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者试题(629题)


第341题 某地突发罕见特大暴雨灾害,许多退役军人第一时间到所在社区报到,主动请缨。他们认为汛情就是命令,救灾就是责任;他们临危不惧,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政治担当与使命担当。上述行动充分体现了退役军人群体( )的特点。


A.分布范围广

B.集体荣誉感强

C.军队情结深

D.团队协作性强


参考答案:C


解析: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包括:①覆盖范围广;②军队情结深;③需要层次多;④问题压力重。选项B、D不属于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题干中“退役军人第一时间到所在社区报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均体现了军队情结深的特点。


第342题 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探访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传承红色基因,缅怀英雄先烈,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开启奋斗新征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探访的陈老,1950年底参军,被分配到炮兵学校学习,1953年参战,战争结束后,被授予中尉军衔。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陈老属于( )。


A.复员军人

B.复员干部

C.退伍士官

D.退伍军人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复员退伍军人包括复员军人和退伍军人,其中:复员军人,是指1954年10月3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持有复员、退伍军人证件或组织批准复员的人员,在乡的红军失散人员也按复员军人对待。退伍军人,是指1954年11月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持有退伍或复员军人证件的人员。复原干部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根据《进一步做好军队复原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军队干部复原对象是指符合退出现役条件且本人自愿要求复原或者刑满释放、劳动教养、被开除党籍等不宜安排转业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军队千部。陈老属于复员军人,选项A正确,选项B复员干部不是《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中的概念。


第343题 大刘退役后,回到校园继续学业,面临“军人”到“学生”角色的转换,因与同学经历不同,难以融入校园生活,影响了他的学业发展。社会工作者决定为大刘提供协助。下列做法中,属于个案辅导方法的是 (  )。


A.发掘大刘的人际交往优势

B.组建退役军人大学生社群

C.举办有针对性的知识讲座

D.营造友好舒适的校园氛围


参考答案:B


解析:个案介入旨在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能力,以应对新工作和新生活的压力。社会工作者主要担当同行者的角色,陪同服务对象走出困境,迈过职业转向的特殊时期。(1) 具体过程包括:①协助服务对象做好压力预防。社会工作者应力图获得接收安置单位全国而翔实的资讯,并准确地向服务对象描述。这种对预期的引导和现实的展望,是一剂心理上的预防针。②协助服务对象做好减压工作。出于种种原因,部分服务对象不愿意向他人讲述自己所承受的压力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服务对象说出隐情,并协助认清其中的危险信号,从而预防这一类压力的产生。③协助服务对象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加强与同辈群体的联系,积极获取家庭、社区、正式与非正式组织资源,顺利度过军地转化的过渡期。


第344题 为了实现军供工作由传统的单一饮食服务向综合保障服务转变,需要引入社会力量推动新型服务体系的建构。某地军供站的社会工作者小王,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科学评估军供站所在区域的物质、人力、组织等要素,凝聚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和志愿团队的服务力量,推动形成关心和支持军供工作的浓厚氛围。小王的上述工作属于( )。


A.协调社会关系

B.整合社会资源

C.提供社会支持

D.完成服务保障


参考答案:B


解析:军供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及时发现过往部队中存在的生理、心理问题,配合部队做好预防、解决和转介;②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完成好军供保障任务;③协调组建工作人员支援网络,加强工作人员的心理辅导及沟通技巧,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压力释放、情绪疏导和问题解决;④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军供站管理和发展方面的政策建议。题干中“科学评估军供站所在区域的物质、人力、组织等要素,凝聚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和志愿团队的服务力量”均属于整合社会资源。


第345题 社会工作者小姜为在某烈士陵园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学生自主编写解说词,做好解说员,协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获得参与感、成就感、意义感,通过学生志愿者由“活动主导型”向“能力主导型”转变,小姜的上述工作内容属于 (  )


A.开展群体性心理辅导

B.对志愿服务提供督导

C.弘扬红色传统

D.凸显公民教育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社工是“为在某烈士陵园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进行培训”属于推动志愿服务并对志愿服务进行督导。


第346题

小江在部队服役期间因工受伤,入院后被诊断为脊椎损伤。医务社会工作者小王在随医生巡诊得知小江情况后,向主治医生了解病情;向小江询问他受伤前的经历、受伤后的治疗和心理状况,让其安心配合治疗,并告知自己的联系方式。小王上述工作的目的有(   )。


A.建立专业关系

B.进行需求评估

C.稳定小江情绪

D.评估工作方案

E.实施工作计划


参考答案:AB


解析:

医务社会工作者向主治医生和小江了解情况是为了建立专业关系,询问小江受伤前的经历、受伤后的治疗和心理状况主要是为了进行状况的评估。


第347题

某军休所的服务对象大都是异地安置的军休干部,他们与老家的亲友和都队的战友联系逐渐减少。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小王为军体干部开办了学习班,教他们学习使用微信与亲友联系。小王的工作不仅帮助军休干部增进了与亲友的联系,还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小王为解决军休干部问题所采取的服务方法是(   )。


A.认知重构

B.支持网络建构

C.行为治疗

D.社交技能训练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交技能训练是指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通过建立简短的任务来帮助达到目标,在会面中不断练习新的社交技巧。社会工作者可以先做出示范,然后由服务对象跟着练习,建议会面结束后不断练习这种新的行为,并向社会工作者回馈是如何使用这种新的技能。


第348题 某部队医院妇产科护士长许女士退役后自主择业,创办了月子中心,创业期间,许女士面临亲朋好友不理解,找不到场地、资金短缺,缺乏市场运营经验等困难。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社会工作者老范帮助许女士申请到就业创业扶助资金,协助寻找相关服务场地,邀请同行介绍市场运营经验,提供政府的相关培训信息。老范的上述服务内容属于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中的 (  )。


A.搭建再就业信息咨询平台

B.协助服务对象适应新生活

C.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D.协调政府与社会力量参与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社工协助申请就业创业扶助资金,协助寻找相关服务场地,邀请同行介绍市场运营经验,提供政府的相关培训信息,可知老范的服务内容属于搭建再就业信息咨询平台,故选 A。


第349题 某市军休干部老王,兴趣爱好广泛,刚退休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老伴中风瘫痪后,老王每天在家照顾老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十几年过去了,随着身体机能下降,儿女又在外地很少回家,老王深感力不从心,觉得这样的生活越过越糟,很没意思。社会工作者小李以“荣耀之辉”为主题,运用“人生回顾”方法,借助老照片,引导老王回顾自己的过往经历。老王说起自己的军旅生涯就声音洪亮、手舞足蹈、情绪激动。小李所采用的方法可引导老王( )


A.肯定人生中的积极经历

B.接受自己生命中的遗憾

C.接纳自己生活中好或不好的一面

D.客观分析儿女与自己的关系问题

E.以曾经的军旅生涯来建构生命的价值


参考答案:ABCE


解析:回顾人生经历是采用逆序回顾干预方式进行人生整合:①引导服务对象珍惜现在生活的重要性,包括欣赏时间的珍贵,以及真实地活在离开部队后的当下,“学习享受活着”;②引导服务对象找到往事的意义,重温旧时欢乐时光,肯定人生中积极经历,以曾经的军旅生涯经历来建构生命的价值;③引导服务对象直面自己的局限,坦然放下、接纳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接受自己独特的人生;④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激活疏离的人际关系,寻求与自己、与他人的和解;⑤引导服务对象“拓展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力所能及地关怀他人、服务社会。


第350题 义务兵小潘2013年6月退役,当年10月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首次登记成立了个体餐饮公司。社会工作者老王获悉后,积极了解相关政策,主动协助小潘免费参加政府职能部门举办的企业管理培训。免交餐饮公司管理类的行政事业收费。老王所做的工作实现了社会工作()的目标。


A.治疗

B.救助

C.预防

D.权利保障


参考答案:D


解析:

D复员退伍军人的需要主要包括就业权益保障的需要,社会工作者老王积极了解相关政策,帮助退役军人小潘享受创业政策优待,保障了小潘的权益。故答案为D。


第351题 军休干部老李由部队移交到地方军休所后,感到非常失落,觉得自己为部队奉献了大半辈子,到老没有用了,被部队当做“包袱”扔到了地方。终日闷闷不乐的老李拒绝参加军休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协助老李适应角色转换,其介入的关键是改变老李()。


A.社交退缩的非理性行为

B.“老了无用”的消极态度

C.心理失落带来的负面情绪

D.“被部队抛弃”的非理性信念


参考答案:D


解析:

D军休社会工作中,如何协助服务对象识别自己的非理性信念、重建理性认识、改变负面情绪、树立积极健康的修养观、接受组织安排的现实、主动融入社区和社会,是社会工作者介入的重点。军休干部老李情绪失落的根本原因是非理性信念占据心理主导地位,因而应当辨识、转变非理性信念,故答案选D。


第352题

某光荣院孤老优抚对象日益减少,因此院方决定在保证为原有孤老优抚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下,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开门办院的第一周就有多名社会老人申请并入住。社会工作者小毛发现光荣院的孤老优抚对象对社会老人有明显的抵触情绪。针对此种情况小毛的工作重心应该是(   )。


A.帮助孤老优抚对象融入社区

B.引导孤老优抚对象接纳社会老人

C.帮助社会老人接纳孤老优抚对象

D.协助社会老人适应光荣院环境


参考答案:B


解析:

光荣院的孤老优抚对象对社会老人有明显的抵触情绪,社会工作者小毛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引导光荣院孤老优抚对象接纳社会老人。


第353题 为满足光荣院老年服务对象发挥余热的需求,社会工作者介绍他们担任中小学校外辅导员,参与学校和社区为青少年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做法帮助老年优抚对象实现了()。


A.老有所养

B.老有所为

C.老有所依

D.老有所医


参考答案:B


解析:

B根据题干描述,这些老年优抚对象结合自身综合优势,力所能及发挥余热。正是体现了“老有所为”,故答案为B。


第354题

军休所社会工作者小徐发现,一些军休老人对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存在疑惑,尤其不能接受这类机构的有偿服务。为此,小徐设计了小组工作方案,旨在帮助军休老人转变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态度,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化养老服务,在小徐的方案中,其工作介入重点应聚焦在军休老人的()。


A.健康养生

B.认知重构

C.居家安全

D.社交技能


参考答案:B


解析:

认知重构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道将错误的或非理性的认知变为可接受的、准确的认知来降低当前问题。军休老人不能接受社会组织的有偿社会化养老服务,属于认知方面的偏差。故选B。


第355题

某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落实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购买了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专项服务,为退役军人开展就业创业扶持活动。下列服务中,属于退役军人安置社会工作内容的有(    )。


A.调查评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需求

B.研究制定就业创业相关扶持政策

C.邀请创业成功的退役军人分享经验

D.组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专家指导团队

E.帮助退役军人建立就业创业互助小组


参考答案:ACDE


解析: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主要包括:①就业创业权益保障的需要。当前军转复退军人的需要聚焦在就业创业方面。②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需要。大部分服务对象处于军地转化的过渡期,普遍感到社会再适应的压力,存在诸如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E。


第356题

社会工作者小张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帮助军休干部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协助军休干部运用微信与辖区内有共同爱好的老年人建立联系,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空间。小张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促进()。


A.军休干部与社会融合

B.军队保障与地方保障融合

C.军休干部间的关系融合

D.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


参考答案:A


解析:

。军休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在微观层面,推进军休老人与社会老人融合;中观层面,推进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宏观层面,推进军队保障与地方保障融合。题干中社会工作者是协助军休干部与辖区内的老人建立联系,属于军休老人与社会老人融合。


第357题

老王年轻时在战争中负伤,导致下肢瘫痪,背部长期疼痛。伤病严重影响了老王的身心健康,降低了他的价值感和自尊感,也限制了他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的空间。老王的上述情况呈现出优抚安置对象具有()的特点。


A.行动能力强

B.军队情结深

C.需求层次多

D.年龄结构优


参考答案:C


解析: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①覆盖范围广;②军队情结深;③需要层次多:生理需要(健康维护、治疗康复);安全需要(生活保障、居家安全、后事安排);归属与爱的需要(婚姻家庭、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尊重的需要(社会承认);认知的需要(接受教育、角色适应);审美的需要(追求秩序、体现美感);自我实现的需要(职业发展、社会参与);④问题压力重:角色转化、心理失衡、社会地位维护、社会隔离、生活困难、医疗保障、就业困难、合法权益维护等问题。题干中服务对象的需要包括:健康维护、社会适应等需求。故选C。


第358题

乐龄光荣院的老人们因李大爷突发心梗离世而陷入沉闷悲伤的氛围中,社会工作者小韩组织了李大爷的追思会,放映李大爷生前的照片,协助老人们表达失去同伴的感受及对死亡的看法。小韩为老人们提供的服务属于(   )。


A.危机干预

B.行为治疗

C.哀伤辅导

D.生命回顾


参考答案:C


解析:

哀伤辅导中,在服务对象离世后,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一些小组工作技巧包括:①在小组中分享逝者的故事以及死亡时的情境;②在小组内分享逝者的照片和生命回顾手册;③在小组内留出专门的时间表达失去同伴的感受;④学习放松方法和身体健康锻炼的方法;⑤谈谈他们对死亡和来生的看法。题干中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属于哀伤辅导,故选C。


第359题

小军因伤致残入住康复医院,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产生轻生的念头,社会工作者小方的下列表述中,针对小军这样的服务对象,运用了危机干预技巧的有(    )。


A.“我已通知了你姐姐,她明天就来看你。”

B.“眼下有哪些事让你消沉,可否说来让我听听?”

C.“院里为你制定了周详的康复计划,你仍可凭一技之长服务社会。”

D.“我理解从一个生龙活虎的人,突然变成饮食起居都耍靠人帮忙的这种感受。”

E.“你很坚强,治疗那么痛苦都熬过来了,现在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


参考答案:ACD


解析:危机被定义为是一种在个人稳定的情绪状态被打乱时所产生的急性情绪混乱的状态,这种情绪状态会导致个人一般应对能力的崩溃。在危机干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密切关注服务对象的情绪、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给予多方面的、较为密集的支持,确保工作的延续性。题目中小军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产生轻生的念头,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可以给他联系社会支持(选项A),同时对她输入希望(选项C),在对话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同理心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待服务对象所遇到的问题,给予真诚的回应(选项D)。在危机状态下,要避免给服务对象消极、不良的提醒或暗示,所以选项B、E说法不合适。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第360题

某社区负责优抚安置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为了推进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的融合。设计了一系列服务活动。下列活动中符合上述服务目标,属于中观层面介入的说法是(   )。


A.实现军地社会保障“无缝衔接”

B.协助军休干部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C.推进军地管理体制“一体化建设”

D.提升驻地社区对军休干部的社会认同


参考答案:D


解析:

军休社会工作介入策略:①微观层面,推进军休老人与社会老人融合;②中观层面,推进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③宏观层面,推进军队保障与地方保障融合。选项A、C属于宏观层面的介入,选项B,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属于微观层面的介入,选项D属于中观层面的介入。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