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158题)


第1061题

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给予传导就引起满意。当任何传导单位不准备传导时,  勉强要它传导就引起烦恼。”这体现了桑代克所说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复习律


参考答案:A


解析:

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因此选择 A。


第1062题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限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参考答案:D


解析:

为了塑造良好的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个体行为,即在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第1063题

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  )。


A.冯特

B.詹姆斯

C.桑代克

D.杜威


参考答案:C


解析:

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第1064题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A.尝试一错误说

B.认知一发现理论

C.联结一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参考答案:A


解析: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错误说。


第1065题 简述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原有的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为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识。(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或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


第1066题

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作业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参考答案:B


解析: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即为负强化。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即为给予小强厌恶性刺激,当小强按时完成作业后,取消此禁令,即为撤销了厌恶性刺激,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说明提高了反应的概率。因此,本题选B。


第1067题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其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


参考答案:D


解析:

只有某一行为之后伴随一定的强化才会加强这种行为,这一强化物才能形成一个好的强化物。


第1068题

简述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桑代克等人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两种情境中的刺激相似,反应也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两种情境中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另一位心理学家武德沃斯通过研究也得出了与桑代克相同的结论,因此,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根据共同要素说,如果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无论学习者是否意识到这种成分的共同性,都会有迁移现象的产生。这些理论对学习迁移的研究和实际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它只看到学习情境的作用,完全忽略了主体因素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只从一个维度讨论学习间的影响问题,忽略了一种学习也可能会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干扰作用。


第1069题

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


A.获得与消退

B.刺激泛化

C.分化

D.同化


参考答案:D


解析:

巴甫洛夫总结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规律是: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第1070题

一个几年来都在观看姐姐玩乒乓球的小男孩,可能在第一次玩乒乓球时就知道如何握拍、挥拍、击球时跑动。这一现象所支持的学习与学习理论是(  )。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本能主义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A


解析:

题干描述属于观察模仿学习,来自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体现了班杜拉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


第1071题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直接经验培训。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最直接。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选择难易适中的任务,并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去获取成功;在学生取得成功后要引导和帮助他们自己对成功做出积极的归因。

(2)间接经验培训。当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相仿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说服教育。通过书面或口头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及自我引导等方式来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4)培养和调节情绪和生理状态。对生理反应的知觉会影响人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认知。高度的生理唤起水平比平静的反应使人更不镇定、更不自信,如紧张、焦虑的情绪使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降低自我效能感。


第1072题

简述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

(2)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第1073题

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这是桑代克所说的()。


A.练习律

B.效果律

C.准备律

D.复习律


参考答案:B


解析:

效果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  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因此选择B。


第1074题

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理解的是(  )。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参考答案:B


解析:布鲁姆借鉴生物学上动植物分类学的理论将教育的认知目标分成六大主类(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第1075题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为(  )三个阶段。


A.获得、提取和保持

B.获得、保持和提取

C.保持、获得和提取

D.保持、提取和获得


参考答案:B


解析:

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保持和提取三个阶段。


第1076题

简述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应具备的条件。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客观条件,是指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教材一般符合此要求。

(2)主观条件,是指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第1077题

生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内部求知欲


参考答案:B


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而学生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


第1078题 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材料中专家问学生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时,没有学生能够回答。但是,当教师换了一种提问方式,问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时,同学们却能齐声回答出正确答案。这种现象表明,学生的学习是机械学习而非意义学习。学生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而没有将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其知识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因此,当学生在面对专家提出的题目时,不能正确回答。

(2)①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从客观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一般说来,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对世界进行认知后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②从本材料来看,材料本身有意义,造成学生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是由主观条件引起的。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将新知识与适当观念联系起来,从而没有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学生有意义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1079题

完形一顿悟说的创立者是(  )。


A.加涅

B.布鲁纳

C.苛勒

D.奥苏伯尔


参考答案:C


解析:

苛勒通过黑猩猩解决问题的实验提出了该学说。


第1080题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2)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3)对学习方式的认识: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