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材料中专家问学生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时,没有学生能够回答。但是,当教师换了一种提问方式,问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时,同学们却能齐声回答出正确答案。这种现象表明,学生的学习是机械学习而非意义学习。学生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而没有将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其知识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因此,当学生在面对专家提出的题目时,不能正确回答。
(2)①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从客观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一般说来,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对世界进行认知后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②从本材料来看,材料本身有意义,造成学生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是由主观条件引起的。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将新知识与适当观念联系起来,从而没有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学生有意义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