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1570题)


第401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别(  )。


A.不会变化

B.不会缩小

C.逐渐扩大

D.逐渐缩小


参考答案:D


解析:

幼儿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距日益缩小。


第402题

从记忆的内容来看,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参考答案:A


解析:

从儿童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儿童这几种记忆的发展,并不是用一种记忆简单代替另一种记忆,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403题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参考答案:A


解析: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许多事物都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第404题

简述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1)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①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原始的定向反射是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同时也是最初级的注意。外来的强烈刺激会引起新生儿暂时停止哭喊或把视线转向刺激物,就是最初的定向性注意。儿童大脑皮质的逐渐成熟,是注意发展的生理基础。②注意选择性的发生发展。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选择性的发展。注意的选择性表现在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注意得少。选择性注意在新生儿时期已出现,其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选择性注意性质的变化,以及选择性注意对象的变化。(2)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儿童的注意最初只有无意注意。定向性注意和婴儿的选择性注意都属于无意注意。在整个学前期,儿童无意注意的性质和对象不断变化,无意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长,注意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随着语言和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在幼儿期,有意注意开始发展。有意注意的发展,使儿童的注意发生更大变化,同时,使儿童心理能动性大大增强。


第405题

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这是因为(  )。


A.游戏水平差

B.注意分配能力差

C.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D.与教师的教育有关


参考答案:B


解析:

幼儿的注意分配能力差,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掌握的熟练动作少,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来不及关心别人,所以只能单独玩。


第406题

简述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


第407题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不断提高。

(2)幼儿注意的广度不断扩大。

(3)幼儿注意的分配能力不断增强。

(4)注意的转移能力不断发展。


第408题 (   )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A.探究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状态性注意


参考答案:C


解析: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儿童偏向于某一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属于这一功能的体现。故选C。


第409题

“一目十行”体现了注意的(  )。


A.广度

B.分配

C.转移

D.分散


参考答案:A


解析: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问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如“一目十行”就是说明一个人阅读时注意的范围比较广。


第410题

儿童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是(    )。


A.探究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状态性注意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第411题

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较差。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能力

D.范围


参考答案:C


解析: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活动上。


第412题

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偏好分散刺激多于集中刺

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C.偏好规则模式多于不规则模式

D.偏好复杂的刺激


参考答案:D


解析:

婴儿注意选择性对象的变化包括两个方面: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注意的事物日益增加;选择性注意对象的复杂化,即从更多注意简单事物发展到更多注意较复杂的事物。


第413题

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参考答案:C


解析:

定向性注意在新生儿期出现,婴儿期较明显,这是本能的无条件反射。


第414题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外界干扰。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分钟。


A.2-3

B.3-5

C.10

D.20


参考答案:B


解析: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外界干扰。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3—5分钟,4岁幼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5—6岁幼儿可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


第415题

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画了些什么呢

B.图上的大象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参考答案:B


解析:

图上的大象在做什么呢"是把注意引到了大象这一具体事物上。


第416题

“一目十行”和“耳听八方”说的是(  )。


A.注意的集中与分配

B.注意的稳定与范围

C.注意的范围与分配

D.注意的范围与集中


参考答案:C


解析:

“一目十行”和“耳听八方”说的是注意的范围与分配。


第417题 请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你觉得这位老师怎样做效果会好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这位老师在上课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到幼儿注意稳定性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①单调的活动不利于维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在小班儿童的课上,尽管老师为自己的示范表演做了精心准备,但是儿童却只是观看,脱离了自身的实际活动,所以很难维持其注意的稳定性。②活动的难度与注意的稳定性也有密切关系。让中班儿童画太阳,这种活动的难度远远低于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所以也很难维持他们的注意。③虽然老师总体的时间安排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但根据实验研究,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只能集中注意3~5分钟,4岁幼儿只能集中注意10分钟,所以案例中的老师很难使这些小班、中班幼儿长时间保持注意。

(2)对上述情况,这位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老师应适当减少单纯的演示活动的时间,并且要在此同时安排一些儿童自身参与的活动。例如,在演示过程中请儿童进行模仿,提问并请儿童回答等。②避免让幼儿从事难度过低的活动,活动难度应稍高于儿童原有的水平。例如,在要求孩子们画太阳之前,通过谈话,想象些在灿烂阳光下的生活场景等,然后再通过画画加以表现。


第418题

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参考答案:C


解析: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小班幼儿能集中注意3—5分钟,中班幼儿能集中注意5—10分钟,大班幼儿能集中注意15—20分钟。题目中幼儿能够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讲故事这件事情上,并完整地听完老师讲故事,说明该幼儿具有注意的稳定性。


第419题

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参考答案:C


解析: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第420题

儿童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是幼儿注意的(  )。


A.广度

B.分配

C.转移

D.分散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这就是注意的分配。如幼儿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同学们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老师讲课等都是注意的分配。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