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儿科疾病题库(607题)


第221题 该患儿经用阿司匹林和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不佳,可合并以下哪项治疗


A.血浆置换

B.加强抗感染

C.更换非甾体抗炎药

D.使用糖皮质激素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糖皮质激素因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血栓形成,易并发冠状动脉瘤并影响冠脉病变的修复,故一般不用,也不宜单独应用;但其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与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潘生丁)合并应用。近年来发现在某些对高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抵抗的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不仅可有效缓解急性期症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亦有降低。 


第222题 该患儿外周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升高,进一步可用哪些药物


A.血浆置换

B.环磷酰胺

C.糖皮质激素

D.双嘧达莫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对于川崎病患儿,除使用阿司匹林外,还可加用其他抗凝药物,如潘生丁可减轻血小板凝集和血管炎症反应。 


第223题 该患儿使用阿司匹林的疗程是


A.12个月

B.用药至冠状动脉瘤消失

C.6~8周

D.8~12周

E.3~6个月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川崎病患儿,阿司匹林的疗程约为12周,如有冠状动脉病变时,应延长用药时间,直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 


第224题 对麻疹前驱期诊断极有帮助的是


A.低中度发热

B.Koplik斑

C.Pastia线

D.皮疹

E.草莓舌


参考答案:B


解析:

麻疹黏膜斑(Koplik斑):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一般在出疹前1~2天出现。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为直径约0.5~1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常在1~2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出疹后1~2天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第225题 接触麻疹后多长时间行被动免疫可预防麻疹


A.5天内

B.7天内

C.10天内

D.12天内

E.14天内


参考答案:A


解析:

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肌注免疫血清球蛋0.25ml/kg,可预防麻疹;若5 天后注射者,仅能减轻症状。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 


第226题 猩红热是由何种病原菌引起


A.A组α溶血性链球菌

B.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C.B组α溶血性链球菌

D.B组β溶血性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参考答案:B


解析:

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鲜红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 


第227题 水痘的潜伏期为


A.2周左右

B.5~7天

C.3~5天

D.1~2天

E.3周左右


参考答案:A


解析:

典型水痘:①潜伏期为10~21天,一般14天左右。出疹前1天可有低热、厌食、有时可见猩红热样皮疹。②皮疹的特点:开始为成批的细小、红色斑疹或丘疹,6~8小时演变成清亮、泪滴状水疱疹,壁薄易破形成溃疡。24小时内疱液从清亮转为浑浊,然后从中心干缩而结痂。由于演变快,故在皮肤上同时存在斑疹、丘疹、水疱疹和结痂疹(四种皮疹分批出现,高峰时“四世同堂)。黏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③出疹顺序:皮疹呈向心性,开始为头皮、面部、躯干和腰部,四肢远端较少。有痒感。 


第228题 麻疹的出疹顺序为


A.面部→躯干→四肢1日出齐

B.颈部→四肢→躯干1日出齐

C.耳后、颈部发际→面部、躯干、上肢→下肢足部3日出齐

D.耳后、颈部发际→面部、躯干、上肢→下肢足部1日出齐

E.面部→四肢→躯干3日出齐


参考答案:C


解析:

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骤然升高,可达 40~40.5℃,咳嗽加剧,出现烦躁或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疹出热盛),持续3~4天。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部、面部、颈部,然后自上而下延至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 


第229题 麻疹具有传染性的时间是


A.潜伏期至出疹后5天

B.潜伏期至出疹后10天

C.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

D.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10天

E.接触麻疹后5天至出疹后5天


参考答案:C


解析: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般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对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隔离检疫3周,接受过被动免疫者可延至 4周。 


第230题 5岁男孩。前一天出现高热,第2天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密集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面部潮红,唇周苍白,咽扁桃体充血水肿,舌乳头红肿突起。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风疹

B.麻疹

C.水痘

D.猩红热

E.幼儿急疹


参考答案:D


解析:

猩红热表现为起病急,咽痛,咽部及扁桃体充血水肿明显,病初舌白苔,以后白苔脱落,舌乳头红肿。一般于起病24小时内出疹,特点为全身皮肤在弥漫性充血发红的基础上,广泛存在密集而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 


第231题 典型麻疹首先出现皮疹的部位是


A.面部、颈部

B.耳后、颈部发际边缘

C.躯干

D.四肢

E.手、足


参考答案:B


解析:

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骤然升高,可达 40~40.5℃,咳嗽加剧,出现烦躁或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疹出热盛),持续3~4天。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部、面部、颈部,然后自上而下延至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 


第232题 患儿,6岁。发热2天,伴咽痛,皮疹1日,体检:体温38.7℃,咽部充血,草莓舌,面部潮红,躯干部见细小鲜红色充血性皮疹,诊断为猩红热,治疗首选


A.红霉素

B.头孢唑啉

C.氯霉素

D.青霉素

E.磷霉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治疗 
1.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肌注或静滴,共7~10天。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可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
2.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供给充足水分和营养,防止继发感染。 


第233题 患儿,6岁。昨日开始发热,咽痛,腹痛,口服速效感冒胶囊,热退,今晨又发热。体检:颜面潮红,口周苍白,咽部充血。双扁桃体肿大,躯干皮肤见红色细小丘疹。腋窝、肘窝多见,压之退色,心肺正常。诊断最可能为


A.麻疹

B.风疹

C.药疹

D.肠道病毒感染

E.猩红热


参考答案:E


解析:

猩红热临床表现
1.潜伏期通常为2~3天。
2.前驱期一般不超过24小时。起病急骤,有畏寒,高热伴头痛、恶心、呕吐、咽痛等。
3.皮疹于发病24小时迅速出现,其顺序先为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24小时内遍及全身。皮疹的特点为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其间广泛存在密集而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呈鸡皮样,触之沙纸感。面部潮红无皮疹,口唇周围发白,形成口周苍白圈。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窝及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其间有出血点,形成明显的横纹线,称为帕氏(Pastia)线。在皮疹旺盛时在腹部、手足上可见到粟状汗疱疹。 


第234题 8个月婴儿发热,体温高达39℃,咽红,精神状态尚好,静滴3日头孢唑啉及双黄连,第4天热退,但患儿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颈部及躯干明显,既往曾用过头孢唑啉,诊断最可能为


A.麻疹

B.药疹

C.风疹

D.幼儿急疹

E.荨麻疹


参考答案:D


解析:

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
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为7~15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发热39~40度,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人可有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持续3~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3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所以本题考虑选D。 


第235题 初步诊断可考虑为


A.麻疹

B.猩红热

C.风疹

D.幼儿急疹

E.药物疹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儿在发热5天后,耳后出现丘疹,疹间皮肤正常,是麻疹的特点。 


第236题 应首先询问的病史是


A.近期注射减毒活疫苗

B.近期内注射丙种免疫血清球蛋白

C.白细胞计数分类

D.询问麻疹接触史

E.血清检测特异抗体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儿高度怀疑是麻疹,麻疹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所以应该首先追问病史,是否接触麻疹患者。 


第237题 应密切观察最可能发生的常见并发症是


A.中耳炎

B.肺炎

C.喉炎

D.心肌炎

E.脑炎


参考答案:B


解析:

麻疹最常见的肺炎,原发性肺炎是为麻疹病毒所致,继发性肺炎病原体常见的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腺病毒等,并发肺炎者,胸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第238题 关于麻疹的预防中下列哪项错误


A.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可预防发病

B.可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C.控制传染源

D.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

E.切断传播途径


参考答案:D


解析:

预防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般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对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隔离检疫3周,接受过被动免疫者可延至 4周。
2.切断传播途径:麻疹流行季节,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患者曾住过的房间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患者的衣物在阳光下曝晒或肥皂水清洗。
3.被动免疫: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肌注免疫血清球蛋0.25ml/kg,可预防麻疹;若5 天后注射者,仅能减轻症状。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
4.主动免疫: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按我国规定的儿童免疫程序,初种年龄为8个月。1.5~2岁儿童复种麻疹疫苗。
5.加强麻疹的监测。 


第239题 男孩,1.5岁。发热、流涕、咳嗽3天,今晨前额及耳后出现浅红色斑丘疹,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粗糙,声音嘶哑,精神萎靡。两肺呼吸音粗。最可能的诊断是


A.麻疹

B.风疹

C.猩红热

D.幼儿急疹

E.川崎病


参考答案:A


解析:

发热三天后,出现耳后斑丘疹,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粗糙,考虑应该是麻疹。麻疹口诀:烧三天,出三天,退三天。 


第240题 典型水痘皮疹的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


A.初起于四肢

B.分批出现的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并迅速发展成为小水疱

C.黏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

D.水痘从中心处开始干瘪,迅速结痂

E.在病症高峰期可见到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


参考答案:A


解析:

典型水痘:①潜伏期为10~21天,一般14天左右。出疹前1天可有低热、厌食、有时可见猩红热样皮疹。②皮疹的特点:开始为成批的细小、红色斑疹或丘疹,6~8小时演变成清亮、泪滴状水疱疹,壁薄易破形成溃疡。24小时内疱液从清亮转为浑浊,然后从中心干缩而结痂。由于演变快,故在皮肤上同时存在斑疹、丘疹、水疱疹和结痂疹(四种皮疹分批出现,高峰时“四世同堂”)。黏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③出疹顺序:皮疹呈向心性,开始为头皮、面部、躯干和腰部,四肢远端较少。有痒感。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