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01题
针对某村妇女参政议政意愿和能力较低的问题,社会工作者配合村委会换届工作,推动妇女参与村“两委”选举。社会工作者最适宜开展的工作是( )。
A.举办妇女参政议政能力培训活动
B.对农村妇女参选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C.分析农村妇女参政议政能力低的原因
D.评选社区“好媳妇”扩大妇女影响力
参考答案:A
解析:题目中某村妇女存在“参政议政意愿和能力较低”的问题,那么应该针对她们的意愿和能力进行培训,选项A最符合题意。
A.协商
B.告知
C.咨询
D.共同行动
参考答案:D
解析:社区参与的层次和形式包括:①告知。属于最低层次的参与。社区居民单方面获得上级对社区进行建设或改造的规划和信息,却没有任何机会改变既定规划。②咨询。比“告知”上升了一个层次。有关部门除了告诉基层社区、重要利益关系人和相关组织将要进行社区建设或改造的规划和信息,并进一步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时也会在规划修订过程中考虑他们提出的意见。③协商。社区进行建设和改造时,邀请受此影响的社区居民一起了解和讨论计划内容,推动居民成为决策过程中的一份子。不过,虽然居民被邀请参加了决策过程,但社区建设或改造的最初设计者通常会设定讨论议题的范围,限定其他参与者的决策权。④共同行动。在决策过程中,社区建设或改造的规划由大家共同决策,并在决策过程中分配任务,让大家共同分担执行责任,形成分工与合作。⑤社区居民自治。这是最高层次的参与形式。社区自己决定什么是本社区重要的事务、何时去做等议题,并负责执行这些决策。题干中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委会一起组织社区居民成立“社区居民议事会”,并讨论通过实施方案,就具体事项做了分工。体现的是共同行动。本题答案为选项D。
A.在社区建立“时间银行”困难重重
B.建立“时间银行”不能给社区带来利益
C.建立“时间银行”不是社区真正的需求
D.建立“时间银行”是创新服务的最佳时机
参考答案:D
解析:
规范性需求是指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规定或规范,所指出的特定需要标准。感觉性需求是指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时,其反映就是感觉性需要。表达性需求是指当个人把自身的感觉性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时,即成为表达性需要。比较性需求来源于与某种事物所作的比较。题干中居民对于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有感觉性需求说明居民有这个需求,实施起来相对容易。
A.帮助罗奶奶申请医疗救助
B.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探访罗奶奶
C.帮助罗奶奶学会通过微信群与病友建立联系
D.联系省级医院专家定期为罗奶奶进行康复理疗
E.与子女联系并建议他们经常与罗奶奶“亲情连线”
参考答案:BCE
解析:建立社区支持网络:①个人网络:集中服务对象个人的现存有联系且有支持作用的成员,动员关系密切的重要人物提供支援,维持和扩大社交关系和联系。②志愿者联系网络:对于社区中拥有极少个人联系的服务对象,与志愿者建立一对一帮助关系。③互助网络:将面对相同问题或相似兴趣、能力的人聚合和一起,互助互援,增强解决的能力。④邻里协助网络:社区社会工作者认为社区中的邻里、社区商店员工、物业公司职工、保洁员、保安员等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援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可以用最自然、最快捷的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E。
A.为了保证社区居民的休息建议禁止居民在社区跳广场舞
B.培育“宠物俱乐部”社区社会组织,发掘和培养居民骨干
C.举办社区环保知识竞赛,鼓励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比赛
D.举办“社区邻里节”,增进居民相互熟悉及对社区事务的关注
E.将居民会议时间安排在晚上或周末,且每次会议时间不宜过长
参考答案:BCDE
解析: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包括:①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②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选项C、D)。③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选项E)。如果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原因来自制度方面,则较为棘手,因为要改变有关部门的政策和办事方法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强大的力量去推动。具体策略是:①建立自主的基层组织,因为组织的力量大于个人力量,且能够相对持久的参与行动。要使基层组织能够独立自主且组织有力,重要的途径是发掘和训练社区的居民骨干,使之能够承担基层组织的领导和推动组织发展。所以选项B正确。②社会工作者可以借用媒体等社会舆论的压力,要求有关部门做出改变。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E。
A.共同行动
B.协商
C.社区居民自治
D.告知
参考答案:B
解析:协商是在社区进行建设和改造时,邀请受此影响的社区居民一起了解和讨论计划内容,推动居民成为决策过程中的一分子。不过,虽然居民被邀请参加了决策过程,但社区建设或改造的最初设计者通常会设定讨论议题的范围,限定其他参与者的决策权。题中,社区居委会邀请受影响的社区居民参与讨论“拆的时间节点、范围设定和程序规范”等问题,社区参与层次是典型的“协商”,故选B。
第507题 在“6·26”国际禁毒日,社会工作者小刘组织同伴教育者和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开展了几场禁毒知识讲座。为了对讲座的成效进行结果评估,小刘需收集的资料是()。
A.居民掌握禁毒知识的程度
B.同伴教育者的表现
C.居民的参与率
D.居民的互动情况
参考答案:A
解析: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对讲座的成效进行结果评估,应当收集的资料是居民掌握禁毒知识的程度。
A.人力安排
B.场地安排
C.预算管理
D.经费筹集
参考答案:C
解析: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执行的阶段分为:①筹备阶段;②服务或活动阶段;③结束阶段。筹备阶段主要进行的是人、财、物的配置以及服务(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服务或活动阶段主要开展的工作有预算管理、时间进度管理、服务品质管理、士气激励和提升。根据题目要求,培训主题讲座已进行到服务或活动阶段,除了注重服务的品质和时间进度管理外,还应关注预算管理、士气激励和提升。故选C。
第509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到社区附近的餐厅宣传“光盘行动”,倡导社区居民养成“爱惜粮食,勤俭持家”的良好习惯。该社区的上述做法属于社区教育活动中的()。
A.补偿式教育
B.控制式教育
C.发展式教育
D.预防式教育
参考答案:B
解析:控制式教育是通过一些宣传教育的活动,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这种社区教育是以阻止性为主。例如通过一些宣传标语告知居民不应乱扔垃圾、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吸毒、不应在公共场所吸烟等。题中“光盘行动”倡导社区居民养成“爱惜粮食,勤俭持家”的良好行为习惯,属于控制式教育。
第510题 为了解决社区中存在的“破墙开店”难题,社会工作者带领社区居民多次召开“议事会”。每次开会时,居民都积极发言,但讨论过程中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未能达成共识。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策略是()。
A.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
B.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
C.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
D.增加社区居民的参与信心
参考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该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公共事务比较热心,能够主动参与并积极发言,但是最后却没能达成共识,反映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社会工作者应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参与能力。故选A。
A.感觉性
B.表达性
C.规范性
D.比较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A,感觉性需求,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感受到或意识到,并用言语表述出来的需要;选项B,表达性需求,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把自身的感觉通过行动表达出来的需要,例如申请服务、排队等候服务等;选项C,规范性需求,指由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政府行政官员评估而决定的需求;选项D,比较性需求,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将所得到的服务与其他类似社区进行比较,而认为有所差别的需要。本题中村民是在对比邻村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村里的需求,符合比较性需求。故选D。
A.告知
B.咨询
C.协商
D.共同行动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A,告知:属于最低层次的参与,社区居民单方面获得上级对社区进行建设或改造的规划和信息,却没有任何机会改变既定规划。选项B,咨询:比“告知”上升了一个层次,有关部门除了告诉基层社区、重要利益关系人和相关组织将要进行社区建设或改造的规划和信息,并进一步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时也会在规划修订过程中考虑他们提出的意见。选项C,协商:社区进行建设和改造时,邀请受此影响的社区居民一起了解和讨论计划内容,推动居民成为决策过程中的一分子;选项D,共同行动:在决策过程中,社区建设或改造的规划由大家共同决策,并在决策过程中分配任务,让大家共同分担执行责任,形成分工与合作。本题中社会工作者走访相关职能部门和物业公司,征求居民意见,体现的是咨询的方式。故选B。
A.控制式
B.补偿式
C.发展式
D.融合式
参考答案:B
解析:
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社区教育的内容包括:补偿式教育、控制式教育、发展式教育。选项A,控制式教育是通过一些宣传教育的活动,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这种社区教育是以阻止性为主,通常不是树立正面的模范去宣传理想公民所应有的态度和表现。选项B,补偿式教育是通过社区教育课程及其有系统的活动补偿社区居民没有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知识空间。补偿式教育通常采取非正规的教育方式,从居民的实际经验出发,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选项C,发展式教育,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挖掘居民在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个人潜能和积极性,协助居民体察社会,发现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并聚集个人和集体力量,改善社会,创造平等和谐的社会。题目中老年人主要是在手机购物方面不太了解,社区工作者组织的培训就是给提供了必要的课程和知识,属于补偿式教育。故本题答案为B。
A.资源整合
B.资源共享
C.资源配置
D.资源互补
参考答案:C
解析:
资源配置是指在社区服务过程中,社区社会工作者根据原的不同特征,配置资源,采取组织、培训、咨询等不同方式进行弹性使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社区社会工作者应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沟通、控制与评估等过程有效管理种类繁多的资源。例如,社区居民骨干、志愿者、普通社区居民都是人力资源,应通过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的方式来利用这些人力资源,开展各种社区服务。本题中培育社区骨干、志愿者,有目的地推进项目,符合资源配置的方法。故选C。
第515题
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整合资源,提供多种服务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行动能力。其中,社会工作者运用资源共享方式开展的服务是()。
A.使用相邻社区的场地合作举办健康讲座
B.请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社区居民进行体检
C.请社区干部一起入户了解居民健康需求
D.在机构中为目标人群开办健康教育小组
参考答案:A
解析:
资源共享是指相邻社区都有资源,但资源的种类不同,如一个社区有丰富的场地资源,另一个社区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了改善社区的环境和促进社区的发展,相邻的社区通过共同合作的方式,各自获得自己的利益或达到自己的目的。选项A属于资源共享的方式开展的服务。
A.拓展当地优质蜂蜜的销售渠道
B.推动种植小组和养殖小组的合作
C.引进现成某旅游企业开发该村民宿经济
D.为村里的困难户策划“99公益日”众筹募捐活动
E.倡导组建村委会、合作小组、农户多方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参考答案:ABE
解析:注意题干说的是整合村内资源,提升内生动力,C 不属于村内资源整合,D 选项没有体现内生动力错误。
第517题
在社区教育项目中,社会工作者设置了提高社区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力的内容。此内容属于( )教育。
A.成人
B.健康生活
C.公民
D.家庭生活
参考答案:C
解析:
①家庭生活教育,目的是预防家庭解体及其引发的相关社会问题。通常是运用讲座、展览、小组及宣传活动,灌输家庭沟通和人际相处的态度和方法。②公民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期望他们能够通过社区平台了解、接纳社会现象和问题,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好准备。公民教育也是我国社区教育重点内容,主要强调要以社区为依托,以全体社区成员尤其是社区青少年为对象,以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③成人教育主要以因各种原因失学或未能接受正规教育的人士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教育机会。早期的工作以扫盲为主,现时期则以提供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短期课程为主。④健康教育主要是以社区为单位,向居民提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故题干内容属于公民教育。
第518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容不断丰富,下列属于农村社区社会工作者服务内容的有 ( )。
A.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B.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C.农村低保户救助帮扶
D.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E.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服务
参考答案:ACDE
解析:A 属于农村社区建设,DE 属于农村特殊群体社会服务,C 属于精准扶贫与农村扶贫开发。
第519题
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社区需求评估时,记录了各方的诉求,反映出了不同的社区需求。下列表述中,反映出规范性需求的是( )。
A.老年人:“社区应建一个养老中心。”
B.障碍人士:“社区应配备一个康复训练室。”
C.居民:“我们社区的绿化比其他社区差远了。”
D.街道办事处主任:“社区缺少一个日间照料中心。”
参考答案:D
解析:
规范性需求是指由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政府行政官员评估而决定的需求。
第520题
为响应政府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的号召,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拟在绿村开展扶贫工作。为此,机构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来绿村进行需求评估。该机构此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绿村的( )需求。
A.感觉性
B.规范性
C.表达性
D.比较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社区需求分析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布雷德绍1972年提出的4种需要的类型:①感觉性需求,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感受到或意识到,并用言语表述出来的需要。②表达性需求,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把自身的感觉通过行动表达出来的需要,例如申请服务、排队等候服务等。③规范性需求,指由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政府行政官员评估而决定的需求。④比较性需求,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将所得到的服务与其他类似社区进行比较,而认为有所差别的需要。题干中机构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来绿村进行需求评估,属于规范性需求,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