾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者尿蛋白定量8g/天,血浆白蛋白18g/L,以及全身明显水肿,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
第1748题 该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蛋白尿、血尿
B.尿蛋白定量大于6g/天
C.血浆白蛋白低于15g/天
D.血肌酐正常,血尿素氮增高
E.尿蛋白定量8g/d,血浆白蛋白18g/L
参考答案:E
解析:
大量蛋白尿是指成人尿蛋白排出量>3.5g/d。血浆白蛋白降至
第1749题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过敏性紫癜肾炎
C.肾病综合征
D.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E.慢性肾小球肾炎
F.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符合诊断要求尿蛋白大于3.5 g/l,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并有水肿。
第1750题 该患者病程中突然出现腰痛,尿少,右肾区叩痛明显,伴血尿,此时应考虑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是
A.感染
B.肾静脉血栓
C.急性肾功能不全
D.蛋白质代谢紊乱
E.脂肪代谢紊乱
F.肾撕裂
参考答案:B
解析:
肾病综合征极易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其中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
第1752题 经积极治疗后患者明显好转,但尿蛋白定量为5.89g/l,行肾活检示最有可能的病理类型为
A.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B.膜性肾病
C.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
E.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F.新月体肾炎
参考答案:B
解析:
该患者为中老年,男性,膜性肾 病约占我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5%-30%, 约60%-70%的早期膜性肾病患者经糖皮质 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后可达临床缓解,但随疾病逐渐进展,病理变化加重,治疗疗效较差, 常难以减少尿蛋白。
第1753题 该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为
A.糖皮质激素
B.环磷酰胺
C.环孢素
D.ACEI和ARB类药物
E.麦考酚吗乙酯
F.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
参考答案:F
解析:
膜性肾病治疗中激素联合烷化剂治疗的对象主要为有病变进展高危因素的患者,如严重、持续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恶化或 肾小管间质较重的可逆性病变等。
第1754题
男性,42岁,因周身水肿入院,入院时诊断肾病综合征 ,肾活检提示膜性肾病,入院1周后突然出现腰痛,尿少,肾功能急剧恶化,该患者腰痛的原因最可能为
A.肾周脓肿
B.肾盂肾炎
C.肾结石
D.肾静脉血栓形成
E.急性胰腺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膜性肾病易合并血栓栓塞症,结合腰痛、少尿、肾功能恶化的临床特点,答案为肾静脉血栓形成。
A.隐匿性肾炎
B.肾结核
C.肾肿瘤
D.急性肾盂肾炎
E.肾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答案:E
解析:
女性患者确诊为肾病综合征,有严重低白蛋白血症,近两日感右腰部隐痛,尿红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并发肾静脉血栓形成,这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其他均可能性小。
第1759题 狼疮肾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关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理机制,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它是一种Ⅲ型变态反应学说。病原体进入机体以后刺激部分浆细胞生成免疫球蛋白IgA、IgG型抗体,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这种可溶性的复合物分子量较小,不容易被吞噬细胞清除,能够较长时间存在于循环血液中,并沉积在GBM上。沉积的免疫复合物可激活补体,活化的补体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趋化作用,使后者向复合物沉积部位浸润,释放溶酶体酶类物质,如组织蛋白酶、胶原酶、弹性蛋白酶等,引起组织损伤;同时,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内皮损伤,血小板的聚集破坏,释放血小板活性物质,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并且参与凝血机制形成微血栓。近年来有报道在患者血清中存在IgA-IgG类风湿因子,提示IgA也许是作为抗原在基膜沉积;另有报道认为IgA并非是直接致病因子,而是抑制了机体对免疫复合物的清除能力;也有学者发现HSP患儿血清补体对免疫复合物的溶解能力和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的能力均明显下降,紫癜性肾炎患者尤为严重。由此可见,免疫复合物与补体的相互作用失衡是紫癜性肾炎发病机制的核心。
IgA肾病又称Berger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年,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变特点是肾小球系膜增生,用免疫荧光法检查可见系膜区有IgA沉积。
狼疮肾免疫荧光检查:有弥漫性颗粒状沉积物,以IgG、C3为主。常伴有IgA、IgM、纤维蛋白相荧抗原(FRA),C1q、C3及备解素的出现,呈现所谓的“满堂亮”特点。
第1760题
IgA肾病是肾内科常见病之一,可以表现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不属于常见的临床表现
A.发作性肉眼血尿
B.无症状性镜下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
C.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
D.都有蛋白尿
E.高血压
参考答案:D
解析:
IgA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作性肉眼血尿,无症状性镜下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急性肾炎综合征,蛋白尿,急性肾衰竭,高血压。其中C选项都有蛋白尿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