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儿科疾病题库(607题)


第181题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


A.发生于所有的足月儿

B.生后即出现黄疽

C.6周后黄疸消退

D.一般情况差

E.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12mg/dl)


参考答案:E


解析:

生理性黄疸特点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出现生理性黄疸。①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②一般足月儿生后 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后逐渐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消退;早产儿多于生后 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7~9天后逐渐消退,最长可延迟至3~4周消退。③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但需注意有些胎龄较小的早产儿即使胆红素<171μmol/L(10mg/dl)时也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④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


第182题 足月儿母乳喂养,生后6天巩膜、皮肤黄染,胃纳良好,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你认为应先采用何种疗法


A.光照疗法

B.换血疗法

C.输血浆

D.苯巴比妥

E.暂停止母乳24~72小时后复查血清胆红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入患儿肠内,使肠道内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加有关,见于母乳喂养儿,黄疸于生后3~8天出现,1~3周达高峰,6~12周消退,停喂母乳3~5天,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有助于诊断。生理性黄疸一般是生后2~3天出现黄疸以此可以鉴别。 


第183题 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治疗是


A.碳酸氢钠

B.地塞米松

C.鲁米那

D.头孢他定

E.地高辛


参考答案:D


解析:

用药原则:①早用药;②静脉给药;③联合给药;④疗程要足。一般1~2周,重症2~3周;⑤注意药物毒副作用。用药过程中要监测药物的毒性反应如肝、肾功能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因可能产生耳毒性,目前已禁止在新生儿期使用。 


第184题 女婴,足月顺产,生后8天,母乳喂养,食欲减退2天,烦躁,呕吐2天。体检:小儿烦躁,皮肤黄染,呼吸45次/分,心率160次/分,血压9.04/6.25kPa(68/47mmHg),血红蛋白120g/L。总胆红素255μ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宫内感染

B.败血症

C.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

D.母乳性黄疸

E.甲状腺功能减退


参考答案:B


解析:

新生儿败血症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出生后7天以内发病为早发型,7天以后起病为晚发型,症状常不典型。表现为进奶量减少,溢乳,嗜睡或烦躁不安,哭声低,发热或体温不升,不吃,反应低下,面色苍白,或灰暗,神萎,嗜睡,体重不增等症状。患儿生后8天出现食欲减退,烦躁,黄疸,应首先考虑败血症可能。故应选B。 


第185题 女婴,早产儿,生后3天,出现反应低下,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皮肤粘膜斑点皮肤呈大理石花纹。考虑最可能的是


A.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溶血病

D.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E.生理性黄疸


参考答案:B


解析: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非特异表现) 早期症状、体征常不典型。一般表现为反应低下,不吃、不哭、不动、体重不增、发热或体温不升等非特异症状(‘五不一低下’)。
2.特殊表现(较特异表现) 出现以下特殊表现(较特异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败血症:①黄疸:有时是败血症的唯一表现,表现为生理性黄疸迅速加重、或退而复现;②肝脾大:出现较晚,一般为轻至中度大;③出血倾向: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针眼处渗血不止,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④休克:面色苍灰,皮肤呈大理石样花纹,血压下降(<2000g者收缩压<30mmHg, >3000g者收缩压<45mmHg); 尿少或无尿,硬肿症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⑤其他: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呼吸窘迫或暂停、青紫;⑥可合并肺炎、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等。 


第186题 可能的诊断是


A.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肝炎

B.新生儿脐炎,生理性黄疸

C.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败血症

D.新生儿脐炎,新生儿溶血病

E.新生儿脐炎,母乳性黄疸


参考答案:C


解析:

患儿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考虑脐炎。患儿黄染、拒乳、体温不升,提示有败血症。 


第187题 下列哪项检査对明确诊断最重要


A.查尿中巨细胞病毒

B.查母婴血型

C.血常规和血小板

D.血ALT测定

E.血培养


参考答案:E


解析:

血培养阳性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金标准。 


第188题 该患儿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腹膜炎

B.脑膜炎

C.肝硬化

D.骨髓炎

E.核黄疸


参考答案:B


解析:

脑膜炎是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 


第189题 需做哪项检查明确


A.腰穿

B.腹穿

C.肝功

D.骨骼X线检査

E.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参考答案:A


解析:

腰椎穿刺检查可以诊断脑膜炎。 


第190题 本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


A.蓝光照射

B.选用敏感抗生素静注

C.注射高渗液体

D.脐部护理

E.选用敏感抗生素口服


参考答案:B


解析:

抗菌疗法:用药原则:①早用药;②静脉、联合给药;③疗程足;④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第191题 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幽门螺杆菌

D.葡萄球菌

E.克雷伯杆菌


参考答案:D


解析:

国内多年来病原菌一直以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等G-杆菌。近年来随着NICU的发展,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明显提高,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等机会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厌氧菌以及耐药菌株所致的感染有增加趋势。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已成为新的致病菌。


第192题 关于新生儿败血症,错误的是


A.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B.可出现黄疸

C.可伴肝脾肿大

D.易并发脑膜炎

E.均有高热


参考答案:E


解析:

一般表现(非特异表现) 早期症状、体征常不典型。一般表现为反应低下,不吃、不哭、不动、体重不增、发热或体温不升等非特异症状(‘五不一低下’)。 



第194题 2岁男孩,智力落后,表情呆滞,眼距宽,眼裂小,鼻梁低平,舌体细尖,常伸出于口外。皮肤细腻,右侧通贯手,肌张力低下。最可能的诊断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21-三体综合征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在面容上有相似之处,但21-三体综合征舌头常张口伸出,流涎多。四肢短、由于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向内弯曲,第一与第二足指之间较大,呈草鞋脚。
所以此题选21-三体综合征。 


第195题 某母亲为21q22q平衡易位携带者,则子代风险率为


A.1%

B.20%

C.50%

D.70%

E.100%


参考答案:E


解析:

在易位型中,再发风险为4~10%,如果母亲为21q22q平衡易位携带者,子代发病率为100%。 


第196题 女孩,2岁,身长60cm,会坐,不会站,肌张力低,表情呆滞,眼距宽,鼻梁低,眼外侧上斜,伸舌流涎,四肢短,手指粗短,小指内弯。最可能的诊断


A.佝偻病

B.苯丙酮尿症

C.营养不良

D.21-三体综合征

E.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参考答案:D


解析:

21-三体综合征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在面容上有相似之处,但21-三体综合征舌头常张口伸出,流涎多。四肢短、由于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向内弯曲,第一与第二足指之间较大,呈草鞋脚。
所以此题选21-三体综合征。 


第197题 21-三体综合征是


A.常染色体畸变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X连锁显性遗传

E.X连锁隐性遗传


参考答案:A


解析:

染色体病
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畸变综合征。发病率1.6‰~1.2‰。


第198题 10个月男婴,不能独坐,眼距宽,眼裂小,鼻梁低平,皮肤细嫩,舌伸出口外,通贯掌,可能的诊断是


A.呆小病

B.先天愚型

C.佝偻病活动期

D.苯丙酮尿症

E.先天性脑发育不全


参考答案:B


解析:

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属常染色体畸变,是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生率愈高。
患儿有特殊面容:眼距宽,眼裂小,眼外侧上斜。鼻根低平,外耳小,硬腭窄小,舌常伸口外,流涎多。皮肤纹理特征:通贯手,atd角增大;第4、5指桡箕增多;脚拇趾球胫侧弓形纹,第5趾只有一条指褶纹。 


第199题 为确诊应选择哪项检查


A.染色体检査

B.头颅CT

C.血清T3、T4、TSH测定

D.腕部X线摄片

E.测血清苯丙氨酸浓度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其特殊面容、皮肤纹理特点和智能低下,对典型病例可临床诊断;对嵌合型患儿、新生儿或症状不典型的智能低下患儿,应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确定诊断。 


第200题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B.佝偻病

C.苯丙酮尿症

D.脑发育不良

E.先天愚型


参考答案:E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