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者试题(629题)


第41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为激发服务对象的内在动力,社会工作者大刘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由服务对象对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进行自主决策,学习如何承担责任。大刘选择上述介入行动所遵循的原则是()。


A.瞄准精准扶贫的目标

B.尊重服务对象自决权

C.关注服务对象的特点

D.注重服务的经济效益值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包括:①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②个别化;③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④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⑤瞄准服务目标;⑥考虑经济效益。题目中社会工作者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由服务对象对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进行自主决策,学习如何承担责任,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的原则,即是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应选B。


第42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拟在杨村开展精准扶贫项目。该机构社会工作者在项目计划中详细列出了服务的目的及目标、关注的问题和对象。按照服务计划构成的要求,该项目计划的内容还应包括()。


A.服务要使用的方法

B.服务要改变的人

C.服务要影响的政策

D.服务要改变的系统


参考答案:A


解析:

服务计划由以下内容构成:①目的及目标;②关注的问题与对象;③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第43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社区中半失能老人开展了一系列服务。下列服务中,属于间接服务的是()。


A.开展半失能老人社区联谊活动

B.优化半失能老人服务质量评估流程

C.每月为半失能老人举办一次生日会

D.组织社区居民结对帮助半失能老人


参考答案:B


解析:

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个人、家庭和小群体采取的直接行动。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甚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他们。间接介入通常也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中观和宏观社会工作实务活动。选项A、C、D均是以老人为关注对象,属于直接介入。


第44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准备结束一个家庭个案。根据结案期工作的要求,小王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A.拒绝家庭继续会面的要求

B.保持与家庭的电话联系

C.减少与家庭直接会面的次数

D.缩短与家庭直接会谈的时间

E.加强与家庭成员的联系


参考答案:BC


解析:

BC。结案并不是说社会工作者绝对不再与服务对象接触,而是不再提供服务,因而选项A错误。通常会改变会面的频次,但不会缩短每次直接会谈的时间,不选D。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因而选项E错误。


第45题

老张因保外就医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工作者去老张家进行家访时,通知他本周三到社区矫正中心参加法制讲座。上述情况中,老张属于()的服务对象。


A.主动求助

B.机构转介

C.外展发现

D.非自愿型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A,主动求助的服务对象,通常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团体带着超出他们能力之外而不能解决的问题主动前来寻求帮助;选项B,机构转介的服务对象,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或邻居发现某人、家庭或团体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发挥,从而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选项C,外展发现的服务对象是指那些既不是自己主动求助,也不是由他人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而是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使他们接受服务的人;选项D,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本题老张属于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第46题 张老师发现自己班上的学生小花最近总是闷闷不乐、情绪低落,于是带着小花来见社会工作者小江。小江在询问过程中观察到,小花一直低着头不说话,都是张老师在替她回答问题。上述案例中,小花属于()的服务对象。


A.潜在

B.现有

C.自愿

D.外展


参考答案:A


解析:

A潜在服务对象是指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和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现有服务对象是指那些主动求助和转介及外展而来的、已经使用社会工作者提供的资源或正在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的服务对象。自愿型服务对象指那些认识到需要协助而自己主动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的,以及由他人介绍而接触社会服务机构并愿意成为其服务对象的人。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而成为服务对象的,是指那些既不是自己主动求助,也不是由他人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而是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使他们接受服务的。根据题干描述的情况,小花经张老师介绍,接触了社会工作者小江,但是尚未接受帮助,因而属于潜在服务对象,故答案为A。


第47题

王女士觉得自己性格比较急躁,孩子不听话时,说不上几句就发脾气,导致她与孩子关系紧张。抱着改正自己爱发脾气的毛病和与孩子改善关系的期望,王女士来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小张接案后,为了清楚地知道王女士接受服务后的改变状况和服务效果,需要建立服务基线。其正确的做法包括(   )。


A.分析服务前后王女士的情绪变化

B.与王女士一起选择情绪变化量表

C.评估服务结束后王女士的情绪状况

D.与王女士一起确定情绪管理的目标

E.指导王女士记录介入后某一天发脾气的次数


参考答案:BD


解析:

建立基线的方法有3种;①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的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②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或量表;③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选项B、D正确;选项A、C属于分析和比较阶段的做法;选项E记录的是介入后的次数,属于介入期测量,所以错误。


第48题 小红因婚姻问题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小赵在仔细倾听了小红的叙述后,拟通过询问小红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来明确问题。小赵的下列提问中,恰当的是()。


A.“您认为自己的婚姻困惑是怎么出现的?”

B.“您认为自己的婚姻可以怎样改善?”

C.“您做过哪些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婚姻?”

D.“您对自己的婚姻有哪些期待?”


参考答案:A


解析:

A小红因婚姻问题前来求助,解决问题首先需要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选项B、C、D可在找到问题根源之后进一步讨论,故答案为A。


第49题

社会工作者大杨对服务对象老张的服务接近尾声。当天大杨告知老张服务即将结束后,老张表现的无精打采会谈时心不在焉。针对老张的表现,大杨此时适当的处理方法应包括(   )。


A.请老张分享当下的感受

B.评估老张可能出现的问题

C.顾及老张的感受,适当延长服务时间

D.与老张一起回顾服务的过程,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

E.与老张商讨其改变过程中的困难,适时修正介入方案


参考答案:ABD


解析: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在结案期服务对象可能会有的负面反应,并在结案阶段审慎处理它们。具体方法如下;①在结案前与服务对象回顾一下介入工作的过程,以确定结案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②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③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有需要时社会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协助。④社会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继续提供一些服务,并为服务对象提供能够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网络,待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后,才最后结束专业助人关系。⑤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交流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第50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接待了前来机构求助的小李夫妇,在他们讲述遭遇的问题后,小王介绍了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要求,并且与小李夫妇协商问题解决的优先次序。小王的上述做法属于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


A.接案

B.预估

C.计划

D.评估


参考答案:A


解析:

A当服务对象遇到困难前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时,负责接待的社会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即“接案”。


第51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养老院实行封闭管理,老人与外界的交流受到影响,部分老人情绪烦躁,心情低落。该养老院社会工作部计划为老人开展与外界线上交流的服务。负责此项工作的社会工作者需要识别开展线上服务可使用的资源,以满足老人与外界交流的需要。据此,社会工作者应该识别的老人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是( )


A.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B.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C.老人家庭成员的意愿

D.社区志愿者组织资源


参考答案:D


解析: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时,社会工作者要注意,预估不仅要集中在服务对象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服务对象系统内外的资源,并运用这些资源去帮助他们。


第52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社会工作者小王发现,某社区的很多老年人由于不会使用智能技术,在购物、出行和就医时遇到诸多不便。许多老年人说“我们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学不会这些新东西啊!”小王计划设计协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的服务项目以解决老年人的上述问题。为此,小王除了需要对造成上述老年人问题的客观因素进行预估外,还应对造成老年人问题的主观因素加以识别。小王下列做法中,属于主观因素识别的是()


A.了解老年人对自己问题的看法

B.分析老年人处理问题采用的办法

C.了解老年人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D.询问老年人问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参考答案:A


解析:(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①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②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与其生活有关的重要系统的资料;③问题发生与持续的时间;④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等。


第53题 某全国性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专业服务相结合,积极践行社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专业价值理念,组织部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对口高村开展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在制订服务计划时,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小薛在村民会上说:“现在大家都明确了咱村实施乡村振兴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大家需要齐心协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努力的方向来,这样才能一步步走向富强。下面,大伙说说,你觉得什么问题最重要,咱们先从哪里开始,好吧?”小薛上述工作所运用的方法是( )


A.确定服务对象需要

B.向服务对象解释所设定的目标

C.确定服务对象问题

D.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参考答案:C


解析:在制订计划阶段,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再次确认双方对问题和需要的理解与认识,以便所制定的目标是服务对象所认可并已准备好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积极实现的。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征询服务对象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来确认问题,例如“我们已经对影响问题的因素和问题本身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包括……和……以及……你觉得这些问题是否就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题干中“你觉得什么问题最重要,咱们先从哪里开始”属于确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第54题 老海是酒精依赖患者,其酒瘾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妻子因此要与他离婚。在酒瘾者戒酒小组中,老海从组员的分享中认识到酒瘾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在社会工作者小王的协助下,制订了戒酒计划。一段时间后,小王经过评估分析,认为老海已成功戒酒,可以退出小组,结束双方的专业关系。此时,小王首先应该做的是()


A.撰写老海的结案记录

B.解除与老海的专业关系

C.处理老海因分离而带来的感受和情绪

D.让老海认识到自己已有戒酒的意志力


参考答案:D


解析: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1)总结工作。(2)巩固已有改变:①回顾工作过程;②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③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4)撰写结案记录。题目中社会工作者应当总结工作,巩固已有改变。让老海认识到自己已有戒酒的意志力属于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


第55题

社会工作者小马接手了王女士的个案,准备进行接案会谈,在会谈的提纲中,小马应列出的内容有()。


A.有关自己的介绍

B.有关机构和工作程序的介绍

C.王女士对会谈安排的意见

D.王女士对机构服务的期望

E.王女士的服务目标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服务目标是在社会工作的计划阶段设置的,所以选项E错误。选项A、B、C、D都是需要在会谈时候进行的。


第56题

为了及时服务社区中有需要的居民,某社会工作者服务机构主动走进社区中的贫困家庭,鼓励那些有困难的居民接受社会工作者的协助,来机构的社区居民逐渐多了起来,因此,可以判断出机构的服务对象有()。


A.主动求助的

B.转介的

C.外展的

D.潜在的

E.非自愿的


参考答案:ACD


解析:主动来机构寻求服务的就是主动求助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服务机构走进社区,为贫困家庭提供服务,这些对象就是外展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鼓励那些有困难的居民接受协助,这些有困难的居民就是潜在的服务对象。故选A、C、D。


第57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完成了小秦的个案服务并顺利结案,计划接下来的3个月内定期对小秦进行电话回访,小王的上述工作安排属于(   )。


A.跟进服务

B.成效评估

C.情绪安抚

D.服务咨询


参考答案:A


解析:

结案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服务就结束了,社会工作者要在服务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定期对服务对象进行回访和跟踪,了解他们的情况和服务需要,这就是跟进服务。跟进服务的实施方法:①电话跟进。②个别会面。③集体会面。④跟进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故选A。


第58题

为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社会工作者不仅定期走访了解本社区婴幼儿家庭的环境安全问题,还联络妇幼保健院的医生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母乳喂养、幼儿早教等科学知识讲座。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工作属于儿童社会工作中的()服务。


A.提供儿童救助

B.促进儿童社会化

C.提供家庭支持

D.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参考答案:D


解析: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措施有以下三方面:①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包括母婴保健服务、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幼儿早教、亲职教育。②提供家庭支持服务:包括提供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和亲子关系辅导。③开展儿童支持服务:包括儿童问题辅导、儿童的娱乐和休闲、儿童的社会化引导。本题中社会工作者走访家庭,联络医生为婴幼儿家庭提供相关科学知识讲座,属于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


第59题

“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对人民健康进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呵护。身高是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有些家长因为孩子身高暂时未达标,就四处打听增高方法,购买增高用品。社会工作者针对这一情况在社区中开展儿童健康知识讲座,让家长知道儿童成长发育有早有晚。上述知识说明了儿童生长发育具有(  )。


A.顺序性

B.个体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分化与互补性


参考答案:B


解析:儿童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在身心发展的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等方面,都有不同于整体特征的个性化特点,具有不同于他人的成长轨迹。


第60题 小玲10岁,在母亲早年离家出走后,一直与父亲生活。最近,小玲父亲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小玲自从父亲入狱以后,在邻居家暂时寄居。从为小玲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这一长远目标来看,此时,社会工作者应该谋划为小玲提供(   )儿童福利服务。


A.保护性

B.替代性

C.支持性

D.补充性


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A,儿童保护服务的对象是遭受到人为伤害,包括虐待、忽视、剥削和暴力伤害的儿童及其家庭,内容主要包括伤害预防和伤害应对服务。选项B,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的对象是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收养、家庭寄养和机构养育或教养。这类服务的目的是通过替代儿童的父母履行亲职职责,使儿童回归家庭环境,健康成长。选项C,支持性儿童福利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儿童及其家庭,尤其是家庭监护状况良好的家庭,内容主要包括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个别化咨询辅导,为儿童提供休闲娱乐服务,为准妈妈提供咨询以及协助办理新生儿户籍登记服务。这类服务的目的是支持父母履行教养职责,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选项D,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的对象是父母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其家庭,内容主要包括为经济困难家庭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经济补助;为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父母提供托育服务;为新生儿及其父母提供健康育儿资讯和技能培训服务。题中小玲是亲职缺失的儿童,应当为其提供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故选B。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