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01题 2022年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圆满闭幕,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取得金牌榜、奖牌榜第一的成绩。值此时机,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计划在社区开展助残爱残宣传活动。下列关于残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残疾人是个群体规模很小的社会群体
B.残疾是人类多元差异化的表现之一
C.残疾是指由于身体上的缺陷而带来的器官的丧失或功能的不正常
D.残疾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共五类
参考答案:B
解析:残疾人是一个人数众多、特性鲜明,有特殊困难的社会群体。故 A 错误。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故 C 错误。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故 D 错误。
A.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入
B.提升服务对象的就业技能
C.发挥服务对象的正面影响
D.提高服务对象的自决能力
参考答案:B
解析:题干中小梁开设“就业能力提升小组”,且开展了一系列提升服务对象的就业技能的活动(成功就业的服务对象担任辅导员、分享就业讯息、负责就业面试辅导的活动策划、带领情景模拟活动等),都有利于提升服务对象的就业技能。
A.告知大李会向警方报告此事
B.严厉批评大李的无证驾驶行为
C.肯定大李“助人为乐"的行为
D.替大李保密,提醒其注意安全
参考答案:A
解析:社会工作者应当妥善处理为案主保密的原则与维护社会安全的关系。当社区矫正工作者了解到服务对象的思想、行为以及社会交往中隐含着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新的危害的可能性时,不能借口保密而对此不闻不问,而是要及时把矫正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动态报告有关部门和人员,要采取措施及时制止危害的发生。
A.举办篆刻作品鉴赏会,提升矫正对象的艺术素养
B.举办才艺作品展示会,向社区居民展示矫正对象的优势及能力
C.召开“篆刻与生活”小组讨论会,引导矫正对象思考积极的生活方式
D.召开“石头成长记”小组分享会,邀请已成功创业的矫正对象分享经验
参考答案:B
解析: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社区教育的途径,改变居民对矫正对象的偏见,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使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选项中的举办才艺作品展示会,向社区居民展示矫正对象的优势及能力有利于改变社区居民对矫正对象的偏见,可以帮助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A.审判建议
B.小王的前科
C.小王犯罪事实的记录
D.小王生活史
E.社会矫正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本题属于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包括3个部分:①犯罪事实的记录。其中,犯罪嫌疑人自己对缓刑官关于犯罪供述和辩解,以及警察或被害人的陈述等都要加以记载。②前科。要求对以前被逮捕及犯罪情况的详尽说明及评价。③本人的生活史。记载家庭、受教育、工作经历、身体精神状况、宗教、兴趣、社会活动、服役、财产状况等。
A.通过和儿子远程连线,劝导姚女士安心戒毒
B.链接周边志愿者资源,为姚女士和小君开展服务
C.收集社区中类似小君处境的困境儿童案例
D.联络公安和教育部门,帮助小君完成落户及入学
参考答案:B
解析: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一) 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二) 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三) 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故选 B
A.对老赵的境遇表示理解,请他坐下慢慢说
B.让老赵冷静下来,并告知申请补助的流程
C.向老赵宣讲禁毒法,并强调复吸的危害性
D.向街道禁毒工作部门反映老赵的具体情况
参考答案:A
解析:接纳原则:社会工作者应了解和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感受与行为,不应因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宗教、态度、行为、生理及心理状况等歧视或拒绝服务。选项A理解老赵的境遇属于接纳原则。
第308题 司法社会工作者小蒋接受委托,为未成年的社区服刑人员小芳开展服务,小芳向小蒋说自己已经怀孕,并打算找一个私人诊所去做人工流产,叮嘱小蒋不要告诉父母和老师,接下来小蒋在服务过程中,首先要妥善处理好 ( )
A.为小芳保密和维护社会安全的关系
B.为小芳保密和维护学校纪律的关系
C.为小芳保密和维护其人身安全的关系
D.为小芳保密和维护其家庭稳定的关系
参考答案:C
解析:要妥善处理为案主保密的原则与其人身安全的关系,为案主保密的原则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即使是罪犯或违法者这样特殊的服务对象,他们也有与生俱来的尊严,也有权利保全自己的隐私和不受外人干扰的生活空间。矫正社会工作者被法律赋予了监管矫正对象的权力,但是,他也不能违背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所要求的伦理守则,也不能将矫正对象的基本资料随意公开,不能将在工作过程中了解到的服务对象的想法和打算随意地告诉别人。矫正社会工作者有义务为服务对象保密。未成年人流产可能会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
第309题 大李因吸毒成瘾被责令社区戒毒后成为社会工作者老秦的服务对象,近期,在一次个案会谈中,大李告诉老秦由于医生给药量难以满足需要,他计划在黑市上购买戒毒药物,此时,老秦恰当的做法是 ( )。
A.斥责大李打算在黑市购买药物的想法
B.默认大李打算在黑市购买药物的想法
C.尊重大李的想法,鼓励他做出自我选择和决定
D.重视大李的独特性,协助他与医生沟通给药量
参考答案:D
解析:A 斥责错误,B 默认错误,C 黑市买戒毒药物本身就是错误的做法,C 错误。
A.帮助老张提高对赌博危害性的认识
B.帮助老张提高对吸毒危害性的认识
C.与老张探讨压力产生的原因,寻找改变的途径
D.建议老张跟家人坦白,请家人帮忙筹资还赌债
参考答案:C
解析:
针对题目中老张的情况,如果要“协助老张学习以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首先做的应该是与老张探讨压力产生的原因,寻找改变的途径。故本题答案为选项C。
A.“请您告诉我您的姓名、年龄和犯罪事实,好吗?”
B.“您了解社区的纪律和规定吗?”
C.“刚才我握您的手觉得很凉,您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吗?”
D.“我看到您一个人很孤独,您的太太和孩子为什么离开您?”
参考答案:C
解析:
C选项A、B、D的问话容易让服务对象产生反感、出现排斥现象,选项C则令人感到比较亲切,产生信任感。故选项C为最佳选项。
A.与小新探讨远离毒友的方法
B.与小新探讨持续吸毒的好处与坏处
C.与小新探讨如何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
D.与小新探讨如何遵守社区戒毒的相关规定
参考答案:B
解析:
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也称禁毒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社会工作方法,包括个案辅导、家庭辅导、小组工作、学校活动和社区活动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帮助涉毒人员戒毒和康复,并教育动员社会民众远离毒品、健康生活。本题中服务对象吸毒是为了助兴,因此可以推断出小新对吸毒的坏处并不了解,觉得有“好处”,所以探讨持续吸毒的好处与坏处可以让他了解到吸毒的负面作用,增强改变的动机。
A.小王的工作简历
B.非法拘禁的认定标准
C.李某的现实生活状况
D.社区矫正的帮教建议
参考答案:C
解析:
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包括3个部分:①犯罪事实的记录。其中,犯罪嫌疑人自己对缓刑官关于犯罪供述和辩解,以及警察或被害人的陈述等都要加以记载。②前科。要求对以前被逮捕及犯罪情况的详尽说明及评价。③本人的生活史。记载家庭、受教育、工作经历、身体精神状况、宗教、兴趣、社会活动、服役、财产状况等。题干中的报告内容包括犯罪事实的记录和前科,还应补充李某的生活状况。故选C。
第314题 某公司老板在得知员工小李有犯罪前科后欲将他开除。社会工作者小希得知情况后,将小李在接受社区矫正过程中的良好表现告知公司老板,希望老板能给予小李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机会。小希的做法保障了小李的()权益。
A.生存
B.就业
C.家庭生活
D.教育
参考答案:B
解析:
B矫正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服务对象能够通过自身能力来维持其基本生存条件,因此,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帮助其接受较好的教育,以及实现有效就业,实现帮助其自新、自强、自立的目标。社会工作者小希帮助小李获得了公平竞争的工作机会,故保障了其就业权益,答案为B。
第315题
新入职的矫正社会工作者小杨对如何处理遵守保密原则与维护社会安全的关系存在困惑,向督导请教。督导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分析,协助小杨厘清保密原则及界限。下列情景中小杨可以打破保密原则的是( )。
A.某来访机构希望能翻阅矫正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记录
B.矫正对象告知社会工作者自己每天靠吸食冰毒来抵抗驾驶疲劳
C.矫正对象向社会工作者描述之前犯罪经过以及在监狱里的感受
D.矫正对象告诉社会工作者自己年轻时曾偷邻居家阳台上的香肠
参考答案:B
解析:
当事件威胁到服务对象本人以及他人生命安全,甚至突破法律界限,威胁国家以及人民财产安全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不能再坚持保密原则。故本题答案为选项B。
第316题
大李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期5个月执行。大李对判决不服,认为自己犯罪是受人教唆,一时好奇,冲动而为,不应承担全部责任。针对大李的这些想法,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大李时,主要工作任务应是对其进行()。
A.监管
B.矫正
C.帮困
D.执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生理上、心理上、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正常成员。本题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其进行矫正。
A.社会适应
B.教育
C.家庭生活
D.经济
参考答案:C
解析:
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人们得到生命滋养的源泉。矫正社会工作者要鼓励和协助服务对象构建和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这既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对于正常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是为了创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服务对象更顺利转变。
A.以父亲吸毒的前车之鉴激发大刚的戒毒决心
B.让大刚从模拟影像中看“吸毒10年后”自己的样子
C.与相关部门会商,联动治理大刚居住周边的生活环境
D.采用青少年拓展训练的方法,帮助其增强体质,调节情绪
参考答案:C
解析:
题目中社会工作者小林计划采用社区工作的方法帮助大刚戒毒,只有选项C属于社区的工作方法,优化大周所处社区环境。故本题答案为C。
第319题
社会工作者为假释回到社区的顾某提供了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咨询服务,并协助其申领了临时救助。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做法体现了矫正社会工作者( )功能。
A.监管
B.矫正
C.服务
D.改造
参考答案:C
解析:
矫正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在司法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其服务对象是特殊社会困难群体——罪犯或违法人员。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贯穿整个刑事司法过程。其内容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等。服务手段包括直接的专业服务、转介性的间接服务等。故,本题应选C。
A.开展社区宣传教育
B.挖掘矫正志愿力量
C.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D.培育矫正互助小组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在社区中举办了社区矫正专家讲座,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矫正知识,以改变居民的偏见,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得知属于开展社区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