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帮助小云申请城市低保
B.鼓励小云加入学校社团
C.为其创造勤工俭学机会
D.鼓励其参加学生适应小组
E.帮助小云寻找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教育救助的具体方式有:(1)提供教育机会。(2)提供教育补助。在为贫国大学生提供生活救助的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安排他们参与勤工俭学,在改善生活的同时锻炼能力、提高生活技能。(3)心理能力建设。在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救助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美注他们的心理能力建设,给予积极正向的支持,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和学校的社团活动,多与同辈群体交往;引导青少年多用优势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活境遇,在生活中获得成长。
A.设立“青春飞扬”励志奖学金
B.设置“助力青春”勤工俭学岗位
C.开展“大展宏图”就业技能培训
D.建立“守护青春”贫困学生健康档案
E.举办“我的优点我知道”的主题活动
参考答案:ABE
解析:
教育救助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①提供教育机会。②提供教育补助。③心理能力建设。
第423题
小王一直从事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贫困家庭,为了能有效地获得贫困家庭的信息,小王可以采取的评估手段有()。
A.与贫困家庭直接交流沟通
B.观察贫困家庭的居住空间
C.走访贫困家庭的邻居朋友
D.观察家庭成员的身体语言
E.使用人格测量量表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选项A、B、C、D均可以有效地获取贫困家庭的信息,选项A属于直接沟通询问的方法,选项C属于间接询问的方法,选项B、D属于观察法。
第424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张正在为贫困大学生筹划并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其进行心理能力建设。下列活动内容中,恰当的有()。
A.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B.安排贫困学生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
C.鼓励贫困学生参与学校的演讲比赛
D.帮助贫困学生申请奖学金
E.引导贫困学生发掘自身优势
参考答案:CE
解析:
在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救助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关注他们的心理能力建设,给予积极正向的支持,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和学校的社团活动,多与同辈群体交往;引导青少年多用优势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活境遇,在生活中获得成长,故应当选择C、E。选项B应当是鼓励贫困学生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而非是安排。
第425题
初中一年级的孙同学怀疑李同学偷走了自己的课外书,放学后,二话不说就将其暴打一顿,还当众辱骂其是“三只手”,致使李同学第二天不敢到学校上课。学校社会工作者得知此事后,首先应做的是( )。
A.为初一学生开办社交技巧训练小组
B.帮助孙同学认识到暴力行为的后果
C.通过个案工作,为李同学提供心理支持
D.与学校领导共同制定学校暴力的惩罚制度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后,学校社会工作者应首先为受伤害的同学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第426题
陈女士希望孩子学习优秀,以后找个好工作。但是,陈女士发现孩子喜欢做家务,却不愿意读书。母子俩为此冲突不断,关系紧张。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再标签”技巧改变陈女士对待孩子的态度,其恰当的提问是( )。
A.“您希望孩子做什么样的改变?”
B.“您觉得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C.“您觉得自己做什么才能让孩子变得喜欢读书?”
D.“您觉得爱做家务,对孩子发展有什么好?”
参考答案:D
解析:
再标签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受助家庭成员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受助家庭成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从而促使受助家庭成员产生新的、积极的行为。
第427题 小彬最近感到非常痛苦,找到社会工作者诉说,父亲对他非常严厉,父子关系紧张;母亲总是护着他,有时还因此与父亲发生争执。根据家庭系统理论,导致小彬一家问题的原因是 ( )。
A.小彬的能力不足
B.父亲过分严厉的要求
C.母亲的过分溺爱
D.整个家庭的不良互动
参考答案:D
解析:家庭系统理论有3个基本的观点。(1) 家庭成员的问题是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2) 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3) 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有效解决。
A.学习不够努力
B.妈妈对小强要求过高
C.家庭沟通不良
D.爸爸对小强要求过低
参考答案:C
解析:
家庭系统理论有3个基本的观点:①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所有的家庭都是一个社会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不能把家庭的问题归结为由某个或者某些家庭成员导致的,而应把它放在整个家庭的处境中,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方式以及这样的方式与家庭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②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③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小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家庭沟通不良。
第429题
某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为辖区内的失独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服务。根据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适宜的做法包括( )。
A.指出家庭成员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B.观察失独家庭的日常生活,在家庭生活场景中评估其需要
C.评估失独家庭成员能力和不足,设计有效的服务介入计划
D.只关注失独家庭成员目前的需要,重点解决其当前的问题
E.从失独家庭所处的特殊处境着手,把握家庭成员的真实需求
参考答案:BCE
解析: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有:(1)家庭处境化原则。(2)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家庭成员增能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家庭成员自身的能力,提高家庭成员的自信心和独立性。(3)家庭个别化原则。(4)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既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目前需要,也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长远要求,并且跟随受助家庭成员需求的变化将问题的解决和预防以及发展结合起来。
第430题
社会工作者小李在检查低保户老江家的信息时,走访了他的邻居和他所在的村民小组组长,掌握了老江家的经济状况与生活状况等相关信息。小李上述获得服务对象信息的办法是( )。
A.家庭探访
B.间接了解
C.参与观察
D.直接询问
参考答案:B
解析:
间接了解是指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救助对象的状况,社会工作者多方走访他们的朋友、亲戚、邻居、老师、同事等,间接了解与救助对象相关联的信息。
A.了解老杨的家庭关系状况
B.为老杨夫妇寻找医疗资源
C.跟踪老杨住房救助申请的进展
D.为老杨的儿媳提供就业培训
参考答案:A
解析:
社会工作者在对老杨的家庭进行评估时,除了关注家庭经济状况外,还应了解老杨的家庭关系状况。如果评估后认为符合救助条件,社会工作者应当帮助老杨准备相关材料,及时提出申请,以便县级人民政府保障部门优先给予住房保障。
A.联系法院,起诉剥夺小刚父亲的监护权
B.找来并训诫小刚的父亲,然后送他们回家
C.报告警方,并协助警方对小刚的家庭进行社会调查
D.对小刚进行心理辅导后,将其送往当地儿童福利院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救助的时候,最主要和需优先考虑的是要确保服务对象的安全,包括降低服务对象自己以及对他人身体和心理可能存在的潜在伤害。本题中,为了确保小刚的人身安全,社会工作者大罗应首先对小刚进行心理辅导,然后将其送往当地儿童福利院。
第433题 小张夫妇自有了孩子后,觉得生活一下子变了样,有忙不完的家务,夫妻俩都变得爱唠叨,经常相互埋怨、家庭气氛紧张。小张夫妇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依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适宜的做法是让小张夫妇( )
A.制订夫妻角色规则
B.调整夫妻的角色
C.明确夫妻角色分工
D.学习承担父母亲的角色
E.学会维护家庭角色
参考答案:BD
解析:学龄前子女家庭的任务和需求:①学习父亲和母亲的角色;②调整夫妻角色。
A.小李夫妇俩的问题是由孩子的不良行为导致的
B.孩子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的不良沟通方式导致的
C.小李夫妇俩的问题是由他们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的
D.孩子的问题是由小李夫妇俩的教育理念不同导致的
参考答案:B
解析:
家庭系统理论有3个基本的观点:(1)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2)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3)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第435题
小强跟随打工的父母到城市上学,很快就认识了一些小伙伴。小强与他们很谈得来,经常一起结伴上学,课余也一起踢球。根据生态系统理论,这些伙伴属于小强的()。
A.微观系统
B.中观系统
C.外部系统
D.宏观系统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A,微观系统是指个人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它对个人的影响最直接、最频繁,构成个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像家庭就是这样的微观系统,是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生活场所。选项B,中观系统是个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对儿童来说,家庭和学校关系就是非常重要的中观系统。选项C,外部系统是指对个人有影响但个人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例如,家庭所在的社区就是这样的系统。选项D,宏观系统是指影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题干中小强的伙伴是小强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属于小强的微观系统。
A.在带丽英去医院疗伤的同时,将身处风险的女儿带离家庭
B.给丽英做心理治疗,并让其接受人格测试
C.立即报警,安排丽英和女儿住进家庭暴力庇护所
D.为丽英丈夫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学习控制情绪
参考答案:D
解析:经过评估,该家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丈夫由于工作压力大造成情绪不稳定,因此社会工作者要为丈夫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其学习如何有效控制情绪。故选D。
A.“您认为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B.“孩子哪些表现让您不满意?”
C.“您能谈一下孩子让您感到满意的地方吗?”
D.“您认为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与孩子的表现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C
解析:
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假设,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克服困难的有效方式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家庭成员增能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家庭成员自身的能力,提高家庭成员的自信心和独立性。选项A、B只是简单的提问,未涉及家庭成员增能原则;选项D的提问方式是社会工作者有了假设,预先认定了孩子的成因是母亲的行为导致的,然后引导家长反思自己的行为;选项C的提问在与引导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增强其解决问题的信心。
第438题 小龙是小学一年级学生,母亲在他三岁时因车祸去世,父亲脾气不好,对小龙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针对小龙父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拟为其进行亲职教育辅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
A.确保小龙的基本权益
B.对小龙进行挫折教育
C.对小龙进行自护教育
D.改善父亲的教育方式
参考答案:D
解析:小龙的父亲对小龙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因此应该着重改善小龙父亲的教育方式。
A.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B.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循环影响的原则
C.家庭需要维持动态平衡
D.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和影响
参考答案:B
解析: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家庭系统,6个核心要素:①家庭作为整体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②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③家庭系统中一个成员的改变会影响所有的其他家庭成员;④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循环影响的原则;⑤每个家庭系统既包含很多次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⑥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本题中运用的是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循环影响的原则。
A.“您能给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排个序吗?”
B.“您能说说还有其他想要解决的问题吗?”
C.“您能说一说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因吗?”
D.“您能就前面提到的问题做进一步介绍吗?”
E.“您能说一说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吗?”
参考答案:AE
解析:服务对象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离题或者纠缠于细枝末节的问题或后续问题的情况,这时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聚焦的技巧,将与会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上来,将会议带回既定的议程。聚焦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受助家庭成员收窄注意的焦点,将受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以便对问题做出深入的探索,保证服务介入活动的效率。如社会工作者可以提问受助家庭成员,让他们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排序,从而帮助受助家庭成员聚焦需要解决的问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