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进口设备货价=460×6.83=3141.80(万元)
国际运费=1850×330×6.83=416.97(万元)
国外运输保险费=(3141.80+416.97)/(1-0.267%)×0.267%=9.53(万元)
银行财务费=3141.80×0.45%=14.14(万元)
外贸手续费=(3141.80+416.97+9.53)×1.7%=60.66(万元)
进口关税=(3141.80+416.97+9.53)×22%=785.03(万元)
增值税=(3141.80+416.97+9.53+785.03)×17%=740.07(万元)
进口设备原价=3141.80+416.97+9.53+14.14+60.66+785.03+740.07=5168.20(万元)
设备购置投资=5168.20×(1+2.3%)=5287.07(万元)
问题2:
由设备系数估算法得,
设备购置费+建安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287.07×(1+27.6%×1.23+10%×1.15+7.7%×1.08)=8129.61(万元)
基本预备费=8129.61×10%=812.96(万元)
价差预备费=(8129.61+812.96)×40%×[(1+6%)1(1+6%)0.5(1+6%)1-1-1]+ (8129.61+812.96)×60%×[(1+6%)1(1+6%)0.5(1+6%)2-1-1]=1168.12(万元)
贷款实际利率= (1+10%/4)4-1=10.38%
建设期第一年贷款利息= 1/2×2000×40%×10.38%=41.52(万元)
建设期第二年贷款利息=(2000×40%+41.52+1/2×2000×60%)×10.38%=149.63(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 41.52+149.63=191.15(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8129.61+812.96+1168.12+191.15=10301.84(万元)
问题3:
流动资金=3000×1.3=3900(万元)
问题4:
项目总投资=10301.84+3900=14201.84(万元)
第2题
1.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和运营期前两年的利润表。
2.计算项目总投资收益率和资本金净利润率。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解:1.第3年初累计借款(建设投资借款及建设期利息)为2000+60= 2060(万元),运营期前四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则各年等额偿还本金=第3年初累计借款÷还款期=2060÷4= 515(万元)。
其余计算结果,见表1-12。
表1-12 某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单位:万元
2.根据总成本费用的构成列出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的费用名称,见表1-13。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和无形资产摊销费,并将折旧费、摊销费、年经营成本和借款还本付息表中的第3年贷款利息与该年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等数据,并填入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3中,计算出该年的总成本费用。
(1)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和无形资产摊销费
折旧费=[(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无形资产)×(1-残值率)]÷使用年限
=[(3540+60-540)×(1-4%)]÷10= 293.76(万元)
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540÷6=90(万元)
(2)计算各年的营业收入、增值税、增值税附加,并将各年的总成本逐一填人利润与利润分配表1-16中。
第3年营业收入= 60×36×l.13=2440.80(万元)
第4~8年营业收入=120×36×l.13=4881.60(万元)
第3年增值税=60×36×13%-170=110.80(万元)
第4~8年增值税=120×36×13%-330=231.60(万元)
第3年增值税附加=110.80×12%=13.30(万元)
第4~8年增值税附加=231.60×12%=27.79(万元)
3.将第3年总成本计入该年的利润与利润分配表中,并计算该年的其他费用:利润总额、应纳所得税额、所得税、净利润、可供分配利润、法定盈余公积金、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应付各投资方股利、还款未分配利润以及下年期初未分配利润等,均按利润与利润分配表中的公式逐一计算求得,见表
表1-14 某项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单位:万元
第3年利润为负值,是亏损年份。该年不计所得税、不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可供投资者分配的股利,并需要临时借款。
借款额=(515-293.76-90)+44.66=175.90(万元)
问题2:
解: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等静态盈利能力指标,按以下计算:
1.计算总投资收益率=正常年份的息税前利润÷总投资
总投资收益率=[678.45÷(3540+60+800)]×100%=15.42%
2.计算资本金净利润率
由于正常年份净利润差异较大,故用运营期的年平均净利润计算:
年平均净利润=(-44.22+430.20+447.66+470.66+493.84+493.84)÷6
=2291.37÷6= 381.90(万元)
资本金利润率=[381.90÷(1540+300)]×100%=20.76%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1) 建设投资贷款年实际利率=(1+5.84%/2)2-1=5.93%
(2) 建设期贷款利息:
第一年贷款利息=1000×0.5×5.93%=29.65(万元)
第二年贷款利息=(1000+29.65+1000×0.5)×5.93%=90.71(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合计=29.65+90.71=120.36万元
【考查知识点】实际利率、建设期利息
问题2:
建设期投资贷款还本付息计划表,见表1.2。
【考查知识点】建设投资还本付息计划表
问题3: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总额=700+1000+800+1000+120.36=3620.36万元(0.5分)
(2)形成固定资产总额=3620.36-550=3070.36万元(0.5分)
(3)固定资产年折旧额=3070.36×(1-4%)/10=294.75万元(0.5分)
(4)运营期末固定资产余值=3070.36×4%+294.75×4=1301.81万元(0.5分)
【考查知识点】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总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运营期末余值
问题4:
(1)营业税金及附加:
第3年增值税附加=(470-350)×12%=14.40万元(0.5分)
第6年增值税附加=(910-540)×12%=44.40万元(0.5分)
(2)总成本
第3年总成本=2100+294.75+550/6+125.74+320×4%=2624.96万元(0.5分)
第6年总成本=3200+294.75+550/6+31.43+640×4%+20=3663.45 万元(0.5分)
(3)所得税
第3年所得税=[3000-470-(2624.96-350)-14.40]×25%=60.16万元(0.5分)
第6年所得税=[5400-910-(3663.45-540)-44.40]×25%=330.54万元(0.5分)
【考查知识点】增值税附加、总成本费用、所得税
问题5: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如表1.3所示。
注:(1)未要求列式计算的数据可直接填入表中;(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考查知识点】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问题6:
投资回收期=(6-1)+|-525.35|/847.94=5.62年(1分)
【考查知识点】投资回收期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用生产能力指数法,因Q2:Q1=15:12=1.25,在0.5~2.0之间,故指数x取值近似为1。
则: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f=500×(15/12)1×(1+3%)3=682.95(万元)
【考查知识点】生产能力指数法
问题2:
运营期=固定资产使用年限=6年
固定资产余值=残值=700×4%=28(万元)
年折旧费=700×(1-4%)/6=112(万元)
第2年销项税额=1000×60%/(1+12%)×12%=64.29(万元)
第2年增值税额=64.29-30×60%=46.29(万元)
第2年增值税附加=46.29×10%=4.63(万元)
第2年增值税及附加=46.29+4.63=50.92(万元)
第2年息税前利润=1000×60%-50.92-350×60%-112=227.08(万元)
第2年调整所得税:227.08×25%=56.77(万元)
第3年及以后各年销项税额=1000/(1+12%)×12%=107.14(万元)
第3年及以后各年增值税额=107.14-30=77.14(万元)
第3年及以后各年增值税附加=77.14×10%=7.71(万元)
第3年及以后各年增值税及附加=77.14+7.71=84.85(万元)
第3年及以后各年息税前利润=1000-84.85-350-112=453.15(万元)
第3年及以后各年调整所得税=453.15×25%=113.29(万元)
表1.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考查知识点】投资现金流量表
问题3:
计算指标:
项目财务净现值为979.96万元。
项目投资回收期(年)(所得税后)=(4-1)+115.83/451.86=3.26(年)
项目财务净现值979.96万元大于0,投资回收期3.26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4年,该项目可行。
【考查知识点】财务评价指标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问题1:
建设总投资=5500×(50/30)0.55×(1+8%)2=8496.24(万元)
问题2:
建设期贷款利息=3800×1/2×10%=190(万元)
年固定资产折旧费=[(9000-500+190)×(1-5%)]/10=825.55(万元)
年无形资产摊销费=500/8=62.50(万元)
问题3:
问题4:
第2年的增值税应纳税额=4000×90%×17%-150×90%=477(万元)
第2年的增值税附加=477×9%=42.93(万元)
第3-9年的增值税应纳税额=4000×17%-150=530(万元)
第3-9年的增值税附加=530×9%=47.70(万元)
问题5:
运营期第1年营业收入:4000×(1+17%)×90%=4212.00(万元)
运营期第1年利润总额:4212.00-(2727.05+477.00+42.93)=965.02(万元)
运营期第1年应纳所得税:965.02×25%=241.26(万元)
运营期第1净利润:965.02-241.26=723.76(万元)
第6题
1.两方案销路好和销路差情况下分期计算季平均销售收入各为多少万元?(假定销售收入在开发时间内均摊)
2.绘制两级决策的决策树。
3.试决定采用哪个方案。(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
计算季平均销售收入:
A方案开发多层住宅:
销路好:4.5×4800×100%÷6=3600.00(万元)
销路差:4.5×4300×80%÷6=2580.00(万元)
B方案一期:
开发高层住宅:销路好:3.6×5500×100%÷5=3960.00(万元)
销路差:3.6×5000×70%÷5=2520.00(万元)
B方案二期:
开发高层住宅:3.6×5500×100%÷5=3960.00(万元)
开发多层住宅:销路好:2.2×4800×100%÷5=2112.00(万元)
销路差:2.2×4300×80%÷5=1513.60(万元)
【考查知识点】不同投资方案的销售收入
问题2:
画两级决策树:
【考查知识点】决策树
问题3:
方案判定
机会点①净现值的期望值
=(3600×0.7+2580×0.3)×(P/A,2%,6)-9000
=(3600×0.7+2580×0.3)×5.601-9000=9449.69(万元)
等额年金:9449.69×(A/P,2%,6)=9449.69/(P/A,2%,6)=9449.69/5.601=1687.14(万元)
机会点③净现值的期望值:
3960×(P/A,2%,5)×1.0-8100=3960×4.713×1.0-8100=10563.48(万元)
等额年金:10563.48×(A/P,2%,5)=10563.48/(P/A,2%,5)=2241.35(万元)
机会点④净现值的期望值:
-10×(P/A,2%,5) =-10×4.713=-47.13(万元)
等额年金:-47.13×(A/P,2%,5)=-47.13/(P/A,2%,5)=-47.13/4.713=-10.00(万元)
机会点⑤净现值的期望值:
(2112×0.7+1513.6×0.3) ×(P/A,2%,5) -4600=(2112×0.7+1513.6×0.3)×4.713-4600=4507.78(万元)
等额年金:4507.78×(A/P,2%,5)=4507.78/(P/A,2%,5)=956.46(万元)
根据计算结果判断,B方案在一期开发高层住宅销路差的情况下,二期应改为开发多层住宅。
机会点②净现值的期望值:
[10563.48×(P/F,2%,5)+3960×(P/A,2%,5)]×0.6+[4507.78×(P/F,2%,5)+2520×(P/A,2%,5)]×0.4-8100
=(10563.48×0.906+3960×4.713)×0.6+(4507.78×0.906+2520×4.713)×0.4-8100
=16940.40+6384.32-8100=15224.72(万元)
等额年金:15224.72×(A/P,2%,10)=15224.72/(P/A,2%,10)=15224.72/8.917=1707.38(万元)
根据计算结果,应采用B方案,即一期先开发高层住宅,在销路好的情况下,二期继续开发高层住宅,在销路差的情况下,二期改为开发多层住宅。
【考查知识点】净现值、净年值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C方案年费用:
A=[240*(P/A,10%,2)+15*(P/A,10%,15)*(P/F,10%,2)-20*(P/F,10%,17)]*(A/P,10%,17)
=63.18万元。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C方案的年费用最低,为最优方案,其次是B方案,A方案的费用最高,在三个方案中是最差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功能分析表见表2.1。
问题2:
方案1的年费用=1 000+40 000×(A/P,6%,20)+3 000×(P/F,6%,10)×(A/P,6%,20) =1 000+40 000×0.087 2+3 000×0.558 4×0.087 2=4 634.08(万元) 。
方案2的年费用=1 500+120 000×(A/P,6%,60)+5 000×(P/F,6%,20)×(A/P,6%,60)+5 000×(P/F,6%,40)×(A/P,6%,60)-5 000×(P/F,6%,60)×(A/P,6%,60) =1 500+120000×0.061 9+5 000×0.311 8×0.061 9+5 000×0.097 2×0.061 9-5 000×0.030 3×0.061 9=9 045.21(万元)。
问题3:
方案1的成本指数=4 634.08÷(4 634.08+9 045.21)=0.339。
方案2的成本指数=9 045.21÷(4 634.08+9 045.21)=0.661。
方案1的功能得分=6×0.325+7×0.325+6×0.225+9×0.100+9×0.025=6.700。
方案2的功能得分=10×0.325+9×0.325+7×0.225+8×0.100+9×0.025=8.775。
方案1的功能指数=6.700÷(6.700+8.775)=0.433。
方案2的功能指数=8.775÷(6.700+8.775)=0.567。
方案1的价值指数=0.433÷0.339=1.277。
方案2的价值指数=0.567÷0.661=0.858。
因为方案1的价值指数大于方案2的价值指数,所以应选择方案1。
问题4:
方案1的最低收费=4 634.08÷1 500=3.09(元/辆)。
方案2的最低收费=9 045.21÷1 500=6.03(元/辆)。
第9题 见背景主题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专家打分表见表3.1。
功能重要性系数计算表(环比评分法)见表3.2。
加权后的各因数重要性系数计算如下:
顾客舒适度=0.6×0.292+0.4×0.581=0.408;
内部结构=0.6×0.236+0.4×0.290=0.258;
广告效应=0.6×0.202+0.4×0.097=0.160;
场地利用=0.6×0.270+0.4×0.032=0.175。
问题2:
甲方案的得分=8×0.408+7×0.258+9×0.16+6×0.175=7.560;
乙方案的得分=10×0.408+9×0.258+8×0.16+8×0.175=9.082。
甲方案的功能系数=7.560÷(7.56+9.082)=0.454;
乙方案的功能系数=9.082÷(7.56+9.082)=0.546。
甲方案的成本系数=1 100÷(1 100+1 150)=0.489;
乙方案的成本系数=1 150÷(1 100+1 150)=0.511。
甲方案的价值系数=0.454÷0.489=0.928;
乙方案的价值系数=0.546÷0.511=1.068。
选择价值系数大的乙方案。
问题3:
最后选定方案的各功能项目计算表见表3.4。
应当先改进F2功能,再改进F1功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1)方案一综合单价现值:
260.00+(260.00+260.00×10%)×(P/F,8%,30)=288.42(元/m2)
(2)方案二综合单价现值:
90.00+35.00+(90.00+90.00×20%)×[(P/F,8%,15)+(P/F,8%,30)+(P/F,8%,45)]= 173.16(元/m2)
(3)方案三综合单价现值:
80.00+35.00+(80.00+80.00×20%)×[(P/F,8%,10)+(P/F,8%,20)+(P/F,8%,30)+(P/F,8%,40)] =194.02(元/m2)
(4)由上面计算结果可知,方案二综合单价现值最低,所以方案二为最优经济方案。
问题2:
(1)事件1不妥。理由: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不能因为 B 单位非本地企业而予以排除。
(2)事件2不妥。理由:对于潜在投标人在阅读招标文件和现场踏勘中提出的疑问,招标人可以书面形式或召开投标预备会或答疑会的方式解答,同时将解答以书面方式通知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该解答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问题3:
(1)不妥之处:5日后公示。
理由: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收到评标报告之日起3日内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
(2)“向其提出降价要求”不妥。
理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中标人后,招标人不得就报价、工期等实质性内容提出变更要求。
(3)“双方经多次谈判,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价比中标价降低3%”不妥。
理由: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的30日内,招标人与中标人依据招标文件与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合同,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内容的其他协议。
(4)“签订合同1周后,退还了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不妥。
理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招标人应在签订合同后的5日内,退还中标人和未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图1施工总进度计划中:
关键线路:①—②—③—⑥—⑦—⑨—⑩(或A—B—F—I—K—M);总工期:115天。
问题2:
事件1中,监理工程师不应批准施工单位的申请。
理由:已安装的施工起重机械未通过有资质检验机构的安全验收是施工单位应承担的责任。
问题3:
事件2中:
(1)工作F拖后7天,总工期增加7天,需压缩7天。
(2)第一次压缩:
① 压缩K工作5天
② 新工期=122-5=117天
③ 赶工费= 1.0×5=5(万元)
④ 关键线路变为: A—B—F—I—K—M;A—B—F—J—M
(3) 第二次压缩:
① 压缩F工作2天
② 新工期=117-2=115天
③ 赶工费= 1.2×2=2.4(万元)
④ 关键线路未发生转移。
(4)赶工费总计:5+2.4=7.4(万元)。
(5)工作L总时差10天,自由时差10天。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考查知识点】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
问题2:
【考查知识点】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问题3:
【考查知识点】工程其他项目清单及计价汇总表
问题4:
【考查知识点】规费、税金项目清单及计价汇总表
问题5:
【考查知识点】单位工程招标控制价汇总表
第13题 见背景主题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考查知识点】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表
问题2:
【考查知识点】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表
问题3:
槽底夯实:槽底面积:(1.30+0.3×2)×72=136.8(m²)
人工费:0.0142×52.36×136.8=101.71(元)
机械费:0.0056×31.54×136.8=24.16(元)
垫层混凝土工程量:1.30×0.1×72=9.36(m³)
人工费:0.733×52.36×9.36=359.24(元)
材料费:(1.015×252.40+0.867×2.92+0.136×2.25)×9.36=2424.46(元)
机械费:(0.061×23.51+0.062×154.80)×9.36=103.26(元)
基础混凝土:工程量:38.52(m³)
人工费:0.956×52.36×38.52=1928.16(元)
材料费:(1.015×266.05+0.919×2.92+0.252×2.25)×38.52=10527.18(元)
机械费:(0.077×23.51+0.078×154.80)×38.52=534.84(元)
综合单价组成:人工费:(101.71+359.24+1928.16)/38.52=62.02(元)
材料费:(2424.46+10527.18)/38.52=336.23(元)
机械费:(24.16+103.26+534.84)/38.52=17.19(元)
小计:62.02+336.23+17.19=415.44(元)
管理费:415.44×5%=20.77(元)
利 润:415.44×4%=16.62(元)
综合单价:415.44+20.77+16.62=452.83(元/m³)
【考查知识点】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问题4:
表6.1.4 模板工程量计算表
【考查知识点】模板工程量计算表
问题5:
模板及支架:(93.6×31.98+4.22×28.72+15.52×25.68)×(1+5%+4%)=3829.26(元)
临时设施:(57686+3829.26)×1.5%=922.73(元)
环境保护:(57686+3829.26)×0.8%=492.12(元)
安全和文明施工:(57686+3829.26)×1.8%=1107.27(元)
合计:3829.26+922.73+492.12+1107.27=6351.38(元)
【考查知识点】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给水管道工程量的计算:
(1)DN50的镀锌钢管工程量的计算式:
1.5+(3.6-0.2)=1.5+3.4=4.90(m)
(2)DN32的镀锌钢管工程量的计算式:
(水平管:5-0.2-0.2)+[立管:(左1+0.45)+(右1+1.9+3)]
=4.6+7.35=11.95(m)
(3)DN25的镀锌钢管工程量的计算式:
(立管1:6.45-0.45)+ (立管2:7.9-4.9)+[水平2:(1.08+0.81+0. 54+0.9+0.9)]×3
=6+3+12.75=21.75(m)
(4)DN20的镀锌钢管工程量的计算式:
(立管7.2-6.45) +[水平管(0.69+0.8)+(0.36+0.75+0.75)]×3
=0.75+10.05=10.80(m)
(5)DN15的镀锌钢管工程量的计算式:
[0.91+0.25+(6.8-6.45)+0.75] ×3=2.26×3=6.78(m)
表6.Ⅱ.1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
问题2:
(1)设备制作安装所需钢材:0.75×(1+8%)+0.25×(1+50%)=1.19(t)
设备制作安装的钢材综合损耗率:(1.19-1)×100%=19.00%
设备制作安装的材料费:1.19×6000+2140=9280.00(元)
(2)该设备制作安装的时间定额
设制作安装设备所用的工作延续时间为x,
即 x=(100+24+20)+10%x
x=160(小时/台)=20(工日/台)
设备制作安装企业所消耗的工日数量是:
(时间定额+其他用工)×(1+人工幅度差)
=(20+5)×(1+12%)=25×1.12=28.00(工日)
该设备制作安装的人工费用是:28×50=1400.00(元)
(3)该设备制作安装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利润
=1400+9280+2200+(1400×60%)+(1400×40%)
=1400+9280+2200+840+560=14280.00(元)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Ⅲ. 电气安装工程
问题1: (27分)
1. 钢管ф32工程量计算:
(0.1+0.2+7+0.2+1.5)+(6-1.5-0.5)=9+4=13(m) (3分)
2. 钢管ф50工程量计算:
25+17+(0.2+0.5+0.1+0.2+0.1)Х2=42+2.2=44.2(m) (3分)
3. 导线BV16mm2工程量计算:
(13+(1.7+0.8)+0.5+0.3×2+1)×4=70.4(m) (3分)
4. 导线BV50mm2工程量计算:
(44.2+(1.7+0.8+1)×2)×4=204.8(m) (3分)
5. 角钢滑触线L50Х50Х5工程量计算:
(7Х3+1+1)Х3=69(m) (3分)
表6.Ⅲ.1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工程项目:合成车间动力工程
【考查知识点】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第16题 见背景主题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考查知识点】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算
问题2:
LB1中下部φ8钢筋的根数:
( 5400-150-50+250-300-50)/150+1= 35(根)
LB1中下部φ10钢筋的根数:
( 7500-150-50+250-300-50)/150+1= 49(根)
【考查知识点】钢筋工程量计算
第17题 见背景主题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1.φ325×8碳钢管道工程量计算式:
地下:1.8+0.5+3.0+2.0+2.5+2.0=11.8(m),755+0.825+0.75+0.65=10.81(m)
地上:1.0+2.5+0.75+0.825+0.775+1.0+1.0+0.755+0.8250.75+0.65=10.81(m)
合计:11.8+10.81=22.61 (m)
2.φ219×32碳钢管道工程量计算式:
地下:[1.8+0.5+(3-2)+2.0]×2+(0.8+0.5+2.5+0.75+2.0)×2+0.8×3+1.8+2.0×5=37.9(m)
地上:(1.0+2.5+0.75+0.825+0.755+1.0)×2+ (2.0+0.825+0.755+2.0)×2+1.0+0.755+0.825+0.75+0.65-28.8(m)
合计:37.9+28.8=66.7(m)
3.管件工程量计算式:
DV300:弯头:2+2+2+1=7(个)
DN200:弯头:(2+2)×2+(1+2)×2+1×4+1+2+1=22
三通:1×2+1×3=5(个)
问题2:
表4 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工程名称:某泵房 标段:工艺管道系统安装 第1页1页
问题3:
表5 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名称:某泵房 标段:工艺管道系统安装 第1页1页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事件一中,招标文件中规定的不妥之处及理由:
1)合格投标人为本省企业不妥。理由: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2)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15 天后投标截止不妥。理由: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至投标截止的时间至少20 天。
3)招标人对投标人提出的疑问分别以书面形式回复给相应的提出疑问的投标人不妥。理由:对于投标人提出的疑问,招标人应该以书面形式发送给所有的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
【考查知识点】招标文件
问题2:
预付备料款的起扣点=14250-2800/55%=9159.09万元
【考查知识点】预付款起扣点计算
问题3:
事件三中,连续降雨致停工6 天,造成人员窝工损失2.2万元,工期和费用索赔不成立。
理由:因为施工正值雨季,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应该能够预测到风险,应该由承包商承担。
罕见特大暴雨,造成停工2 天,人员窝工损失1.4万元,工期索赔成立,费用索赔不成立。
理由:罕见特大暴雨属于不可抗力,工期可以顺延,人员窝工损失1.4万元属于施工单位应当承担的风险。
【考查知识点】工期索赔、费用索赔
问题4:
事件四,监理工程师不批准变更价款是合理的。理由:工程变更发生追加合同价款的,应该在施工结束后的14天内提出,若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视为该变更不涉及工期和价款的变化。
合同中未约定变更价款的情况下,变更合同价款的原则:
1)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2)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3)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的,双方可提请工程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进行咨询或按合同约定的争议或纠纷解决程序办理。
【考查知识点】合同价款调整
问题5:
事件五,建设单位对隐蔽工程有异议,要求复验,施工单位不予同意,施工单位的做法不正确。理由:建设单位对隐蔽工程有权要求复验。
经现场复验后检验质量满足要求,施工单位要求补偿由此增加的费用,建设单位予以拒绝,建设单位的做法不正确。理由:经现场复验后检验质量满足要求,复验增加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如果造成工期损失的工期应该予以顺延。
【考查知识点】隐蔽工程验收
问题6:
事件六,经调整后的实际结算价款应为:
=14250×(0.2+0.15×1.12/0.99+0.30×1.16/1.01+0.12×0.85/0.99+0.15×0.80/0.96+0.08×1.05/0.78)=14962.50万元
【考查知识点】价款调整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对技术复杂或者无法精确拟定技术规格的项目,招标人可以分两阶段进行招标。
第一阶段,投标人按照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的要求提交不带报价的技术建议,招标人根据投标人提交的技术建议确定技术标准和要求,编制招标文件。
第二阶段,招标人向在第一阶段提交技术建议的投标人提供招标文件,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包括最终技术方案和投标报价的投标文件。
招标人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应当在第二阶段提出。
【考查知识点】两阶段招标
问题2:
事件1 中:
(1)“招标人把招标方式改为邀请招标方式”不妥,因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应当公开招标,如果项目技术复杂,工期要求比较紧,可以报请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进行邀请招标。
(2)“要求在当地承包商中选择中标人”不妥,因招标人不得对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3)“招标信息在招标信息网上发布” 不妥,招标公告必须在指定媒介发布。
【考查知识点】招标
问题3:
招标人把合格的10家信息给未中标5家不妥,因为投标人和潜在投标人的信息要保密。
【考查知识点】招标
问题4:
事件3 中:
(1)“招标文件出售的起止时间为3个工作日”不妥,因招标文件自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至不得少于5 个日。
(2)公布招标控制价总价不妥,应该公布控制价分项组成和总价。
(3)递交投标保证金不妥,应当在递交投标书时递交投标保证金。
(4)投标保证金计算金额不妥。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
(5)要求投标保证金有效期比投标有效期长30天不妥,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
事件4 中:
(1)“开标后组建评标委员会”不妥,因评标委员会应于开标前组建。
(2)“招标代理机构组建了评标委员会”不妥,因评标委员会应由招标人负责组建。
(3)评标委员会人数不妥,应为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
(4)“该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1人”不妥,因项目主管部门的人员不得担任评委。
【考查知识点】招投标实施条例
问题5:
事件3 中:
(1)“向其提出降价要求”不妥,因为法规规定:确定中标人后,不得就报价、工期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2)“双方经多次谈判,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价比中标价降低2%”不妥,因为法规规定: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的30 日内,招标人与中标人依据招标文件与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合同,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内容的其他协议。
(3)“招标人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3周后,退还了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不妥,因为法规规定: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5日内,应当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考查知识点】招投标实施条例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答:我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2)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考查知识点】招标
问题2:
解:
(1)承包商A的总报价为:400+1000+1020=2420(万元)
总工期为:4+10+6-2=18(月)
相应的综合报价PA=2420(万元)
(2)承包商B的总报价为:420+1080+960=2460(万元)
总工期为:3+9+6-2=16(月)
相应的综合报价PB=2460-40×(18-16)=2380(万元)
(3)承包商C的总报价为:420+1100+1000=2520(万元)
总工期为:3+10+5-3=15(月)
相应的综合报价PC=2520-40×(18-15)=2400(万元)
因此,若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承包商B的综合报价最低,应选择其作为中标人。
【考查知识点】最低投标报价确定中标人(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问题3:
解:
(1)计算承包商A综合报价的现值
基础工程每月工程款A1A=400/4=100(万元)
上部结构工程每月工程款A2A=1000/10=100(万元)
安装工程每月工程款A3A=1020/6=170(万元)
其中,第13和第14月的工程款为:A2A+A3A=100+170=270(万元)。
则承包商A的综合报价的现值为:
PVA=A1A(P/A,1%,4)+A2A(P/A,1%,8)(P/F,1%,4)+(A2A+A3A)(P/A,1%,2)(P/F,1%,12)+A3A(P/A,1%,4)(P/F,1%,14)
=100×3.902+100×7.625×0.961+270×1.970×0.887+170×3.902×0.870
=2171.86(万元)
(2)计算承包商B综合报价的现值
基础工程每月工程款A1B=420/3=140(万元)
上部结构工程每月工程款A2B=1080/9=120(万元)
安装工程每月工程款A3B=960/6=160(万元)
工期提前每月收益A4B=40(万元)
其中,第11和第12月的工程款为:A2B+A3B=120+160=280(万元)。
则承包商B的综合报价的现值为:
PVB=A1B(P/A,1%,3)+A2B(P/A,1%,7)(P/F,1%,3)+(A2B+A3B)(P/A,1%,2)(P/F,1%,10)+A3B(P/A,1%,4)(P/F,1%,12)-A4B(P/A,1%,2)(P/F,1%,16)
=140×2.941+120×6.728×0.971+280×1.970×0.905+160×3.902×0.887-40×1.970×0.853=2181.44(万元)
(3)计算承包商C综合报价的现值
基础工程每月工程款A1C=420/3=140(万元)
上部结构工程每月工程款A2C=1100/10=110(万元)
安装工程每月工程款A3C=1000/5=200(万元)
工期提前每月收益A4C=40(万元)
其中,第11至第13月的工程款为:A2C+A3C=110+200=310(万元)。
则承包商C的综合报价的现值为:
PVC=A1C(P/A,1%,3)+A2C(P/A,1%,7)(P/F,1%,3)+(A2C+A3C)(P/A,1%,3)(P/F,1%,10)+A3C(P/A,1%,2)(P/F,1%,13)-A4C(P/A,1%,3)(P/F,1%,15)
=140×2.941+110×6.728×0.971+310×2.941×0.905+200×1.970×0.879-40×2.941×0.861=2200.49(万元)
因此,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承包商A的综合报价最低,应选择其作为中标人。
【考查知识点】最低投标报价确定中标人(考虑资金时间价值)