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01题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包括( )。
A.用工单位
B.劳动者
C.劳务派遣单位
D.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E.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参考答案:ABC
解析:
P622,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第1302题
劳动争议诉讼的特征包括( )。
A.具有公权性
B.具有强制性
C.是权利的自力救济方式
D.程序性比劳动争议仲裁更灵活
E.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终结性程序
参考答案:ABE
解析:
P617-618,劳动争议诉讼的特征:1.劳动争议诉讼具有公权性;2.具有强制性;3.具有严谨的程序性;4.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终结性程序。
第1303题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 )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A.15
B.30
C.60
D.90
参考答案:C
解析:
P63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第1304题
对于劳动争议诉讼,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 )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参考答案:B
解析:
P620,此题考查劳动争议诉讼基本流程中的庭前准备环节问题。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前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也可以不事先答辩。
第1305题
劳动争议诉讼是权利( )的方式。
A.自立救济
B.社会救济
C.公立救济
D.合力救济
参考答案:C
解析:
P617,此题考查劳动争议诉讼的特征问题。不同于劳动争议协商解决的自力救济方式、各类调解组织以调解解决劳动争议的社会救济方式,也不同于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过社会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的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劳动争议诉讼是权利的公力救济方式,因而劳动争议诉讼具有公权性。
第1306题
劳动争议诉讼的步骤包括( )。
A.提起诉讼
B.受理
C.预交诉讼费用
D.庭前准备
E.开庭审理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P620-621,劳动争议诉讼的流程一般分为:提起诉讼、受理、预交诉讼费用、庭前准备、开庭审理、调解、判决。
第1307题
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条件( )。
A.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
B.当事人因故不能亲自起诉的,可以直接委托代理人起诉
C.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D.起诉的时间必须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效期间
E.起诉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P619-620,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五个条件:1.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当事人因故不能亲自起诉的,可以直接委托代理人起诉。2.必须是符合劳动争议诉讼条件的劳动争议案件,未经仲裁程序或前述特定给付之诉等,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3.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不得将仲裁委员会作为被告向法院起诉。4.起诉的时间必须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效期间,否则法院不予受理。5.起诉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第1308题
对于( )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采用简易程序来审理。
A.当事人自愿申请
B.案件事实清楚
C.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D.争议不大
E.以给付为标的
参考答案:BCD
解析:
P553,若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人民法院也可以采用简易程序来审理。
第1309题
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条件?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条件:
1.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
2.必须是符合劳动争议诉讼条件的劳动争议案件,未经仲裁程序或前述特定给付之诉等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3.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起诉的时间必须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效期间,否则法院不予办理。
5.起诉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第1310题
劳动争议诉讼中的(),当事人之间对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无争议。
A.确认之诉
B.变更之诉
C.给付之诉
D.调解之诉
参考答案:B
解析:
P557,变更之诉,是指原告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判决改变或消灭与被告之间现存的某种民事法律关系之诉。变更之诉的特点是:第一,当事人之间对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无争议;第二,在人民法院做出的变更判决生效前,原法律关系仍然存在。
第1311题
人民法院接到劳动争议诉讼的诉状后,应当在()内进行审查。
A.3日
B.5日
C.7日
D.15日
参考答案:C
解析:
P620,人民法院接到劳动争议诉讼的诉状后,应当在7日内进行审查。
第1312题
提起反诉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由本诉的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出
B.在本诉被法院受理后直至法庭辩论终结前进行中提出
C.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且受诉法院对反诉有管辖权
D.与本诉适用同一诉讼程序
E.反诉与本诉之间存在牵连关系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P557,提起反诉的条件。①由本诉的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出;②在本诉被法院受理后直至法庭辩论终结前进行中提出;③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 且受诉法院对反诉有管辖权; ④与本诉适用同一诉讼程序;⑤反诉与本诉之间存在牵连关系。所谓存在牵连关系,是指两者存在法律上或事实上的联系。
第1313题
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必须符合的条件不包括( )。
A.提出异议的主体须是本案的当事人
B.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是第一审案件的管辖权
C.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时间须在提交答辩状期间
D.当事人已预交诉讼费用
参考答案:D
解析:
P562-563,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提出异议的主体须是本案的当事人。②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是第一审案件的管辖权。③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时间须在提交答辩状期间。
第1314题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 )。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单位关于工伤认定的规定
C.其他现场证明人的书面证明材料
D.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E.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参考答案:ADE
解析:
P632,此题考查工伤认定材料提交项目问题。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第1315题
关于工伤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工伤认定应提交工作认定申请表等相关材料
B.职工认为是工作,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由职工承担举证责任
C.工伤认定结束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将工伤认定材料保存50天
D.对于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和鉴定书,须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调查核实确认
E.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
参考答案:ADE
解析:
P632,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B错误)
工伤认定结束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将工伤认定材料保存50年 (C错误)P565
第1316题
当事人的构成要件不包括( )。
A.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应诉,实施诉讼行为
B.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C.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争议或保护其劳动、用工权益的人及其相对方
D.在诉讼状内明确表示为原告和被告的人
参考答案:B
解析:
P554,当事人的构成要件为:①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应诉,实施诉讼行为;②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争议或保护其劳动、用工权益的人及其相对方;③在诉讼状内明确表示为原告和被告的人。
第1317题
下列不属于反诉的特征的是( )。
A.当事人具有特定性
B.提起反诉时间的有限性
C.诉讼请求的独立性
D.诉讼目的具有对抗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P557,反诉的特征。①当事人具有特定性。②诉讼请求的独立性。③诉讼目的具有对抗性。
第1318题
关于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诉讼时效期间以日计算
B.诉讼时效从当时人收到仲裁决次日起开始计算
C.诉讼时效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以节假日为工作期间届满的日期
D.诉讼时效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间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E.诉讼时效的计算适用民事诉讼法及其他法律有关期间计算规则的规定
参考答案:BDE
解析:
P628,诉讼时效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A错误)。诉讼时效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届满日期。(C错误)
第1319题
广义的当事人包括( )。
A.原告
B.被告
C.共同诉讼人
D.诉讼代表人
E.第三人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P554,广义上的当事人,除原告和被告以外,还包括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第三人。
第1320题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起向()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上级管理单位
B.就诊医院
C.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D.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
参考答案:C
解析:
P631,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