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82题
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参考答案:A
解析:儿童以无意想象为主,主要因为:幼儿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想象内容零散,不成系统。
第383题
简述幼儿时期,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
(2)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
(3)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第384题
幼儿在听老师讲《丑小鸭》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丑小鸭和白天鹅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参考答案:C
解析: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第385题
想象的两大特点是( )。
A.生动性和新颖性
B.生动性和形象性
C.趣味性和形象性
D.形象性和新颖性
参考答案:D
解析: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两大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第386题
分析5~6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两大基本特点。5~6岁的儿童有意想象中创造想象已经有明显的表现。具体特点如下: (1)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大班幼儿在想象活动前已经有明确的主题,整个行动过程中能够有秩序地按计划进行。例如,一个大班幼儿在绘画之前说:“我要画大街上的人。”她按主题展开想象,共画了37分钟。所画内容都没有脱离主题。 (2)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5岁以后幼儿的想象内容涉及面比以前宽广得多,幼儿的想象常常涉及了上天入地的各种内容。这个年龄的儿童想象一般都不是只有空泛的命题,而是有情节。比如有的孩子说:“这是我家的电视机,有一根天线,是放在桌子上的,显得特别高……这是我在北海见过的亭子。”一个孩子在用几何形体拼图前说:“我拼一个韩老师,把手背在后面,她拿一张纸说‘小朋友,今天我教你们折孔雀’。”可见,他不但在行动之前有了想象的主题,而且已经构思了情节。 (3)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5岁以后幼儿的想象内容开始有了较多的新颖性,比如,在“假如我有一双翅膀”的主题下,幼儿想象“飞向天空”,“把太阳摘下来放在草原家中照亮”,“拿镜子取下太阳光给老师暖暖手”。在用几何图形拼图的活动中,该年龄幼儿不仅拼出单个的形象,还能把拼出的几个形象编成小故事。 (4)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这个年龄的幼儿注意到所创造的想象形象与客观事物保持一致性。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常常喜欢问:“像不像?” 总之,学龄前是儿童想象发生并迅速发展的年龄。想象在这个阶段虽也发生了某些质变,但是各年龄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并没有截然划分的界限,同一儿童身上有不同发展水平的交叉现象,不同儿童更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第388题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 )。
A.形象记忆
B.动作记忆
C.情绪记忆
D.逻辑记忆
参考答案:A
解析:
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种形象并非单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声音也是一种形象,对它的记忆便是一种形象记忆。
第389题
幼儿记忆的特点是( )。
A.无意记忆占优势
B.比较精确
C.意义的理解记忆
D.有意记忆为主
参考答案:A
解析:
幼儿记忆特点是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记得快忘得也快,精确性差。
第391题
按顺序呈现“护士、兔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记忆,有些幼儿回忆时说:“刚才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与胡萝卜,还有太阳和月亮。”这些幼儿运用的记忆策略为(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习惯性策略
参考答案:C
解析: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与精细加工策略不同,组织策略更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构建。通常情况下,幼儿对于记忆策略并不是有意使用的,而是简单地将某些具有共同点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进行记忆。
第392题
学前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记忆策略是儿童采用的接受信息、提取信息的方式,它直接影响着记忆的效果,儿童常见的记忆策略有:(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3)间接的意义识记。
第393题
在幼儿的记忆中,( )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A.形象记忆
B.动作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记忆
参考答案:A
解析: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第394题
炎炎听到歌曲《拔萝卜》时,高兴地说:“老师教我们唱过。”这种记忆现象是( )。
A.再认
B.识记
C.保持
D.回忆
参考答案:A
解析:
再认是指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
第395题
简述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记忆保持时间逐渐延长。
(2)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3)较多运用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开始发展。
(4)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第397题
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6岁的儿童,口头言语迅速发展,生活经验不断丰富,记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无意记忆是指没有自觉记忆目的和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有意记忆是指按一定的目的和任务,需要采取积极思维活动的记忆。儿童的有意记忆较差。 (2)形象记忆为主,词语逻辑记忆正在发展。形象记忆又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狭义的形象记忆三类。 (3)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机械记忆是在不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只根据材料的表现形式,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一种记忆,即所谓的“死记硬背”。意义记忆是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一种识记。由于儿童的知识经验比较贫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差,记忆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因而他们往往只能记住一些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因此机械记忆表现突出。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意义记忆开始发展起来。4岁以后,儿童的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有一定提高,且言语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第398题
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各种研究显示,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距日益缩小。两种记忆效果之所以逐渐缩小,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和语词都不是单独在儿童头脑中起作用,而是有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幼儿对熟悉的物体能够叫出名称,那么物体的形象和相应的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幼儿熟悉的词,也必然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词和物体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在形象记忆中,物体或图形起主要作用,语词在其中也起着标志和组织记忆形象的作用。在语词记忆中,主要记忆内容是语言材料,但是记忆过程要求语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作支柱。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形象和词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两种记忆的差别也相对缩小。
第399题
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儿童最晚出现的是( )。
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语词记忆
D.运动记忆
参考答案:C
解析:
从记忆内容看,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然后是情绪记忆,再次是形象记忆,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第400题
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
A.意义记忆
B.理解记忆
C.机械记忆
D.逻辑记忆
参考答案:C
解析:
机械记忆是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应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记忆。因而题干所说的幼儿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熟练背诵古诗是机械记忆。作答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题干中已经说明了"不理解的情况下",而意义记忆、理解记忆和逻辑记忆都需要对所识记内容进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