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用温和的沟通方式劝女儿早日回家
B.调整沟通方式,缓和与女儿的关系
C.改善沟通方式,尊重女儿自立的要求
D.与女儿平等协商,找到冲突解决方法
参考答案:C
解析:题干中属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的子女独立家庭阶段,需要达成的任务和要求包括:为子女独立生活做准备、接纳和促进子女自立的要求。题干中是老王女儿不想遵从父母的想法留在本地就业,此时所需要做的是让其父母尊重女儿自立的要求。故本题答案为C。
第462题
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抱怨,其女儿有很多坏毛病,包括作业拖沓,写字速度慢,从不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等。为了帮助王女士聚焦问题,小李正确的做法是( )。
A.让王女士清楚描述女儿的问题表现
B.让王女士澄清希望解决其他问题
C.协助王女士根据严重程度给问题排序
D.帮助教育其女儿
参考答案:C
解析:
聚焦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受助家庭成员收窄注意的焦点,将受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以便对问题做出深入的探索,保证服务介入活动的效率。题干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王女士根据严重程度给问题排序,集中精力在优先解决重要的问题上。故选C。
A.“您能具体说说孩子的问题吗?”
B.“您能介绍一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吗?”
C.“您认为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D.“您觉得孩子只爱学习不爱做家务会怎么样?”
参考答案:D
解析:增能原则是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强调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有效帮助家庭成员克服困难的方式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不是替代他们克服困难。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过程中,除了需要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之外,还需要增强家庭成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和独立。题目中,王女士的儿子做家务但是不爱学习,这让王女士很担心。选项D,社会工作者问王女士“只爱学习不爱做家务会怎么样”,让王女士自己反向思考分析,有利于提高她自身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她重新认识到儿子的优势,改善自身的认知。A、B、C选项都属于简单的提问和了解,没有体现增能原则。正确答案是选项D。
A.约定奶奶和大壮都在家的时间去探访
B.去学校向老师和同学了解大壮的情况
C.邀请大壮参加社区的青少年成长小组
D.请奶奶下次与大壮同来与小宁交谈
参考答案:A
解析:
家庭处境化原则是指家庭是家庭成员自然生活的场景。社会工作者在观察和评估家庭成员的需要时,需要把家庭成员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了解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成员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状况,关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只有建立在家庭自然生活场景中的观察和评估,才能准确把握家庭成员的真实需要,提供符合实际家庭处境的解决方案。只有选项A约定奶奶和大壮都在家的时间去探访属于将家庭成员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去提供服务。故本题答案为选项A。
A.寻求社会资助,改善小娟的家庭经济状况
B.链接培训资源,提升小娟妈妈的职业技能
C.与小娟谈心,改变小娟的懒惰思想和行为
D.与小娟妈妈积极沟通,帮助其改进管教方式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娟的情绪低落状况是由她妈妈不适当的管教方式引起的,所以,社会工作者小敏首先应采取的做法是与小娟妈妈积极沟通,帮助其改进管教方式。
A.教授生活技能
B.建立和表达高期望
C.促进亲社会联结
D.建立清楚一致的行为规范
参考答案:C
解析: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采用以3个步骤促进亲社会联结:①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之间多接触、多交流,相互学习,彼此鼓励,建立健康的同辈关系;②创造机会吸引父母参与学校工作,使孩子与父母在共同工作中加强联结;③在教育和教学环节中促进师生沟通,增进信任,加强关系,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A.培养立即行动的习惯
B.引导小明主动领受任务
C.培养良好的契约精神
D.培养小明良好竞争的能力
E.营造友善的学习环境
参考答案:AB
解析:学校社会工作对培养学生行动力的介入方法:①引导学生主动领受任务;②培养立即行动的习惯;③训练动手操作能力;④培养冒险精神。
A.协助小平减缓焦虑情绪
B.协助小平母亲提高文化程度
C.协助小平母亲寻找工作
D.与老师探讨小平成绩下降的原因
E.请社区给予小平家庭更多的关注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服务对象面临学业困境和家庭生活困境。学校社会工作对学业困境学生的服务主要有:①个案帮助;②团体互助;③与任课教师合作;④整合社会资源。
A.建立关怀支持的人际环境
B.获得有意义的参与机会
C.设立明确清晰的行为规范
D.塑造美好乐观的自我形象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在优势因素:包括完美的个人形象感、积极乐观感。个人形象感是指个体对自我具有较强的认同感,能够接纳自我,同时具有高自尊以及高度自我价值感。乐观感即相信未来是光明和充满希望的。选项A、B、C属于通过外部支持提升抗逆力的做法;选项D属于通过外在优势提升抗逆力的做法。故选D。
A.提供关怀和支持
B.提供机会促进参与
C.促进亲社会联结
D.建立清楚一致的行为和规范
参考答案:C
解析: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以下3个步骤促进学生的社会联结:一是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之间多接触、多交流,相互学习,彼此鼓励,建立健康的同辈关系;二是创造机会吸引父母参与学校工作,使孩子与父母在共同工作中加强联结;三是在教育和教学环节中促进师生沟通,增进信任,加强关系,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小秦设计的三个小组工作计划符合上述3个步骤,故选C。
第471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拟运用“行为契约法”帮助初一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在服务过程中,小王首先应该( )
A.与老师一起确立愿塑清单
B.与学生一起书写行为契约
C.与学生一起商定目标行为
D.与家长一起商定监督办法
参考答案:C
解析:“行为契约法”的基本工作程序:①确定目标行为;②商定奖惩清单;③书写行为契约;④签字承诺;⑤填写“执行记录表”。“行为契约法”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行为,选项C正确。
A.对非理性想法进行驳斥
B.分辨和判断是否有非理性想法
C.接纳自己的非理性想法
D.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重建合理想法
参考答案:B
解析:为了帮助晓涛去除内心的消极想法,树立积极正面的想法,社会工作者小秦首先应引导其分辨和判断出自己存在的非理性想法,然后才能重建合理想法。故选B。
A.纠缠
B.忽视
C.疏离
D.对立
参考答案:C
解析:纠缠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没有界限,对孩子控制过于严格或过度溺爱,不给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疏离的亲子关系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正常的沟通交流,父母对孩子过于放任不管,这种亲子关系存在的风险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本题中小强认为父母不爱他,小强的父母干脆不管小强了,体现了小强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是疏离的亲子关系。
A.非黑即白
B.灰色情景
C.以偏概全
D.透视心意
参考答案:D
解析:引导学生减少扭曲思想对自我效能感的负面影响,学习识破4种常见的扭曲思想,一是“非黑即白”:用是或不是这样“绝对”的思想影响人;二是“灰色眼镜”:使人看一件事情时只着眼于负面或令人感到沮丧的地方,而忽略其他好的方面;三是“以偏概全”:使人把个别事件或贬低自我的想法无限放大;四是“透视心意”:使人单凭直觉猜测别人的想法和用心,还信以为真。由于小丽对老师的微笑没有得到回应,小丽就推断老师不喜欢自己,这种推测只是单方面依靠自己的主观推测,并认为事实就是这样的,属于透视心意。故选D。
第475题
某校一部分学生虽然有学习意愿,但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要么马虎对付,要么拖拖拉拉,影响了学习效力,针对上述问题,社会工作者适合采取做法的是( )。
A.鼓励学生参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教学实验,分享感受与经验
B.对学生提出任务目标,及时检查执行情况,培养及时完成功课的习惯
C.开展历奇辅导,帮助学生经历新奇、体验冒险、挑战自我等方式激发潜能
D.开展主题小组,模拟情景,提出任务,邀请组员竞标,培养积极生活态
E.通过个案辅导的同感、接纳、尊重等工作技巧引导学生表达感受、宣泄情绪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学校社会工作对培养学生行动力的介入:①引导学生主动领受任务:老师经常会有一些需要学生帮助完成的事情,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老师需要帮助的工作的敏感度,及时提出领受任务的申请;还可以通过主题小组设计模拟情境,提出任务,邀请组员竞标,训练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②培养立即行动的习惯:社会工作者可以对学生提出任务指标,及时检查执行情况,例如邀请家长监督孩子养成回到家立即做功课的习惯,通过主题小组设计“有了想法立即行动”的体验活动,培养学生有了想法立即行动的习惯。③训练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工作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化学、生物课等教学实验,并组织分享感受与经验;通过主题小组设计实施具有操作性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操作作过程,例如动手为自己制作有创意的名片来展示自我、自创烹饪菜肴分享、拆装赛车比赛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乐趣。④培养冒险精神:通过历奇辅导帮助学生经历新奇、体验冒险,培养行动力。故本题答案为选项A、B、C、D。
A.去性别化
B.去标签化
C.去问题化
D.去个别化
参考答案:B
解析:这些有违法、违纪、失德行为的学生往往被标签为“问题学生”社会工作反对“标签化”。标签理论认为,成年人对学生的负面标签很可能把学生引导走向标签的生涯,因此,在介入服务中学校社会工作者要有专业的警觉和敏感,以优势视角评估学生,正面引导,培养积极行为。
第477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顾以“结对子”方式,运用朋辈助力法引导某校学生相互帮助、协同成长。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小顾首先应该做的是 ( )
A.举行“结对子"仪式
B.协助挖掘学校资源
C.明确“结对子"主题
D.共同商定奖励办法
参考答案:C
解析:“结对子”朋辈助力法是指,根据学生的需求与资源,把学生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引导其互相帮助、协同成长。学生的“结对子”朋辈助力,通常是选择综合的或某方面有优势的同学与另一名相对弱的同学结 对子。学校社会工作者在运用此方法时需要完成的工作步骤包括:(1)确定帮扶主题。(2) 合理配对。(3) 举行结对仪式。(4)协助制订行动计划。(5)建立合理可行的奖励机制,激励学生进步与成长。
A.初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参考答案:A
解析:预防校园欺凌的三级介入包括以下三点。①初级介人:面向全员一营造友善环境;②二级介人:面对高关怀人群—一避免复发、消除可能性;③三级介人:欺凌事件发生后,针对欺凌者、被欺凌者、情境中人的介人。本题是针对学生、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和服务,是面向全体成员的,属于初级介人,选项A正确。
第479题 临近中考,不少初三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社会工作者拟运用系统脱敏法帮助学生缓解焦虑,下列操作属于系统脱敏法的是 ( )
A.引导参加服务的学生想象引起紧张的情景
B.与参加服务的学生共同商定行为奖惩清单
C.鼓励参加服务的学生共同商定行为契约
D.促进参加服务的学生互相给予积极反馈
参考答案:A
解析:系统脱敏法有三个操作环节:放松训练、等级建构、系统脱敏。脱敏训练 (系统脱敏) 。脱敏训练分为想象脱敏和现实脱敏。对于考试恐惧脱敏以想象为主要方法。社会工作者从引起学生焦虑最低等级开始描述,例如“明天要进行英语会话测验”,发现学生听了描述后就开始焦虑,这时要求学生做深呼吸并伴随肌肉的紧绷与放松,直至学生完全放松为止,再开始描述下一个等级,依次逐渐训练。直至达到再想起最紧张的情景时也能够完全或接近完全般轻松自如。同时也可以按照学生自己写下的感受等级进行训练。当通过全部等级时,可从想象训练向现实情境转换,并继续进行脱敏训练。例如,考试日在校门口接学生进学校,路途中发现焦虑,止步做放松练习;陪伴学生进教室,发现焦虑,坐下现场做放松联习;开考前,带领全班同学做放松练习,以感染服务对象。
第480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勇运用个案管理方法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当服务结束时,小勇从“资源—社会支持网络—服务对象”的对接程度来评估服务成效。小勇上述工作属于()评估。
A.学生状况
B.资源整合
C.服务系统传输
D.社会支持网络
参考答案:C
解析:
C学校社会工作个案管理中,评估包括学生评估和服务系统传输评估。对学生的评估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状况、情绪状况和学习状况来进行前后比较。对服务系统传输评估可以通过学生及其家庭对其社会支持网络的利用率以及资源与需求对接的程度来判定。根据题干描述,答案应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