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者试题(629题)


第241题

为了改善当地单亲贫困母亲的生活,社会工作者小李带领她们成立了传统手工制作互助组。为了实现对单亲贫困母亲的增能目标,小李应采取的做法是(   )。


A.扮演协作者角色,对互助组进行组织和管理

B.组织组员分析市场需求,集体商定做何种手工产品

C.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做何种手工产品

D.扮演治疗者角色,帮助组员分析自己对贫困生活应承担的责任


参考答案:B


解析:

妇女增能的干预目标是通过社会工作者和妇女之间的共同合作,让妇女有能力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处境,引发她们对形成这种境况的社会因素进行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并且通过采取具体的行动来改善处境。具体目标包括:①意识提升。树立关于妇女状况、歧视、权利和机会的意识,并且把它作为迈向性别平等的第一步。一旦建立妇女的集体意识,就会产生群体身份认同和人多力量大的感觉。②增强能力、发展技能,尤其是计划、决策、组织、管理、开展活动以及与周围他人和机构打交道等方面的能力。③参与并扩展在家庭、社区和社会方面的支配和决策的力量。④行动。采取具体的行为获得两性间的平等权利。


第242题

外来务工人员小丽怀孕了。社会工作者小宋邀请小丽夫妇参加社区举办的科学育儿与生殖健康讲座。小丽夫妇忙于生计,缺席了这次讲座,并认为没有必要定期做产前检查。小丽夫妇的这种情况,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很常见。针对这些问题,小宋应做的工作是(   )。


A.向社区居民传播公共卫生保健知识

B.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生殖健康保健意识和能力

C.尊重外来务工人员接受生殖健康教育的自决权

D.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平等享受医疗保健资源的权利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干中,小丽夫妇忙于生计,缺席讲座,说明小丽生殖健康方面的意识不强,需要提升生殖健康保健意识和能力。


第243题

《反家庭暴力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的颁布实施对(   )具有重要意义。


A.保障妇女生命权

B.保护妇女生殖健康

C.保障妇女权益和发展

D.保障妇女获得特殊保护

E.建立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


参考答案:ACE


解析:

妇女的需要包括:①妇女生命权得到保障的需要;②妇女生殖健康的需要;③保障妇女的权益和发展的需要;④建立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需要。《反家庭暴力法》的颁布对保障妇女生命权、保障妇女权益和发展以及建立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244题 吴女士的丈夫脾气不好,长期对她施暴,一喝醉酒就打她,社会工作者在与吴女士交谈中发现,她已有“受虐妇女综合征”的表现,下列表述中体现该特征的有( )。


A.是我自己没本事哄丈夫开心

B.谁家的日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C.他主要是因为喝酒才打我的

D.过了那股劲儿他对我挺好的

E.不管怎么说他都不应该打我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受虐妇女综合征:长期遭受婚姻暴力的妇女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称之为“受虐妇女综合征”。其特征如下:(1) 低自尊:认为自己应该对施暴者的行为负责,有严重的罪恶感和心理压力,并带有身心疾病,相信除了自己外没有人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2) 暴力循环:婚姻暴力是有规律的,呈现出周期性循环 发生的特征,分为愤怒情绪积蓄期、爆发期、道歉、宁静、爱、喘息期等不同阶段,有时也被人们称作“螺旋状”的暴力,每次暴力不仅有周期而且深度也不同。(3) 暴力正常化:长期和反复经受暴力的妇女,不是 不愿反抗暴力,而是逐渐将暴力行为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将其正常化。她们被暴力控制了之后,否定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够摆脱暴力等。


第245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用妇女社会工作方法,开展“构建男女平等和谐社区”项目、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小分队在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促进性别平等的工作。下列工作中,属于性别视角妇女社会工作方法的是( )。


A.开办“儿童社会性别小课堂”

B.举办“女性家庭贡献影像展”

C.开展“五星好儿媳”评选活动

D.开展“五好家庭”表彰活动


参考答案:B


解析: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包括:①建立平等的协作关系;②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③挖掘自身潜能,链接周围资源,解决面对的问题;④协助相同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


第246题 某社区为贯彻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三孩”政策落地,与街道社会工作站密切配合,在社区提供 0-3岁托幼服务,开展了一系列家庭支持服务。下列服务中,体现性别视角家庭工作原则的是( )。


A.开办“新手妈妈训练营”

B.开办亲子关系改善工作坊

C.开办“新手爸爸训练营”

D.开办亲职能力提升工作坊


参考答案:C


解析: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包括:①尊重和接纳现实中家庭形式和婚姻形式的多样性;②重新调整家庭权力,避免家庭暴力、冲突与资源分配不均;③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与平衡;④父亲的职责和母亲的职责同样重要,都需要训练;⑤社会应该为家庭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减轻家庭的负担。选项C体现了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中的父亲的职责和母亲的职责同样重要,都需要训练原则。


第247题 刘姐和大李结婚多年,一双儿女都已上中学。家里除了几亩地的收成,主要靠大李在外打零工维持生计。大李爱喝酒,喝多了就打刘姐。刘姐常年遭受家暴,具有典型的“受虐妇女综合征”的表现,下列刘姐的表述中,属于“受虐妇女综合征”表现的有( ) 。


A.大李的性格天生就是这样

B.大李的工作压力实在太大了

C.大李醉酒后我没服侍好他

D.不管是婆家还是娘家都没人能帮我

E.谁家都是这样,年龄大些就好了


参考答案:CDE


解析:受虐妇女综合征:长期遭受婚姻暴力的妇女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称之为“受虐妇女综合征”。其特征如下:①低自尊;②暴力循环:③暴力正常化。选项C、D属于低自尊特征,选项E属于暴力正常化。


第248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行自我评估时发现,机构有关女员工产假等方面的制度不健全,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员工的产假、哺乳假、带薪年假和体检等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这一工作满足了( )需要。


A.妇女的生殖健康

B.保护妇女权益与发展

C.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D.建立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


参考答案:B


解析:保障妇女的权益和发展的需要: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系列法律中涉及妇女权益的条例,是妇女社会工作的艰巨任务。全社会要维护妇女的特殊权益,促进妇女在就业、教育、参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平等的机会和发展权利,改善妇女的贫困状态,保护妇女不再遭受家庭暴力、性侵犯、被拐卖等威胁。题干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员工的产假、哺乳期、带薪年假和体检等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是贯彻和落实法律中涉及妇女权益的体现,满足了保护妇女权益与发展的需要,选项正确。


第249题

某妇女发展中心为帮助贫困山区妇女脱贫。协助她们成立了合作社,一起销售农副产品,并为她们提供电子商务培训。上述工作(   )。


A.满足了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

B.满足了妇女的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C.既没满足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也没满足妇女的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D.既满足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也满足妇女的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参考答案:D


解析:

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妇女就其社会承认的角色而确定的需求,尽管这种需求是由于社会分工及妇女的从属地位引起的,不具有对社会性别的挑战性,但这些需求是妇女很实际的需要,如妇女需要食物、健康、就业等,在满足这些需要的过程中并不会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分工模式。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指的是挑战和改变由妇女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而产生的需要。这类需要涉及社会的分工模式、权利等,满足这类需求可以协助妇女取得更多的平等权利,改变现存的社会分工模式和角色,挑战妇女的从属地位。题目中妇女成立合作社,并参与了电子商务培训,既满足了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也满足了妇女的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故选D。


第250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支持所帮扶的裕村妇女草编合作社进一步深化发展,增量提质。下列体现妇女赋权原则的服务是( )


A.为裕村妇女草编合作社设计项目

B.动员已脱贫的妇女加入妇女草编合作社

C.请工艺美术大师为妇女草编合作社设计新产品

D.将姐妹们提出的合作社发展建议反映给相关部门


参考答案:D


解析:妇女赋权的原则包括:①鼓励和肯定;②将妇女作为主体;③意识觉醒;④权力分析;⑤倡导政策改变。


第251题 某政府对当地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0-2020)进行了终期评估,发现在“儿童与教育”领域,性别平等课程进校园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在整改中,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建了工作小组,开发出性别平等课程,在中小学开设专门课堂,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性别平等教育活动。上述工作的最终目的是( )。


A.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

B.提升教师性别平等教育能力

C.在学生中开展性别平等教育

D.丰富学校性别平等教育内容


参考答案:A


解析:社会性别决策主流化是一个战略,把对女性和男性的关注、经历作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中设计、执行、跟踪、评估政策和项目计划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考虑,以使女性和男性能平等受益,逐渐消除性别不平等的现象,最终达到社会性别平等。选项A属于最终目的,其它选项属于推动性别主流化中的具体目标。


第252题 为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21-2030)》,某地将男女平等的课程纳入乡镇社会工作者培训体系,该举措属于妇女社会工作者中的(  ) 方法。


A.妇女赋权

B.舆论干预

C.性别分析

D.宣传教育


参考答案:D


解析:妇女社会工作的宣传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社会性别观念和男女平等意识方面。工作方法包括(1)利用各种政策出台和修改的机会进行宣传和教育。如借助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修订的机会,利用各种媒体对其基本内容进行宣传。(2)利用各种节假日作为推动和宣传先进妇女观的契机。(3)利用突发性事件进行宣传和教育。(4)利用各种培训机会宣传性别意识。如在各级党校中,进行"男女平等国策"的宣讲,将男女平等的课程纳入党校课程体系中。(5) 在社区利用各种文艺团体,通过唱歌、戏剧等艺术形式把要宣传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宣传教育形式。


第253题

小赵来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哭诉说她丈夫性情粗暴,喜欢抽烟喝酒,且酒后经常打骂她。小赵实在忍无可忍,求助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小赵时,应遵循的干预原则有()。


A.私人问题个人负责

B.关注人身安全

C.建立专业关系

D.尊重人格独立

E.接纳其描述的问题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主要包括:接纳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受害者;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关注受害妇女的安全;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第254题 李女士丈夫因车祸去世,她一个人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与邻居和其他人很少来往,工作不稳定,收入也不高,对生活感到无望。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调查时了解到李女士的情况,拟运用妇女赋权的方法开展工作。下列做法中符合个人层面目标的是 (  )


A.链接志愿者帮助照顾李女士的父母

B.教授李女士人际沟通方法和技巧

C.邀请李女士参加单亲母亲支持小组

D.与李女士会谈增强其生活的信心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选择个人层面目标。


第255题

为了贯彻落实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精神,某街道计划购买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为辖区内残疾人提供差异化的“补偿性”功能训练,帮助残疾人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并接受职业技能训练。上述计划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可以促进残疾人(    )的实现。


A.康复享有权

B.环境友好权

C.社会参与权

D.文化生活权


参考答案:A


解析:

残疾人的康复包括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区康复。其中对残疾人群体的教育康复,首先是开展人与环境互动的教育,协助残疾人认知自己的残疾、认识日常生活的环境、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和社区等方法提供专业化重点服务,使残疾人的身心与环境达成和谐,积极应对残疾及其残疾的生活状态。其次,针对不同残疾提供差异化的“补偿性”功能的训练,不仅学习基础性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还要结合身心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教育康复重点是提升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能力和素质。


第256题

残疾人小红在与社会工作者小王的交流中提起,自己先天残疾是父母姨表亲结婚的结果,因此对父母充满怨恨。小王听后,与小红就近亲结婚和致残原因进行了讨论,使小红认识到,近亲结婚只是导致残疾的因素之一,如果父母当时有机会学习优生优育知识,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小王对致残原因的分析依据的是(     )理论。


A.个人责任

B.社会责任

C.社会照顾

D.回归社会


参考答案:B


解析:

残疾人社会工作在致残原因的理论分析上,应从个人责任理论转向社会责任理论。个人责任理论的前提隐含了“健全人”和“残疾人”的对立,在同等生活状态下,大多数人是正常的,而少数人致残,其责任只能在个人或家庭,一个人患有残疾只能是个人和家庭的不幸或悲剧。社会责任理论则强调无论先天性残疾还是后天性残疾都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例如近亲结婚而生出智障儿,表面上是先天性的,实际上是父母知识的缺乏,也是社会性因素造成的。故本题答案为B。


第257题

针对一些人随意将共享单车停放在盲道上的现象,社会工作者小王策划了一次“还盲人朋友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的宣传倡导,引导公众将共享单车规范停放,并建议城市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小王上述做法维护了残疾人的()。


A.康复权

B.文化生活权

C.社会福利权

D.环境友好权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A,残疾人康复权是残疾人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残疾人“独立生活”的重要保证。选项B,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权是残疾人拥有平等参与各种文化、体育和娱乐的权利。一方面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残疾人文化生活权的确认,展现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构建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共融共享的文化。选项C,残疾人社会福利权是指享有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权利,尤其是在出现“即时性”困难之时获得有效社会帮助的权利。主要包括残疾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供养和公共服务等内容。选项D,残疾人环境友好权主要指为残疾人享有平等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的权利。消除社会性环境中阻碍残疾人参与的“物化”因素是环境友好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各类建筑物、道路和交通设施等)的无障碍、信息交流环境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碍和政治参与无障碍等。题目中社会工作者的目的是“还盲人朋友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维护了残疾人的环境友好权,应选D。


第258题

增加残疾人群体的健康是“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持续推进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各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以促进残疾人在社区内实现康复,如开展康复训练小组工作、举办康复技能工作坊和提供医疗资源链接等。上述服务属于我国残疾人预防工作体系中()的内容。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参考答案:C


解析:

我国初步建立了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是指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通过实施免疫接种、围产期保健、预防性咨询、减少暴力、预防交通意外、加强公共场所安全、避免引发伤病的危险因素或危险源、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照顾等措施。二级预防是指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通过实施残疾早期筛查、定期健康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三级预防是指防治残疾后出现残障,通过实施康复功能训练、假肢矫形器及辅助功能用品用具、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护理、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及补偿性手术等措施。开展康复训练小组工作、举办康复技能工作坊和提供医疗资源链接等,主要是针对已经是残疾人的人群,帮助他们开展必要的康复训练。故选C。


第259题

社会工作者小张为社区内的残障人士开展职业康复服务。在职业咨询的基础上,小张计划进一步了解这些残障人士职业发展的意愿和可能性。接下来,小张应开展的工作是()。


A.职业评估

B.职业介绍

C.职业培训

D.就业指导


参考答案:A


解析:

职业康复方法第一个环节是职业咨询,其目的是在接案后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情况和与就业相关的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帮助残疾人解决职业中出现的问题。职业评估通常称为职业评定,是职业康复措施的第二个环节,也就是个案工作的预估。其目的是为了评定残疾人的作业水平和适应职业的可能性。职业培训是第三个环节,是指帮助残疾人有效从事职业活动的有效措施,是社会工作者与职业指导师一起对残疾人进行就业前培训和上岗前培训。就业指导是职业康复的第四个环节,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提供劳动市场、就业方向等信息以及具体就业指导意见和建议。社会工作者小张在职业咨询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这些残障人士职业发展的意愿和可能性,故小张应开展的工作就是进行职业评估。故选A。


第260题

社会工作者老李应邀到小伟家进行探访。老李了解到,7岁的小伟去年被诊断为中度智障,未能到普通小学就读。小伟母亲辞职在家照顾小伟,但她觉得自己只能照顾其生活,无法为他提供系统的知识和社会技能训练,因而非常担心影响小伟的顺利成长。老李评估后认为,小伟当下最急需的是()康复资源。


A.职业

B.社区

C.教育

D.社会


参考答案:C


解析:教育康复中对残疾人群体的教育康复,要配合特殊教育工作者进行针对残疾人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及劳动、职业技能的训练,加强对学龄前和学龄期残疾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课外训练。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