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者试题(629题)


第141题 社会工作者小刘发现,社区内有一些大学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通过和这些学生的交流,小刘发现这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于是,小刘计划为这些大学生开展自我探索小组。该小组的具体目标应该包括协助他们(   )。


A.提升自我接纳的程度

B.发掘每个人的内在潜能

C.更清楚的认识各种职业需要的能力

D.提升自我察觉和察觉他人需要的能力

E.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及未来发展的可行性


参考答案:ABDE


解析:自我认识与自我探索服务的主要目标:①帮助青少年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②协助青少年发掘内在的潜能,并使之得到充分的发挥。③通过青少年间的互动与分享,强化其自我表达的能力。④提升青少年自我觉察和觉察他人需要的能力。⑤强调青少年间彼此回馈和反应的重要性,不仅帮助了个人的自我成长,也帮助了他人成长。⑥协助青少年能够自我接纳、自我完成,终至自我实现。


第142题

社会工作者为青少年提供个案辅导,协助他们进行自我探索;开展青少年小组工作,训练其社交技巧;组织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上述服务体现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更加重视(    )。


A.倡导优化社会环境

B.发挥群体性示范效应

C.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D.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E.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


参考答案:ABE


解析: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①在价值理念上更突出对青少年群体的多元化和主体性的尊重与接纳。②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方面更强调在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和发挥群体示范性效应方面的整合性应用。基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行为特点,以及其群体性特点,社会工作者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采用融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社会工作理论于其中的个别辅导、角色扮演、小组游戏、技巧训练、集体活动等,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十分明显的启发、帮助和促进作用。特别是小组工作或团体活动,对于吸引青少年和服务青少年,建立青少年之间正向支持关系有明显成效。故选项B、E正确。

③更加注重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的政策倡导。青少年的发展深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及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需要从青少年群体本身、社会环境,以及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去开展各类社会工作服务。故选项A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E。


第143题

社会工作者小江运用艾瑞克·伯恩沟通分析理论中的“脚本分析技术”,帮助社区青少年了解成长环境对自己人际沟通形态的影响,提升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为此,小江应协助社区青少年()。


A.觉察自己的自我状态

B.反思自己的沟通形式

C.反省自己的沟通技巧

D.觉察自己的“生活地位”模式


参考答案:D


解析:

每个人从早年开始,因受父母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就已写定了自己的“生命脚本”,每个人乃是依据此脚本去计划自己的生活。由每个人的“生命脚本”衍生出每个人所拥有的“心理地位”,又称为“生活地位”。


第144题

为促进社区困境家庭中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起“青春助跑•学习伙伴”服务项目,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困境家庭中的青少年结成“一对一,手拉手”的伙伴,通过建立支持性的陪伴关系,帮助困境家庭中的青少年提升自信,健康成长。上述社会工作介入方法是(  )。


A.朋辈辅导

B.向导服务

C.家庭治疗

D.危机介入


参考答案:B


解析:

向导服务是由受过训练的成年志愿者或同龄志愿者,在社会工作者的督导下,向青少年提供“一对一”的长期陪伴,通过关爱且富有支持的积极人际关系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主要适用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和养成健康积极的行为习惯。


第145题

初中一年级学生小坚是社会工作者小李的服务对象。小李发现小坚虽然上课爱说话,课下喜欢追逐打闹,成绩也不好,但并非像老师说的那样“没法管”。小李尝试运用青少年社会工作强调的尊重青少年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照顾青少年独特需要等理念开展服务。在小坚因成绩不好而被同学排斥时,小李会询问:“你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小李上述做法体现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原则。


A.发展性

B.整体性

C.主体性

D.平等参与


参考答案:C


解析: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原则包括主体性、发展性、整体性;主体性原则是指要尊重青少年主体地位,承认与接纳青少年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充分照顾青少年的特点和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根据题干小李询问:“你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体现的是主体性原则。故本题答案为选项C。


第146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拓宽青少年社会参与渠道,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参与城市社区更新改造行动,包括参加社区居民意见征集、发挥所学专长参加学校邻近街区的改造方案设计等活动。上述服务属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类型中的( )服务。


A.预防性

B.矫正性

C.发展性

D.治疗性


参考答案:C


解析:青少年社会工作分为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矫正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是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社会资源,协助正常发展而设计的服务。矫正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是针对已经发生问题之青少年的个人、家庭社区环境的不良因素而提供的服务。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是针对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学校、社区现况而开展的服务。参加社区居民意见征集、发挥所学专长参加学校邻近街区的改造方案设计体现出服务是为协助正常发展而设计的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第147题

几名高三学生打算放弃高考,一起自主创业。他们的父母得知后非常着急,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才有未来。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们发现孩子不仅不听他们的劝告,还讨厌他们的管束,打算一起离家出走到外地创业,家长们很着急。向社会工作者小林求助,希望小林能劝孩子们放弃自己的想法。为帮助遇到此类问题的家长和孩子,小林可采用(   )的方法协助父母与孩子进行沟通。


A.社会爱护

B.为家长孩子举办创业技能讲座

C.资源整合

D.为家长与孩子开班亲子平行小组


参考答案:D


解析:为调和青少年家庭的亲子关系,亲子并行小组是社会工作者经常运用的服务方法。题干中体现的是亲子关系之间的问题。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


第148题 某城乡结合部社区有一些行为偏差青少年,他们有的存在不良行为,有的甚至受到过司法处置。为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社会工作者小王拟以社会连接理论为依据,为他们提供系列专业服务。小王应该为这些青少年提供的服务是:


A.心理辅导

B.生涯规划辅导

C.学业辅导

D.促进社区参与


参考答案:D


解析:社会连接理论认为,较深入地参加传统活动的,总是全力以赴地忙于各种传统事务,就会缺少从事越轨互动的时间和精力。题干中社会工作者为了解决行为偏差青少年改正不良行为,选项D“促进社区参与”让青少年参加社区事务,与社会紧密联系以此减少其不良行为的产生,符合社会连接理论的观点。


第149题

社会工作者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协助社区青少年辨识和察觉自我状态,以改进其表达方式。其中一节的活动内容是:在地上画出分别标有P、A、C的三个圆圈,每两名小组成员为一组,就某一有争议的社会话题进行讨论。当他们使用情绪化、孩子气的语言,或有委屈抱怨等行为时,就跳入C圈;当他们的语气变得成熟理性、情绪稳定时,就再跳入A圈;当他们的语气带有指使、命令、斥责的性质时,则要跳入P圈。该小组工作的互动设计所依据的是(   )


A.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

B.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

C.埃里克森的自我理论

D.伯恩的沟通分析理论


参考答案:D


解析:

艾瑞克·伯恩(Berne)的沟通分析论为社会工作者开展人际沟通与相处技巧训练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服务内容包括:“自我状态觉察训练”是伯恩沟通分析理论的典型活动之一。活动内容:两人一组,配对演练,先在地上画三个圈,表示P.A.

C.三种自我状态,然后请两位成员出来就一讨论主题当众对话演练;两位中不论哪一位,当说话语气属指使、命令、谩骂、斥责时,则立即跳到P的圈内;当语气成熟理性,情绪稳定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则跳到A的圈内;当语气属情绪化、孩子气,或有委屈、抱怨等行为表现时,则跳到C的圈内;换句话说,让成员学习在讲话的当下能立即辨识和觉察自己所处的自我状态为何,而后知道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故选D。


第150题

社会工作者小韩在涉罪青少年小赵的矫正帮教工作中发现,小赵父母在家庭会谈中常责备小赵,不听小赵解释,家庭关系紧张。为此,小韩在之后的家庭会谈中专门设计了与小赵直接沟通的环节,让小赵父母观察她如何用心体会小赵的真实想法,接纳小赵内心的感受,并在言语和行为上给予及时回应。小韩上述做法旨在帮助小赵父母学习(  )的沟通技巧。


A.积极倾听

B.主动引导

C.问题聚焦

D.现实反映


参考答案:A


解析:

积极倾听即训练父母的倾听能力,以便成为子女的心理辅导员。该技巧主要包括:能接纳子女、能从子女观点看问题、能尊重子女的自主性、能让子女承担自己问题的责任、提供子女探索自己问题的机会、关怀但不批判。故本题答案为选项A。


第151题 高考结束后,很多高中毕业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不知该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社会工作者小董拟运用“生涯选择配合论”为他们开展生涯规划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小董首先应该帮助他们:


A.了解高校专业的基本类别

B.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追求

C.分析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

D.评估不同专业的预期收入


参考答案:B


解析:Wood认为生涯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要先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包括自己的能力、兴趣、人格和需求与价值观等,也就是要先能掌控自己的内在世界之后,才开始探索外在的工作世界、了解职业所需的能力、职业的分类与内容、职业所需的特质及各类职业的报酬率等。在了解了自己及以外的职业环境之后,再看看两者可以做怎样的发挥和配合;接下来才能作出睿智的抉择,订立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开始采取必要的行动。题目中社会工作者应当先帮助服务对象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自己。


第152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的张大爷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对买菜做饭感到力不从心。在社会工作者小王为张大爷提供的各类服务中,属于社区照顾服务的是()。


A.联系送餐服务帮助他解决困难

B.护送他入住养老机构以获得专业照护

C.劝说他改变饮食习惯,选择方便食品

D.通过婚介机构为他征婚,找个老伴


参考答案:A


解析:

A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服务内容通常包括:咨询与转介、志愿者服务、代际融合、老年教育、老年休闲娱乐、老年就业、收入保障、营养与餐饮、健康照顾与生活安康、心理健康、出行、住房、个案管理、居家照顾、照顾人支持等。选项B、D不属于社区照顾。选项C的做法欠妥。故答案为A


第153题

在社会工作者进行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评估时,老人们纷纷表示,希望有更多机会为社区服务,也希望社区搭建一个平台,让老年人可以交流生活经验,表达意见,维护自身权益,并互相支持。老年人的上述建议反映了他们对(   )的需要。


A.健康维护

B.就业休闲

C.社会参与

D.居家安全


参考答案:C


解析:

社会参与需要是指:老年人需要通过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深度参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来表达意愿,维护权益,发挥作用。


第154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组建了一个面向独居老人的支持小组。在小组活动中,小王发现刘大爷因受到其他组员的言语攻击而烦躁不安。此时,小王首先应做的是()。


A.由刘大爷决定小组是否继续

B.请刘大爷想想不被组员接纳的原因

C.要求所有组员遵守保密原则,对组外保密

D.调解组员间的冲突,保护刘大爷免受伤害


参考答案:D


解析:

D在老年小组工作中,要注意干预小组动力,保护小组成员免受伤害。小组可能变得有破坏性,让老年人在情绪上感到极其焦灼不安,小组成员有可能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会变成实施心理虐待的“暴徒”。小组带领者要适时解决小组内的冲突,或者做出解散小组的决定。故选项D为最佳选项。


第155题

社会工作者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既要关注老年人的衰老问题,也要关注老年人的优势。例如,老年人通过语言、文字的提炼和经验积累而成的智力多于年轻人。老年人的这种智力类型是(   )。


A.结晶智力

B.空间关系能力

C.液态智力

D.形象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A


解析:

智力分为结晶智力和液态智力。结晶智力是人们知识和经验的结晶产物,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提炼和积累而成的智力。液态智力是指空间关系和形象思维在视觉、听觉及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智力。实际上,老年人的结晶智力比年轻人要多,是日常学习和生活积累的结果。


第156题 张老伯重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他常对老伴说:“没有我,你就解放了。”并偷偷积攒安眠药。社会工作者小钱在评估中发现张老伯有自杀的可能,此时,他首先要做的是()。


A.找子女或老伴多陪伴张老伯

B.拿走张老伯积攒的过量安眠药

C.联络医护人员开展进一步评估

D.与老伯做安全约定,承诺不自杀


参考答案:B


解析:在发现张老伯积攒安眠药蓄意自杀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进行危机介入,拿走其安眠药,及时阻止其吞服安眠药自杀的行为。故选B。


第157题

张爷爷和张奶奶无儿无女。最近,张爷爷突然因病去世。张奶奶悲痛万分,也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心脏病发作后住进了医院。社会工作者小王了解到此情况,为张奶奶提供了系列服务。小王提供的下列服务中,属于建立正式社会支持的是(   )。


A.联系志愿者看望抚慰张奶奶

B.请邻居每天关心探望张奶奶

C.为张奶奶向当地企业家募集医疗费用

D.协助张奶奶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困难教助


参考答案:D


解析:

正式支持体系主要是由政府的老年工作组织机构和涉老组织机构构成。如我国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政府办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颐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社区老年中心等。正式支持涉及贫困救助、生活照料、危机干预、老年人权益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


第158题 社会工作者小陈在福利院从事失智老人的服务工作,看到院内有些老年人的失智情况越来越严重,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善不了他们的状况,久而久之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上述情况表明,小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移情

B.缺少工作方法

C.工作倦怠

D.丧失价值信念


参考答案:C


解析:长期做有些服务对象的工作,可能会让人感到倦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小陈在作出了诸多努力之后,老人失智的情况并未得到改善,小陈开始怀疑自己所做出的努力是否有价值,是工作倦怠的表现。


第159题 丧偶多年的张大爷,因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张大爷的女儿长期独自照顾他的日常起居,近来感到力不从心,向社会工作者小林求助。小林拟运用“家庭思维”方法为该家庭开展服务,其适宜的做法是()。


A.请专业康复人员定期上门提供家庭康复服务

B.邀请张大爷女儿参加照顾者支持小组

C.请社区志愿者定期探访张大爷家庭

D.动员张大爷入住养老机构,让女儿常去探望


参考答案:B


解析:

B照顾老年人的工作会面临许多压力,如照顾关系缺乏互惠性、与社会隔离、照顾工作繁重等。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办照顾者支持小组,维系住照顾者,给他们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具体的建议,让照顾事宜效率更高,更有收获。故本题最佳选项为B。


第160题 李老伯入住福利院不久,记忆力退化明显,有时连食堂都找不到,对此懊恼不已,怀疑自己患了老年痴呆症。下列说法中,能够说明李老伯记忆力变化的原因是()。


A.老年人的液态智力比年轻人多

B.老年人处理形成记忆信息的能力有改变

C.老年人在陌生环境中不容易丧失认知功能

D.老年人记东西的能力会因为年老而有较多损伤


参考答案:B


解析:人思维记忆的过程会随着人体功能器官的老化而有所改变。对许多老年人来说,记东西的能力并没有随着年老而有太多损伤,但处理形成记忆的信息的能力却有了改变。故选B。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