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者试题(629题)


第401题

为了帮助流浪乞丐人员在需要时及时获得救助,某地救助站的社会工作者上街向他们发放“救助指引卡”,并动员志愿者给予指引和帮助。该救助站的这种做法属于临时救助服务中的(   )。


A.危机干预

B.生活救助

C.外展服务

D.能力建设


参考答案:C


解析:

外展服务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一般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两种。街头救助是指借助救助巡逻车和救助事对衡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教助。全天候救助是指各个地区的救助站24小时开放接待流浪、乞讨或其他需要急难救助的人员。


第402题

某关爱中心配合有关部门,为辖区内的低保家庭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该中心为这些家庭提供的下列服务中,属于就业救助服务内容的有(   )。


A.转变就业观念

B.安排勤工俭学

C.职业技能培训

D.自我认知调整

E.连接就业资源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有:(1)转变就业观念。(2)自我认知调整。(3)职业技能培训。(4)连接就业资源。


第403题

某村遭受泥石流灾害,部分房屋损毁,受灾的村民被安置到了邻县的几个村。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受灾村民不知从何处人手开展生产自救,感到非常无助。社会工作者在几个接受安置的村里开展了新老村民“互帮互助结对子”活动,由老村民向新村民传授当地的生产经验。此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受灾村民(   )。


A.重构社区生活秩序

B.重塑社区发展信心

C.重建社区支持系统

D.恢复社区生活功能


参考答案:C


解析:

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要积极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通过团体工作以及社区发展的方式为受灾人员重建和修复社会关系,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


第404题

老范是低保救助对象。老范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减少对低保救助的依赖。因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妻子,他只能就近打些零工,与邻居几乎没有往来。社会工作者小陶协助老范与邻居结成帮扶伙伴,彼此互帮互助。小桃的这种做法属于救助社会工作中的(   )服务。


A.提供心理支持

B.开展能力建设

C.调节家庭关系

D.促进社会融入


参考答案:D


解析:

促进社会融入是指社会工作者要为低保家庭创造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社区的公益和文娱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和其他社区居民的联系。


第405题 老张离异多年,女儿正上高中,半年前,老张因工伤落下残疾,再没找到工作。社会工作者小王到老张家了解情况,通过与老张交谈及多次走访老张的邻居,了解其就业困难情况及原因,希望通过精准评估,为老张制订就业救助方案。小王为获得评估老张情况的相关资料,采用的方法有( )


A.直接询问

B.家庭探访

C.间接了解

D.使用量表

E.查找二手资料


参考答案:ABC


解析: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评估信息的方法包括:①直接询问;②家庭探访;③间接了解;④观察身体语言;⑤使用量表。“小王到老张家了解情况”属于家庭探访;“与老张交谈”属于直接询问;“多次走访老张的邻居”属于间接了解。


第406题 某地突降大雨造成山体滑坡,一酒店受滑坡影响发生坍塌,经合力搜救,仍有17 人遇难。遇难者家属难以接受亲人离世的残酷事实,陷入极度悲伤中,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到应急援助中,对遇难者家属进行危机干预,进行危机干预前需进行评估,评估的重点应包括( )。


A.危机的重要性

B.服务对象的情绪状态

C.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D.服务对象的支持系统

E.选择与应急的机制


参考答案:ABDE


解析:危机干预前先要进行评估,评估的重点是危机的重要性、服务对象的情绪状态、情绪的可变动性、选择与应急的机制、支持系统与其他可用资源。


第407题

某中学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造成多名师生伤亡。宁宁虽然成功逃生,但在震后几天一直沉默不语,惊恐不安。在对宁宁进行危机干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小林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宁宁讲述逃生的经历和感受,以对其问题和需要进行评估。小林开展的上述工作是为了()。


A.定义宁宁的危机问题

B.向宁宁提供持续支持

C.确保宁宁的生命安全

D.讨论宁宁问题的多种可能


参考答案:A


解析:

危机干预一般分6个步骤:①定义危机中的问题。在危机情境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迅速了解危机对服务对象的影响以及服务对象遭遇问题的严重性,要耐心倾听服务对象谈论问题和事件的严重性以及影响,从而疏解其情绪,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通过服务对象的表达来评估问题的危害性。②确保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③提供持续性支持。④检验各种可能的选择。⑤制定方案。⑥形成共识。题干中社会工作者引导宁宁讲述逃生的经历和感受,以对其问题和需要进行评估,属于定义危机中的问题,故选A。


第408题

单亲妈妈阿芳因经济困难向街道办事处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街道办事处收到申请后,委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跟进阿芳的低保申请。机构社会工作者小王探访了阿芳家,了解了其家庭的经济状况,还走访了她的邻居,并核查了相关信息。小王的上述做法属于最低生活保障服务内容中的()。


A.帮助申请救助

B.提供心理支持

C.识别服务对象

D.促进社会融入


参考答案:C


解析:

服务对象的识别就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瞄准机制。一般来说,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的方式,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经济状况,并对照各个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选择最需要或者最贫困的人群作为救助服务对象。本题中社会工作者探访了阿芳家,了解了其家庭的经济状况,还走访了她的邻居,属于对服务对象的识别。故选C。


第409题 社会工作者小张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时,首先对救助对象进行需求评估。小张有意识地“倒空自己”,依据个人成长和家庭关系的相关理论,采用人际关系量表和个人问题清单等工具对救助对象进行评估。小张的上述工作体现了救助社会工作评估方法( )的特点。


A.保持持续性

B.合理利用知识和经验

C.救助对象参与

D.动态推进和全面了解


参考答案:B


解析:社会工作者评估的时候不能只凭借自己的个人经验和常识,如看到贫困的空巢老人,就感觉是儿女不孝,或者老人性格孤僻等。这种简单的原因分析是不利于评估的。社会工作者要以知识为依据,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的有关个人成长、家庭关系、精神健康的知识为依据来观察和评估。题干中的小张有意识地“倒空自己”,体现了救助社会工作评估方法中的合理利用知识和经验的特点。


第410题 某街道社会工作站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和信息核查等方式,对辖区内困境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照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配合街道更精准地将需要救助的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社会工作者所做的上述工作是最低生活保障服务内容中的( )。


A.协助申请低保

B.开展能力建设

C.服务对象识别

D.促进社会融入


参考答案:C


解析:服务对象的识别就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瞄准机制。一般来说,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的方式,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经济状况,并对照各个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选择最需要或者最贫困的人群作为救助服务对象。


第411题 某街道社会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小张为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成员实现社区就业,对社区内需要家政服务的家庭进行了摸底调查,拟对接这些低保家庭成员,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家政服务。小张上述工作是就业救助服务内容中的( )。


A.转变就业观念

B.自我认知调整

C.职业技能培训

D.链接就业资源


参考答案:D


解析:链接就业资源的工作内容包括:①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为救助对象寻找就业信息,协调就业资源,争取培训机会,向社会用人单位积极推荐,维护救助对象的就业权益。②社会工作者要协助救助对象了解市场劳动力的现状以及就业形势,避免他们产生不恰当的就业期望,鼓励申请者积极接受新岗位,勇于面对新挑战。③针对困难群众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较低的现实情况,社会工作者应当在当地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的帮助下,在社区努力开发保洁、保安、绿化、家政服务、日常维修等公益岗位,促进社区就业。题干中对接低保家庭成员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家政服务属于链接就业资源。


第412题 社会工作者小陈在走访社区困境家庭时发现,周大哥因病致残,被鉴定为三级肢体残疾;他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家庭重担都落在妻子一人身上。小陈在为周大哥服务过程中,陪同他办理了残疾证,并给他讲解医疗救助政策,帮助他整理申请医疗救助所需材料。小陈的上述做法属于医疗救助社会工作中的( )服务。


A.协助申请救助

B.改善救治环境

C.协调医疗资源

D.强化社会支持


参考答案:A


解析:协助申请救助时,社会工作者需要给救助对象讲解医疗救助的政策、标准和方式,协助救助对象准备所需材料,并申请救助,帮助他们获取医疗救助。题干中,社会工作者陪同救助对象办理残疾证,给他讲解医疗救助政策,帮助整理申请医疗救助所需材料均属于协助申请救助的内容。


第413题

,一家人主要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与老丁当保安的收入维持老丁的妻子长期卧病在床,孩子正在上初中生活。最近,老丁因公司解散而失业在家。老丁想寻找比做保安收入更高的工作,但一直未能如愿,老丁因此心情烦躁,常对儿子发脾气。为了帮助老丁一家,社会工作者小李开展了下列服务,其中属于就业救助的有()。


A.帮助老丁调整自我认知

B.帮助老丁儿子募集助学金

C.帮助老丁连接就业资源

D.协助老丁家申请医疗救助

E.帮助老丁改善亲子关系


参考答案:AC


解析:

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包括:转变就业观念、自我认知调整、职业技能培训、连接就业资源。选项A、C属于就业救助;选项B属于教育救助;选项D属于医疗救助;选项E属于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中的调节家庭关系。故选A、C。


第414题

老张在服役期间因伤致残,在部队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被安置到荣军医院。老张虽然生活能够自理,但因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亲友都不在身边,感到很不习惯,整天不是睡觉就是闲逛,内心充满孤独、担忧、苦闷和迷茫。针对老张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有()。


A.协助老张多层次了解自我

B.开发合适工作岗位,协助老张上岗

C.舒缓老张的情绪,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

D.组织医疗专家,为老张提供健康专业支持

E.鼓励老张参加社交小组,扩大其社会交往范围


参考答案:CE


解析:

本题中,面对服务对象“内心充满孤独,担忧,苦闷和迷茫”,社会工作者应当舒缓老张的情绪,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面对服务对象“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亲友都不在身边,感到很不习惯,整天不是睡觉就是闲逛”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当鼓励服务对象参加社交小组,扩大其社会交往范围。选项C、E正确。


第415题 老李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在享受了几年低保之后,想通过就业改变生活状况。社会工作者联系就业援助员向他推荐了几份工作,但老李觉得这些工作既苦又累,薪水又少,不愿接受。针对老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


A.调整其自我认知

B.提升其自信心

C.为其寻找其他就业信息

D.协助其参加技能培训


参考答案:A


解析:

A就业救助服务中,受自身能力和知识技能所限,以及社会资源缺乏,救助对象在参与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挑战,不能及时就业或者就业岗位不能完全符合自己的就业意愿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协助救助对象认真分析就业形势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调整自己的认知和心态,以更加务实和乐观的心态积极就业。故本题最佳选项为A。


第416题 社会工作者小赵动员和组织社区中待业在家的低保人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看护“四点半学堂”的孩子,上门探访独居老人。小赵上述工作的目的是()。


A.为低保人员提供心理支持

B.调节低保人员的家庭关系

C.为低保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D.促进低保人员的社会融入


参考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者要为低保家庭创造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社区的公益和文娱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和其他社区居民的联系,互帮互助,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增加他们的成员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如低保家庭的孤寡老人帮助双职工家庭看护放学后的孩子;双职工家庭帮助照看老人的日常生活,当老人处于紧急情况时给予及时帮助等。在本题情境中,社会工作者动员和组织社区中待业在家的低保人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看护“四点半学堂”的孩子,上门探访独居老人,为低保对象创造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和其他社区居民的联系,目的是促进低保人员的社会融入,故应选D。


第417题 赵大爷年近七旬,生活在农村。几年前,赵大爷的独子因交通意外身亡,老伴受不了打击也去世了。目前赵大爷无亲无故,以拾荒为生。社会工作者老宋计划协助赵大爷申请救助。下列救助类别中,最能帮助赵大爷解决生活困难的是()。


A.最低生活保障

B.特困人员供养

C.就业救助

D.临时救助


参考答案:B


解析:

B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赵大爷年近七旬,无亲无故,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故答案选B。


第418题 在某灾后临时安置区,公用厨房设施紧张,环境卫生需要有人打扫,居民间常常出现一些矛盾。为此,社会工作者采用参与式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下列做法中,最恰当的是()。


A.设置公益岗位,开展职业培训

B.组织居民讨论,共商解决方案

C.评估居民需求,完善公共设施

D.协助地方政府,监督重建工作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要求社会工作者采用参与式的社区工作的方法解决问题,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B涉及居民参与社区工作,故应选B。


第419题 社会工作者老赵在街头救助中发现16岁的小凯流浪街头,衣食无着,常说粗话并且脾气暴躁。老赵在征得小凯同意后,将他安置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此时,老赵首先应关注小凯的()状况。


A.健康

B.心理

C.家庭

D.行为


参考答案:A


解析:

A由于流浪街头,衣食无着,小凯的身体健康状况堪忧,心理、家庭和行为状况可在之后进行了解,故答案为A。


第420题 医疗救助对象小王在医院做完关节置换手术后准备返回社区,此时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应做的工作是()。


A.代小王填写医疗救助申请的相关材料

B.协助小王了解社区康复的资源

C.动员社区志愿者共同帮助小王

D.增强小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答案:B


解析:社会工作者在医疗救助工作中“协调医疗资源”时,还要帮助救助对象了解治疗和康复的资源,寻找当地医院以及社区医院的资源,使得救助对象在医院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回到社区能继续治疗和康复。本题应选B。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