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21题
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参考答案:D
解析:
这不是记忆,是幼儿对一种普遍性的认识,是思维。幼儿思维是以婴儿阶段的思维为基础,在新的生活环境下,以言语发展为前提,发展起来的,具有形象性以及进行抽象思维的可能性。
第323题
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思维不像感知觉那样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具体的事物,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问的规律性联系。题干中“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是人通过思维对夏天很热这一现象的概括。任何科学概念、定义、定理以及规律、法则等都是通过概括得出的结论。
第325题 (2)根据该特点,教师应如何有针对性地教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2)根据此特点,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教学: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插图等直观教具、丰富的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②对儿童的教育既要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又不能只限于儿童现有的水平,而应该适当超前。③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让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取得丰富的知识经验,能够使儿童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④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实践,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提高判断、推理和解的水平,是很有益的。⑤结合日常生活也可以给儿童准备各种材料,引导他们进行思维。
第326题
四岁的妮妮知道3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5个苹果,也能算出5粒糖给弟弟3粒还剩2粒,但还不能理解“3加2等于几,5减3剩多少”这说明妮妮的思维发展属于(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抽象思维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班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作开始分离,内部表象可以支配外部动作,但是思维过程还必须依靠实物的形象作支柱。中班幼儿尚未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因此对于数字的计算也还是要依靠具体的实物来进行。根据题干可以知道妮妮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阶段。
第327题
简要说明幼儿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1)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其主要特点包括:①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②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③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2)具体形象思维。幼儿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具体形象的联想,这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抽象逻辑思维。这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学前期就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第328题
儿童离开玩具就不会游戏说明其思维方式是( )。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动思维
参考答案:A
解析:
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在3~4岁儿童身上也常有表现。这些儿童离开了实物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年龄更大的一些儿童,在遇到困难的问题时,也要依靠这种思维方式。
第330题 下雨天走在被车轮碾过的泥泞路上,晓雪问:“爸爸,地上一道一道的是什么呀?”爸爸说:“是车轮压过的泥地儿,叫车道沟。“晓雪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道沟。”(指皱纹),晓雪的说法体现的幼儿思维特点是( )。
A.转导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归纳推理
参考答案:C
解析:类比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第331题
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下列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感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参考答案:D
解析:
“这儿有个苹果”体现个体的感知觉。“真香!”体现的是想象。“我要吃!”体现的是需要。“这是什么?”体现的是思维。
第332题
请根据幼儿思维特点规律,对材料中京京和老师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教育建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京京在算题时扳手指数,是因为他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借助于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思考。老师不让京京用手算,要用脑筋算,不符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对儿童的思维发展不了解,这种做法是错误的。(2)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教学中应尽量为孩子提供具体形象的事物,或者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幼儿理解,也符合了幼儿思维的特点。
第333题 问题:根据以上案例,请分析小明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答案要点】小明的行为举止整体反映了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关键期,会相应地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具体说明:
(1)他正处于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比如,他喜欢提问,表明思维的发展中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以及质疑能力,好奇心也很强。
(2)他的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进行了延伸、扩展,开始了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思考。
(3)“不听话”说明小明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
(4)“故意用手捡米粒放进嘴里”说明小明的动作技能已经有所发展,对新的动作产生了兴趣。
A.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B.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C.象征性思思维的特点
D.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
参考答案:B
解析:
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第336题
请根据托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分析上述事件的原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的托班幼儿的年龄阶段处在幼儿初期,即3岁左右,其思维具有一定的直观能动性。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其自身的行动。这时期幼儿的思维依赖于一定的环境,他们开展的游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玩具和活动环境。材料中的托班幼儿刚开始打算给娃娃做的是“汤圆”,然而在做好“几个扁扁的东西”之后,其思维受到具体事物的影响,到最后的结果是说自己做的是“小饼”,说明幼儿初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具体事物的影响。
第337题
幼儿2岁前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直观行动性
B.具体形象性
C.自我中心性
D.系统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幼儿2岁前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当前感知到的事物和实际动作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自身的行动,思维常与动作相伴随,即表现为直观行动性。
第338题
一个小女孩听爸爸说这次出国回来要给她买电动火车,于是,她到幼儿园对小伙伴说:“我爸爸从国外给我带回一个电动火车,可好玩了。“这是小女孩( )的表现。
A.记忆
B.想象
C.知觉
D.撒谎
参考答案:B
解析:
愿望性想象就是在想象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题干描述的是小女孩的愿望性想象。
第339题
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B.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C.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
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参考答案:B
解析:
幼儿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第340题
幼儿看到远处的大山,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匹“骏马”,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只“大象”……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参考答案:A
解析:
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目的地、不自觉地想象某种形象的过程。幼儿看到大山,不自觉的想象成各种事物,属于无意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