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01题 某社区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活动,对全社区的道路、公共活动场所和公共卫生间等进行了适老化改造,预防老人发生意外事故。上述措施满足了老年人的( )需要。
A.健康维护
B.居家安全
C.社会参与
D.就业休闲
参考答案:B
解析:居家安全是老年人需要安全宜居的家庭氛围和社区环境。
A.健康维护
B.居家安全
C.社会参与
D.就业休闲
参考答案:B
解析:
老年人需要安全宜居的家庭氛围和社区环境。题干中,因为老人意外跌倒事件促成对全小区的道路、活动场所、公共厕所等进行改造,满足了老年人居家安全的需要。
A.更诚恳地邀请张大爷参加小组活动
B.在组织小组活动时注意将两人分开
C.请李大爷做张大爷的工作参加小组
D.在小组中增加冲突处理的相关议题
参考答案:D
解析:老年小组工作的注意事项包括:①尊重自决权;②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③尊重保密权;④干预小组动力,保护小组成员免受伤害。选项D,在小组中增加冲突处理的相关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两位服务对象的冲突问题。其它选项不符合社会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方法。
第204题
某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在需求评估后,计划为社区中的中风老人开展社区照顾服务。下列关于社区照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提供服务
B.主要注重微观层面的介入
C.代际融合也是中风老人社区照顾的内容
D.需兼顾不同状况老年人的需要
E.特别需要资源配套衔接
参考答案:ACDE
解析:在社区照顾中,社会工作者不再扮演单一的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是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提供服务,选项 A 正确。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服务内容包括:咨询与转介、志愿者服务、代际融合、老年教育、老年休闲娱乐、老年就业、收入保障、营养与餐饮、健康照顾与生活安康、心理健康、出行、住房、个案管理、居家照顾、照顾人支持等。选项 C 正确。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的社区照顾方案通常都是综合性的,兼顾社区中不同状况的老年人的需要。老年人的社区照顾方案尤其需要配套衔接。选项 D、E 正确。故选 A、C、D、E。
A.移情
B.工作倦怠
C.反移情
D.过度保护
参考答案:C
解析:
社会工作者个人以往与老年人打交道的经历,特别是跟家中老人的交往可能会导致对老年服务对象抱有特殊的感情,出现反移情。这可能会表现为对老人特别不好,缺乏耐心和关怀,也可能表现为对老人过度保护,想要“拯救”老人。本题中社会工作者出现了反移情的情况。
A.赵大爷口述让儿子记录立下了遗嘱
B.赵大爷将银行卡交给儿子并告诉他密码
C.赵大爷对儿女说“唉,真不如死了算了!”
D.赵大爷对儿女说“我太麻烦你们了,没了我你们会过得轻松点。”
参考答案:C
解析:直接线索是明确地说出自杀意愿,比如直接说“我要了结自己”或者“有时我真想结束一切”。间接线索是未明确说出自杀的意愿,但言语有自杀的倾向,如“如果没有我你会过得好一些”。行为线索是有自杀倾向的行为。选项C属于直接线索,选项A、B属于行为线索,选项D属于间接线索。
第207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根据社区需求评估的结果,计划为社区妇女开展能力建设。该机构提供的下列服务中,能够满足妇女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的是()。
A.创业技能培训
B.健康保健知识培训
C.“女德”知识培训
D.子女教育技能培训
参考答案:A
解析:
摩塞把妇女的需求分为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和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两种。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妇女就其社会承认的角色而确定的需求。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指的是挑战和改变由妇女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而产生的需要。这类需要涉及社会的分工模式、权利等,创业技能培训有助于妇女进行自主创业,容易打破之前已有的男女分工模式。故选A。
第208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与家庭暴力受害者小宋的面谈中发现,小宋已经出现了“受虐妇女综合征”的症状。小宋的下列表述中符合“受虐妇女综合证”的是( )。
A.“家底暴力是社会因素造成的”
B.“我因为被家暴患上了严重的抑郁”
C.“丈夫打我是因为我自己的问题造成的”
D.“床头打架床尾和,家家都是这样的”
E.“我觉得已经无法摆脱丈夫一次又一次的暴力了”
参考答案:CDE
解析:受虐妇女综合征表现为:①低自尊:受虐妇女自身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罪恶感,认为自己应当对施暴者的行为负责。②暴力循环:暴力的发生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③暴力正常化:受虐妇女将暴力行为正常化,将其看作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C、D、E。
第209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调研,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了优化女性就业环境的政策建议。该机构上述工作采用了妇女社会工作中的()方法。
A.宣传
B.教育
C.监测
D.倡导
参考答案:D
解析:
倡导指的是为了确保社会公正,站在服务对象或者受助团体的立场上,直接从事代表、捍卫、支持受助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的活动过程。倡导的前提是妇女个人存在着困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乏以及政策和法律保障不力等。倡导的目的就是改变政策、法律和制度。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调研,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了优化女性就业环境的政策建议,体现的是倡导方法。宣传和教育重在对现有的妇女政策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选项A、B错误;选项C,监测不属于妇女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故选D。
A.建立信任关系
B.挖掘自身潜能
C.链接周围资源
D.重新界定问题
参考答案:D
解析:
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涉及以下4个方面:①无论妇女带来的问题是什么,都不要将问题个人化,以减低妇女的自责。②分析问题的成因。分析哪些问题是因为性别的刻板认识导致的,哪些问题是由于缺少支持和资源产生的,哪些问题是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原因导致的,认清个人问题和社会原因之间的联系。③协助妇女重新认识女性以及女性承担的角色,关注生育健康权利。④寻找妇女问题中个人能力与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及原因,协助认清个人无力感的具体形成过程。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寻找妇女问题中个人能力与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及原因,协助认清个人无力感的具体形成过程。根据题干中小张的做法属于帮助小肖重新界定问题。
A.为姐妹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B.为姐妹们选择开办小组的地点
C.由姐妹们确定开办小组的时间
D.邀请专家为姐妹们讲授家庭教育知识
参考答案:C
解析:
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之一是协助相同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建立支持小组的注意事项包括:①建立小组要兼顾妇女的两种需求;②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场地一定要根据妇女的情况而定;③社会工作者和妇女的平等关系。选项C属于建立支持小组的注意事项,故选C。
第212题
打击拐卖妇女犯罪活动是维护妇女权益的重要举措。某区实施多部门合作,开展“打击拐卖妇女犯罪专项行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也参与其中。下列工作中,属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工作职责的是( )。
A.解救被拐卖的妇女
B.为受害妇女进行全面体检
C.加大打击犯罪力度
D.为受害妇女提供创伤辅导
参考答案:D
解析:
要从根本上治理拐卖妇女的问题,一方面需要修改和完善法律中涉及打击拐卖妇女犯罪行为的有关条文,加大打击犯罪行为的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在政府、社会、社区、家庭以及个人层面开展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以便更有效地改善被拐卖、拐骗妇女在流入地的生存与发展,更有效地减少和遏制拐卖妇女现象的发生。但目前对这一问题的治理仅局限于公安打击、妇联救助上,公安机关解救被拐妇女后,当事人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如何康复,如何开始新的生活,她的家人和社区如何对待她等,则需要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后续的跟进服务。
A.强化张女士作为妻子的家庭角色
B.劝说张女士认同丈夫的家庭观念
C.强化何先生作为丈夫的家庭角色
D.引导何先生尊重妻子的个性与权利
参考答案:D
解析:
从性别视角出发,家庭教育的重点是教育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如何自我增权,如何争取自我更人性化的生活,以及教育其他成员如何尊重女性独特的个性和权利,而不仅仅成为家庭角色的扮演者。题干中何先生与张女士产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妇女的家庭角色认知的差异。何先生认为女性就应该在家中相夫教子,社会工作者服务过程中,需要引导何先生建立正确的妇女观。要让妇女得到平等的发展权利,实现妇女自身的解放,需要全社会树立尊重妇女的权利并且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意识的妇女观。故选D。
第214题
小丽因遭受家庭暴力向当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主张孩子由自己抚养,夫妻共有住房也归自己所有。小丽丈夫接到法院传票后,非常愤怒,变本加厉地殴打小丽。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社会工作者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建议小丽躲开丈夫到外地工作
B.为小丽丈夫提供施暴者干预服务
C.协助小丽向当地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
D.请当地法院强制让丈夫搬离现在的居所
参考答案:C
解析:
针对暴力伤害妇女的行为,社会工作者应当首先确保妇女的人身安全。选项A不属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选项B应当是确保妇女安全后应当做的工作;选项C正确;选项D超出的社会工作者的权利范围。
A.透明化
B.意识觉醒
C.政策倡导
D.权力分析
参考答案:B
解析:
妇女增能的主要方法包括:①透明化。将工作的过程透明化,破除神秘色彩。与妇女形成伙伴关系,由她们主导工作过程,充分发挥妇女的创造力。②鼓励和肯定。通过鼓励和肯定慢慢增进妇女的自信和能力,提升妇女自身的价值感。③权力分析。除了避免复制权力关系外,工作者还要与服务对象一起讨论两性之间的、家庭的以及日常生活中其他相关的权力关系,因为妇女群体的问题多与权力关系有关。④意识觉醒。通过阅读、小组讨论、经验分享以及观看影片等方式观察和了解妇女的弱势社会地位,为进一步改变建立必要的思想基础。⑤倡导政策改变。借助集体行动,倡导政策的发展和改变。
A.提高刘女士的文化素养
B.教授刘女士与儿子的沟通技巧
C.增进王先生与儿子的沟通互动
D.唤醒王先生对儿子的负疚感
参考答案:C
解析:从性别视角看,社会工作者必须有性别平等的敏感度,关注在夫妻关系中家务分工、经济支配、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矛盾。刘女士在孩子教育方面承受了过多的压力,依据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者小丽应该帮助刘女士与丈夫加强沟通和互动,协调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任务,减轻她的思想压力。故选C。
第217题 某中学在招生广告中明确提出:“从我校毕业的学生,男生是绅士,女生是淑女”。该校的培养目标反映了()。
A.男女两性的发展特点
B.男女两性的自我选择
C.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要求
D.社会发展对两性的要求
参考答案:C
解析: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要求就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和预期,它表明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该中学招生广告中,对于男生和女生区分为不同的培养方向,说明了社会上对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有不同的期望和看法。故选C。
第218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定期组织企业女工学习有关女性工作的法律法规。在女工们学习的下列政策法规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参考答案:B
解析: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在内的关于女性工作权利的法律保障体系。故,本题应选B,居于主体地位的政策法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A.战略性性别需求
B.成长性性别需求
C.实用性性别需求
D.发展性性别需求
参考答案:C
解析:
妇女有实用性性别需求和战略性性别需求两种需求。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妇女就其社会承认的角色而确定的需求,尽管这种需求是由于社会分工及妇女的从属地位引起的,不具有对社会性别的挑战性,但这些需求是妇女很实际的需要,如妇女需要食物、健康、就业等,在满足这些需要的过程中并不会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分工模式。因此,实用性需要的满足依旧延续传统的分工模式和角色。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指的是挑战和改变由妇女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而产生的需要。这类需要涉及社会的分工模式、权利等,满足这类需求可以协助妇女取得更多的平等权利,改变现存的社会分工模式和角色,挑战妇女的从属地位。本题中为留守妇女开办传统手工技能培训班,是为了促进她们的就业,属于实用性性别需求。
A.政策倡导
B.透明化
C.权力分析
D.意识觉醒
参考答案:D
解析:在社工介入之前,这些女工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已经习以为常,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弱势地位的表现。社会工作者小赵在对她们进行介入的过程中,首先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她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弱势地位,唤醒她们对自身处境的认识,这是一种意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