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383题)


第321题

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9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采用正确恰当的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情绪调节:

一是要指导中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

二是要学生的高度焦虑状态;

三是培养中学生高尚的情操;

四是教给中学生自我调节的具体方法。


第322题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参考答案:B


解析: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其中提到了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体现了古代教育体系的规划,所以答案选 B。


第323题

美国卢布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为(  )。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

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

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参考答案:D


解析: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包括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层次;情感目标涉及学生在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动作技能目标则关注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精确性等方面的培养。这一分类全面涵盖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方面的发展需求,有助于教师制定全面的教学计划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以答案选 D。


第324题

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说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的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主观能动性

B.遗传

C.学校教育

D.环境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同一课堂环境下,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情况不同,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并理解,有的学生心不在焉。这表明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主观能动性强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能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主观能动性弱的学生则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对知识不求甚解。所以答案选 A。


第325题

人的心理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的特征( )。


A.互补性

B.顺序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人的心理发展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种按照一定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教学应遵循这一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答案选 B。


第326题

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文件中学劳动教育课程每周不少于( )。


A.1课时

B.2课时

C.3课时

D.4课时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 2020 年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学劳动教育课程每周不少于 1 课时。这一规定旨在确保中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够接受系统的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促进全面发展,所以答案选 A。


第327题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如果学龄前儿童数量多,幼儿园的数量会被优先考虑,如果学龄人口的基数大,比例大,包含中小学在内的基础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就必然会提高,如果成年人口比例大,教育体系也会重视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这体现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是( ) 。


A.人口年龄结构

B.人口数量

C.人口就业结构

D.人口质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题干中提到根据学龄前儿童、学龄人口、成年人口等不同年龄阶段人口数量比例的不同,教育体系在幼儿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和资源分配也相应变化,这体现了人口年龄结构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需求和资源配置,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的变化会促使教育体系做出相应调整,所以答案选 A。


第328题

为了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求真中学积极组织高中地理教研组与生物教研组教师共同开发“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课程。这门课程属于( )。


A.隐性课程

B.分科课程

C.地方课程

D.综合课程


参考答案:D


解析:

求真中学由高中地理教研组和生物教研组教师共同开发的 “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 课程,融合了地理和生物两个学科的知识内容,旨在综合培养学生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与保护意识,属于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综合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所以答案选 D。


第329题

教师有正当惩戒权和训育权,但是教师对学生惩戒和训育不能使用有违人道和人格尊严的方式,更不能以伤害身体的方式来对待学生。这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伦理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疏导性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师在行使惩戒权和训育权时不能违背人道和人格尊严,不能伤害学生身体,这体现了教育要遵循伦理性原则。教育的伦理性原则要求教育活动必须符合道德规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促进学生在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健康发展,所以答案选 B。


第330题

新学期开始,老师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对班级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测试这种测评叫( )。


A.诊断性评价

B.成性评价

C.终结性性型

D.相对性评价


参考答案:A


解析:

新学期开始,老师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对班级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测试,这种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测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以便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属于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问题,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所以答案选 A。


第331题

张老师在历史课程中讲解平型关大捷战士英雄事迹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实现了德育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社会实践

C.学科教育

D.心理咨询


参考答案:C


解析:

张老师在历史课程中通过讲解平型关大捷战士英雄事迹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这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实现了学科教育这一德育途径。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将品德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所以答案选 C。


第332题

近年来,培华中学坚持开展“感动校园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反映的德育方法属于( )。


A.环境陶冶法

B.实践锻炼法

C.明理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培华中学坚持开展 “感动校园年度人物” 评选活动,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这种德育方法属于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我完善的动力,所以答案选 D。


第333题

百米竞赛中,准备信号与发令信号时间隔长,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间会受到明显影响这现象属于( )。


A.注意力分配

B.注意力起伏

C.注意力启动

D.注意力转移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百米竞赛中,准备信号与发令信号时间间隔长会影响运动员起跑反应时间,这是因为人的注意力存在起伏现象。注意力起伏是指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这种周期性变化会影响运动员在等待起跑信号时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所以答案选 B。


第334题

小红通过“飞机在山脉飞行”这种方式记住了飞机、山脉这两个无关联的词。这种教学策略属于( ) 。


A.计划策略

B.复述策略

C.监控策略

D.精加工策略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红通过将无关联的 “飞机” 和 “山脉” 构建成 “飞机在山脉飞行” 的情境来记忆,这是运用了精加工策略中的联想记忆法。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意义并促进记忆的学习策略,联想记忆法通过创造有意义的联系来帮助记忆,所以答案选 D。


第335题

崔老师要求学生在三分钟内说出尽可能多的红色物品,孙强同学列举出很多例证,但主要都跟食物有关,这表明孙强的发散思维( )。


A.流畅性差,独特性好

B.流畅性好,独特性好

C.流畅性好,变通性差

D.独特性差,变通性好


参考答案:B


解析:

崔老师要求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红色物品,孙强同学能列举出很多例证,说明他的思维流畅性好;但主要都跟食物有关,表明他思维的变通性差,不能从多个角度思考红色物品。思维的流畅性强调数量,变通性强调灵活性和多样性,所以答案选 B。


第336题

潘老师讲解熊猫习性的内容之前,先介绍了动物的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体现的教学原理是( )。


A.强化学习

B.支架式教学

C.先行组织者

D.学习准备律


参考答案:C


解析:

潘老师在讲解熊猫习性之前先介绍动物相关知识,这是运用了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促进学习的迁移,所以答案选 C。


第337题

晓晶每次读到“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这首诗时,她的脑海就浮出一幅恬静、清新的风景。这个过程( )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随意想象


参考答案:A


解析:

晓晶读到古诗时脑海中浮现出相应风景,这是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的新形象,属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其创造性程度较低,所以答案选 A。


第338题

美术创作时会对头脑中的各种形象进行重组,这种思维形式是(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逻辑思维


参考答案:B


解析:

美术创作时对头脑中各种形象进行重组,这种依赖于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的形式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借助表象来进行思维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加工和重组来表达创作意图,所以答案选 B。


第339题

王莉认为人们该尊重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规则,且这种规则是可以改变的,根据皮亚杰的观点,王莉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道德阶段


参考答案:D


解析:

王莉认为人们应尊重同伴间共同约定的规则且规则可改变,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这表明王莉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公正道德阶段。在公正道德阶段,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认识到规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可以协商改变的,所以答案选 D。


第340题

赵军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自我评价客观、公正、全面,并且符合道德规范。他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处于(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


参考答案:B


解析:

赵军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自我评价客观、公正、全面且符合道德规范,这体现了他在社会自我阶段的特征。社会自我阶段的个体关注社会对自己的评价,追求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可,所以答案选 B。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