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1题 某中学地处杂技之乡,在专家指导下开设了初级杂技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潜在课程
参考答案:C
解析:
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本校的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题干中初级杂技课程的开发主体为学校,属于校本课程。
第42题 赵老师在新学期开始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测验,弄清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情况,据此对已有的学期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赵老师的这种摸底测验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参考答案:B
解析: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题干中赵老师在新学期开始进行的摸底测验,属于诊断性评价。
第43题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方法指的是( )
A.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使用的工作方法
B.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法
C.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总和
D.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总和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第44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个人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从;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那么,即使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
第45题 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冲突和矛盾主要出现在哪个年龄阶段?( )
A.3-6岁
B.7-12岁
C.13-18岁
D.19-25岁
参考答案:C
解析:
青春期的学生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自我同一和角色混乱,对应年龄段为13-18岁。
第46题 根据奥尔波特人格理论,中国人所具有的勤劳善良朴实等特征属于( )
A.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次要特质
参考答案:A
解析: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成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指在某一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题干中,中国人勤劳朴实等是对一个群体的共同特质的概括,属于共同特质。
第47题 吴北即将高中毕业,他既想读国外的大学,又想读国内高校,迟迟不能做出选择,他的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
A.双避型
B.趋避型
C.双趋型
D.多重趋避型
参考答案:C
解析:
双趋冲突,指一个人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同吸引力的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吴北既想读国外的大学,又想读国内高校,迟迟不能做出选择,体现的是双趋冲突。
第48题 张老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带有“口”的字。李强不仅写出了与口的活动有关的字,如“吃、喊、吐、叫”,还写出其他类别的字,如“邑、困、照、赢"等。这主要反映的是李强的哪一种思维能力?(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动作思维
参考答案:A
解析:
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题干中,李强不仅写出了与口的活动有关的字,还写出了其他类型的字,属于发散思维。
第49题 王琳不知不觉就会唱许多流行歌曲。她的这种学习属于( )
A.发现学习
B.替代学习
C.内隐学习
D.外显学习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隐学习是指有机体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某种知识或规则。题干中,王琳不知不觉地学会唱流行歌曲,属于内隐学习的表现。
第50题 张明近期变得不敢出门、不敢见人,尤其是一见到老师和同学就冒冷汗、手脚冰凉,甚至有些呼吸困难。他的这些表现属于哪种心理问题? ( )
A.抑郁.
B.癔症
C.焦虑
D.社交恐惧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交恐惧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题干中,张明的表现符合社交恐惧的心理问题表现。
第51题 王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非常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取得突出的教学成果。这主要反映了王老师的哪种职业心理素质? ( )
A.自主感
B.角色期待感
C.教学效能感
D.教学责任感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题干中,王老师有信心自己能取得突出的教学成果,是教学效能感的体现。
第52题 鉴于何雷这学期各方面有明显进步,学校撤销了对他原有的警告处分。学校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参考答案:B
解析:
负强化是取消厌恶刺激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的过程。题干中,何雷有进步后,学校撤销处分这一厌恶刺激,属于负强化。
第53题 孙琳认为自己应该爱护集体、团结同学、帮助同学、尊老爱幼。这反映了品德心理结构的哪一方面?( )”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B
解析:
道德认识是人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根据题干表述,可知属于道德认识。
第54题 王老师讲课时发现有些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于是提问:我刚才讲的问题大家是怎么理解的,以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王老师采用的这种课堂管理方法( )
A.个人问责
B.团体警觉
C.转换管理
D.全体责任
参考答案:B
解析:
团体警觉是指在讲授和讨论期间,教师用来维持所有学生注意力的提问策略。根据题干,王老师通过提问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属于团体警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此说法错误。全面发展与平均发展不是同一概念。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其实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这些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而不是德、智、体诸方面的平均发展。
第56题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唯一途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此说法错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教学、课外活动、团队、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其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它与课外活动、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其他教育途径互相配合,都在教育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57题
气质无好坏之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此说法正确。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气质是人的天性,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不同的气质类型之间并无好坏之分。
第58题
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引起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此说法错误。学习是个体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并不是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学习的结果。比如,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会引起行为变化,但这不能称之为学习。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引起的。
第59题
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
①强调知识本位,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课程,在学习中每一门学科都是完整的,具有完整性;
②强调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为核心设计课程,具有逻辑性;
③重视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间接经验,具有系统性和简约性。
第60题
简述中学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布置作业的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学校应通过班主任来调节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就不应当布置到课外去做。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对比较复杂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示,但这种提示应是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发现教和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