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141题
经营者期股获取方式的J模式规定,企业经营者以现金认购公司股份不得低于其应持股份的( )。
A.30%
B.40%
C.60%
D.70%
参考答案:B
解析:
P540,本题考察经营者期股的获取方式和数量问题。经营者期股的获取方式和数量有:S模式(模式一)规定:国有独资企业,可给予经营者相当于年薪总额一定比例的特别奖励,但必须延期兑现,任期中,每年可以10%~30%的比例兑现,直至全部兑现完为止。J模式(模式二):在规定期股获取方式的同时,还规定了不同获取方式在期股中的比例。例如,企业经营者以现金认购公司股份,不得低于其应持全部股份的40%;企业经营者经批准,并提供担保或抵押贷款认购公司股份,贷款金额不得超过其应持公司股份的30%;贷款期限最长为3年。60%、70%都不在上述几种模式中出现。B模式(模式三):规定了经营者群体获得股权的方式和持股数量的比例,即经过出资人或董事会同意,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通过以现金投入获得股权的形式形成经营者持股。(第四版教材S、J、B模式改为模式一、二、三)。
第1142题
在企业发展中的( ),一般不会应用团队薪酬。
A.始付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参考答案:D
解析:
P521,在衰退期,企业资源不断减少,其开始采用薪酬成本缩减战略,团队主要被用来重组和简化业务流程,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保证企业的生存需要,此时企业大都不会应用团队薪酬。
第1143题
( )是使管理人员利益与股东的长远利益相结合的长期激励。
A.基本工资
B.年度津贴
C.奖金
D.经理股票期权
参考答案:D
解析:
P469,国外公司经理人员的薪酬计划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基本工资,二是年度津贴或奖金,三是授予经理股票期权、业绩股等。前两种形式一般以现金形式发放,起短期激励作用。第三种形式是长期的激励,使管理人员的利益与股东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第1144题
ESO是特指公司赠予( )的一种权利。
A.优秀员工
B.经理人
C.股东
D.高层管理者
参考答案:B
解析:
P469,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ESO)特指公司赠予经理人员的一种权利,持有这种权利的经理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以行权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
第1145题
期权行权所需的股票来源包括公司发行新股票和( )。
A.通过企业改制调整股本结构获得的股票
B.企业股权转让获得的股票
C.通过留存股票账户回购股票
D.要求所有股东按比例上缴的部分股票
参考答案:C
解析:
P473,期权行权所需股票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公司发行新股票,二是通过留存股票账户回购股票。
第1146题
股票期权的行权价( )会稀释股东权益。
A.现值等利
B.低于现值
C.等于现值
D.高于现值
参考答案:B
解析:
P471,低于现值,相当于向期权特有者提供了优惠,股东权益被稀释,因而股东不愿意接受。
第1147题
通常情况下,员工持有股份占企业全部股份的比例( )。
A.劳动密集型企业大于资本密集型企业
B.员工认购积极性小的企业大于员工认购积极性大的企业
C.鼓励参与决策的企业大于决策权力集中于管理层的企业
D.对员工的技术能力依赖大的企业大于对员工技术能力依赖小的企业
E.有顺利运行员工持股制度人才的企业大于没有持股制度管理团队的企业
参考答案:ACE
解析:
P484,此题考查员工持股比例。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大企业,员工持股一般占到5%,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持股占到25%以上很常见,甚至超过50%。员工持股比例主要决定于:1.需要员工多大程度参与经营决策和管理。员工持有股份越多,参与程度越深。2.员工认购股份的积极性和出资能力。3.企业具备素质较高的能顺利运行员工持股制度的人才。4.确定个人的股金及其在总股本中的比例。
第1148题
一般情况下,经理人在( )时获赠股票期权。
A.受聘
B.升职
C.提薪
D.任期结束
E.每年的业绩评定
参考答案:ABE
解析:
P537,此题考查股票期权赠予时机。经理人一般在受聘、升职和每年一次的业绩评定的情况下获赠股票期权。
第1149题
经营者要按规定缴纳风险抵押金的模式包括( )。
A.G模式
B.N模式
C.Y模式
D.WX模式
E.J模式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P512,此题考查风险抵押金。经营者要按规定缴纳风险抵押金的模式包括G模式、N模式、Y模式、WX模式。(新版教材将四种字母模式改为模式一至四)
第1150题
按“效益收入=增值年薪+奖励年薪”核定经营者效益收入的有( )模式。
A.G
B.S
C.Y
D.WH
E.WX
参考答案:BC
解析:
P507,效益年薪与企业多种效益指标挂钩,该模式是按照以下公式核定经营者的效益年薪: 效益年薪=增值年薪+奖励年薪。
Y模式的知识点在新版教材中已删除。
第1151题
股票期权的强制持有期一般为( )。
A.1-2年
B.2-3年
C.3-5年
D.5-10年
参考答案:C
解析:
P536,股票期权的行使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题干及选项C内容第四版教材删除,只保留解析中语句)。
第1152题
成熟曲线的作用包括( )。
A.确定企业的工资总额
B.确定员工的绩效表现
C.决定员工的工资等级
D.调整员工的工资结构
E.明确企业工资水平的市场地位
参考答案:CDE
解析:
P519,此题考查成熟曲线的作用。三个方面:明确企业工资水平的市场地位;决定员工的工资等级;工资调整。
第1153题
关于成熟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于工资率的确定或控制
B.是中高级人才市场薪资水平的反映
C.可以用来预测任何个人的工资变化轨迹
D.用来确定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率
E.与经验曲线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参考答案:AE
解析:
P488-489,成熟曲线(Maturity Curve)描述了某一类工作的市场报酬的分布状况,最初主要用来确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的工资率。成熟曲线和经验曲线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成熟曲线是某一个固定时期内高级人才市场薪资水平的反映,它不能用来预测任何个人的工资变化轨迹。在工资管理中,成熟曲线可以用于工资率的确定或控制。具体来说,它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1154题
关于双通道职业阶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提供更大的晋升机会
B.技术阶梯的晋升机会更多,晋升更快
C.是技术轨道的最高基本工资
D.最高层属于管理性质的职位
E.工资接近高层管理职位的最高基本工资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P488,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双通道职业阶梯提供的不仅是更大的晋升机会,而且是技术轨道的最高基本工资,这个工资可以接近高层管理职位的最高基本工资。促成这两条路径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技术阶梯争取晋升机会所受限制较多,通常不及管理阶梯晋升的机会多、晋升快;二是企业最高层一般情况下都是属于管理性质的职位,专业人员发展到一定程度,若想在企业中继续晋升,只有逐渐脱离原有专业,向管理方向发展。
第1155题
( )模式规定,风险抵押金为基础年薪的50%。
A.G
B.N
C.Y
D.WX
参考答案:B
解析:
P512,此题考查不同经营者年薪模式的风险抵押金缴纳问题。(一)模式一,企业每年从经营者风险收入中提取50%作为风险基金存留企业。(二)模式二,风险抵押金为基础年薪标准的50%。(三)模式三,经营者上岗时,必须以基本年薪2倍的数额缴纳风险抵押金。(四)模式四,经营者每年风险工资收入的20%—50%应用于增加风险抵押金。
(第四版教材将字母删除,改为模式一至四,其他内容未变动)。
第1156题
专业技术人员主要的薪酬模式不包括( )。
A.较高的工资加科技成果转化提成制
B.较高的工资加期股
C.单一的高工资模式
D.较高的工资加奖金
参考答案:B
解析:
P486-487,专业技术人员主要的薪酬模式有以下几种:单一的高工资模式;较高的工资加奖金;较高工资加科技成果转化提成制。
第1157题
一般而言,专业技术人员( )。
A.薪酬水平相对比较稳定
B.浮动工资部分的比例较高
C.固定工资和员工的能力水平相关
D.总体薪酬水平和公司的平均工资保持一致
E.相对其他职业,比较适合股权激励的奖励模式
参考答案:CE
解析:
P516,1.专业技术人员薪资制度设计的原则:(1)人力资本投资补偿与回报原则;(2)高产出、高报酬的原则;(3)反映科技人才稀缺性的原则;(4)竞争力优先的原则;(5)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
2.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收入的出发点:一是收入水平要高;二是重在激励,鼓励科技创新;三是激励方式结合本企业实际,形式灵活,重在讲实效。
结合薪资制度设计的原则和出发点,此题应选CE。
第1158题
专业技术人员薪资制度设计中强调多劳多得,同工同酬遵循的是( )原则。
A.竞争力优先
B.高产出高报酬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人力资本投资补偿与回报
参考答案:A
解析:
P486,竞争力优先的原则中,对内平等,即在内部分配中,强调多劳多得、同工同酬。对外具有竞争力,即不仅做到薪资留人,而且做到薪资吸引人。
第1159题
成熟曲线的作用不包括( )。
A.决定员工的薪酬结构
B.决定员工的工资等级
C.明确企业工薪水平的市场地位
D.作为工资调整的依据
参考答案:A
解析:
P489-490,成熟曲线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明确企业工资水平的市场地位;2.决定员工的工资等级;3.工资调整。
第1160题
专业技术人员的薪资设计遵循( )原则。
A.反映科技人才稀缺性
B.竞争力优先
C.人力资本投资补偿与回报
D.尊重知识、人才
E.高产出高报酬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P485-486,专业技术人员薪资制度设计的原则:(一)人力资本投资补偿与回报原则;(二)高产出高报酬的原则;(三)反映科技人才稀缺性的原则;(四)竞争力优先的原则;(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