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41题
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替代强化原理,当儿童发觉“坏人”通常下场不好时,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后果,自己也会远离破坏性行为。
第1042题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反应
参考答案:B
解析:
老师表扬小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从而对其起到了强化作用,促使其上课专心听讲的行为在以后经常出现,这即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
第1043题
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 )。
A.正强化
B.消退
C.惩罚
D.负强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立即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在将来出现的概率。不准孩子吃肯德基来消除孩子打人的行为,属于惩罚。
第1044题
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
A.消退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消退指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B项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C项惩罚(正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D项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因此,本题A符合题意,选择A。
第1045题
属于负强化的实例是( )。
A.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
B.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
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
参考答案:B
解析: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B选项中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是使小明摆脱厌恶刺激,以后继续按时完成作业。
第1046题
“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赞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
A.成就动机理论
B.归因理论
C.强化理论
D.自我效能感理论
参考答案:C
解析: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且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学习行为就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或惩罚手段加以强化。
第1047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惩罚的是( )。
A.小明帮妈妈做家务得到了想要的玩具
B.一名学生为了赢得比赛而努力练习
C.心情不好的同学通过运动来调节
D.闯红灯的人被留在路口执勤一小时
参考答案:D
解析:
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抑制或消除某种反应,从而降低该行为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第1048题
“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这是()的观点。
A.布鲁纳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马卡连柯
参考答案:B
解析:
班杜拉将其分为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复制过程;(4)动机过程。故本题答案为B。
第1049题
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学习新信息、解决新问题时往往可以基于过去的经验,依靠其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而要把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第1050题
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指的是( )。
A.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B.准备律、练习律、类化律
C.练习律、思考律、迁移律
D.练习律、因果律、近因律
参考答案:A
解析:
桑代克认为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第1051题
教师表扬小明坚持每天背诵20个单词之后,班上更多的同学表现出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这属于( )。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老师表扬小明后,班上的同学表现更好,这是属于替代强化。故本题选B。
第1054题
有的小孩子力图通过哭闹的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但如果大人不予以注意,小孩子哭的没有意思了,自然就停止了哭闹。这属于()。
A.行为塑造法
B.厌恶疗法
C.代币管制法
D.消退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消退法是指对不合适的行为不给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之逐渐削弱以 致消失。
第1055题
小军因喜欢班主任王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和她组织的各种活动。。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泛化
B.强化
C.分化
D.消退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刺激分化是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小军因为喜欢王老师,也喜欢她上的课和她组织的活动,对相似的刺激产生了相同的反应。故本题选A。
第1056题
下列事例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
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
B.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
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
参考答案:B
解析:
负强化指取消厌恶型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主要是让其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
第1057题
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参考答案:B
解析:负强化是指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处分,即取消了厌恶性刺激,是负强化的表现。
第1058题
看见路上的垃圾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参考答案:C
解析:
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会增加的条件作用。
第1059题
小白鼠为什么不跳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材料中小白鼠不跳了即是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的结果。
第1060题
你打算如何帮助小白鼠重新获得起跳的力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主要方法是改变归因。根据归因理论,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对小白鼠来说,如果通电始终不跳,那么可以适当加大通电的强度;小白鼠只要产生跳的行为,即使没有跳过隔板,也可以通过降低通电的强度,甚至不予电击作为奖励,强化其跳的行为不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