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者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协助社区青少年辨识和察觉自我状态,以改进其表达方式。其中一节的活动内容是:在地上画出分别标有P、A、C的三个圆圈,每两名小组成员为一组,就某一有争议的社会话题进行讨论。当他们使用情绪化、孩子气的语言,或有委屈抱怨等行为时,就跳入C圈;当他们的语气变得成熟理性、情绪稳定时,就再跳入A圈;当他们的语气带有指使、命令、斥责的性质时,则要跳入P圈。该小组工作的互动设计所依据的是( )
A.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
B.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
C.埃里克森的自我理论
D.伯恩的沟通分析理论
参考答案:D
解析:
艾瑞克·伯恩(Berne)的沟通分析论为社会工作者开展人际沟通与相处技巧训练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服务内容包括:“自我状态觉察训练”是伯恩沟通分析理论的典型活动之一。活动内容:两人一组,配对演练,先在地上画三个圈,表示P.A.
C.三种自我状态,然后请两位成员出来就一讨论主题当众对话演练;两位中不论哪一位,当说话语气属指使、命令、谩骂、斥责时,则立即跳到P的圈内;当语气成熟理性,情绪稳定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则跳到A的圈内;当语气属情绪化、孩子气,或有委屈、抱怨等行为表现时,则跳到C的圈内;换句话说,让成员学习在讲话的当下能立即辨识和觉察自己所处的自我状态为何,而后知道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