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383题)


第101题 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问题,曾出现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这种理论属于( )。


A.教育万能论

B.环境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

D.主观决定论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发论也称遗传决定论,该理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即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素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属于遗传决定论的范畴。


第102题 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要求的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参考答案:C


解析:

培养目标即在总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的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它所反映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对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的要求。


第103题 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也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是( )。


A.斯宾塞《教育论》

B.杜威《儿童与课程》

C.博比特《课程》

D.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参考答案:C


解析: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第104题 在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这是对哪一关系的争论?( )。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B.知识与能力

C.分科与综合

D.知识与思想


参考答案:B


解析:

形式教育论者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的传授。实质教育论者强调向学生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是对知识与能力这一关系的争论。


第105题 学完“压强”概念,学生理解了“在同等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道理,田老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田老师贯彻的主要教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

C.直观性

D.启发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题干中,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后,田老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第106题 于老师在讲台上把一张纸搓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由此让学生来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参观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直观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法强调教师做、学生看,题干体现的是演示法。


第107题 在一次志愿者活动结束后,马老师要求同学们对自己这一天的表现进行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马老师远用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个人修养法即自我教育法,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题干中,同学们对自己这一天的表现进行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体现的是个人修养法。


第108题 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

B.课外校外活动

C.团队活动

D.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参考答案:D


解析: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这决定了各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而教学包括思想品德课(高中为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第109题 一件白衬衫在灯光昏暗的室内和阳光明媚的户外,其亮度差别很大,但是人们都能将色知觉为白色衬衫,这反映了知觉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恒常性即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范围变化时,知觉映像往往会保持相对不变。题干中,人们不受光线明暗的影响,一直将白衬衫知觉为白色,这体现了知觉具有恒常性。


第110题 教师:“面粉可以做什么”?学生甲:“可以做面包、蛋糕、馆头、花卷、油条、面条”学生乙:可以做馒头、调磁针水、捏面人。上述对话说明乙比甲的思维更具有( )。


A.精细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反思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思维的变通性即灵活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题干中,学生乙比学生甲所想到的面粉用途的范围更加广泛,变通性也就比较大,体现的是思维的变通性。


第111题 学生对遗传与变异之间关系的学习属于( )。


A.组合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归属学习


参考答案:A


解析:

并列结合学习又称组合学习,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例如,学习质量与能量、遭传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第112题 晓杰在阅读课文时常常自我提问:“我对课文表达的内容清楚了吗?我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了吗”,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控策略


参考答案:D


解析:

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


第113题 民辉在解答难题时产生的疑惑、惊讶、焦躁等情感体验属于(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荣誉感


参考答案:B


解析: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和探求真理的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题干中,民辉在解答难题时产生的疑惑、惊讶、焦躁等情感体验属于理智感。


第114题 当志君看到他喜欢的中国乒乓球队在2020 年东京奥运会夺冠获胜时欣喜若狂,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参考答案:B


解析: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题干中,志君欣喜若狂的情绪状态属于激情的体现。


第115题 晓颖是个诚实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这些特征属于( )。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认知


参考答案:A


解析:

性格是人在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心理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人格心理特征。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题干中,“诚实、勤奋、好学属于性格特征。


第116题 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走出困扰,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情绪调节方法是( )。


A.脱敏法

B.强化法

C.幽默法

D.升华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升华是指心理欲望从社会不可接受的方向转向社会可接受的方向的过程,题干中,遭遇挫折后通过写诗、绘画等方式抒发被压抑的情感,属于升华。


第117题 国强认为欺负弱小是不可取的,不道德的,因此他在生活中总是能自觉杜绝这样的行为,这说明其品德发展处于( )。


A.依从阶段

B.内化阶段

C.自主阶段

D.外化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保持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题干中,国强在生活中总是能自觉杜绝一些行为,这说明其品德发展处于内化阶段。 


第118题 “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等词语,描述的是哪一类课堂气氛的表现?( )。


A.积极型

B.消极型

C.对抗型

D.顺从型


参考答案:C


解析:

对抗型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失控的、混乱的课堂气氛。主要表现为:课堂纪律问题严重,师生关系紧张;学生随心所欲,故意捣乱,各行其是,注意力指向无关对象;教师无法正常上课,时常被学生打断或干扰,基本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状态,教学任务与目标难以完成。


第119题

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此说法错误。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也起促进作用。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种形式,艺术与美育各有侧重,艺术以创作与文化的理解为主,美育则以美感的培养为主。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120题

学校教学应以间接经验为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此说法正确。学校教学应该以间接经验为主。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间接性,即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主要是通过“读书”、“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这是一条认识的捷径,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当然,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遵循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进行教学。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