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者试题(629题)


第381题

某学校在贫困家庭学生的救助工作中,要求申请救助的学生在班上演讲说明其贫困状况,以同学投票的方式认定其受助资格。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看,这些做法违背了()原则。


A.自我决定

B.知情同意

C.尊重隐私

D.无条件接纳


参考答案:C


解析:

C要求申请救助的学生演讲说明贫困情况,即是公开自己的实际情况,这违背了尊重隐私原则,故答案为选项C。


第382题 村委会主任带王姐来见社会工作者小张,王姐告诉小张自己前段时间遭遇火灾,财产损失巨大,丈夫受此打击,开始酗酒,酒后多次对她施暴,现在她身上伤痕累累,感到恐惧无助。根据危机干预理论,此时小张首先应该()。


A.鼓励王姐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B.协助王姐申请经济补助

C.寻找庇护场所,确保王姐的人身安全

D.寻求律师介入,提供法律援助


参考答案:C


解析:危机干预的步骤之一是“确保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开展救助的时候,最主要和需优先考虑的是要确保服务对象的安全,包括降低服务对象自己以及对他人身体和心理可能存在的潜在伤害。在本题情境中,服务对象在家庭受灾后,个人遭遇了丈夫的家庭暴力,根据上述危机干预理论,社会工作者首先应确保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故应选C。


第383题

社区居民老张向社区提出低保申请,社会工作者小王负责低保对象的识别工作,需要了解老张及其家庭状况,为此计划做家访。小王在家访过程中需要做的有(    )。


A.观察老张一家的家居生活

B.走访老张之前的同事和朋友

C.观察老张住所的空间大小

D.用量表测量老张的人际关系

E.了解老张左邻右舍的情况


参考答案:ABCE


解析:家庭探访是有效地了解救助对象的真实生活状况的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很直接和直观地观察到救助对象的生活情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如家居生活、家里的空间大小、周边邻里关系和社区环境、家具摆设等;同时还可以与其他重要的家庭成员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E。


第384题

老丁的妻子长期卧病在床,孩子正上初中,一家人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和老丁当保安的收入维持生活。前段时间,老丁因公司解散而失业在家,想找比当保安收入更高的工作,但一直未能如愿,为此心情烦躁,常对儿子发脾气。为了帮助老丁一家,社会工作者小李开展了下列服务,其中属于就业救助的有(    )。


A.帮助老丁调整自我认知

B.帮助老丁儿子募集助学金

C.帮助老丁链接就业资源

D.协助老丁家申请医疗救助

E.帮助老丁改善亲子关系


参考答案:AC


解析:

就业救助的服务内容包括:转变就业观念、自我认知调整、职业技能培训、连接就业资源。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


第385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社会救助外展服务,社会工作者与救助站和城市管理部门合作,借助救助巡逻车和救助亭对辖区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该社会工作者的外展服务属于(    )。


A.机构救助

B.街头救助

C.全天候救助

D.紧急救助


参考答案:B


解析:

外展服务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一般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两种。街头救助是指借助救助巡逻车和救助亭对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全天候救助是指各个地区的救助站24小时开放接待流浪、乞讨或其他需要急难救助的人员。故本题答案为B。


第386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策划了“幸福门”一站式救助方案,计划通过评估了解服务对象的现实情况和需求运用危机干预方法帮助服务对象摆脱急难困境;运用增能方法提高服务对象主动脱贫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居民个人发展与社区发展相结合,倡导居民自助互助;依托社会组织直接为有需要救助的居民提供服务。上述方案属于(    )。


A.家庭为本的生活救助

B.以人为本的教育救助

C.社区为本的综合救助

D.机构为本的专业支持


参考答案:C


解析:

社区为本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方法具有3个特点:①符合《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相关社会救助政策;②综合运用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③依托社区组织,立足社区现状,直接为需要救助的社区居民提供服务。题干中的方案属于社区为本的综合救助。故本题答案为C。


第387题

社会工作者小林在入户走访评估时发现,刘阿姨的家庭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条件,但刘阿姨并没有提出申请,刘阿姨认为自己虽然出行需要做轮椅,行动不便,但依然有动手能力,希望能自食其力,为就读初中的女儿做榜样,对此小林适宜的做法是(    )。


A.向刘阿姨介绍国家救助政策设立的目标

B.劝说刘阿姨继续申请救助,保障基本生活

C.尊重刘阿姨的意见,为其提供相关工作信息

D.尊重刘阿姨的意见,停止为其开展救助服务


参考答案:C


解析:

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内容。题目中刘阿姨不想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同时有动手能力,希望能自食其力,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刘阿姨的意见,但是可以为她提供工作方面的信息帮助她实现就业。故本题答案为C。


第388题 50岁的老王到社区居委会寻找就业岗位,工作人员说物业公司正在招聘保洁员,而老王认为保洁员的工作有点“丢面子”,婉言谢绝,社会工作者小孟和老王一起分析了其自身的年龄,学历,保洁员工作的特点和意义以及当下就业的形势,物业发展的前景,经过一番沟通后,老王决定先去应聘,小孟的上述工作内容属于 (  )。


A.转变就业观念

B.调整自我认知

C.积极适应新岗位

D.协助寻找就业信息

E.鼓励参与就业培训


参考答案:AB


解析:(一) 转变就业观念。国家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给予就业救助。就业救助的形式主要包括 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岗位安置等。为了促进救助对象积极就业,社会工作者要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与就业培训,获取就业信息,通过就业改变生活状态。 (二) 自我认知调整。受自身能力和知识技能所限, 以及社会资源缺乏,救助对象在参与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挑战,出现不能及时就业或者就业岗位不能完全符合自己的就业意愿等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协助救助对象认真分析 就业形势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调整自己的认知和心态,以更加务实和乐观的心态积极就业。


第389题

小王患有精神分裂症,经过住院治疗进入康复阶段,但精神疾病的“污名化”给小王带来极大的痛苦,他很少与外人接触。社会工作者小夏拟采用医疗救助的方法为其提供服务。小夏在社区先后组织策划精神健康宣传周活动,整合各类资源为社区精神病患者的家属提供精神健康照顾知识培训,招募志愿者与小王结对帮扶。小夏的上述工作属于医疗救助社会工作中的(    )。


A.强化社会支持

B.改善救治环境

C.协调医疗资源

D.协助申请救助


参考答案:A


解析:

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包括:(1)协助申请救助;(2)改善救治环境;(3)协调医疗资源;(4)强化社会支持。其中强化社会支持是说在医疗救助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动员志愿者和社区邻里共同帮助救助对象,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协助救助对象早日走出病痛,恢复正常生活。故本题答案为A。


第390题

56岁的乔阿姨一直没有工作,主要依靠丈夫的收入生活。两个月前,乔阿姨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入院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乔阿姨家的生活难以为继,丈夫的后续治疗也无法维持,乔阿姨为此感到十分焦虑,向社会工作者小魏求助。为帮助乔阿姨的丈夫获得稳定的后续治疗,小魏首先应该()。


A.帮助乔阿姨稳定情绪

B.为乔阿姨的丈夫提供个案辅导

C.帮乔阿姨向有关部门提出低保申请

D.评估乔阿姨家适合申请哪类社会救助项目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社会工作者为了帮助乔阿姨的丈夫获得稳定的后续治疗,应当根据社会救助评估的程序,首先对乔阿姨一家的情况进行评估,看乔阿姨适合申请哪类的社会救助项目。


第391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了政府购买的贫困家庭救助服务,对贫困家庭进行评估。关于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评估只需在救助服务的初期开展

B.需要在服务过程中动态推进评估

C.评估是对贫困家庭开展救助的基础

D.需要邀请贫困家庭的成员参与评估


参考答案:A


解析:

评估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开展的基础。评估的主要特点包括:①保持连续性:评估是救助工作的开始并持续到整个救助过程。②救助对象的参与:社会工作者对救助对象的评估不是单向的,不是社会工作者自己观察和收集资料的过程,而是需要救助对象积极参与。③动态推进,全面了解:评估随着工作的开展不断深入,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④合理利用知识和经验。选项A错误,评估是救助工作的开始并持续到整个救助过程。


第392题

小李是某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在一次外展服务中发现叼着烟的小刚在街头流浪。小李在与小刚的交谈中获知,小刚今年12岁,在外流浪已有半年,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晚上就在地下通道过夜。小李在征得小刚同意后,将其护送至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小刚获得了基本的生活安置后,小李还可以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其提供的服务是()。


A.增强小刚家庭的能力

B.纠正小刚的偏差行为

C.修复小刚的社会支持系统

D.为小刚提供社会观护


参考答案:B


解析:

机构救助包括基本生活安置以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流浪乞讨人员没有基本的生活条件,生存缺乏保障。救助机构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予生活的合理安排。除了物质上的救助,还要开展教育,对其行为和心理进行疏导,消除其懒惰和依赖社会的想法,纠正偏差行为,帮助其分析自身的长处和弱点,鼓励他们独立自强,走出困境。故选B。


第393题 驻村社会工作者小夏发现该村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经过社区调查和精准摸排,小夏发现了不少独居老人和困境儿童属于救助对象,小夏拟对这些救助对象开展社区为本的综合性救助服务,应采用的工作方法有(  )


A.识别救助对象

B.对留守妇女开展能力建设

C.对具有相同需求困境儿童开展小组服务

D.对具有特别需求的独居老人开展个案服务

E.注重社区能力提升,倡导自助和互助


参考答案:CDE


解析:社区为本的综合性救助方法:针对个人开展的个案工作、针对困难群体的小组工作、注重社区能力提升的社区工作。


第394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某村开展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服务。社会工作者小王在绘制“民情地图”时发现。村民大伟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前几年的车祸中致残,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成为村里的低保对象。大伟因为“吃低保”一直觉得抬不起头,不愿与村民来往,因为家里穷,夫妻经常争吵。针对大伟因身残导致家庭贫困的处境,小王协助大伟及其家庭的最有效途径是()。


A.连接康复资源帮助大伟进行康复训练

B.鼓励大伟去参加残联的电商技能培训

C.通过个案工作帮助大伟缓解心理压力

D.提供婚烟辅导以改善大伟的夫妻关系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题目中,大伟及其家庭的困境是大伟因为身有残疾而导致家庭贫穷,并且大伟因为“吃低保”一直觉得抬不起头,不愿与村民来往,说明大伟内心里是希望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来改善家庭生活,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可以鼓励大伟去参加残联的电商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从而达到脱贫的目的。选项A、C、D虽然也是帮助了大伟及其家庭,但是并没有解决他们家庭的面临的困境问题。


第395题 某社区发生火灾,有几户家庭损失严重,基本生活面临困难,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立刻响应,开展一系列专业服务,其中属于社会工作参与临时救助服务的是(  ) 。


A.启动社区重建

B.修复社会支持

C.开启危机干预

D.进行社区教育


参考答案:C


解析: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1) 危机干预;(2) 外展服务;(3) 机构救助。


第396题 低保对象陶女士因为身体残疾面临诸多问题,常常感到焦虑和压抑。社会工作者老周了解到陶女士的情况以后,帮助她舒缓压力和调节情绪,老周的上述做法,属于社会工作参与最低生活保障服务中的 (  )。


A.调节家庭关系

B.开展能力建设

C.提供心理支持

D.识别服务对象


参考答案:C


解析:提供心理支持。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或者收入微薄,或者家庭成员身患重病、身体残疾等, 或者没有劳动能力、不具备劳动条件,自身无法获取足够的收入,生存和生活压力巨大,心理上感到压抑,精神上易于焦虑。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专业的方法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舒缓压力,宣泄情绪。


第397题 在一次外展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小王遇到酒醉后的小林在地铁站口乞讨。小王与小林交谈后得知,小林酗酒多年,身体十分虚弱,长期乞讨。小王除了向小林派发“救助指引卡”,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帮助小林申请临时救助

B.指引小林到救助站接受救助

C.帮助小林申请医疗救助

D.将小林安置于社会工作机构


参考答案:B


解析:外展服务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两种。街头救助是指借助救助巡逻车和救助亭对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全天候救助是指各个地区的救助站24小时开放接待流浪、乞讨或其他需要急难救助的人员。如在广州等地,社会工作者向流浪、乞讨人员派发“救助指引卡”,与城管人员合作劝助,并且动员市民和大学生志愿者劝导、指引流浪、乞讨人员。题干中小林是流浪人员,除了派发“救助指引卡”,还可以指引小林到救助站接受救助。


第398题 社会工作者小萍在接待前来求助的社区居民老袁时了解到,老袁和老伴没有子女,仅靠老袁一个人的退休金维持基本生活,半年前老伴得了重病,需常年吃药,医疗开支巨大,因此需要申请医疗救助,接下来小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


A.评估老袁老伴医疗救助申请资格

B.评估老袁所在社区拥有的相关资源

C.将老袁转介给其它社会工作者

D.评估小萍所在社会工作机构的资源


参考答案:A


解析: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1) 协助申请救助;(2) 改善救治环境;(3) 协调医疗资源;(4) 强化社会支持。


第399题 货车司机小郭因交通事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申请临时救助。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者小马对其开展评估工作。小马观察到小郭居住在狭窄的平房里,家具简陋,生活用品摆放零乱。小马采取的上述评估方式是 (  )。


A.直接询问

B.家庭探访

C.使用量表

D.观察身体语言


参考答案:B


解析:家庭探访。家庭探访是有效了解救助对象真实生活状况的重要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很直接和直观地观察到救助对象的生活情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如家居生活、家里的空间大小、周边邻里关系和社区环境、家具摆设等;同时还可以与其他重要的家庭成员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第400题 社会工作者小张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时不限于过往经验,依据个人成长和家庭关系相关理论,采用人际关系量表、个人问题清单等工具对救助对象进行评估。小张的上述工作体现了救助社会工作评估方法的(  ) 的特点、


A.保持持续性

B.合理利用知识和经验

C.救助对象参与

D.动态推进和全面了解


参考答案:B


解析:合理利用知识和经验;救助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存在问题有很大差异性。社会工作者评估的时候不能只凭借自己的个人经验和常识,如看到贫困的空巢老人,就感觉是儿女不孝,或者老人性格孤僻等。这种简单的原因分析是不利于评估的。社会工作者要以知识为依据,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的有关个人 成长、家庭关系、精神健康的知识为依据来观察和评估。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