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1570题)


第341题 一名幼儿画小朋友放风筝,将小朋友的手画得很长,几乎比身体长了3倍,这说明幼儿绘画特点具有( )。


A.形象性

B.抽象性

C.象征性

D.夸张性


参考答案:D


解析:幼儿想象的夸张性表现在幼儿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第342题

幼儿听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景,这是(    )。


A.逻辑思维

B.创造想象

C.综合思维

D.再造想象


参考答案:D


解析: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有关这一客体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题目中幼儿是根据老师用语言描述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从而想象出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景,所以属于再造想象。


第343题

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李老师发现在同一小组,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


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幼儿想象以无意想象为主,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想象的主题雷同,说明幼儿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第344题

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为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无意性的特点,表现出无目的性、无稳定主题、内容零乱无系统性并以想象过程为满足等特点。


第345题

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②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③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④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⑤引导幼儿的想象符合客观规律。


第346题

幼儿在活动中主要依靠(  ) 。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再造想象


参考答案:C


解析:

对问题知识的理解需要意志的努力,所以是有意想象。


第347题

离园时,三岁的小凯对妈妈兴奋地说:“妈妈,今天我得了一个‘小笑脸’,老师还贴在我的脑门上了。”妈妈听了很高兴。连续两天,小凯都这样告诉妈妈。后来妈妈和老师沟通后才得知,小凯并没有得到“小笑脸”。妈妈生气地责怪小凯:“你这么小,怎么就说谎呢?”

问题:小凯妈妈的说法是否正确?试结合幼儿想象的特点分析上述现象。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小凯妈妈的说法不正确。她没有考虑到幼儿想象与真实的差别。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发生与儿童大脑皮质的成熟有关。想象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质上已经形成的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幼儿的各种活动,幼儿的思维、游戏、绘画、音乐、行动等,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创造想象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典型表现。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想象发展。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1)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2)从简单的再造想象发展到创造想象;(3)从极大夸张的想象发展到合乎现实的想象。

因而小凯的话是他夸张的想象,并不是说谎。


第348题 请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教师在各种活动中,要有计划地采用一些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使他们多获得一些进行想象加工的“原材料”。另外在丰富幼儿表象的同时,要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讲故事、复述故事、创编故事等。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如美术活动中的主题画,要求幼儿围绕主题开展想象。而意愿画能活跃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无拘无束地构思、创造出各种新形象。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如娃娃家活动中,幼儿不仅把自己想象成“妈妈”,还要想象“妈妈”怎样去爱护自己的“孩子”。于是她一会儿喂娃娃吃饭,一会儿哄娃娃睡觉,一会儿又抱娃娃上“医院”看病,送娃娃去“托儿所”,等等。幼儿的想象力正是在这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是提高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措施。如在纸上画好一些线条和几何形体,让幼儿通过添画,来完成整幅画面。


第349题

幼儿无意想象发展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主题不稳定;(3)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第350题 5岁幼儿画西瓜比人大,两排尖牙在人脸上占大部分。这段时期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


A.表象符号形成

B.未掌握画面布局

C.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D.绘画技能稚嫩


参考答案:C


解析: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喜欢夸张,他们常常把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加以夸大和强调。


第351题

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幼儿的想象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案例说明幼儿的想象内容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展开想象。  (2)情境性想象:幼儿想象由相应情境引发。  (3)愿望性想象:在想象过程中表露出个人愿望。  (4)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成人,用人的思想、语言等去描述。


第352题 请从促进幼儿想象发展的角度对教师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在美术活动中,老师根据亮亮创设的奥特曼在圆铁甲里面补充能量,及时的配合幼儿的再造想象,创造求救的情境,让亮亮继续完成画画,这符合教师应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条件的要求。

(2)针对晶晶没看过奥特曼的情况,教师及时给予奥特曼的图片供其欣赏,这符合了教师应提供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想象的要求。

(3)老师提供给晶晶奥特曼图片欣赏后,鼓励其大胆想象,这符合教师应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的发展要求。

(4)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创作,这符合了教师应在活动中创造自由宽松的气氛,鼓励幼儿的自由创造和表达。


第353题

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这反映了儿童的想象(  )。


A.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B.主题不稳定

C.内容零散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参考答案:B


解析:

幼儿想象进行的过程往往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因此,想象的方向常常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本题反映了儿童想象的主题不稳定的特点。


第354题

儿童在游戏中,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娃娃吃饭;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这些反映了儿童的想象活动属于(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法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


参考答案:C


解析:

儿童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就可以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因此,幼儿的想象随着玩具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第355题 幼儿常把没有发生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说明幼儿(  )。


A.好奇心强

B.说谎

C.移情

D.想象与现实混淆


参考答案:D


解析:

幼儿想象的特点之一是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第356题 简述幼儿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儿童最初的想象,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具体而言,幼儿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2岁儿童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比如,儿童看见大人抱小娃娃,他也抱玩具娃娃。

(2)简单的相似联想。幼儿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儿童把玩具娃娃称作“小妹妹”。

(3)没有情节的组合。幼儿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

比如,从生活中掌握了把小女孩称为“小妹妹”的经验,在想象中就把玩具娃娃代替小妹妹。但是没有更多的想象情节,没有或很少把已有经验的情节成分重新组合。


第357题

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参考答案:C


第358题

中班幼儿琪琪对冬日的想象是:“小朋友们在雪地上玩,一会儿打雪仗,一会儿堆雪人,一会儿又滑爬犁。”这属于以下哪种想象类型?( )


A.情境性想象

B.愿望性想象

C.经验性想象

D.夸张性想象


参考答案:C


解析:

从内容上,想象可以分为经验性想象、情境性想象、愿望性想象、拟人化想象和夸张性想象。题中琪琪对冬天的想象凭借了其以往的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属于经验性的想象。


第359题

简述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答案要点】

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想象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①想象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想象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②想象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在角色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游戏材料的使用,游戏的整个过程等都要依靠幼儿的想象过程。因此,想象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各种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可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2)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方面。而创造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直觉、灵感和想象。想象是创造思维的一个主要方面。对于幼儿来讲,创造思维的核心就是想象。


第360题

幼儿想象的形象之间常常毫无联系。例如,幼儿绘画常常是画了“小船”,又画“气球”;画了一把“牙刷”,又画一朵“小花”——这表明幼儿想象的一个特点是(  )。


A.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B.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

C.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D.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干中的想象表明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是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由于想象的主题没有预定目的,不稳定,因此幼儿想象的内容是零散的,所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的联系。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