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者试题(629题)


第81题

社会工作者针对社区内16~25岁人群的不同需要,开展了下列活动:为学习困难青少年提供学习方法辅导;为待业青年提供求职面试技巧训练;为婚龄青年进行正确的婚恋观教育。上述活动属于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服务。


A.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

B.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

C.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D.增强青少年心理健康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成长发展的内容。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开展包括就业、婚恋、社交等方面的专业服务,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故答案为A。



第83题

小李是儿童福利院负责家庭寄养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对寄养家庭进行跟踪回访时,从村委会和邻居那里了解到,有一户寄养家庭的家长经常使用讽刺、挖苦和侮辱性的语言对寄养的残疾儿童进行管教。此时,小李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向派出所报案

B.终止该家庭寄养

C.为家长提供培训

D.要求村委会严格监管


参考答案:C


解析:

儿童家庭寄养的跟踪是指负责儿童寄养工作的机构定期进入寄养家庭走访,了解和评估寄养家庭的监护状况和儿童生活及成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与支持,以保证寄养儿童得到适当的生活照顾和成长指导。根据题干叙述,寄养家庭在儿童管教上措辞不当。为家长提供培训是比较恰当的做法。


第84题 小芳曾经吸毒,戒毒后偶有复吸,一次,小芳在与社会工作者小林会谈中提到,为防止被抓,有时会带着儿子去买毒品以作掩护。针对此情况,遵循儿童社会工作原则,小林应()。


A.申请剥夺小芳对儿子的监护权

B.提议小芳将儿子长期寄养在亲戚家

C.评估小芳行为对儿子潜在的风险,尽量避免母子分离

D.关注小芳积极改变的一面,相信她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参考答案:C


解析:良好的家庭监护是儿童成长的基本保障,虽然服务对象小芳的行为导致他儿子的家庭监护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在吸毒不影响其履行监护权时,他对子女的监护权是不予剥夺的,应尽量避免母子分离。故选C。


第85题

某县公安局接到当地学校老师报案,称该校7岁女生小花疑似被其母亲刘某虐待,伤情严重。公安局调查后得知小花系刘某的非婚生女儿。刘某无稳定工作,家庭经济困难,生活压力大,常以各种借口打骂小花。经当地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小花的伤情为轻微伤。公安局将此案转介给了县民政局。县民政局请社会工作者小王跟进此案,小王首先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帮助刘某纠正错误的教养理念和行为

B.发动网络募捐,为小花筹集医疗和生活费用

C.联系儿童福利机构,为小花提供临时照料服务

D.协助刘某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参考答案:C


解析:

为了保证小花的人身安全,社会工作者小王首先应当联系儿童福利机构,为小花提供临时照料服务。儿童保护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伤害预防服务和伤害应对服务。伤害的应对服务通常是指儿童伤害发生后,为受到伤害的儿童提供家庭外安置服务的过程,多数时候是替代性服务。


第86题 小李发现邻居小张经常打骂女儿,于是向社会工作者小邓反映,希望小邓进行干预。小张表示打骂孩子是自己的家事,不用外人管。小邓告诉小张,不能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管教不当造成严重伤害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小邓上述说法依据的基本价值理念是()。


A.家长对儿童具有权威性

B.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现

C.保障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D.儿童教育发展的最优化


参考答案:B


解析:小张经常打骂女儿的行为侵犯了他女儿的合法权利,对他女儿身心健康造成恶劣的影响,依据儿童权利保护的价值理念,社会工作者小邓的介入,是为了劝止小张的打骂行为,保护他女儿的合法权利。故选B。


第87题 社会工作者小吴在某偏远农村社区开展服务,通过整合社区内外资源设立了社区儿童中心,为中心配备了玩具、图书等,并定期组织儿童开展游戏等娱乐活动。小吴上述服务满足了儿童()的需要。


A.生存

B.发展

C.受保护

D.社会化


参考答案:B


解析:偏远农村社区在儿童教育方面较为落后,不利于儿童的发展,社会工作者在当地设立社区儿童中心,有利于弥补儿童教育和智力开发等方面的不足。故选B。


第88题

小红8岁时,其父母因吸毒被送人强制隔离戒毒所。因无其他法定监护人,小红被送到儿童福利机构照管。近期,小红妈妈即将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为判断小红能否在妈妈出所后回家生活,社会工作者应对(   )进行评估。


A.小红的健康状况

B.小红妈妈的监护能力

C.小红的学习状况

D.小红爸爸的戒毒效果


参考答案:B


解析:

良好的家庭监护是儿童成长的基本保障。社会工作者应对小红妈妈的监护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让小红在妈妈出所后回家生活,以保证小红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


第89题

某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运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理念,推动有关部门创建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内容应包括()。


A.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和卫生的外部环境

B.设置安全的儿童游戏设施

C.设立儿童保护服务机构

D.在社区内依法合规设置网吧和游戏机房

E.发动儿童参与到与其相关的社区事务之中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ABCE选项D,网吧和游戏机房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故答案应选A、B、C、E。


第90题

儿童的特点主要包括社会属性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特点,以下属于成长发展的特点的有()


A.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个体差异性

D.分化与互补性

E.全面性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核儿童成长发展的特点:1.快速性;2.阶段性;3.顺序性;4.不均衡性;5.个体差异性;6.分化与互补性。


第91题

儿童在成长和发展中有不同层面的需要。关于儿童需要的表述,属于社会化需要的有(   )。


A.身心安全保证的需要

B.分清自我与非我关系的需要

C.免遭虐待和忽视的需要

D.获得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

E.掌握吃饭、穿衣、语言表达等生活技能的需要


参考答案:BE


解析:

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使儿童掌握吃饭、穿衣、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语言表达等人类发展的最初行为方式;②促使自我观念发展,使儿童能分清自我与非我两者的关系;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儿童逐渐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关系;④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儿童逐步适应社会规范,具备社会公德;培养社会角色,使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游戏角色、学校角色以及社会角色等。选项A、C属于受保护的需要;选项D属于发展的需要;选项B、E属于社会化需要。


第92题

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在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生活状态中,由于缺失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容易出现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也容易遭受意外伤害和不法侵害。上述现象反映出这些留守儿童存在(   )问题。


A.生存保障

B.贫困

C.家庭监护

D.辍学


参考答案:C


解析:

良好的家庭监护是儿童成长的基本保障。父母教养子女的能力,即亲职能力是家庭监护核心组成部分,它包括父母是否有科学的育儿观念,是否具有正确的育儿方法,是否具有足够的育儿时间和精力等。题中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是家庭监护的问题。


第93题

某村四岁男孩儿小强,跷着二郎腿,边嚼槟榔边抽烟,一副老练样子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被网友称为“社会范儿”男孩。当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小王看到视频后到小强家探访。小王了解到,小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在对小强的家庭监护能力进行评估时,小王应关注的目标包括(   )。


A.监护人生产劳动的能力

B.监护人生活照顾的能力

C.监护人语言表达的能力

D.监护人情感传递的能力

E.监护人安全保障的能力


参考答案:BDE


解析:

在进行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时,关注的目标有:(1)基本生活照顾的能力。(2)安全保障能力。(3)情感传递能力。(4)提供认知刺激能力。(5)指导培养儿童社会生活的能力。(6)保持稳定持久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94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彩虹社区组织了夏令营活动。社会工作者小美策划的服务中有一项内容是联合父母,采用体验式方法,培养儿童人际交往、时间管理、理财和整理房间等技能。小美策划的上述服务是儿童社会工作中的( )


A.儿童问题辅导

B.儿童社会化引导

C.儿童支持服务

D.儿童娱乐和休闲


参考答案:B


解析:儿童的社会化引导包括:①自我认同。②技能学习。技能学习是指儿童学业之外的生活技能学习,包含人际交往技能、时间管理技能、理财技能、整理和简化房间及日常用品技能、日常生活用品修理和维护技能、基本家务技能、健康习惯养成技能以及做选择和做决定技能等主题内容。③团队精神。④社会责任。题目中“培养儿童人际交往、时间管理、理财和整理房间等技能”属于儿童的社会化引导中的技能学习,选项正确。


第95题 某地“护童成长”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社区儿童主任小刘对辖区内的困境儿童群体摸排后发现,6岁的乐乐自出生就由祖父母照顾,父母外出务工查无音讯。因乐乐没有出生证明,又缺乏相关材料,无法获得户籍身份,影响其入学、就医和享受其他儿童福利。小刘了解情况后,走访了乐乐的出生医院和当地派出所,获得了其出生资料,协助其办理了户口。小刘的上述工作满足了乐乐()


A.生存的需要

B.被监护需要

C.受保护需要

D.社会化需要


参考答案:A


解析:生存的需要包括生命存在的需要和社会存在的需要。①生命存在的需要,即获得基本生活照料,包括养育照料和可获得的最高水平健康医疗照料。②社会存在的需要,即获得社会身份,包括姓名、户籍和国籍。题目中乐乐没有出生证明又缺乏相关材料,无法获得户籍身份,社会工作者协助其办理户口属于生存的需要中社会存在的需要。


第96题 某地检察院就一起儿童保护案件召开审查逮捕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社会工作者小蓝受邀参加。该案件的主要事实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男童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被母亲体罚造成轻伤。听证会上,有人提出,案件中母亲对儿童造成了伤害,性质恶劣,应依法逮捕。小蓝则认为案件中母亲有明显悔改表现,且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对其成长意义重大,应对其家庭提供支持服务,而不应简单将其逮捕。小蓝的观点体现了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 )原则。


A.儿童优先

B.儿童利益最大

C.生态系统

D.儿童平等参与


参考答案:C


解析:选项A,优先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在政策制定、服务计划制订、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等方面,应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要。选项,利益最大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应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提供专业服务,最大限度保障儿童权益。选项C,生态系统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应重视家庭的作用,运用生态系统的观点,从儿童自身及其与家庭、朋辈群体、社区、学校、服务机构等的互动关系中分析儿童问题,识别所需资源,提供专业服务,促进儿童发展。选项D,平等参与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应创造公平的环境,确保儿童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受到任何歧视,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题目中社会工作者小蓝认为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对其成长意义重大,应对其家庭提供支持服务,是重视家庭的作用,运用生态系统观点提供专业服务,属于生态系统原则。


第97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针对辖区内居民的育儿需求,设计了个别辅导和家长成长小组项目,希望以此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供的上述服务属于( )


A.亲职辅导

B.亲子关系辅导

C.婚姻辅导

D.儿童问题辅导


参考答案:A


解析:①亲职辅导是指以儿童需要为核心,根据家长育儿需要提供的如何做好父母的指导和教育工作,一般可采用个别辅导、家长自助小组和亲子互动团体等方式进行。其目标是帮助父母提高亲职能力,做个好家长。②亲子关系辅导以父母和子女为对象,以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和隔阂为目标,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的专业指导或治疗活动。③婚姻辅导是以夫妻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夫妻双方个人的身心素养的成长为基础,促进其对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经营能力,最终实现个人身心健康成长、两性关系改善和家庭关系改善的目标。④儿童问题辅导是指专门为儿童提供的辅导服务,包括针对儿童自身的问题行为、与他人的人际交往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身心障碍的康复与治疗问题等开展的一系列专业服务活动。其目的是为儿童提供及时和有效的情绪疏导和支持、行为指导和矫正,从而预防可能出现的更加严重的问题,保障儿童健康成长。题目中设计个别辅导和家长成长小组项目,以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属于亲职辅导。


第98题

社会工作者小燕在社区开展0~3岁婴幼儿父母亲职教育服务项目,在对朵朵家进行家访时,9个月大的朵朵见到小燕就大哭,朵朵妈妈告诉小燕,朵朵面对陌生人或进入陌生环境就会哭闹。小燕从积极人格培养的角度,建议朵朵妈妈对朵朵进行信任人格的培养。下列小燕给朵朵妈妈的建议中最适宜的是( )。


A.让他想跟谁玩就跟谁玩

B.尽可能多带她到陌生的地方

C.尽可能多留出时间陪伴她

D.尽可能多带她到人多的地方


参考答案:C


解析: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在婴儿前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他们人格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9个月大的朵朵属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婴儿前期,所以案例中小燕从积极人格培养的角度,建议朵朵妈妈对9个月的朵朵进行信任人格的培养,最适宜的建议就是让朵朵妈妈尽可能的多留出时间陪伴她。故本题答案为C。


第99题 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有关儿童发展的理论知识。在婴幼儿身体快速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他们先学会抬头,后学会抬胸、坐立和行走。这一过程体现了儿童成长发展的( )特点。


A.快速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参考答案:C


解析:儿童身体的快速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遵循从上到下、由近到远、从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性。如婴幼儿先会抬头,后会抬胸,再会坐、立、行,这是从上到下的顺序;婴幼儿的身体运动遵循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顺序;在骨髓和肌肉的协调发展中遵循先大骨髓与大肌肉,再小骨髓与小肌肉的顺序。题目中“先学会抬头,后学会抬胸、坐立和行走”属于顺序性特点。


第100题

小兰今年12岁,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与爷爷奶奶生活。小兰最近变得沉默寡言,课间休息时常一个人在角落发呆,学习成绩下滑,衣服也变得脏兮兮的,老师发现小兰这些变化后,请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一起为小兰提供帮助,小王拟运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对小兰家庭的监护能力进行检测和评估,他应该评估()。


A.小兰家的住房状况

B.小兰家使用社区资源的状况

C.小兰父母的年收入情况

D.小兰与父母沟通交流情况


参考答案:D


解析:

家庭监护能力的检测和评估内容包括基本生活照顾的能力、安全保障能力、情感传递能力、提供认知刺激能力、指导培养儿童社会生活的能力、保持稳定持久人际关系的能力。仅有选项D属于保持稳定持久人际关系的能力,其监测和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保证与孩子的依恋关系稳定持久的能力,为孩子提供持续一贯的情感关注的能力,同样行为一贯回应、不同行为不同回应的能力,和孩子保持联系或允许孩子与家人及重要他人保持联系的能力。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