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61题
某精神卫生中心社会工作者小曹发现,很多精神病患者担心一旦有过入院治疗经历就会被贴上标签,日后很难摘掉“精神病人”的帽子,其家庭也不得不面对普遍存在的社会偏见。针对这种情况,小曹应开展的服务是( )。
A.尽快安排患者出院,帮助患者去除“精神病人”标签
B.联系其他医疗机构,将患者转介至异地医院进行治疗
C.探讨患者治疗方案,尽量缩短患者在医院的治疗进程
D.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改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传统认知
参考答案:D
解析:
残疾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物质困难、精神层面困难和社会交往的困难,精神层面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在心理上产生的压力感。残疾人因“残”而“废”。这种“污名化”的残疾文化对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情感和心理负担重,残疾人家庭的长期照顾者在“污名化”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体验着孤独感、焦虑感和无奈感。残疾人社会交往的困难首先是参与机会的缺乏,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特殊直接导致其社会交往的困境,不仅社会参与机会少,而且有时候只能放弃参与机会,尤其是精神性疾病的康复者和家庭成员,受世俗性的社会偏见的影响,导致其封闭的生活方式的形成。选项D开展社区宣传教育,能促进改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传统认知,让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获得较好的社会环境支持。故本题答案为选项D。
第562题
为了配合抑郁症患者大刘的临床治疗,社会工作者小赵对他进行了个案辅导。在服务过程中,小赵引导大刘认识到他的积极改变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小赵的这种做法属于认知行为治疗中()。
A.行为改变的强化
B.行为改变的表达
C.行为改变的认同
D.行为改变的支持
参考答案:C
解析:
答案C。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步骤包括:①详细讲述问题行为。②收集数据。③设定目标。④行为介入。⑤家庭作业。⑥行为改变的强化:促使患者充当自己采用新行为方式的强化者。⑦行为改变的认同:患者需在行为改变后赞许自己,将行为的改变归功于自己而非社会工作者。⑧防止故态复萌。本题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认识到他的积极改变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属于行为改变的认同。故选C。
A.为小张开展社会心理评估
B.协助小张获得社区康复资源
C.为小张建立家庭支持网络
D.提高小张对于治疗的依从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对艾滋病患者的成功管理取决于患者依从治疗方案和对自己疾病负责的程度。因此,促使患者依从治疗方案成为社会工作者对艾滋病患者的主要职责。社会工作者服务内容包括医疗适应、疾病认知、心理情绪支援、家庭支援网络及出院照顾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社会工作者陪伴服务对象听取治疗方案、全面讲解艾滋病知识、介绍其他患者治疗后的实例都是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故选D。
A.研究者
B.项目评估者
C.咨询者
D.项目计划者
参考答案:D
解析: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接受过社会工作训练,在服务中担当多种角色,如直接服务提供者、研究者、咨询者、管理者、项目计划者、评估者和政策制定者。本题中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制订社区健康教育方案,所以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是项目计划者。
A.评估程大爷及其家庭的需要
B.为程大爷介绍社区医疗服务资源
C.协调医务人员定期进行探访
D.为家庭照顾者提供护理知识培训
E.为家庭照顾者提供关怀和支持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ABCE。本题考查家庭医疗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范围。D是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
第566题
老金因脑梗被送入急诊科治疗。医务社会工作者小赵详细了解了老金的患病史、就医史、身体状况、生活和家庭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小赵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老金()。
A.增进良好的医患关系
B.争取更多的医疗救助
C.获得全面支持性服务
D.获得特殊的医护照顾
参考答案:C
解析:
社会工作者根据医生提供的病患临床指标,针对特定疾病为病患进行社会心理功能评估,以发现病患的潜在需求。对于高风险个案,需要持续性的评估,了解病患疾病史、就医史、家庭史或生活史,掌握病患状态,以协助病患获得全面服务。故选C。
第567题
肺癌晚期患者周大爷因住院治疗效果不佳而悲观消沉,根据医嘱于近期出院,并接受纾缓疗护。作为纾缓疗护团队的一员,社会工作者应提供的服务是()。
A.关注周大爷心理情绪状况并予疏导
B.配合医生开展周大爷治疗需求评估
C.预先安排周大爷的后事一条龙服务
D.鼓励周大爷积极争取更多医疗资源
参考答案:A
解析:
纾缓疗护的目的是改善肿瘤或慢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适应不良。社会工作者在肿瘤/癌症治疗与纾缓疗护的过程中主要服务内容有:①经济资源协助;②情绪心理辅导;③协调医患沟通;④社会福利咨询;⑤出院安置计划;⑥家属哀伤辅导等。本题中服务对象因住院治疗效果不佳而悲观消沉,社会工作者要做的是情绪辅导。故选A。
A.赵先生的心理情绪反应
B.赵先生的人际关系状况
C.赵先生的角色适应情况
D.赵先生的生命意义探索
E.赵先生的家庭经济情况
参考答案:ABD
解析:无法坦然接受自己已是癌症晚期的事实,较为悲观可知选 A;觉得生活没有希望可知选D;社会支持较弱可知选B。
A.老胡女儿出现的紧张和焦虑
B.老胡因隔壁患者离世而感到害怕
C.老胡女儿因父亲疾病而产生的焦躁
D.老胡因自己病症表现出的茫然、恐慌和愤怒
E.老胡因急诊环境而出现的紫张、不安和无助
参考答案:ABE
解析:心理一社会反应:急诊室的特殊环境会引发病患和家属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急诊室特殊的环境所带给病患家属的影响。此外,急诊室复杂的环境和周围重病病人的影响也使得病患及家属表现出不良情绪反应,很难自己走出焦虑。选项A、B、E属于急诊室复杂的环境和周围重病患者的影响造成的负面情绪反应;选项C、D属于疾病本身造成的情绪,选项A、B、E正确。
第570题
老安由于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医院,所幸抢救及时,经过住院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医生同意他出院。此时,社会工作者为老安出院所做的准备工作有( )。
A.查阅文献资料,为老安制定社区康复方案
B.链接相关康复资源,协助老安获得社区康复服务
C.评估老安的情况,降低老安出院后可能面临的风险
D.为减轻医生的负担,为老安提供治疗方案的咨询服务
E.帮助老安家人链接社区资源,使老安及时获得后续照顾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在出院照顾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做的工作有:(1)协助患者对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学习。(2)协助家属学习照顾患者的能力。(3)链接社区及医疗资源,为患者制订出院计划,使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得到良好照顾。(4)评估患者的情况,降低其出院后可能面临的风险。社会工作者不可能代替医生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的咨询服务。
A.联系精神卫生机构,将患者转介至机构内进行康复
B.联办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精神疾病知识与照顾技巧
C.广泛开展政策倡导,呼吁建立更多相关的康复机构
D.寻求可用社会资源,为患者家庭提供物质经济帮助
参考答案:B
解析: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存在认识盲区,社会对精神疾病存在偏见,可知社工应在社会普及精神健康 知识,故选 B。
A.情绪心理辅导
B.社会需求评估
C.哀伤辅导
D.临终关怀
参考答案:A
解析:医务社会工作者在肿瘤/癌症治疗、舒缓疗护及临终关怀方面的主要服务内容有:①经济资源协助;②情绪心理辅导;③协调医患沟通;④社会福利咨询;⑤出院安置计划;⑥家属及照护者的支持性服务,提升照护者的能力和提供喘息服务等:⑦临终关怀,医务社会工作者整合相关资源和信息,评估个案的身心社会需求,协调团队专业分工,并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医疗或照护目标,以提供支持性和适当性的照护服务方案,来维护其生命品质,达到强化个人与家属面对死亡的能力;⑧哀伤辅导,协助哀伤者进行预期 性的哀伤处理,以及在合理时间内,帮助哀伤者表达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以提升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
第573题 社会工作者小于为直肠癌术后患者开办支持性小组。在小组过程中,小于邀请康复者向术后患者介绍顺利度过术后最初阶段的方法,小于此举的目的是帮助患者( )。
A.舒缓紧张焦虑情绪
B.探索疾病因应策略
C.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D.提升科学养生意识
参考答案:B
解析:小组工作强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医院小组工作根据患者需要可分为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心理治疗小组、任务小组等。支持小组的特点在于重在分享经验、知识与技巧,探索疾病因应策略,处理负面情绪。本题中“小于邀请康复者向患者介绍顺利度过术后最初阶段的方法”属于探索疾病因应策略,选项B正确。
A.资源链接
B.信息咨询
C.经济评估
D.危机评估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描述,家属已经处在情绪崩溃的边缘,此时正处于危机状态,需要社工进行危机干预,故社工需要快速对家属的情况进行危机评估。
第575题 在糖尿病患者互助小组中,医务社会工作者为了鼓励组员积极治疗和提升康复信心,安排病友黄先生向组员介绍自己的患病经历和与医务人员的沟通经验,这一环节属于小组工作沟通技巧训练中的 ( )。
A.表达自身需要
B.分享成功案例
C.学习自我管理
D.练习沟通技能
参考答案:B
解析:沟通技巧训练。①与医护人员及患者分享提高沟通能力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医疗团队将医患互动向着一种更具合作性的沟通方向发展。这些沟通技巧包括“澄清”“重复”“提供具体的指导”等。②医务社会工作者协助并鼓励患者及家属学习沟通技巧以更好地与医护人员就病情及治疗方案 等信息进行沟通,如教授患者如何向医护人员表达自身的需要及感受;如何倾听、询问医护人员的问题;组员间分享成功的沟通案例;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提高沟通技能。患者及家属还可以运用在小组工作中习得的沟通技巧协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彼此的需要及感受。
第576题 精神疾病患者徐某因病初次入院治疗,面对陌生的环境,严格的规定和相对隔绝的空间,产生了恐惧感, 甚至想逃离医院,医务社会工作者此时最应该提供服务是 ( )。
A.信息咨询
B.资源链接
C.住院适应
D.康复训练
参考答案:C
解析:针对住院患者而言。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包括:①住院适应:②心理支持;③各类治疗方法整合。根据题干描述徐某是初次入院治疗,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故社工最应该提供的是住院适应服务。
第577题
老张突发心梗,手术后转人医院监护病房。由于在监护病房目睹同室病友病情恶化抢救,护病房又不允许家人全程陪伴,老张感觉到恐惧与孤单。病房护士请社会工作者前来协助。此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提供的服务是( )。
A.协助家属照顾老张
B.协助老张认识心梗疾病
C.协助老张与医生沟通
D.协助老张适应病房环境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干中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是目睹病友病情恶化被抢救、不允许家人全天陪伴而感到孤独,都是对病房环境的不适应,故社会工作者应当协助老张适应病房的环境。
A.鉴于陈某病态的暴力倾向,建议将陈某单独隔离
B.向陈某隐瞒病情,避免陈某得知病情后产生病耻感
C.帮助陈某分析发病原因,鼓励他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D.稳定和安抚陈某情绪,促进其适应医院环境并配合检查
参考答案:D
解析:
针对住院患者而言,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包括:(1)住院适应。(2)心理支持。(3)各类治疗方法整合。
第579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和医生合作,用游戏治疗的方法帮助患儿玲玲顺利进行了腰椎穿刺手术。小王的上述做法,达成的服务目标是( )。
A.与玲玲建立良好的关系
B.降低玲玲对医疗检查的恐惧
C.帮助玲玲适应病房环境
D.帮助玲玲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想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儿童患者而言,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其适应医院环境和治疗过程,降低其对医院和治疗的恐惧感,采用适合患者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的社会工作方法,如游戏治疗、艺术治疗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通过促进患者情感的表达帮助其认识疾病、适应治疗环境,缓解其因疾病产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题干中社会工作者与医生合作利用游戏治疗方法是为了帮助服务对象降低对医疗检查的恐惧,故选B。
A.不让小刘阅读关于应激障碍症的文章
B.让小刘努力回忆车祸现场的情景细节
C.鼓励小刘讲述车祸发生的过程,同感倾听
D.将小刘与周围环境隔绝,避免他再受刺激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刘出现的症状属于应激障碍症。应激障碍症是指人在心理、生理上不能有效应对自身由于各种突如其来的、给人心理或生理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所导致的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针对小刘出现的症状,社会工作者小周最适宜的做法是暂时将其安置到其他安静、舒适的封闭环境中,避免他再受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